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草的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蒲草的记忆-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忆,此人还有一位妹妹叫邢贵娥,也是天生的黑皮肤,村里人也在其名字前加了一个黑字,以代替其姓。

  当我写在这儿,想起村里老年人经常说的几句顺口溜,它的作者就是邢贵楼。邢贵楼在世时,曾将村西几位女人的特点编成顺口溜。便于存史,在此抛开长幼尊卑不说,我只是实录而已。说到冒犯,那应该是我的不敬,因为其中就有我尊敬的祖母:

  一进洞门头一家,

  破宅烂院富春那。

  进了洞门第二家,

  扭扭捏捏二毛那。

  花红柳绿富海那,

  文雅武皱安和那,

  吱究喳喳来银那,

  抽眉扯眼稳堂那,

  不下小驴春堂那,

  得丢嗲嗲旭祥那,

  屋溜呜拉满堂那,

  白不罗罗有良那。

  后来,村里人给其母亲也编了一句:

  黑不罗罗小保那。

  其父小名叫小保,是村里有名的好木匠,年龄跟祖父差不多,而且他俩关系还非同寻常。我小时候见过他老人家,瘦高瘦高的个子,记得我家在旧院盖正房时,他老人家还和祖父站在地基上指手划脚。后来的事情也属自然,他老人家走了,留下二个儿子,大儿子叫邢贵怀(一九五三年四月十日出生),原先在忻州城里工作,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回了村,养着一辆三轮车,闲余时爱下象棋,平时以下地劳动为生。二儿子名叫邢存怀,居住在外村,曾担任过下佐公社供销社主任,后因单位不景气,自己还开了几年酒厂,据说收入还行。他老人家有一件事情,给村民的印象特深,那还是小时候,我听村里人说二存怀胆大,敢站在火车道上拦住火车,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村里人都这么说,就说明确有此事。那时火车的速度也比较慢,不像现在刚看见火车的头,人们还没反映过来,火车倒从身边开过去了。

  顺口溜里面提到的洞门,指得是村西头阁楼下面的门洞。如今没有这些建筑了,由此可见历史之短,也是在人们想象之外的。

  在这儿,我不由地想起这么一件事情。那是铁路修建复线的那一年,好像是二零零二年,政府要将铁路修成双轨。因复线划在始祖坟那,这就引出一个迁坟的问题:始祖坟往哪儿迁?就在那年的清明节前夕,村里人找了一位会看风水的先生,在南沟梁上看对一块地,听父亲说,那是同族叔父张润旺的地。迁坟那天,我正在村里,好像是有事情,我没有去。听母亲回来后说,村里人起坟时,突然从祖坟里跑出一只老鼠,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村里人都说,那只白老鼠一定是始祖的化身。否则,一只老鼠怎么会在黄土三米以下生活呢?而且毛是那么雪白,两只眼睛雪亮雪亮,真像是神灵转世一般。

  好像那天还有另外一些异常现象。村里人纯朴善良,富有幻想与想象,他们很容易将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细微变化,看成是始祖与神灵对他们虔诚的某种回应。

  我没看见那只老鼠,但不能否定村里人对始祖的崇敬之心。。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虽说村子不大,但每天发生在村里的事情还真不少。在这些事情当中,自然少不了一些奇闻趣事。现在就我记忆中的一件小事,实录于后,备后人存查。

  那是一九九七年初的事情,在村民邢拣柱(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家的大门上贴着一副蓝对联,表示对他母亲去世的尊敬,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叫人惊奇的是对联的内容:

  上联是:“守孝家无人。”

  下联是:“出门在外行。”

  横批是:“美人有等。”

  在这且不说这幅对联是谁编的,是谁书写的,单说对联的内容就很别致新奇。首先是美人在等,那就说明拣柱暂时还没考虑娶妻成家的事情;其次是家无人的原因:一是守孝,二是出外打工挣钱谋生。

  如今他在哪里?

  众人不知。

  大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子,想说活似的:“见拣柱来没?”听那口气,真像是他母亲的声音。

第六章 俗
第六章 俗

  仔细想来,这些礼节虽然烦琐,但万变不离其宗。山高挡不住太阳,人多说不过一个“理”字。又比如说,如果坐席不分主次,辈份不分高低,异辈之间相互称兄道弟,那将会是怎样一个社会?讲理的同时,更要讲礼,对祖先,对自己,对子孙,都是一种尊重。

