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喻世明言-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冷笑,答应道:“团练且起。这宝玩是殃身之物,下官如何好受?有话途中再讲。”
似道再三哀求,虎臣只是微笑,似道心中愈加恐惧。
次日,虎臣催促似道起程。金银财宝,尚十余车;婢妾童仆,约近百人。虎
臣初时,并不阻当。行了数日,嫌他行李太重,担误行期,将他童仆辈日渐赶逐;
其金宝之类,一路遇着寺院,逼他布施。似道不敢不依。约行半月,止剩下三个
车子,老年童仆数人,又被虎臣终日打骂,不敢亲近。似道所坐车子,插个竹竿,
扯帛为旗,上写着十五个大字,道是“奉旨监押安置循州误国奸臣贾似道”。似
道羞愧,每日以袖掩面而行,一路受郑虎臣凌辱,不可尽言。
又行了多日,到泉州洛阳桥上,只见对面一个客官,匆匆而至,见了旗上题
字,大呼:“平章,久违了!一别二十余年,何期在此相会?”似道只道是个相
厚的故人,放下衣袖看时,却是谁来?那客官姓叶,名李,字太白,钱唐人氏,
因为上书切谏似道,被他黥面流于漳州。似道事败,凡被其贬窜者,都赦回原籍。
叶李得赦还乡,路从泉州经过,正与似道相遇,故意叫他。似道羞惭满面,下边
施礼,口称得罪。叶李问郑虎臣讨纸笔来,作词一首相赠。词云:
“君来路,吾归路,来来去去何曾住?公田关子竟何如,国事当时谁与误?
雷州户,厓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客中颇恨乏蒸羊,聊赠一篇长短句。”
当初北宋仁宗皇帝时节,宰相寇准有澶渊退虏之功,却被奸臣丁谓所谮,贬
为雷州司户。未几,丁谓奸谋败露,亦贬于睟州,路从雷州经过。寇准遣人送蒸
羊一只,聊表地主之礼。丁谓惭愧,连夜偷行过去,不敢停留。今日叶李词中,
正用这个故事,以见天道反复,冤家不可做尽也。似道得词,惭愧无地,手捧金
珠一包,赠与叶李,聊助路资。叶李不受而去。郑虎臣喝道:“这不义之财,犬
豕不顾,谁人要你的!”就似道手中夺来,抛散于地,喝教车仗快走,口内骂声
不绝。似道流泪不止。郑虎臣的主意,只教贾似道受辱不过,自寻死路,其如似
道贪恋余生!比及到得漳州,童仆逃走俱尽,单单似道父子三人。真个是身无鲜
衣,口无甘味,贱如奴隶,穷比乞儿,苦楚不可尽说。漳州太守赵分如,正是贾
似道旧时门客,闻得似道到来,出城迎接。看见光景凄凉,好生伤感。又见郑虎
臣颜色不善,不敢十分殷勤。是日,赵分如设宴馆驿,管待郑虎臣,意欲请似道
同坐。虎臣不许,似道也谦让道:“天使在此,罪人安敢与席?”赵分如过童不
去,只得另设一席于别室,使通制陪侍似道自己陪虎臣。饮酒中间,分如察虎臣
口气,衔恨颇深,乃假意问道:“天使今日押团练至此,想无生理,何不教他速
死,免受蒿恼,却不干净?”虎臣笑道:“便是这恶物事,偏受得许多苦恼,要
他好死却不肯死。”赵分如不敢再言。次日五鼓,不等太守来送,便催趱起程。
离城五里,天尚未大明。到个庵院,虎臣教歇脚,且进庵梳洗早膳。似道看
这庵中扁额写着“木绵庵”三字,大惊道:“二年前,神僧钵盂中赠诗,有‘开
花结子在绵州’句,莫非应在今日?我死必矣!”进庵,急呼二子分付说话,已
被虎臣拘囚于别室。似道自分必死,身边藏有冰脑一包,因洗脸,就掬水吞之。
觉腹中痛极,讨个虎子坐下,看看命绝。虎臣料他服毒,乃骂道:“奸贼,奸贼!
百万生灵死于汝手,汝延捱许多路程,却要自死,到今日,老爷偏不容你!”将
大槌连头连脑打下二三十,打得希烂,呜呼死了。却教人报他两个儿子说道;
“你父亲中恶,快来看视。”儿子见老子身死,放声大哭。虎臣奋怒一捶一个,
都打死了。却叫手下人拖去一边,只说逃走了。虎臣投槌于地,叹道:“吾今日
上报父仇,下为万民除害,虽死不恨矣。”就用随身衣服,将草荐卷之,埋于木
绵庵之侧。埋得定当,方将病状关白太守赵分如。赵分如明知是虎臣手脚,见他
凶狠,那敢盘问?只得依他开病状,申报各司去讫。直待虎臣动身去后,方才备
下棺木,掘起似道尸骸,重新殡殓,埋葬成坟,为文祭之。辞曰:“呜呼!履斋
死蜀,死于宗申;先生死闽,死于虎臣。哀哉,尚飨!”那履斋是谁?姓吴,名
潜,是理宗朝的丞相,因贾似道谋代其位,造下谣言,诬之以罪,害他循州安置,
却教循州知州刘宗申,逼他服毒而死。今日似道贬循州,未及到彼,先死于木绵
庵,比吴潜之祸更惨!这四句祭文,隐隐说天理报应。赵分如虽然出于似道门下,
也见他良心不泯处。
闲话休题。再说似道既贬之后,家私田产,虽说入官,那葛岭大宅,谁人管
业?高台曲池,日就荒落,墙颓壁倒。游人来观者,无不感叹。多有人题诗于门
壁。今录得二首,诗云:“深院无人草已荒,漆屏金字尚辉煌。底知事去身宜去?
