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二代富二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穷二代富二代-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4节: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变奏(1)

  

6?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变奏
有些人就适合做业务,这需要智商;有些人就适合跑关系,这需要情商。事实上,真正智商超高的业务天才和情商超高的交际高手都很少,都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想在职场里取得好的成绩,业务只要不落后就行了,关键还是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司对员工的试用期都是三个月,虽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三个月算是一个基本数。这个规定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来的,真的有它的合理性。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一个人适应新环境、新角色,调整自己的心理。我在任远的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之后,工作能力往上拔了一大截儿,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理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畏手畏脚、低眉顺眼,变得理直气壮、挺胸抬头了。
能够有这样的转变,我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我不再是个吃闲饭的门外汉,我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了。前面说了,我刚刚进公司的时候对广告文案的撰写一窍不通,完全找不到感觉。不是天才,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想写出像样的东西很难。当时,带我入门的师兄完全没有好脸色,几乎是用眼角的余光看我,对我犯下的可笑错误更是毫不遮拦地嘲讽和挖苦。在他看来,我就是抱着任远的大腿混进公司的一个闲人。虽然我拿计件工资,写不出东西就不挣钱,但是,我每天喝公司的水、耗公司的电,仿佛本身就是一个〃吃别人嘴短〃的罪人。
可是,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和实战演练,我对广告文案的撰写已经门清了,简单的文案几乎可以一次性通过,写完第三个广告宣传单的时候,师兄当着我的面跟任远说:〃小远,钱图这孩子真是不错,进步很快,以后简单的单子就交给他做吧,我得节约时间做大单子。〃有了师兄的这句话,我信心倍增,腰杆儿硬了不少,接过工资时手心里也不会潮乎乎地满是汗水了。
第二个原因,我跟公司上上下下的人都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司运营时间不长,从人员上看,除了李晓春、欧强、岳伟和任远这几个高层管理者兼股东,其他的都是新招聘进来的。既然都是〃新人〃,大家就比较容易沟通,不存在老人欺负新人的情况。另外,我还是在校生,年纪比他们都小,他们对我就比较照顾。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心怀谦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而其他的能够进来工作的都是业界〃牛人〃,这样一来我见到谁都是点头带笑,他们就更不会为难我了。公司里除了任远他们几个知道我的身份,其他员工都不清楚我跟老板是同学关系,以为我就是普通员工,所以也不会防备我什么。大家每天都按部就班地忙忙碌碌,中午一起吃饭聊聊天,下班了就道声再见,颇有几分相忘于江湖的洒脱。这样简单的关系,我非常喜欢,无形当中也让我紧绷的情绪得到了放松。人一放松,脑子就好使,潜能容易开发出来,我写东西思路就清晰多了。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逐步由学生变成了上班族,学校里为人处事的方式一点点转变了。我从小学到大学当了十几年学生,思维方式是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对待老师要尊敬,对待同学要团结,做到这样就可以了。而且,由于我成绩优秀,即便是有性格上的小瑕疵,老师也不会对我深究,甚至跟同学闹矛盾的时候,老师多少会偏袒我。但是,到了工作岗位,这种优待就不存在了。我面临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对人怎么称呼,哪些话该说,如何跟别人沟通,我都得从头学起。如果毫不忌讳,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第35节: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变奏(2)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跟公司老板任远算得上是朋友关系,虽然不是发小、同学那种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义,但是毕竟私底下一起踢球看球,有更多的〃亲密接触〃。如何处理这层关系,我就要动动脑筋。我不能在其他同事面前显露出〃我是老板的哥们〃,那样别人会以为我狐假虎威,要么厌恶,要么巴结,而任远也会以为我在利用这层关系,从而降低对我的评价。
我还要处理好跟师兄之间的关系。其实按照年纪来算,师兄是我们这个公司里年纪最大的前辈之一。我们是80后小辈创业,师兄年长我们10岁,已经是业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之所以能够被任远挖过来,就是看中这里空间广阔,可以大施拳脚。这样的一位牛人,最讨厌我这种菜鸟……更何况是半路出家学广告的。我知道任远是为了我好,特意找这样一位〃大树〃让我靠着乘凉,学到他的真本事。我不能辜负任远的好意,就只能硬着头皮跟师兄处好关系,还要陪着笑脸去讨好他。换做以前的我,根本无法想象,但是,进入职场了,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为了学到东西,为了赢得印象分,我只能忍受他的任何冷言冷语。
任远的几个〃心腹〃也是我要重点攻关的对象。跟他们的交往,仅仅限于那天的一场足球赛,我看不出他们对我的印象如何,说不上好,却也不怎么坏。对我来说,这就是好的开始。我没有必要紧着巴结他们取得欢心,重要的是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到我的价值。
在学校里考试升学拼的是智商,在职场里为人处事拼的是情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大家的智商不会差多少,谁能出人头地,关键就在于情商的高低。
1?穷则思变是我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这个〃变〃字,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我们总说〃行动第一〃,行动是靠思想支配的,如果你的思维方式不能转变,行动再多也是匹夫之勇,得不到最好的结果。所以,不管你是刚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还是从老单位进入新单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忘掉原来的自己,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去适应这个新环境,主动求变。
2?〃我以前就是这样。〃这是非常害人的一句话。既然要变,就要舍得跟过去说再见。你过去的成功,要忘记;你过去的失败,要忘记。至少,在起初的三个月内,你没有自我,你就像一块本白的布料到了一个染缸旁边,根据需要把自己染上颜色。不管你愿不愿意,这都是必须的,这是成长的代价。至于你从前的经验、长处,可以有借鉴地发挥,但是一定要对新环境有所熟悉之后再做计较。如果不能稳操胜券,完全掌控这个新环境,最好还是按照人家的规矩出牌,否则会落入难看的境地。


