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叶挺传奇-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及战斗打响之后的协同与配合细致地做了研究、调整和进一步确定。 广州市的上空黑魆魆的,只有几处昏暗的路灯鬼火一样在夜风中忽闪着、摇曳着,仿佛整个世界都处在昏聩之中。 可是,已经过了子夜时分,叶挺在与各部队指挥员的战前会议仍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 战前会议刚刚结束,就快到了起义开始的时间。 “大家回部队的路上既要快又要注意安全,防止隔墙有耳!”叶挺叮嘱道。 “是!”已经胸有成竹地的指挥员们不约而同地压低声音回答,那浑厚的声音似地火运行,充满内在的热情与张力。 叶挺与准时赶到的张太雷、恽代英、徐光英一道,由教导团连长曾干庭带领,来到驻守四标营的教导团。 教导团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军官,不仅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单兵作战的技能,而且还掌握了比较系统的军事学术,今后将成为各部队的中坚力量和出类拔萃的人才,前途无量。 此时,他们已经列队在操场中央,一个个军装齐整,手持枪械,脖子上结扎着独特识别标志的红布领带,昂首挺胸,凝神屏息,目视前方,在等待着起义领导者的到来。 叶挺来到教导团队列前,眼前立刻浮现出北伐时期“叶挺独立团”的影子。心里话,教导团是这次起义的一把锋利的尖刀。尖刀的作用就是以无比犀利的穿透力,直插敌军的心脏,给其他部队打开全面进攻的胜利之路。 眼下,教导团对于整个起义的作用可见一斑。 张太雷和恽代英分别向教导团作了战前动员,一方面讲清起义的革命意义,即通过革命武装打败反革命武装,成立工农民主政府,将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消灭掉;一方面是期望教导团成为起义的主力军,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最后,由恽代英向教导团介绍了过去北伐的铁军、今天起义部队工农红军总司令的叶挺。 叶挺的名字还没有落地,就犹如一阵强劲的东风吹过队列,在年轻军官中引起一阵嗡嗡的轰动。 叶挺的名字,对于这些年轻军官简直如雷贯耳,是顶礼膜拜的英雄。 英雄是军人崇高的向往。 英雄是军人胸中神圣的旗帜。 叶挺跨前一步,还没有讲话,年轻军官们便齐刷刷地笔直挺立,收腹挺胸,昂扬抖擞,仿佛参加庄严无比的盛典。 可见,英雄的名字像飓风,以无比的强劲鼓起了军人勇往无前的征帆。 叶挺以锐利的目光环视着面前千余名年轻军官,讲话简短有力,铿锵震耳:“过去工农民众为什么任人欺压宰割,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武装,没有为自己撑腰的政权。今天,我们就是工农民众的武装,就是要为他们夺取政权,任务艰巨,使命伟大。我相信你们会牢记自己是一名革命军将士,会不辱使命。战斗任务和进攻目标各营各连都已经明确,预定计划不变,立刻行动!” “总司令”一声令下,尤其振臂发出的进攻的绿色信号弹。 刹那间,起义部队分别在广州的东校场、天字码头、沙河、黄花岗、燕塘、观音山、长堤等地带全部打响。 这是灵与肉的搏杀。 这是革命与反革命的殊死较量。 一连几天,浓烈滚滚的硝烟,狂怒的咆哮,凄厉的呼唤,血肉飞溅的枪炮,大街小巷横陈的尸体,血腥弥漫的屠刀,将天空烧红的火舌,在广州飓风般卷动,暴雨般狂泻,一片混沌,一片惨烈。

  第十四章 '本章字数:5344 最新更新时间:2015…04…09 17:26:24。0'

  广州起义的失败,曾壮怀激烈的叶挺却莫须有地背上了“消极”的沉重十字架。不肯屈服的他愤然跨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漂泊流浪,书写了“侨”的历史。然而,十年后,他却又来了个“浪子回头”。 一个血性男儿,抑或不怕砍头,不怕铁马冰河和马革裹尸,不怕千辛万苦,却经受不住无端的诬指与屈辱。 叶挺就是这样一个血性男子。 广州起义失败,国民党反革命武装对革命者实行极其残忍和极其野蛮的大屠杀,英勇就义者成千上万,仅一日被绑赴刑场者就有几百人,一个目击说一天之内在刑场就响起英烈们二十多次高唱的国际歌声。 叶挺眼见起义在复杂的主观和客观的条件下不可逆转地失败了,在被赤卫队员保护下回到叶家祠,接着,化装成商人在天字码头附近的太平沙岳母家中躲避几日,最终因白色恐怖越来越阴沉地笼罩广州城,最后经几次机警地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搭乘“泰山”号轮船平安地到了香港。 广州起义的失败,革命事业的严重受挫,无数革命军人和赤卫队员倒在敌人的枪炮和屠刀下,作为起义的工农红军总指挥的叶挺心情沉痛极了。