《中国人的十二种高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的十二种高贵-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逋种的梅花据《御览孤山志》记载,共三百六十余树,整个孤山也变成了天下闻名的梅花屿。每当梅树开放之日也就是林逋最快乐的节日。这时候的林逋遥襟甫唱,逸兴遄飞;煮酒观梅,赋诗得句。“辛苦灌园欲何知,种得梅林尽是诗。小梅斜插银杭月,正是逋郎得句时。”林逋写梅,爱之甚深。他笔下的梅花冰清玉洁,卓雅超群,镐素襟怀,冷香风骨。形是梅花,而魂正是他自己。“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古今无诗才”。后人说他是“梅妻”委实妙极。
  本来梅花已为林逋倍添了浪漫与高雅,可除种梅之外,林逋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养鹤。这使得他“梅妻”之外又得了“鹤子”的佳名。《淮南子》说“鹤寿千岁,以极其游”,鹤是一种佳禽,象征着长寿与吉祥。林逋在孤山养的一对丹顶鹤,名叫鸣皋,典故出在《诗经小雅》。传说这对鹤通人性,与林逋异常亲密,堪称父子。林逋于林间散步时,鸣皋跟在其后,彬彬有礼,潇洒而悠闲;林逋与高僧品茗时,鸣皋在一旁侍立,温文尔雅,恭敬而谦和;林逋同墨客对弈时,鸣皋冷眼旁观,安详而闲适;有贵客到时,鸣皋还随歌低吟,起舞助兴。
  王羲之:书成换白鹅
  王羲之,字逸少,生长在重世族的晋代,是所谓“王谢”家族中的一员,伯父王导、王敦更是闻名于世,分别为东晋的丞相及东晋军统帅,王氏家族在当时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唐人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尽了后人对王谢显赫世族的褒扬和伤感。
  羲之为人坦率不拘小节,从太尉郗鉴选婿,其他堂兄弟都矜持作态,只有他坦腹东床的典故,更显出他的旷达自在与潇洒的人格特质。这就是典故坦腹东床、东床快婿的由来。
  除了旷达、洒脱、自在,羲之还有慈悲的人格特质,我们可从下列几则轶事中去感受……
  题扇桥
  有一天傍晚,羲之漫步到绍兴城里一座石桥畔,见一老妇人,愁眉苦脸地提着一篮六角竹扇在路旁出售,大半天没见卖出一把,羲之一旁观之,深表同情,立刻去借来笔、墨、砚,倚在栏杆上帮老妇人的竹扇题词,老妇见到这些龙飞凤舞的字,颇为不悦,羲之轻声安慰她说:“你不必担忧,只要说这竹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一定有人买。”
  老妇人按着他的话去做,果然,不一会儿工夫,整篮竹扇就被抢购一空,老妇人非常感谢王羲之。后人为了纪念王羲之慈悲的善行,便把这座桥取名为题扇桥,其旁立了一块“晋右军题扇处”的巨碑。

第七种高贵:淡淡忧愁(5)
羲之爱鹅
  羲之爱鹅,时人称鹅为“右军”,他常站池边,观鹅沉思,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摆动细长的脖子,所形成的曼妙姿态中及鹅头昂然微曲的体态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某日清早,羲之与儿子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至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全部买回去,于是征询附近的道士,希望他能将鹅卖给他,道士答说:“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书写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并为之书写,而道士也将一群白鹅全数相赠,双方都十分高兴,足见其书法为世人所推崇及其自在自得的个性。
  人与动物和谐生存
  善待动物与教子。我们这个民族,对动物、对大自然都有一种敬畏和和谐的态度,记得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特别有名的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背这首诗,特别是开头的两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叫青鸟传书,过去女孩子思念她的恋人时,就用鸟——青鸟传书,寄托、传达她的一种思念、一种恋情,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人和动物的非常和谐的情节。
  《芥子园画传》,是我国古代的画,画的是人和动物的和谐,非常有意境。一位老者带着小童子去放鹤,体现的是人和大自然的一种和谐。里面还有很多都是人和动物的和谐。更有意思的是朝霞里牧童在吹小笛。牧童骑在牛上,旁边是一只小狗,还有一个只鸟落在牧童的手里,夕阳西下,多么和谐的这么一幕。我们中国人对动物、对大自然是带着一种非常敬畏与欣赏的态度。
