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佳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梅兰佳话-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如弩翦离弦,不知何日再会。倘念前情,或者有聚首的日子;如其不然,这相逢两月已成画饼。只是我父母的意见真是令人不解:忽而留在家里欲招为婿,忽而又辞他去了,倒弄得方寸之中摇摇莫定。”芷馨曰:“待我探讨太太的口气,看是什么缘故。”猗猗曰:“你细细探讨看。”
一日,芷馨问池氏曰:“前日那秦相公,老爷与太太曾说把小姐许他,怎么又辞他去了?”池氏将仍与梅家重定旧姻的事告知芷馨。芷馨告知猗猗。猗猗曰:“早知如此,悔不该与秦生相见。芷馨,我原不与他见面的,是你再三劝我,方才肯见。那时只望与定终身,相见尚属不妨,谁知事有变迁。回思从前与他见面,令我羞惭无地。”芷馨曰:“小姐这有什么羞惭?”猗猗曰:“异日何以对我梅郎?”芷馨曰:“小姐与秦相公相见,异日梅相公怎得而知?”猗猗曰:“彼虽不知,然我已冥冥堕行矣。”芷馨曰:“小姐此语竟是个君子慎独的工夫。自芷馨看来,从前与秦相公相见,是闻梅相公已娶,欲以终身相托,至梅家委曲原未得知;今既知梅相公的事,则从前见秦相公亦只算得无心之失。观过可以知仁,幽独又何所愧?”猗猗曰:“虽是如此,我心终觉耿耿;且桂蕊鸳鸯图尚在这里,没有把得他去,亦觉不安。”芷馨曰:“图上未曾落有名字,即作一轴闲画也可。”猗猗曰:“我的临本在他那里,奈何?”芷馨曰:“既与他两下断绝,这也不过是无用废纸,在他那里何妨?”猗猗长叹而罢。芷馨暗思曰:“小姐如此矜贵,与秦相公见了一面,尚且悔过不了;我竟失身于他,奈何?若是老天有眼,使我后来得随秦相公,生平愿足;若从此一去离不复合,愿削发空门,了此余生。”想到此处,不觉泪下。因恐猗猗看见,急拭干眼泪,复谈他事而罢。
雪香既出兰瘦翁家,复欲在西子庙作寓,寻访父亲下落。及至庙中,月鉴已游终南去了,雪香遂走了三十余里寻个客寓,安置行李,打发担行李的人转去。自己住在店里,每日出外闲游访父踪。一连问了五六日,绝无踪迹;遂复移寓他处,寻访十余日,亦无知者。时值冬月中旬,月明如昼。雪香乘着月色闲步旷野,忽闻笛声抑扬可听。步去半里许,见有茅屋数椽,灯光斜透。近窗窥之,则三人对酌。其中上坐一老翁,庞眉皓首;下坐一叟,须发斑白;侧坐吹笛者,年最少,着缟衣带朱冠。吹竟,叟击节叹赏。翁谓叟曰:“占魁君既赏笛声,必有佳句。请长吟俾得共赏之。”叟乃高吟一绝云:
满目晴光澈夜清,笛中吹出落梅声。
他乡更比家乡好,千里关山一月明。
老翁曰:“占魁君犹有思乡之意乎?”叟曰:“非也,偶有所触耳。”老翁因酌巨觥曰:“老夫亦不属和,请歌以侑酒。”乃歌《梅花落》,一曲歌毕,一座欢然。少年起曰:“我视月斜何度矣。”突出见客,拍手曰:“窗外有人,我等狂态尽露矣。”遂携雪香入,老翁命与少年对坐,因讯邦族。雪香俱道生平。老翁曰:“故家子也。”雪香因问曰:“老翁与家父有旧交耶?”老翁曰:“非也,先世有世谊耳。”指少年曰:“此子向善武也。”又指叟曰:“占魁君与公同乡。”叟视雪香,殊不为礼。雪香因问家居何里,答曰:“与君家相近。”雪香曰:“何竟不曾相识?”叟曰:“流寓虽未久,已非本来面目,君自不识耳。”老翁摇手乱之曰:“好客相逢,宜理觞政,何必聒絮,厌人听闻。”遂酌酒自饮曰:“一令请共行之,不能者罚。以酒字为题,各说古诗一句。”乃自说曰:“劝君更进一杯酒。”次少年曰:“十千沽酒莫辞贫。”叟曰:“酒近南山作寿杯。”雪香曰:“他乡共酌金花酒。”老翁曰:“请各续一句。”自续曰:“今日相逢隔世友。”年少者曰:“黄鹤仙人醉水滨。”叟曰:“戏彩□衣舞老莱。”雪香曰:“萍水相醉逢一子。”令毕,雪香与辞。叟曰:“故乡之谊未遑倾吐,何遽言别?将有所问,愿少留。”雪香复坐,问何言,叟曰:“仆老友梅癯翁现在西泠,亦与君同族否?”雪香曰:“是家父也,翁可识踪迹否?”叟曰:“离此不远,明日君到此处可相见也。”雪香称谢,与从拱别。
至寓,终夜不寐。昧爽,即寻旧路而去。至则舍宇全无,甚骇,忽闻鹤唳数声,片纸飞坠。雪香拾取视之,中有四语,语云:
已归仙府,相见何悲。重到西泠,二美偕归。
雪香恍然悟,昨日所见之叟,即其父也。知已登仙,不能复见,痛哭而返。但不知其二人为谁耳,或以为老翁即和靖先生,少年即孤鹤云。

第33段 翠涛独自寻良友 菊婢中途遇故人