第36节:酒杯一撞,旧仇全忘(1)

  

7?酒杯一撞,旧仇全忘
饭有饭局,酒有酒局。文人向往的境界是,要有好醉,须得有一流酒局。无奈,职场中由不得你,酒局无好坏,只有利和害。酒下肚能办事,就是好局;酒不下肚还能办事,是高明之局;酒下了肚事情还砸了,这酒算是白喝了。
没有哪位数学家敢断言自己能够解答每一道数学难题,同样,没有哪个人际关系高手能够跟所有人建立友好关系……更何况,情商高得像卡耐基一般的人很少见。我努力挥别拙嘴笨舌、自惭形秽的自己,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与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是,始终有一个难关我攻不下来,这个人就是花花公子岳伟。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气场〃,你们是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气场就会帮你判断,气场差别不大,你们可以兼容;气场排斥感太强,你们早晚要产生矛盾。我跟岳伟貌似就是这样两个气场碰撞相当激烈的人。
我与任远相识的那场足球赛,岳伟没有参加……这种开跑车追漂亮美眉的公子哥怎么会把自己弄得一身土一身汗呢。我到公司上班好多天后才第一次看见他。他主抓业务,跟我并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是后来,任远派我协调策划部和业务部的关系,我跟他的接触越来越多,矛盾分歧也就愈演愈烈了。他的很多做法,我都看不惯,比如说:他经常一身酒气,进门大呼小叫让别人给他端茶倒水;他动不动就会对部门的人发火;他对女职员说话总是很暧昧,很挑逗;他总是摆出一副公司元老的架势,好像整个公司的人都靠他养活似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不得不承认,当时与岳伟的很多冲突,是我先入为主地对他有偏见所致。因为我完全不明白在外联系业务是怎样一回事,所以,我总觉得岳伟晚来早走是不敬业的表现,而他颐指气使的神态完全就是富二代的劣根性。这样一来,我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地针对他。比如,客户要修改某个文案,岳伟的助理送到我这里来,我就不去思考文案的修改,而是认为是岳伟与客户的沟通没有做到位。岳伟当然不服,直接找到我这里,一场唇枪舌战就在所难免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生在我进入公司半年之后。很快就到春节了,正是公司最忙的时候。当时,任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帮他管理财务,他自己基本上充当财务总监的角色,客户那边催款的工作也要由他跟岳伟一同完成。我这边任务也不轻,有几个客户的广告文案需要在年底之前赶出来,师兄忙得焦头烂额,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去打搅他,相对小的单子都由我来应付。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客户忽然要求返工,说是先前的广告创意和相关文案他们都不要了,必须重新做,还要在年底之前给予满意的答复,否则就终止合作。


第37节:酒杯一撞,旧仇全忘(2)

  

在我看来,这肯定是业务那边没有做到有效沟通,所以,当岳伟找到我提出要重新撰写文案的时候,我非常坚决地回绝了。我说:〃如果每一个客户都像他们这样出尔反尔,都要求在最后期限内返工,那我们的工作还怎么做?为什么你们业务部不能跟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
岳伟本来是对这个客户的做法恨之入骨的,但是,迫在眉睫,他也没有更好的做法。要是我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