  “*你别怪,你是人间与阴间一道菜”
  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们,小时候农村来了客人都要杀鸡。杀鸡的时候大人都念这么一句话,一个小小咒的语:“*你别怪,你是阴间与阳间的一道菜。”这也反映出,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马丁法令》和其他欧洲保护动物福利的法令很有意思。比如说小猪生下来要吃十三天妈妈的奶。还有小猪得有玩具,要没有玩具就罚几千磅。另外小猪要有铺稻草的权利,这也是法律的规定。运猪的时候,如果要是运了八个小时,那么就得给猪休息二十四小时的权利,这都是国外动物福利的内容。在宰杀动物时,不要让它看到同类被宰杀,最好是单独宰杀,要是让它的同类看到被宰杀,它很惊恐,惊恐以后身上可能会分泌肾上腺素,肉就不好吃。国外提出来,让动物安乐死,猪被赶到屠宰场的时候,要让它听到一段音乐,高高兴兴。
  我的小猪:小黑蛋
  我小时候养过猪,生产队买来小猪崽,有黑的、有白的,大家怎么分呢?抓阄!在每个小猪耳朵上都写上字。抓阄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抓,孩子的手气好。该我们家抓的时候我姥姥就把我往前面一推,让我去抓个小猪,我喜欢小黑猪,一抓真是个小黑猪,起名字叫:小黑蛋。
  一年小猪就长大了,小猪是一家这一年的零花钱,等到要送它走了,大家都不高兴,农村也没什么好的,猪临走的时候,给它煮碗面条,爆爆锅,就是倒点油,切点葱花,炒一下给它弄一碗。这是农村对猪要走的时候款待的方式。动物福利实际上中国比西方也差不到哪去,我们很多地方做的要比他们好。 。。

第七种高贵:淡淡忧愁(6)
监狱里的小蜗牛
  生命给你春天的信息,给你希望。我刚到公安部时,一位老同志讲了一个故事。“*”的时候,他被抓到监狱里去了,外面的东西什么都看不到,里边是监房,外边有个小格子,很小的一块,每天能出去散散步。这位同志是个老延安,三年五年见不到一点儿生命,他非常难过,有一天出去放风,看见一个蜗牛,他趁看守不注意,假装低下腰来卷裤腿,把小蜗牛卷到裤腿里。他回到监舍里以后,今天给这个小蜗牛弄点水,明天弄点青苔做一小盆景。蜗牛成了这个老同志生命的寄托。这个老同志是近视眼,有一天早晨起来,不注意把这蜗牛给踩死了。他难受了好长时间。这是人和动物、人和大自然的一种深情。
  不杀生者长寿
  中华民族有四个字:“上中贵和”。如果我们虐待动物,人格就会扭曲。扭曲的人格,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不把这种扭曲的性格改过来,孩子将来很可能要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走上越轨的道路,这是非常不好的。为什么我们不多一份爱心呢?我们中国人,对生命有自己的哲学,有自己的修养,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素问》讲到这些问题。
  “春三月,此为发际,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外面都是绿绿的树,过去人脑袋上都挽着髻儿,你把那个纂儿放开,披发缓行,一边慢慢地走,欣赏着大自然,这是很好的修养。古人提出了这么几种观点,叫“生而勿杀”,我们对万世万物都抱着一个让它生长的状态,而不要残害它;“赏而勿罚”,对什么事情都宽容;“予而勿夺”,我多给别人,少去剥夺别人,剥夺生命也不对,即使它是一个很小的动物。“逆则伤肝,奉长者少。”意思是说,你要是不按照这个去做,你不尊重大自然,那就伤肝。怒伤肝,杀生也伤肝。奉长者少,想活到一百岁,那就很困难。所以热爱动物、热爱生命也是个人修养的一个程序,对大自然都是生而勿杀,赏而勿夺,心里也多一份高兴。
  要教孩子们从小有爱心。如果孩子看到一只小狗、小猫,你要教育他,要爱护小动物。当父母的,言传身教,爱护动物。
  爱心从小就要有,
  爱护小猫与小狗。
  虐待动物心有病,
  人与动物是朋友。
  宰杀耕牛是罪过
  过去在农村,有两个动物是神圣的:牛与燕子。农村人不能吃牛,宰杀耕牛是罪过。我小时候放过牛,也牵过牛,牛从来不欺负孩子,你怎么折腾它,你怎么欺负它,老牛绝不欺负你,因为它知道你是孩子。天还没黑那老牛就不干活了,到天黑的时候,你去牵它回家,从地里到家,二里地,都不用牵,老牛越走越快自己往家赶,它害怕黑暗,所以牛通人性。
  燕子,明年你还回来吗
  我们小时候,外祖母跟我说,你不能欺负燕子。我们家的屋檐下就有一窝燕子,每年都来这儿做窝,孵了小燕子到了秋天就又走了。我姥姥就把这个小燕子从窝里掏出来,弄个小红绳,拴在它腿上,希望明年它再回来。结果到了第二年小燕子又回来了,只是腿上的小红绳没有了。它跑得远了,小绳肯定是掉了。一个农村老太太,没有文化,她对生命是一种什么看法,虽然只是一个小燕子,它是我们美好生命的希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