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天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天行-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午时分,两个弟子赶回来了,呈上赵员外的回书。智真长老急忙取出信件来看,但见信上写着:“长老在上,赵某惭愧万分,智深酒醉闹事,实乃我之过也,还望长老宽恕。智深坏了的亭子、金刚,赵某明日便使人前去前去修缮,一应费用皆由赵某承担。至于智深何去何从,全凭长老遣派送,赵某绝无怨言。――赵某拜上!”

    见了信,智真长老这才稍稍安了心。再回得方丈室看时,鲁智深已经醒了,立在墙角处,面壁站着。见他已有了几分悔意,智真长老也觉得欣慰,忙吩咐他道:“智深,你先下下去歇息吧!”

    “长老,你不处罚俺了?”鲁智深摸着光光的脑袋,憨憨笑道:“是挑粪还是劈材,干多久洒家也愿意……”

    智真长老也笑了,摆手道:“不了,不了,你先行下去,夜间过来,老衲再与你说话。”

    鲁智深道:“那洒家先去了!”

    “去吧,去吧……”智真长老拂了拂手,转身径去禅床上打坐……

    ………………

    却说鲁智深出了方丈室,径直来得斋堂,挑着一些好吃的便是一顿猛吃,直到实在吃不下了方才停手。回到自己的禅房,也没人管他,他倒头又睡下了――这一觉醒来,外面已是大黑了。

    “哎哟,遭了!”忽一想起智真长老交待的事,鲁智深猛地在自己脑门上拍了一把,急急跳下床来。恰在这时,一个小和尚推门进来了,施礼拜道:“智深,长老请你过去!”

    “好嘞,洒家这就过去!”鲁智深一边应着一边胡乱套着鞋。鞋子穿好了,他忙又匆匆打水洗了把脸,这才跟着小和尚往方丈室来了。到了方丈室门前,他也不让小和尚通报一声,只是在门口憨笑着唤道:“长老,洒家来了……”

    智真长老正在禅床上坐着,听到鲁智深的声音,便吩咐道:“来了就快些进来吧!”

    “长老,您有何事吩咐?”走上前来,鲁智深小声地问,脸上还是露着憨憨的傻笑。

    “智深――”智真长老唤了一声道:“你前番醉酒已闹了一回,老衲念你是初犯,不曾与你计较。可是,你却不知悔改,昨日又是大醉,坏了亭子跟金刚不说,还打伤许多禅客,险些闹出人命。我文殊院是佛门清修之地,断容不得你这般胆大妄为,明日一早你便下山去吧!”

    “长老!”鲁智深慌忙跪下了,一把抓住长老的手,恳求道:“洒家知错了,日后一定改过,求长老慈悲,不要赶弟子下山……”

    智真长老摸了一把花白的胡须,摇摇头道:“智深,不是老衲狠心,只是寺中各职事长老众议,容不得你留下……老衲亦是无法,只得让你下山啊!”

    “长老,洒家已经无家可归,你叫弟子去哪里安身呀?”鲁智深跪在地上,眼角已布满了泪水。

    “老衲且看在赵檀越面上,荐你个去处,如何?“这时,智真长老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递与鲁智深道:“老衲有一同门师弟,法号叫做‘智清’,如今在东京大相国寺做住持,你拿着这封书信投他那里去讨个职事僧做做,切莫再鲁莽闹事了……”

    “洒家记住了,多谢长老教诲!”鲁智深说着便给长老磕了一个响头。

    “智深哪!”智真长老又轻唤了一声,将手放在鲁智深头上,缓缓地说:“你在我文殊院剃度出家,是出自你的本意也好,不是出自你的本意也罢,这也是老衲与你的缘分。临别之际,老衲别无相送,只想送你四句偈语【注解1】,你可好生记着,终生受用啊!”

    “长老请讲,弟子记着便是。”鲁智深忙点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智真长老双手合十,轻声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鲁智深听了,也跟着轻声念了一遍。这时,只听得智真长老又问:“智深,你可记住了?”

    “洒家记住了……”鲁智深伸手胡乱在自己头顶摸了摸,又憨笑着说:“长老,请恕洒家愚鲁,不知这四句偈语到底是何意思,请长老明示!”

    然而,智真长老不知何时已闭上了双眼,只道:“天机不可泄露,你且去吧,好自为之!”