岂料人亡国亦亡?理考发身端有自,郑人应梦果何祥?卧龙不肯留渠住,空使晴
光满画墙。”又诗云:“事到穷时计亦穷,此行难倚鄂州功。木绵庵里千年恨,
秋壑亭中一梦空。石砌苔稠猿步月,松亭叶落鸟呼风。客来不用多惆怅,试向吴
山望故宫。”
        
   

第二十三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第二十三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
话说东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灯买市,十分富盛。且说在京一个贵官公子,
姓张,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聪俊,未娶妻室。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灯,忽于
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细看帕上,有诗一首云:“囊里真香心
事封,鲛绡一幅泪流红。殷勤聊作江妃佩,赠与多情置袖中。”诗尾后又有细字
一行云:“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蓝后门一
会,车前有鸳鸯灯是也。”张生吟讽数次,叹赏久之。乃和其诗曰:
浓麝因知玉手封,轻绡料比杏腮红。虽然未近来春约,已胜襄王魂梦中。
自此之后,张生以时挨日,以月挨年。倏忽间,乌飞电走,又换新正。将近
元宵,思赴去年之约,乃于十四日晚,候于相蓝后门。果见车一辆,灯挂双鸳鸯,
呵卫甚众。张生惊喜无措,无因问答,乃诵诗一首,或先或后,近车吟咏,云: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吟怀意气饶。料想佳人初失去,几回纤手摸裙腰。”车
中女子闻生吟讽,默念:“昔日遗香囊之事谐矣!”遂启帘窥生。见生容貌皎洁,
仪度闲雅,愈觉动情。遂令侍女金花者,通达情款,生亦会意。须臾,香车远去,
已失所在。
次夜,生复伺于旧处。俄有青盖旧车,迤逦而来,更无人从,车前挂双鸳鸯
灯。生睹车中非昨夜相遇之女,乃一尼耳!车夫连称:“送师归院去。”生迟疑
间,见尼转手而招生,生潜随。至乾明寺,老尼迎门谓曰:“何归迟也?”尼入
院,生随入小轩,轩中已张灯列宴。尼乃卸去道装,忽见绿鬓堆云,红裳映月。
生女联坐,老尼侍傍。酒行之后,女曰:“愿见去年相约之媒。”生取香囊、红
绡,付女视之。女方笑曰:“京都往来人众,偏落君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
生曰:“当时得之,亦曾奉和。”因举其诗。女喜曰:“真我夫也。”于是与生
就枕,极尽欢娱。顷而鸡声四起,谓生曰:“妾乃霍员外家第八房之妾。员外老
病,经年不到妾房。妾每夜焚香祝天,愿遇一良人,成其夫妇。幸得见君子,足
慰平生。妾今用计脱身,不可复入,此身已属之君,情愿生死相随。不然,将置
妾于何地也?”生曰:“我非木石,岂忍分离?但寻思无计。若事发相连,不若
与你悬梁同死,双双做风流之鬼耳。”说罢,相抱悲泣。老尼从外来,曰:“你
等要成夫妇,但恨无心耳,何必做没下梢事?”生女双双跪拜求计。老尼曰:
“汝能远涉江湖,变更姓名于千里之外,可得尽终世之情也。”女与生俯首受计。
老尼遂取出黄白一包,付生曰:“此乃小娘子平日所寄,今送还官人,以为路资。”
生亦回家收拾细软,打做一包。是夜,拜别了老尼,双双出门,走到通津邸中借
宿。次早雇舟,自汴涉淮,直至苏州平江,创第而居。两情好合,谐老百年。正
是:意似鸳鸯飞比翼,情同鸾凤舞和鸣。
今日为甚说这段话?却有个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个狂荡的小秀
才,惹出一场奇奇怪怪的事来。未知久后成得夫妇也不,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灯初放夜人初会,梅正开时月正圆。
且道那女子遇着甚人?那人是越州人氏,姓张,双名舜美,年方弱冠,是一
个轻俊标致的秀士,风流未遇的才人。偶因乡试来杭,不能中选,遂淹留邸舍中
半年有余。正逢着上元佳节,舜美不免关闭房门,游玩则个。况杭州是个热闹去
处。怎见得杭州好景?柳耆卿有首《望海潮》词,单道杭州好处。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奢华。
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弦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
娃。千骑拥高牙,乘时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到凤池赊。”
舜美观看之际,勃然兴发,遂口占《如梦令》一词以解怀,云:“明月娟娟
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回首,回首,楼上玉人知否?”
且诵且行之次,遥见灯影中,一个丫鬟,肩上斜挑一盏彩鸾灯,后面一女子,
冉冉而来。那女子生得凤髻铺云,蛾眉扫月,生成媚态,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