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月10rì,英德两军在以基德尼山脉为中心,周围半径11公里的英军突出部展开整场战役中最大规模的会战。英军第1装甲师、第10装甲旅,第15步兵师以及第2新西兰师共计4万多人加入战斗,德军则动用了两个装甲师与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约3万2千人担任攻击任务。

    10rì一早德军第5装甲师试图由南向北从基德尼山脉与米特意亚山脉间的山坳处突破,将英军突出部队一截为二。负责防守的第2新西兰师立刻收缩防线,凭借着两侧高地优势拼命阻挡德军攻势。当天下午,已突前的英军第10装甲旅调头返回,在山坳南侧与德军第5装甲师发生激战。

    11rì,战斗仍在继续。第2新西兰师放弃了阻挡德军前进的打算。他们将两侧高地上的部队缓缓向北撤退,将阻挡德军的任务交给了第10装甲旅,以及刚刚返回的第1装甲师。

    12rì,在经历了一场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混战后,德军第5装甲师终于突破了对面的英军防守,跑了那段狭窄的山坳。结果在北侧又被英军给堵住。

    13rì,原本还在攻击阿里埃特师的英军第7装甲师星夜兼程出现在了米特意亚山脉东侧5公里处。隆美尔见这场仗再继续打下去有向消耗战的方向发展,为避免部队遭遇过大损失,他不得不下令后撤。奥金莱克也见好就收,毕竟现在的英军也损失不起。

    经过3天的战斗,英德双方又回到了最初的僵持状态。隆美尔与奥金莱克两人很有默契地同时决定停下脚步,等后方补给上来后再开始下一步行动。

    虽然此后双方在阿拉曼地区还有小规模交手,不过总的来说“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到这里就可以算是结束了。德意联军与英军的损失旗鼓相当,在3天的战斗中,德意联军损失了约4800人,英军则损失了6000人左右,双方几乎都将自己的物资消耗殆尽。

    短暂休息了2个月,在42年5月隆美尔准备再度出击,突破英军的阿拉曼防线。结果一份有着元首签名的文件由一名德国女xìng递交到他面前。那个名叫雷奥妮的“施维茵重工”女xìng主管凭着这么一纸文件,从隆美尔手中带走了两个意大利步兵师。然后隆美尔还被告知自己必须分兵去南面沙漠深处驻防。这份文件打乱了隆美尔的军事部署,“沙漠之狐”当天就发送电报向布劳希奇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布劳希奇回答道:“那份文件是元首亲自签署的,陆军最高指挥部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等元首从苏联战场回来后,我们会帮你询问。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元首交付的任务。”

    布劳希奇的回答让隆美尔非常不满。在隆美尔看来陆军总司令的回答根本就是在敷衍。元首在苏联战场?那只要发送一份电报询问一下不就可以了吗?反正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在隆美尔满腹牢sāo的时候,凯特尔带着陆军最高指挥部的命令再次来到北非视察隆美尔的工作,同时将隆美尔夫人的亲笔信带给这个深爱着战争与夫人的“沙漠之狐”。而隆美尔在看完信后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便不再纠结了。

    因为当隆美尔打开信封的时候,他在妻子的信中惊讶地发现一封艾瑞卡的亲笔信。

    艾瑞卡在信中先是向隆美尔致以最高的敬意,随后写道:“尊敬的将军阁下,虽然我知道这份信无法解除将军你心中的疑惑,也无法对哥哥的决定作出任何解释。但我向你保证哥哥这么做有他的理由,并且这一切都是为了德国。所以请你像以前一样,再相信哥哥一次可以吗?”在信的最后,艾瑞卡还特别提到:“如果将军你以后见到哥哥,千万不要让他知道我写过这封信。就让这封信成为将军你,夫人阁下以及我们三人间的秘密吧。”

    当天晚上,隆美尔在写给妻子的回信中写到:“亲爱的露,在今天收到你的信后,我之前的忧虑与疑惑被一扫而空。我现在才真正了解到希特勒小姐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女xìng。元首他很多时候都将话藏在心里,无论是痛苦还是烦恼都不愿与别人分享。因此给人一种疯狂又偏执的感觉。而希特勒小姐就在元首不注意的小地方,用她的方式默默弥补着元首的缺点。露,在看过你和希特勒小姐的信后,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来自元首的新命令了。我毫不怀疑有希特勒小姐在一旁辅佐的元首将会带领我们走向最终胜利。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进入亚历山大港,到那时候我就能回到你身边了。”

    因为一部分意军被“施维茵重工”征用,隆美尔不得不暂停他的攻击计划。这让他对面的奥金莱克颇感疑惑。原本想主动发起攻击的奥金莱克结果收到来自伦敦的命令后也下令位于阿拉曼防线的部队转入防御。

