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轻型坦克,这是事实,但是他们的巡逻型坦克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在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时刻,他们就准备执行一项大规模的生产计划。他们至少比我们早五年就在装备他们的军队了。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要赶上五年前的起步,那需要很长的时间。
  决定法国所生产的坦克类型的战略,已在另一卷中比较详细地讨论过了。关于这些坦克的用途的理论,在两个主要方面事实上证明是错误的:一是,最高统帅部将归它调遣的大部分坦克用于支援步兵,而不同意让它们执行其他任务;二是,统帅部拒绝建立装备精良、能够以大规模的密集队形行动、并且完全有调动自由的坦克兵团。尽管戴高乐和雷诺曾竭力告诫,甚至达拉第也曾答应要建立重装甲师,但是法国在1939年9月投入战争时仍然只有两个轻机械化师的装甲部队。据甘末林说,就坦克而言,原打算最后全部用二十吨的(中型)索米阿坦克来装备这些师。他写道,他们已决定一旦改换装备完成,这些师就不应再被称作“轻的”。但是尽管索米阿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坦克,它毕竟只是中等重量的;而且据甘末林说,甚至到了1940年5月10日,它与H。35(霍奇基斯1935)轻型坦克的比例还只不过是一半对一半。
  确实,轻机械化师的威力比它的名称所表示的要更强大些,一部分是由于索米阿坦克的质量优越,一部分则是由于每个师所拥有的坦克数量很大。战争爆发时德国拥有的重型坦克并不比法国多,即使在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装甲师中也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轻型和中型坦克,这也都是事实。问题是在于法国人不愿意制造足够数量的较重型坦克,因为无论是达拉第还是总参谋部,对于坦克的用途的看法都并没有真正的改变。结果,由于没有获得原料的优先权,这些类型坦克的生产就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里翁审判中,当有人质问为什么要阻止大量生产“B”型重坦克的定货时,前坦克总监凯勒将军不得不承认,这种坦克标志着与当时流行的理论的一个明显的决裂。他的意思是说,这种使用坦克的方式不符合法国陆军的一致意见。
  1938年12月战时最高会议方才决定建立两个装甲师,但是直到1940年10月它们才建成。尽管德国人把重型、中型、轻型各种坦克都一齐编入他们的装甲师,法国总参谋部却决定只用一种“B”型重坦克(三十吨)来组成他们自己的装甲师。达拉第1942年2月27日和4月1日在里翁曾说过,他始终赞成德国的编组方式,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总参谋部接受。事实上,一旦决定建立重装甲师,由于总参谋部需要定购大量的其他各种物资,这就使得定购足够数量的“B”型坦克成为不可能的了。但是达拉第坚持认为,如果他们仿效德国的办法,使各种类型的坦克都得到利用,那么装甲师早就可以建立起来了。他还说,“B”型坦克多少还能够有一些,这完全是由于他的缘故,因为他曾撤回过总参谋部的一道完全停止制造这种坦克的命令。
  然而,如果说“B”型重坦克和索米阿中型坦克一般认为比德军的同类坦克为优越,那么大部分法国轻型坦克,如雷诺和霍奇基斯型,却不如德国的同类坦克,因为它们的武器太差。它们所装备的短机枪,实际上有效射程不超过四百米。用一个坦克军官的话来说,它们只不过是“有装甲而无枪炮”。而且,这些坦克装置的发动机功率太低,许多坦克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所有这些弱点,也都是由于错误地理解坦克的用途而造成的。由于绝大多数的坦克只打算用于掩护步兵前进,所以认为不需要装大功率的发动机来保持高速,也不需要携带储备汽油或配备另外的中途加油装置(使坦克的行动半径增大),也无需无线电装置或配备一门能在中距离内摧毁敌方坦克的机关炮。事实上,绝大部分法国坦克的设计有缺点,它们离开了步兵就不能行动,也不能与敌方的坦克作战。
  令人悲叹的另一件事是反坦克武器的奇缺,在里翁审判中被传讯的每一位将军都证明了这一事实。法国技术人员研制了三种出色的武器:四十七毫米的反坦克机关炮,九十毫米和二十五毫米的机关炮,这后两种武器既可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防空。然而,由于专家们没完没了地修改设计方案,总参谋部一再更改计划,对于采用何种类型的炮弹雷管也意见不一,结果就致命地耽误了这几种炮的大量生产,并且使得在战争开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弹药可以供这类武器使用。至于一般的大炮,虽然炮很多,但由于同样的原因,炮弹也不足。