    “长老,长老……”鲁智深在旁连连唤了几声,可智真长老再也不应话了,他只是紧紧闭着双眼,口中轻声诵着经文。

    如此等了一会,鲁智深知道长老已经言尽于此,不会再搭理他了。多留也无益处,他匆匆给长老磕了几个响头,转身便去了……

    天很快就亮了,又是新的一天。此刻,太阳还没有出来,朦朦胧胧的轻雾萦绕在五台山上,给这山、这文殊院增添了一丝别样的神秘。一大早,鲁智深就起来了,他将自己的行李匆匆收拾了便出了门。

    不知不觉,鲁智深在这五台山上已经住了大半年光景,虽说他不喜欢做和尚,晨钟早课他不愿做,每日三顿也尽是些豆腐白菜,但此刻就要离开了,他却有几分不舍。

    一路过来,鲁智深走走停停,不时还回头看看,他还特意跑去大殿,在佛像前拜了又拜。不过,他终于还是出了寺门。出了寺门,他还是不忘回头看了又看。

    然而,鲁智深正转身要走,不想迎面却走来了守门僧,那人唤道:“智深,我在此等候你多时了……”

    “你等洒家做甚?”鲁智深忙问:

    “是长老命我在此处等你的,他让我将这些东西交给你……”守门僧道,说着话他便从背上取下一个包袱,双手递了过来。

    鲁智深也不急着接包袱,只问:“这里面是何物?”

    “一套僧衣,一双僧鞋,还有二十两银子。”守门僧一一报禀。

    鲁智深听了,这才接过包袱,但他却已满脸是泪,也顾不得擦去,他忙又问:“长老可有话交待?”

    守门僧平日只见鲁智深高声喝叫的模样,何曾见过他流泪,因此十分奇怪。但他也不愿多想,只是如实说道:“长老说了,上天有好生之德,望你戒嗔戒恶,不要妄动杀念,还让你少吃酒,要好自为之。”

    鲁智深没有再说话,他只是走下台阶,转身,对着寺门跪下,“嗵”、“嗵”、“嗵”,磕了三个响头,一点也不含糊。起了身,他将包袱揽上肩膀,转身去了。

    这一次,鲁智深却没有再回头……

    ―――――――――――――――――――――――――――――――――――――――――――――――――――――――――

    *注解1:偈语,就是预言的话,一般都饱含深意,要细细揣悟才行,如偈颂即是佛经中带有预言的唱颂词,又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和偈诵等,也均为梵语“偈佗”。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慧能大师《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有《缘起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等等。



………【第059章 迷失山林】………

    【《水浒天行》上传一月有余,成绩平平,但还是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不足之处,请多多点评指正,感激不尽,谢谢!】

    下了五台山,鲁智深径直来了镇上的“父子铁器铺”。取了禅杖和戒刀,他看了看感觉甚好,一时兴致骤起,还在街口当众耍了一通。又拿了些散碎银子赏了店家老倌,鲁智深背上包袱,挎起戒刀,提了禅杖,单手施礼跟店家作别,这便投镇外来了。

    来得镇外一处柳树下,鲁智深不免回头望了望五台山,心中惆怅不已,还禁不住连连叹了几口气。不料,却突然传来一低沉的声音:“智深,去则去矣,你叹气作甚?”

    鲁智深心头一惊,慌忙抓紧了禅杖,四下里张望着,欲寻声音出自何处。不想,恰在不远处的一块大石上正盘膝坐着一个大和尚,看那白须飘飘,一副仙骨的模样,鲁智深更加惊了,因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智真长老。一路狂奔过去,他忙将禅杖一扔,立即跪在了智真长老跟前,急急唤道:“长老,您如何在这里?”因为鲁智深知道,长老已多年不曾下山了,这突然下得山来,想必定有要事。

    “阿弥陀佛,”智真长老缓缓睁开眼来,看了鲁智深一眼便双手合十道:“老衲已在此处等你多时了……”

    “长老等洒家作甚?”鲁智深忙憨憨笑着问:“――莫非长老还有事情交代?”

    “老衲下山寻你,是想授你一套武艺……”智真长老缓缓站起,跳下大石,但见他脚下轻轻一钩,鲁智深那六十三斤重的大禅杖便已落入他手中,轻飘飘的,丝毫也不费力。鲁智深在旁看得眼睛都呆了,他原本以为智真长老是不习武艺得,但就刚才这么一下,恐怕少说也得五七十年的功力才行。

    “智深,你可要看好了――”智真长老忽然唤道。也不等鲁智深回话,他便舞起了禅杖,一会忽左忽右,一会忽前忽后,大开大合,却又防守甚密,一时间飞沙走石,真真是惊天动地。耍了一通下来,智真长老竟然面不红心不喘,还问鲁智深道:“你可曾看清楚了?”

    鲁智深点了点头,忽又问:“长老,不知这套禅杖名唤什么?”

    智真长老道:“这套禅杖武功乃是老衲自创,还没有取名字,姑且就唤作‘伏魔杖法’吧!”接着,长老又道:“今日为师就把这套杖法传授于你,你须得用心才是!”

    鲁智深一听,慌忙跪下拜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三拜!”

    “阿弥陀佛,我徒快快起来吧!”智真长老手礼完毕,忙从怀里取出了‘伏魔杖法’的图谱,交与鲁智深道:“智深,这是伏魔杖法的图谱,你只需依照图谱勤加练习,假以时日,必有所成!”

    鲁智深收了图谱,藏于怀中,拜道:“多谢师父!”

    智真长老告诫道:“智深,你此行路途艰险,切莫妄动杀念――可知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