    奥金莱克从信中得知一个新消息。

    英美盟军准备在维希法国控制的北非登陆。在盟军登陆后亚历山大港的英军负责与登陆部队一起两面夹击德军。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维持部队战斗力,不要做无谓消耗。一切军事行动等盟军在摩洛哥登陆后再说。

    说实话,奥金莱克对这种陪衬角sè很反感。但他知道那份命令说的没错。补给稀少的英军不具备单独将德军赶出北非的实力。他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而已。

    因此从5月开始,北非战场陷入一场奇怪的平静中。无论是美国人、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大打出手的机会。

    美国人不知道的是,从这场战争最初开始,任海济就将他们视为唯一的对手。为了能击败这个唯一也是永远的对手,任海济一直计划到现在。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其他人(1)】………

    ()    隆美尔握着元帅杖刚回到他位于托布鲁克的指挥部,当他还在为之后元首交给他的任务而不停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时,暂代他职务的第5装甲师师长汉斯·冯·阿尼姆便向他报告说:“那个党卫军上校在元帅你离开后第二天便带着他的人走了。没有告诉我们去了哪里。”

    被任海济的命令搞得焦头烂额的隆美尔下意识问道:“哪个党卫军上校?”

    “奥托·斯科尔兹尼上校。脸上有条长长伤疤的那个党卫军上校。”

    隆美尔这才回过神。他紧盯着冯·阿尼姆看了半天,直到看得对方浑身发毛后才慎重地说道:“听好了,冯·阿尼姆阁下。在这里你从来就没见过什么党卫军上校,因为北非这里只有国防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什么党卫军。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冯·阿尼姆机械地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这个国防军中将忽然明白,那个脸上有着刀疤的党卫军上校和他带领的士兵一定是受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他的任务不是自己能知道的。不,不单单是他。而是整个北非军团都没有资格知道。否则他的上司没必要如此慎重地提醒他,在北非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好了,我们不要再谈那个北非战场上根本就不存在的人了。”隆美尔说着将手中的元帅杖递给一旁的勤务兵,他快步走到地图前,在盯着地图看了半天后他转身面向冯·阿尼姆道:“冯·阿尼姆阁下。元首决定晋升你为国防军上将,正式任命文件会在下星期到达。在这里我先以个人身份恭喜你。”

    “这是我的荣幸,元帅。一切为了德国。”

    “很好,将军阁下。”隆美尔点点头,“我在这里,再告诉你一个元首让我转达的消息。以便你现在能做好准备,当那一天来临时不会手忙脚乱。”也不等冯·阿尼姆回应,隆美尔接着说,“从今年12月起,会有至少6个师到达北非。其中至少有2个师会与第5装甲师合并成第5装甲集群,由你指挥。希望你不会让元首,让德意志失望。”

    隆美尔的话让冯·阿尼姆提起胸膛高声吼道:“我向你保证。元帅。”

    “很好。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讨论,在12月到来前,我们如何完成元首交付给我们的,现阶段的任务吧。如果我们没能完成现阶段的任务,增援部队可是不会来的。我亲爱的冯·阿尼姆,你可不想做个光杆司令吧。”

    隆美尔很少有的用了调笑的语气,这让冯·阿尼姆一身冷汗。很明显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1942年9月,列宁格勒战役结束后,德军便立刻开始将战略重心向南转移。由德国出发的列车、运输机装满了各种物资,沿着铁路线、航空线进入乌克兰与意大利南部。

    德军大规模运输物资的举动让朱可夫再次确定,德军将在南线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击。他们正在为这次军事行动存储物资。铁木辛哥与瓦杜丁的第一、第二乌克兰方面军加速重组。朱可夫甚至致电瓦杜丁:在你认为一切合适的时候,允许你动用一切物资,采取一切你认为合适的举动。

    就在苏联红军南方4个乌克兰方面军严阵以待的时候,作为对手的德国人似乎一点也不急。

    柏林总理府内任海济坐在元首办公室的那张椅子上,搁在桌面上完全的左手支撑住他略微倾斜的脑袋,黑sè的双眼略显嘲弄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个老人。

    任海济右手边,身穿灰sè国防军夏季制服的艾瑞卡端坐在秘书席上,用她那万年不变的笑容看着任海济与对面的两位老人。

    作为两人小尾巴的法密尔则挺直胸膛站在艾瑞卡身后。女孩的视线越过两个老者,远远停留在房间另一端挂着的画上。对这个女孩来说,坐在对面的那两个老人和办公室内的椅子、桌子花瓶等等没什么区别。引不起她丝毫兴趣。

    “魏刚阁下,还有贝当阁下。我们似乎很久没见了。话说回来,我们之前有见过吗?”

    任海济最后那句属于自我吐槽的话在艾瑞卡的翻译中被女孩自动省略了。两个老人对于任海济的问候xìng话语也没做出任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