他觉得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十分深刻,其中有对国民党军事实力估计不足的原因,也有对起义军期望值过高的成分,还有对时局的把握不够准确,以及对起义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挫折缺乏应对措施,更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起义后对可能来自距广州不远的江门、佛山、韶关、肇庆等几个方向的敌军火速增援和帝国主义的海军陆战队参与夹击起义部队缺乏预测,如此种种,作为起义部队的总司令的叶挺,需要认真总结,并进行深刻的反省。 大概正因为叶挺心情过于沉痛,加之一连数天几乎彻夜未眠,饮食又饥一顿饱一顿,一下子就病倒在床上,并且大口大口地吐血。 就在这时,噩耗般的消息传到叶挺的耳朵里。作为党中央派到香港来指导处理广州起义善后工作的代表李立三,以“左”的面貌,对负责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黄平、恽代英、周文雍以及叶挺等大兴问罪之师,指责他们犯了“盲动主义”的错误,是在搞“军事投机”。给叶挺定的罪名是“表现消极”。要实行“严罚主义”,要严加追究每一个个人的责任。于是乎,有的被“开除党籍”,有的“留党察看”,有的被“撤职”,给叶挺的处分是“留党察看六个月”。 躺在病床上的叶挺听说后猛地跃起身来,有些跌跌撞撞地向院子里走,一不留神右脚碰在台阶一侧的一个花盆上,身子险些被绊倒在地上。他咬紧牙关站稳身子,眉宇间顿时拧成一个疙瘩,一口丹田之气提到前胸,猛地飞起一脚将那个花盆踢出足有一丈开外。那个花盆无辜地**着,打了几个滚儿,最后哀叫着“叭嚓”一声摔了个四分五裂,碎片狼藉地訇然散落了一地。 随之,叶挺晃了晃身子,不由自主地蹲在地上,“哇”地又吐了一口鲜血。但他又咬牙站起身子,胸口急迫地喘息了一阵儿,脸上虚汗淋淋,苍白中泛着一丝病态的红晕。 在客厅里抱着儿子的李秀文看到整个情景,急忙奔到院子里,站在叶挺身旁,嘴唇痛苦地哆嗦了几下,想说什么又强行忍住了,眼里噙着泪花。她知道叶挺在花盆上宣泄愤怒是为了什么。为此她曾几劝过他,要他想开点,历史上蒙受不白之冤的人物比比皆是,如因放逐而赋《离骚》的屈原,两次变法奠定秦国雄基伟业最后却被贵族诬害而遭到五马分尸车裂而亡的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遭宫刑而修《史记》的司马迁,以“精忠报国”为世人垂范而高吟“还我旧山河,朝天阙”、奋力抗金却被奸佞秦桧陷害的岳飞,以《正气歌》为世人传唱、被敌军威迫利诱而宁死不屈却遭到国人害死的文天祥,以及明末皇帝崇祯中皇太极反间计降旨被凌迟处死在北京菜市口的抗清名将袁崇焕,等等。可是倔强的叶挺就是咽不下这口怨气,总认为自己对革命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党中央派来的代表下车伊始,也不做具体的分析研究,而是主观武断,兴师问罪,实在是嫁祸于人。 实际情况正如李秀文对叶挺的判断,叶挺的确认为以李立三为代表的“特派员”们对他的处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一次又一次地扪心自问:叶挺,你自从加入共产党,成为革命军的一员,无论是消灭“神打团”,还是担任北伐先锋,以至于南昌起义和刚刚进行的广州起义,那一件都是党的指派,都是党交给的任务,不论是枪林弹雨还是离妻别子,你三心二意过没有?你计较过得失没有?没有!半点都没有!那么,对武装起义的“消极”又意味着什么?是抵触?是懈怠?是躲避?是阳奉阴违?是革命觉悟低?还是贪生怕死?!想我叶挺自18岁进入军校,如今已是32岁,军旅生涯一十四载,现在也算半世英名,怎料今天却被戴上对革命斗争“消极”的帽子,还受到“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这与当“逃兵”有什么区别?半生的英名岂不毁于一旦,从而被世人轻蔑、鄙夷和嘲讽。我纵然浑身都是口,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呀! 叶挺陷入这种心绪之中,能不郁闷和愤愤不平么? “希夷,听说广州派了不少特务,要抓你,我看你先到南洋躲躲吧。”贤惠而通达的李秀文知道再讲宽心的话对叶挺作用不大,灵机一动便想出从安全的角度动员他去新加坡。 “能躲过初一,还能躲过十五!”叶挺怒气未消地说。 “先躲一阵儿再说,出去也好看看大哥秩平,正好和亲戚朋友们聊聊天,调理调理身子。到时候如果国内的时局还是这样,你就去欧洲。你不是早就想有机会再到莫斯科去看看吗?”李秀文浅笑轻颦,款语温润,似春雨如酥。 “我走了,那你们怎么办?”叶挺扭过头来看着李秀文,提问的语气显然情绪缓和了许多。 李秀文“扑哧”一乐:“你这几年都是天马行空,你哪次回来我们都安然无恙,什么时候叫你牵肠挂肚过?” 此刻,何去何从,叶挺处在自我操纵命运的十字路口。 最后,叶挺终于被妻子李秀文说动了心。一来为了排解胸中郁闷,二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便择日乘船抵达了新加坡。 不久,叶挺经中共中央有关同志的指示和朋友开导,与其在南洋逗留,莫如去苏联,一来找在莫斯科的同僚研究广州起义的得失,向即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