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凯尔一愣,苦笑后俯身用记号笔在地图上仔细描绘起来。

    莫斯科战线最北面,苏联加里宁方面军死死顶住曼施坦因的攻击。面对德军的冲击,勒热夫就像大海中的一片小舟,在德军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中努力支撑着。

    中央战区,随着维亚济马的陷落,德军装甲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目标直**离莫斯科仅100公里的莫扎伊斯克。另一支部队则向北前进,试图在短时间内占领勒热夫。与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一起扫平来自北面的威胁。

    莫斯科战线最南面,布良斯克方面军对于先行的德军装甲部队来说,已可以忽略不计。古德里安与自己的部队在占领奥廖尔后,现在正向着姆特森斯克前进。只要占领了姆特森斯克与之后的图拉,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双钳之一,南侧铁钳就已就位。

    从凯尔在地图上划出的黑线来看,苏德双方的战线成了一个巨大的“s”型。维亚济马地区成了一个突出部。维亚济马与奥廖尔之间,在卡卢加被德军占领前,这里也存在一个大约50公里宽的苏军突出部。

    为自己点上烟,看着成“s”型分布的战线,任海济再次小声道:“的确很奇怪……中路部队的前进速度远比我所想的要快得多……苏军在距离莫斯科最近的道路上的防御,实在是松懈得让人看不懂……这个时候朱可夫应该已经回来了,维亚济马至莫斯科的道路应该是苏军部队重点防御的区域。为什么会让霍特与赫普纳跑得这么快?还是说因为比历史上多出了10万人,所以战斗力得到增强的中路部队让苏军无法抵挡?等一下……该死!是‘瞒天过海’!”

    嘴中咬着烟,任海济的右手食指在凯尔刚刚画出的黑线上缓缓划过。

    “法密尔,去联络克莱茵那家伙。让他到这里来。还有立刻给我找辆车。我要去古德里安将军那里。”

    得到任海济的命令,一直站在一旁随时等候命令的法密尔立刻转身走出了帐篷。

    “凯尔,我要去古德里安将军那里。可能要过些时间才会回来。我不在期间,部队交由克莱茵接替指挥。你和梅耶两人负责参谋工作。记住,对克莱茵的话必须保有疑问,但梅耶的话一定要当做参考。”

    凯尔并没有因为任海济对梅耶的评价高于自己与克莱茵而感到不满。他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对方的话。

    虽说任海济有时对凯尔的死板略感不满,但却一直很放心。凯尔的性格属于稳健型,他不会有什么大功,但也绝不会有大错。

    没等克莱茵赶到,任海济便乘坐法密尔为他找来的半履带装甲车急急忙忙出发了。

    任海济在赶时间,就在刚才他突然想到。既然德军比历史上多出了10万人,那苏军的数量还会和历史上一样吗?如果苏军的数量远比历史上要多,朱可夫还会像历史上那样采用节节抵抗、一命换一命、死命拖延的战术吗?如果是朱可夫在指挥,他一定会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而不是历史上那种丑陋又僵硬的阵地防御战。

    任海济有种不祥的预感,苏军正在准备反击。一场能拖延德军前进速度,又不需要牺牲大量士兵生命的反击。因此任海济急着去见古德里安,在苏军反击到来前,先与古德里决定该如何防御苏军的反攻。

    未虑胜,先虑败。这点总是没错的。

    任海济想得没错,但他明白的太迟了。而其余德军指挥官们都被先前一连串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想到一直败退的苏军胆敢发动反击。

    就在任海济抵达古德里安指挥部的同一时间,朱可夫指挥的苏军大规模反击开始了。

    这个8月30日制定,只有不到2周时间来准备的军事行动。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自杀行为。在苏军统帅部中,没有人看好这个计划。只有朱可夫本人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因为他已充分考虑过苏德双方的军事力量。朱可夫承认,这个计划的确有些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性远比任何人所想的要高。

    别看德军装甲部队冲得这么快,朱可夫认为他们早就到了极限。只不过因为之前连续的胜利让德军一直屏着一口气,准备做最后一搏。只要让他们吐出这口气,德军装甲部队的攻势就会立刻停止。

    在朱可夫眼中,所有向莫斯科前进的德军装甲部队中。霍特与赫普纳的装甲集群威胁最大。因为他们距离莫斯科实在太近了,同样这些德军眼见莫斯科就在面前,胜利在即,士气也一定最高。与他们正面交战,损伤太大。所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略作抵抗后便向东北方撤退,避开德军锋芒。在霍特与赫普纳眼中,面前的苏军是被自己击溃的。他们不知道很多地区其实都是苏军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些主动撤退的苏军保留了大部分战斗力。

    北面加里宁方面军将曼施坦因死死挡住,绵绵秋雨又阻挡了德军的空中侦察。维亚济马突出部北侧有大批空地能让这些撤退下来的苏军休整。在与后方运来的预备队汇合后,这些苏军已做好了反攻的准备。