冷氏自雪香去后,满拟九、十月可以返掉,不意迟至冬月尚未见归,放心不下,因请卜人起课,以占休咎。卜人曰:“卦是六合,变作六冲,此人被人羁留,甚有遇合。然此时已动了身,遇中又仍有不遇。且父爻正旺,此番省亲亦必相遇,但父爻变作退身,虽然相遇,却不能同归。大约月底可到屋哩。”冷氏闻卜者言,稍稍放心,然终屡决不下,遂命鹤奴请松、竹到家做个商议。
松、竹闻命俱来。冷氏曰:“今日请二君来非为别事,小儿在家从未远出,二君所知,八月到西泠去,于今未归,也不知他寻着父亲否,也不知他路上无恙否。意欲求二君去寻踪迹,未知意下如何?”松、竹齐应曰:“愿往。”冷氏曰:“不必二君皆往,看那个可无内顾者,烦走一遭。”松曰:“嶰谷是去不得的,我可以脱然无累。”竹曰:“同是朋友,何独劳兄?”松曰:“可以止则止,可以去则去,嶰谷又何必拘?”冷氏曰:“松贤姪几时可去?”松曰:“明日便行。”冷氏曰:“明日备餐早膳,为贤姪祖饯。”松曰:“伯母不必如此,姪明晨即呼舟去。”冷氏曰:“既如此,今日午餐亦可。”松起辞去,冷氏固留,乃坐。竹曰:“俱是友谊,翠涛独任其劳,我独享其逸,终是不安,还是同去为是。”松曰:“我既去,你又何必多此一番奔走?况伯母家中无人照应,你在家可以看顾些,岂不是好?居者、行者而不相碍,可也。”冷氏曰:“二位贤姪真是费心,俟小儿回,自当面谢。”松、竹齐声曰:“皆是为朋友的分内事,伯母何出此言。”饭毕,二人辞去。
竹归自思曰:“翠涛一人独去,我甚歉然。今日即为他雇下船只,明早送行,赠以费金,庶乎于在友谊上好看些。”至次早,竹到松家明,天将明。松初起,见竹至,迎曰:“嶰谷何其来这样早?”竹曰:“特来送行,迟则恐不及送也。”松曰:“何必如此。”竹曰:“你雇船否?”松曰:“岸边船只甚多,何必如雇。”竹曰:“我已为兄雇了船。”松曰:“嶰谷何必如此周旋?”竹复出金相赠,松不受。竹固强之,乃纳。少时,早餐毕,竹送松至河边,松曰:“别无多嘱,梅老伯家嶰谷宜尽心照应。”竹应诺,松乃解缆而去。
走了两日,石尤风起,舟中寒甚。舟子曰:“船不能走,且泊岸头,待我上岸,买些炭来御寒。”松曰:“甚妙。”舟子乃将船泊住,上岸买些柴炭,至舟中拨动炉灰,用扇搧火,松见是柄白纸扇,问曰:“这样一柄好扇子,拿来搧火,可惜。”舟子曰:“于今又用不着,闲顿也是无益。到明年用它时节,再买一柄新的。”松见扇上字甚佳,乃曰:“将扇拿来看看。”舟子遂递与松,松见诗、字俱妙,问曰:“这是何人写的?”舟子曰:“前八月间有个姓梅的客人,因在船中阻雨数日,题诗一首,我因请他写在扇上的。”松曰:“这梅客人是何处人?”舟子曰:“也是罗浮人。”松暗恩必是雪香,因问曰:“他到哪里去的?”舟子曰:“也是到西泠的。”松曰:“他到西泠何事?”舟子曰:“我倒忘记了,不知为何事,好象是寻个什么人的。”松曰:“是也,我正是去寻他的。你的舡送他到哪里打转?”舟子曰:“将进西泠界口。”松曰:“你知他寓在哪里?”舟子曰:“我替他送行李,到个西子庙里。相公,到了的时节,我指引你去。”松曰:“已得路径,省我多少气力。”
次日风定,水波不兴。舟行竟日,至暮抵岸。少时一巨艋至,亦泊岸边,与松舟为邻。至夜三更后,人尽睡熟,有巨盗十余人,俱上巨艋,索取财物。松睡梦中闻得喧嚷,急出舱一看,则见十余人貌甚狰狞,明火持刀,立巨艋上。闻得里面有呼救声,有哭泣声,有祈命声。松曰:“清平世界,岂容贼盗猖狂!”手执短兵,奋背一呼,直登巨艋。盗见松至,与之斗。松短兵相接,勇不可当,群盗奔窜而去。巨艋中客见松逐盗去,乃出舱拜松。松答礼。客迎松进舱。松问姓名、里居。客犹战栗,不能言。良久,乃曰:“姓林,家离罗浮百余里。因在西泠作贾,欲移家去,不意中途遇贼,幸蒙相救,真是再造之恩!”松略坐片时,即归己船。舟子躲在舱中,见松至,乃曰:“几乎吓煞了人!”
次早,林某复接松到己船上。叙礼坐毕,林某呼茶。一婢捧茶出。松定睛视之,乃销魂院之菊婢也。菊婢见松,亦若有含泪状。松暗思桂蕊必在此处,留心思得一见,终不可得;欲向林某问及,又难启齿。自忖曰:“若菊婢再出来,问个明白也好。”少时,仆人摆列盛馔。林某请松上座,松再三辞始就坐。林某曰:“不是松君相救,焉有今日。请满饮几杯,聊作献芹之敬。”松素嗜酒,林饮数觥。林某曰:“松君真是豪爽。”林某复敬数杯,始饭。饭毕撤筵,林出百金相谢。松曰:“君以我为好利者耶?何必如此。”林某曰:“君虽不好利,聊表寸心。”松固不受,林某固强之。松曰:“无已,则愿以捧茶之婢见赠。”林某遂出婢与松。松称谢,引菊婢过船,遂各开船而去。
松谓菊婢曰:“自桂姑娘去后,我与竹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