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喻世明言-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船里。杨公回到县里来,叫众老人们都到县里来,说道:“我在此三年,生受
你们多了。我已致仕,今日与你们相别,我也分些东西与你众人,这是我的意思。
我来时这几个箱笼,如今去也只是这几个箱笼,当堂上你们自看。”众老人又禀
道:“没甚孝顺老爹,怎敢倒要老爹的东西?”各人些小受了些,都欢喜拜谢自
去。起身之日,百姓都摆列香花灯烛送行。县里人只见杨公没甚行李,那晓得都
是薛宣尉预先送在船里停当了,杨公只像个没东西的一般。杨公与李氏下了船,
照依旧路回来,一路平安。
行了一月有余,来到旧日泊船之处,近着李氏家了。泊到岸边,只见那个长
老并几个人伴,都在那里等。都上船来与杨公相见,彼此欢天喜地。李氏也来拜
见长老。杨公就教摆酒来,聊叙久别之情。杨公把在县的事,都说与长老。长老
回话道:“我都晓得了,不必说。今日小僧来此,别无甚话,专为舍侄女一事。
他原有丈夫,我因见足下去不得,以此不顾廉耻,使侄女相伴足下到那县里。谢
天地,无事故回来,十分好了。侄女其实不得去了,还要送归前夫。财物恁凭你
处。”杨公听得说,两泪交流,大哭起来,拜倒在奶奶、长老面前,说道:“丢
得我好苦!我只是死了罢。”拔出一把小解手刀来,望着咽喉便刎。李氏慌忙抱
住,夺了刀,也就啼哭起来。长老来劝,说道:“不要苦了,终须一别。我原许
还他丈夫,出家人不说谎。”杨知县带着眼泪说道:“财物恁凭长老、奶奶取去,
只是痛苦不得过。”长老见这杨公如此情真,说道:“我自有处。且在船里宿了,
明日作别。”
杨公与李氏一夜不曾合眼,泪不曾干,说了一夜。到明日早起来,梳洗饭毕。
长老主张把宦资作十分,说:“杨大人取了六分,侄女取了三分,我也取了一分。”
各人都无话说。李氏与杨公两个抱住,那里肯舍!真个是生离死别。李氏只得自
上岸去了,杨公也开了船。那个长老又说道:“这条水路最是难走,我直送你到
临安才回来。我们不打劫别人的东西也好了,终不成倒被别人打劫了去?”这和
尚直送杨知县到临安。杨知县苦死留这僧人在家,住了两月。杨公又厚赠这长老,
又修书致意李氏。自此信使不绝。有诗为证:
蛮邦薄宦一孤身,全赖高僧觅好音。随地相逢休傲慢,世间何处没奇人?
        
   

第二十卷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第二十卷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
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去这东京汴梁城内
虎异营中,一秀才姓陈,名辛,字从善,年二十岁;故父是殿前太尉。这官人不
幸父母蚤亡,只单身独自。自小好学,学得文武双全。正是:文欺孔孟,武赛孙
吴;五经三史,六韬三略,无所不晓。新娶得一个浑家,乃东京金梁桥下张待诏
之女,小字如春。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夫妻二
人,如鱼似水,且是说得着,不愿同日生,只愿同日死。这陈辛一心向善,常好
斋供僧道。
一日,与妻言说:“今黄榜招贤,我欲赴选,求得一官半职,改换门闾,多
少是好。”如春答曰:“只恐你命运不通,不得中举。”陈辛曰:“我正是,学
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旬日之间,金榜
题名,已登三甲进士,琼林宴罢,谢恩,御笔除授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司巡检。
回家说与妻如春道:“今我蒙圣恩,除做南雄巡检之职,就要走马上任。我闻广
东一路,千层峻岭,万叠高山,路途难行,盗贼烟瘴极多。如今便要收拾前去,
如之奈何?”如春曰:“奴一身嫁与官人,只得同受甘苦。如今去做官,便是路
途险难,只得前去,何必忧心?”陈辛见妻如此说,心下稍宽。正是:青龙与白
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
当日,陈巡检唤当直王吉分付曰:“我今得授广东南雄巡检之职,争奈路途
险峻,好生艰难,你与我寻一个使唤的,一同前去。”王吉领命,往街市寻觅,
不在话下。
却说陈巡检分付厨下使唤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
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不得有缺。”
不说这里斋主备办。且说大罗仙界有一真人,号曰紫阳真君,于仙界观见陈
辛奉真斋道:“好生志诚!今投南雄巡检,争奈他妻有千日之灾。”分付大慧真
人化作道童,“听吾法旨:你可假名罗童,权与陈辛作伴当,护送夫妻二人,他
妻若遇妖精,你可护送。”道童听旨,同真君到陈辛宅中,与陈巡检相见礼毕。
斋罢,真君问陈辛曰:“何故往日设斋欢喜,今日如何烦恼?”陈辛叉手告曰:
