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国的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熟悉任海济性格的古德里安对此早有见怪不怪了。这个装甲兵天才完全无视了副元首的举动,在会议上自顾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古德里安视而不见,并不代表克鲁格与霍特会对此视而不见。这两人最初还提醒一下,任海济也是晃着毫无焦距的双眼表示自己失礼了。可是没多久这家伙又闭上眼睡着了。屡次提醒无效后,克鲁格和霍特也不管了。副元首在会议上想怎样就怎样吧。于是每次军事会议就变成了无聊的争执,争执完后所有人该干啥,干啥去。

    古德里安和霍特实际成了无人驾驭的野马,任意驰骋。加上在一旁一副唯恐天下不乱表情的任海济手下那支装甲军,德军6个装甲军像6个铁指,在320公里的战线上一线拉开,向东齐头并进。

    古德里安由于担心他的南翼,还在不断向南扩张。当面苏军一触即溃,古德里安与任海济在第一时间渡过别列津纳河,又在莫吉廖夫南北两侧渡过第聂伯河。将苏军7个师包围在莫吉廖夫地区,接着好不停顿,径直向东,杀向斯摩棱斯克东南方的叶尔尼亚。

    北面的霍特也是一路向东疾奔。与古德里安一起渡过列津纳河后,霍特开始向东北方前进。将挡在面前的苏军部队切成三段后杀奔维特布斯克,占领维特布斯克后,霍特从后方杀向斯摩棱斯克。弯曲切断了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之间的联系。

    6月16日,斯摩棱斯克在霍特的突然袭击下陷落。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再次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网。当然这个包围网还有一个大约50公里宽的缺口。可即便如此,这个尚未合拢的口袋中依然装下了30多万苏军。

    德军装甲部队虽然又把苏联西方方面军冲乱,但苏军的抵抗力明显加强。先行出发的第23集团军在完成补给后成了阻挡德军前进的第一防波堤。虽然这个集团军中最精锐的第32机械化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任海济打成了步兵军,军中苏军靠着双脚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内向东逃窜。但剩余部队依然顽强抵抗,即任海济之后,古德里安的第47装甲军也遭遇了苏军t34/76的攻击。虽然未能改变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但熟悉坦克的古德里安一眼便看出了这种坦克的巨大威力。在古德里安眼中t34对德军的威胁远高于北方集团军群汇报的kv1/85重型坦克。

    冲破第一道防线后第4集团军的下个威胁便是由莫斯科中央军区赶来的苏军第22集团军。与仓促上阵的第23集团军不同,苏联第22集团军可以说是准备完善。但因为留给朱可夫的时间实在太少,见德军在短时间内便轻易冲破明斯克至斯摩棱斯克上的防线,朱可夫当即下令第22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东面防御,为保卫莫斯科争取时间。

    第22集团军内大多数部队都配有数量不低的火炮,但缺乏履带式牵引车。他们无法建立起能彼此支援的反坦克阵地。而德军坦克便从这些没有反坦克炮阵地的缺口杀入,将苏军各阵地分割包围。一旦被德军分割,苏军就纷纷溃散,逃入密林之中。

    古德里安、霍特外加任海济这三个中央集团军群中的疯子,指挥着他们的装甲部队如入无人之境。只有在他们南北两侧的外围苏军还在努力牵制德军攻势。他们不管这些外围苏军,不管身后还未合上缺口的包围网,甚至不管克鲁格的命令向东猛攻。大有一口气拿下莫斯科的劲头。

    别的事博克可以不管,但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上的缺口博克不能不管。见手下三个装甲部队指挥官都像疯子一样向东猛冲,也不管身后的步兵与补给能否及时跟上,也不管南北两侧的苏军在努力为自己被包围的战友吸引火力,甚至不管身后包围网上的缺口。博克再也看不下去了。

    副元首疯狂,古德里安持才傲物,现在连霍特都有被带坏的倾向。这让博克非常不满,他强令古德里安停止东进,封闭包围网。古德里安无可奈何,只得在东面转入防御,抵挡苏军解围部队不断的进攻,回头把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上的缺口堵上。

    任海济的“德意志第一独立混合装甲军”没有回头,他将“瓦露基利”一把扔到最前线。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指示,只以完成防御为前提,任由他们自行决定该采取何种行动。于是与两侧古德里安的部队、身边的第35装甲师不同。这支党卫军装甲师在战线上来回驰骋,四处袭击面前的苏军。

    “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充分发挥了任海济深深烙印在他们身上的作战风格。柿子转找软的掐。遇上小股苏军便一拥而上,四面合围,一顿乱揍。对方援军一赶来,顿时化为小股部队,分散向着自军防线后撤。这种毫无章法,打了就跑的极端无耻战术让进攻的苏军大感不适,却又无可奈何。一旦面前的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又立刻抱成一团在友军支援下让进攻的苏军深刻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火炮覆盖射击,什么叫空军地毯式轰炸。