  ——摘书代题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村里人常说:油多好炒菜,礼多人不怪。话虽这么说,但是村里人讲究起礼节来,又是那么繁杂。尤其是对现在的年青人来说,把必要的礼节当成一种负担,是一个因素,不懂更是一种无理的借口。比如逢时过节,比如男婚女嫁,比如生老病死,礼仪那是一套接着一套,一环扣着一环。稍微有些差错,人们就会笑话你,说你这个人没有教养,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不懂礼节,你还不能有任何不愉快的想法。

  先说男婚女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过去,人们以黄昏为吉时。昏,是男女结亲的美好时辰。婚,本来写作——昏,女字旁是后来加上去的。姻,本来也没有女字旁,女子因为有了丈夫,父母因此而嫁女,所以叫因。《礼记》注疏说:婿曰婚,女曰姻。婿以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名婚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更加完备,要举行六种礼节或仪式,古称六礼之仪。所谓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村里人没有这么细,只有四个阶段:议婚、备婚、迎娶、婚后。

  议婚又有七顶内容:择婚、央媒、相亲、合婚、定婚、下礼、择吉。择婚又有同姓不婚、异辈不婚、表亲不婚三项内容,但是出了五服可通。

  备婚又分男女双方。先说男方备婚,男方有八顶内容:定鼓乐、缝婚被、聘大戚人、邀宾朋、定喜轿、打花饼、办酒席、事宴人事安排。女方备婚有六顶内容:备嫁妆、聘送戚人、缝嫁衣、蒸宫食、铺喜房、坐嫁。

  迎娶,即亲迎,是古代婚嫁六礼中最重要的一项礼节,也是婚礼中最隆重、最神圣、最热闹、最风光的一项内容。它包括二十项内容:聒喜房、糊水道、贴喜联、妆新郎、骑马宴、定喜道、起喜程、接娶家、嫁女宴、妆新婚、上喜轿、草把火、点油灯、避三相、下花轿、入洞房、拜天地、安上席、闹喜房、听窗台。

  婚后有四项内容:祭祖、回门、蜜月、过节。

  过去的说法是这样的,男孩子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他们张罗婚事了。首先是请媒婆,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

  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上无媒不成亲。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呢?不用斧头是不行的。怎样才能娶到美貌的妻子呢?没有媒人是不行的。由此肯定了媒人在婚姻中的地位。但是,在婚姻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男女双方父母。互相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女方看男方有几间房,男方看女方模样长相,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双方都要打听对方是否通情达理,是否正经人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村里还有这么一个讲究,就是男婚女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对方不能有狐臭,土话也叫臭骨头。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谁家有这种人,谁家炕头那儿就好比挖了个茅房,茅房是村里人对厕所的称呼。

  村里人在子女们的婚姻大事上,应该说是非常慎重的。按照过去的说法,还有“犯铁扫帚”之说。大意是这样的:所谓犯铁扫帚,是指男女双方属相“碰”在一起,不是对男方不利,就是对女方不好。具体内容为:鼠龙猴,男一月女十二月;猪兔羊,男二月女八月;虎马狗,男四月女七月;牛蛇鸡,男六月女九月。月份指农历。还有三、五、十、十一月为利月。利月在此的意思是:无禁忌;也就是不必禁忌的意思。

  有了合适的人家,然后择日定婚。女方要提前往男方送家具,如大柜、立柜、炕柜、衣箱、皮箱等等。男方要为送家具的男役,准备丰盛的酒菜,同时还要给每个男役一个“红包”,内有数量不等的喜钱。送来的家具,应全部摆放在喜房。

  佳期临近,邀请本族未出服的长者,商讨事宴上有关准备工作:发喜贴、邀亲朋、选总管、挑伴郎,以及那位长辈娶亲,那位族弟放炮,随后搭红毡,请记账先生,厨房主厨师傅请谁,糕房的大师傅请谁,锅灶领头请谁,茶炉水壶谁照料,请那里的响工,估计人数,选定饭菜质量等等!

  然后立礼帐。

  然后安排人事。

  然后定彩棚,请鼓手,借桌凳,打扫院落,收拾新房,置买酒肉蔬菜。

  良辰吉日这天清晨,男方二人舁(音同于,意为抬)食盒一套,内盛猪头一个,大饼一个,黄酒一壶,奶布绸或衣料一件,还有一份开脸单,内容为:

  今日嫁娶最为良,

  新人开面向某方。

  忌妒三相某某某,

  孀服孕妇应避藏。

  第二句中的“方”,指新人开脸的方向。第三句中的“某某某”,也就是所谓的禁忌三相,也就是村里人常说的:新人面前一五九。新人指新娘,一五九指属相,以新娘属相为零开始往上数。比如新娘属蛇,所妨属相为:马狗虎。也就是以蛇为零,蛇前面为马,马就是一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