“听小生诉禀:今蒙圣恩,除南雄巡检;争奈路远难行,又无兄弟,因此忧闷也。”
真人曰:“我有这个道童,唤做罗童,年纪虽小,有些能处。今日权借与斋官,
送到南雄沙角镇,便着他回来。”夫妻二人拜谢曰:“感蒙尊师降临,又赐道童
相伴,此恩难报。”真君曰:“贫道物外之人,不思荣辱,岂图报恩?”拂袖而
去了。陈辛曰:“且喜添得罗童做伴。”收拾琴、剑、书箱,辞了亲戚邻里,封
锁门户,离了东京。十里长亭,五里短亭,迤逦而进。一路上,但见:村前茅舍,
庄后竹篱。村醪香透磁缸,浊酒满盛瓦瓮。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帘大
字,乡中学究醉时书。沽酒客暂解担囊,趱路人不停车马。
陈巡检骑着马,如春乘着轿,王吉、罗童挑着书箱行李,在路少不得饥餐渴
饮,夜住晓行。罗童心中自忖:“我是大罗仙中大慧真人,今奉紫阳真君法旨,
教我跟陈巡检往南雄沙角镇去。吾故意妆风做痴,教他不识咱真相。”遂乃行走
不动,上前退后。如春见罗童如此嫌迟,好生心恼,再三要赶回去,陈巡检不肯,
恐背了真人重恩。罗童正行在路,打火造饭,哭哭啼啼不肯吃,连陈巡检也厌烦
了。如春孺人执性,定要赶罗童回去。罗童越耍风,叫:“走不动!”王吉搀扶
着行,不五里叫腰疼,大哭不止。如春说与陈巡检:“当初指望得罗童用,今日
不曾得他半分之力,不如教他回去。”陈巡检不合听了孺人言语,打发罗童回去。
有分教如春争些个做了失乡之鬼。正是:鹿迷郑相应难辨,蝶梦周公未可知。当
日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陈巡检夫妻和王吉三人前行。
且说梅岭之北有一洞,名曰申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曰申阳公,乃猢猻精也。
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便是泗州
圣母。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
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这齐天
大圣在洞中,观见岭下轿中,抬着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意欲取他。乃唤山
神分付:“听吾号令,便化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他必到此店投宿。
更深夜静,摄此妇人入洞中。”山神听令,化作一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
中。却好至黄昏时分,陈巡检与孺人如春并王吉至梅岭下,见天色黄昏,路逢一
店,唤招商客店。王吉向前去敲门,店小二问曰:“客长有何勾当?”王吉答道:
“我主人乃南雄沙角巡检之任,到此赶不着馆驿,欲借店中一宿,来蚤便行。”
申阳公迎接陈巡检夫妻二人入店,头房安下。申阳公说与陈巡检曰:“老夫今年
八十余岁,今晚多口,劝官人一句:前面梅岭,好生僻静!虎狼、劫盗极多;不
如就老夫这里,安下孺人。官人自先去到任,多差弓兵人等来取,却好?”陈巡
检答曰:“小官三代将门之子,通晓武艺;常怀报国之心,岂怕虎狼盗贼?”申
公情知难劝,便不敢言,自退去了。
且说陈巡检夫妻二人到店房中,吃了些晚饭,却好一更。看看二更,陈巡检
先上床,脱衣而卧。只见就中起一阵风,正是:吹折地狱门前树,刮起酆都顶上
尘。那阵风过处,吹得灯半灭而复明。陈巡检大惊!急穿衣起来看时,就房中不
见了孺人。开房门叫得王吉。那王吉睡中叫将起来,不知头由,慌张失势。陈巡
检说与王吉:“房中起一阵狂风,不见了孺人。”主仆二人急叫店主人时,叫不
应了。仔细看时,和店房都不见了,连王吉也吃一惊。看时,二人立在荒郊野地
上,止有书箱行李并马在面前,并无灯火。客店、店主人皆无踪迹。只因此夜,
直教陈巡检三年不见孺人之面。未知久后如何。正是:雨里烟村雾里都,不分南
北路程途。多疑看罢僧繇画,收起丹青一轴图。
陈巡检与王吉听谯楼更鼓,正打四更。当夜月明星光之下,主仆二人,前无
客店,后无人家,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只得教王吉挑了行李,自跳上马,
月光之下,依路径而行。在路,陈巡检寻思:“不知是何妖法,化作客店,摄了
我妻去?从古至今,不见闻此异事!”巡检一头行,一头哭:“我妻不知着落。”
迤逦而行,却好天明。王吉劝官人:“且休烦恼,理会正事。前面梅岭,望着好
生险峻崎岖,凹凸难行。只得捱过此岭,且去沙角镇上了任,却来打听,寻取孺
人不迟。”陈巡检听了王吉之言,只得勉强而行。
且说申阳公摄了张如春,归于洞中。惊得魂飞魄散,半晌醒来,泪如雨下。
元来洞中先有一娘子,名唤牡丹,亦被摄在洞中日久,向前来劝如春不要烦恼。
申公说与如春:“娘子,小圣与娘子前生有缘。今日得到洞中,别有一个世界。
你吃了我仙桃、仙酒、胡麻饭,便是长生不死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