    朱可夫就这样,在德军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玩了一出“瞒天过海”之计。

    9月10日,苏军吹响了反攻号角。囤积在维亚济马突出部北侧的6个苏联集团军,大约近40万人的部队(6个集团军中很多部队都非满员编织,甚至一部分军队仅存在纸面上。)已新补给的坦克部队为先导,如海啸般扑向南侧突前的德军部队。

    这支大规模南下的苏军部队避开了维亚济马,苏联坦克军以高速从维亚济马西侧绕过突前的德军装甲部队。那些跟在装甲部队后方的德军步兵根本没想到,在维亚济马以西会遭遇苏军坦克部队的攻击。慌乱中维亚济马西侧的包围网被这些高速南下的苏军打破。

    将包围圈中被德军步兵包围的同伴解救出来后苏军继续南下。他们所过之处,早已疲惫不堪的德军步兵纷纷退让。庞大的赤色钢铁洪流似乎以布良斯克为最终目标,一路向南席卷而过,无人能挡。

    苏军的反攻在德军指挥层中引起一阵恐慌。停留在明斯克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第一时间下令前线德军步兵暂时停止前进,就地转入防御。以防突然反击的苏军夺回斯摩棱斯克。

    不过朱可夫似乎对斯摩棱斯克没有丝毫兴趣。他指挥着西方方面军一路南下,在维亚济马正南大约85公里处,苏军的钢铁洪流一分为二。大部分以布良斯克为目标继续南下,另一部分则转向东南,去与卡卢加的苏军汇合。

    疲惫不堪的德军步兵根本无力阻挡苏军的攻势,最前线的步兵现在挖掘战壕进行防御已太迟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苏军将维亚济马与奥廖尔变成两个与后方失去联系的孤岛。突前的德军装甲部队在瞬间就由撒网的猎人,变成了被网住的猎物。

    ;

    第四十一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10)

    第四十一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10,到网址



………【第四十二章 燃烧的“卐”字旗(1)】………

    反击的苏军士兵有如决堤的江水,钢铁洪流向南一路倾泻而下。将一切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东西轻易吞没……

    毋庸置疑,德国拥有二战期间,所有西欧国家中最优秀的士兵。他们的意志有如钢铁般坚定,行动有如暴风雨般迅猛,他们的威名另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他们还是普通的凡人。并不是不知恐惧与疲倦,只会不停旋转,直到最终损坏的齿轮。

    从39年入侵波兰开始,德军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那近乎无敌的装甲部队。所有人都认为德国国防军就是一支强大的机械化军队。当然德国人自己也是这么宣传的。可就是这么一支号称机械化的军队,在对苏作战中让大量步兵靠着双腿追逐前方的装甲部队,靠着大量军马拖曳重炮与补给。

    苏联初秋最后温暖的气候正在远去,秋雨绵绵中气温正在逐渐下降。步兵们穿着单薄的夏装,在寒冷的秋风中缓慢前进着。

    从后方起飞,负责对地援护的轰炸机,视线被连绵不断的秋雨云层遮挡,无法发挥任何作用。而秋雨又让苏联道路一片泥泞,德军马匹拖曳的重炮与补给车的轮子陷入泥地中,几乎无法前进。士兵们黑色的军靴中早已灌满了泥浆。

    疲劳与寒冷让一直靠着双腿前进的德军步兵战斗力早已一落千丈。靠着很快就能占领莫斯科的希望与马上就能凯旋回家的美好愿望,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苏军的突然反攻轻易击溃了德军士兵们最后的期望。t34与kv1宽阔的履带让苏军坦克部队轻易碾碎了停留在泥泞道路上的德军物资与重炮。疲惫的德军士兵们四散逃窜,即便他们坚定、无惧,即便他们坚强、勇猛,在缺少火炮与空军支援的情况下,面对苏军坦克,凌冽的寒风中德军步兵只剩下痛苦与绝望。

    紧跟在装甲部队身后的第一线德军步兵,在遭遇苏军反攻后第一时间便被迫选择向西退却。于是德军装甲部队与身后步兵的联系被切断了。

    任海济在办公室内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随意在手中握着的咖啡杯中喝上一口。

    与任海济表现出的轻松表情不同,同在一间办公室内的古德里安则低头不停来回走动着。似乎想要通过这种举动来缓解心中的焦虑。

    见任海济依然悠闲的喝着咖啡,古德里安突然停下脚步道:“喂,我说……齐格飞。你就一点也不急吗?”。

    “急?急什么?”放下手中的咖啡杯,任海济一脸笑意的看着面前的古德里安,“你现在再急也急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放轻松点,海因茨。像我一样,喝杯咖啡。话说回来,你这里的咖啡还真不错。是用咖啡豆现磨的吧。”

    “不……是速溶的……”古德里安下意识回答,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思维又被这个好友牵着走了。副元首最拿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