    任海济在刻意锻炼“瓦露基利”小伙子们的自主判断力。之前的波兰与法国战役,敌军溃败的太快,战斗力相差太远根本无法锻炼这些小伙子们。一旦进入42年,这种放任部队自行战斗的行为德军根本玩不起。所以只能趁现在努力锻炼这些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小伙子们。现在看来,虽然在选择行军路线上还存在些许问题,让部队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外,这些小伙子们的表现还算不错。

    斯摩棱斯克包围网的缺口是堵上,但德军兵力过少的问题再次暴露。无论是对苏军还是对德军而言,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与明斯克包围网完全相同。德军又织起了一张大网,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一股脑包围,但网眼太大。而被包围的苏军则扔掉了无油、无弹药的坦克和火炮。他们化整为零,变成一只只小鱼,从网眼中偷偷溜出了包围网。

    苏军的防御又崩溃了,而紧随装甲部队的德军步兵唯一的任务就是行军。经常一天要走上近50公里。在夏季炎热的阳光和令人窒息的漫天尘土中不停前行,努力追赶前方的装机部队。他们虽然走得人困马乏,浑身大汗淋漓。但胜利的消息实在太多,受到胜利激励的德军官兵们忘记了疲劳。

    1941年6月15日,斯摩棱斯克地区战斗结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完全掌握了“奥尔沙陆桥”。在所有人眼中只需要2个月,最多2个月便能结束在苏联的战斗。

    于所有欢呼的人群不同,任海济的双眉越锁越紧……

    ;

    第三十三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2)

    第三十三章改变与未变的历史(2,到网址



………【第三十四章 改变与未变的历史(3)】………

    不可否认,德军那与历史脚步几乎完全相同的军事进程,让任海济也一度产生了:德军能赶在冬季前占领莫斯科。这种无聊的幻想。就连任海济也在空闲时开始思考这比历史上多出来的一个月时间,是不是真的影响到了苏德战争。如果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不被调往基辅,不理会“基辅合围战”,是不是真的能在冬季到来前赶到莫斯科城下?

    不过这种想法在任海济脑海中闪过后,便被他自动否决了。先不说由斯摩棱斯克开始至莫斯科的道路上,苏军会死命抵抗,装甲部队的前进速度肯定与之前无法相比。即便能顺利到达莫斯科城下,难道就指望着靠手中的装甲部队来攻陷那个全民皆兵的莫斯科?

    “有问题,有问题。绝对有问题。”任海济的右手手指在空中不停划着圈,嘴中不停小声念叨着,“重新理一遍。我所知的历史上德军开到莫斯科城下是在12月。只所以在冬季才开到莫斯科城下,是因为苏军的拼死抵抗。而为苏军争取到时间的是‘基辅合围战’。德军为了完成‘基辅合围战’让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南下,让步兵单独向莫斯科前进。”说到这,任海济原本不停划圈的右手停了下来,“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装甲部队不去理会南侧基辅的苏军。直接开向莫斯科是否能在苏军完成防御之前冲散他们?不……这点不可能……从九月开始苏联便进入秋季。秋季的雨水会严重拖延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雨季同样会为苏联人争取一定的防御时间。十月苏联土地就会开始降温,虽然还没有到那种大雪封门的地步,但如果后方补给没能及时运到,对士气也是种影响。那么最后的问题还是出在补给效率上吗?那么……”

    在任海济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不停自言自语时,他身后的不远处凯尔正和那群参谋们围在地图边不停讨论着。

    站在任海济与身后那群参谋之间的是艾瑞卡。这个女孩双眉略微皱起,低头看着手中的文件。

    “希特勒小姐。还不能打断齐格飞吗?”。

    将视线从手中的文件上移开,艾瑞卡略侧身看向站在自己身边的凯尔。身边这个高大的日耳曼男子让女孩的视线第一时间只能停留在他的肩膀上。微微抬头看着凯尔那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艾瑞卡撇了眼站在前方依然喃喃自语的任海济。

    “如果这个消息不是很急的话……”艾瑞卡的话停了停,“我想现在哥哥考虑的可能也是这个问题。”

    艾瑞卡那有如阳光般,由心底散发出的真诚笑容配合上她那近乎“祸国殃民”的容貌,让凯尔这个拥有冰冷性格与钢铁般意志的传统日耳曼男子都产生了瞬间的动摇。不过凯尔还是很快摇摇头,将无聊的想法全部赶走。他是个传统的日耳曼人,他更习惯依照数据与命令来行动,而不是依照自己的心。

    “我恐怕无法认同你的观点。希特勒小姐。”凯尔的话停了停,似乎在组织一种能简单说明情况,又不会得罪这名国防军上尉的用词,“齐格飞并没有看过这份最新命令。就目前来看,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战役。如果延误了战机,那很可能……到那时候,哪怕是希特勒小姐你也帮不上忙。”

    艾瑞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