  因此,和空军武器一样,法国人又陷入了从一种战术理论转变到另一种战术理论的过渡阶段——虽然他们甚至连正在放弃之中的那一种理论也并没有充分掌握好。如果他们打算以火炮代替他们自己的坦克来对付敌人的坦克,那么他们至少应该准备好火炮和炮弹。但事实上他们的装甲师是仓促间用错误的物质装备拼凑成的。由于重型和中型的坦克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足够的数量,他们只好满足于让轻型坦克在这些师中占优势地位。最后,本来已有很大差距的法德两国的坦克实力,由于法国总参谋部一意孤行,坚持被雷诺称之为“陈旧而又可恶的小包装办法”,使得差距更加拉大了。按照这种办法,他们将大约一半的法国坦克分散在各个营内,分别隶属于前后方的各军团、各军,等等。因此,这些质量上本来就不够好的装甲师,在数量上也变得严重不足了。
  根据前面所讲的英国在战争爆发时的坦克实力情况来看,就很容易明白,要指望从这方面来弥补法国坦克兵力的不足,暂时还不大可能。达拉第在里翁审判中极力为英国辩护,尽管他的用意高尚,他的预言公正而又正确,然而当追溯到暴露出来的那些丑恶事实时,他的辩护就更加令人震惊了。当他讲到在法国的坦克总数上应该再加上六百辆英国坦克时,凯勒将军笑了起来。达拉第大声喊道:“听到我说英国的坦克,你就笑了。我不同意。……我在比利时曾看到过它们中的一些,对于它们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笑的。你可以嘲笑英国人。十五或十八个月后我们将看到谁在笑。我们将看到是否还是那些人在笑。”
  第三卷 轴心国的初期胜利
  第一编 陆海空战概况 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
  第一章 德国征服波兰 1939年9月1日至30日
  希特勒第一次试验他的闪电战术就很走运。德国可用的兵力,在数量上只略胜于受他们之害的波兰人,因为德军在留下三十四个师作为西线后方掩护之后,在东线只能动用五十二个师(包括九个装甲师),而波兰人却能动用四十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师(部分骑马,部分机械化)以抵抗德军。但是希特勒在六个月之前夺取了捷克斯洛伐克,得以在北起马祖里湖区南至斯洛伐克的喀尔巴阡山边界这一巨大的月牙形战线上部署兵力,能够对波兰抵抗力量的核心——华沙展开一个巨大的、集中的钳形运动,从南北两线包抄由维斯瓦河、那累夫河和桑河所形成的主要自然防线。
  德国陆军除了这一外线的战略优势以外,在战术训练方面达到的标准,也远远超过波兰军队,无论陆军或空军拥有的装备都比它们的对手更现代化,效率高得多。最重要的是,德国武装部队通过俯冲轰炸机、装甲部队和步兵支援部队在战场上密切的战术合作,其火力和行动的灵活性是空前的。这一非凡的战斗训练已于1937年至1938年在西班牙战场上试过,并且迅速地被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OKW)杰出的训练人员所利用。最后一点是,空军的数量也胜过波兰,超过四与一之比(三千架对七百架)。
  此外,波兰人作了两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也可说是由于胆小怕事,而给希特勒帮了大忙。第一,他们为了向整个世界,特别是为了向他们勉强结成同盟的国家证明,他们不想对强邻挑衅,从而不顾德军加紧战备,迟迟不完成自己的动员工作,直至失去最后的时机。这样他们就完全把战术上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德国人。第二,他们把动员好的大量军队密集在西部边界,欲保卫波兰西里西亚和加利西亚的煤、铁和石油资源以及华沙南面和西南的工业中心,结果是大失所望。
  在这种形势下,波兰人唯一的希望是向西北或西南迅速出击,以切断调来包围他们的德军的一翼。但是这一计划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9月1日黎明,甚至在德国最后通牒的限期尚未到期的时候,德国空军就进行了沉重无情的袭击。德国人对于波兰的各项军事部署和位置了如指掌,依靠这种知识的指导,进行突然空袭,使波兰的司令部、飞机场和后方设备大多被炸毁或瘫痪。
  进行了这种打击之后,德军便从各条战线集中目标前进。冯·勃劳希契将军统率两个集团军群计五个集团军,北翼由冯·包克指挥(两个集团军共十七个师),南翼由冯·伦斯德指挥(三个集团军共三十五个师),这一部署包括一百五十万人。
  这些军队在八天之内实际上已经到达目的地,波兰野战军大部分在华沙以西被包围;一星期后,伦斯德的军队即到达布格河。
  声势最为值赫的大概是德国第十集团军(冯·赖歇瑙)的挺进。它冲过波兰西里西亚的工业区,在拉多姆以西使六万波兰军队陷于困境,最后到9月8日深入华沙市郊,切断波兹南地区波军的大部分。
  可是,波兰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大大不如德军,而且实际上得不到任何空中支援,然而进行了英勇的回击,这从德国人承认伤亡四万人就可以证明。
  战败了的波兰人还将受到更为阴险的致命打击;9月17日,俄国军队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直到寇松线。于是,除了华沙围城战之外,一切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