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支部队和多隆阿派出的多支救援部队一样,在陈玉成兵团外围就被打得抱头鼠窜。鲍超在小池驿发出阵阵绝望的叹息,他认为,李续宾在地府里很孤独,借了陈玉成的手把他送去和其作伴。
  在绝望的空气中,鲍超接到了曾国藩千辛万苦才送来的信。
  曾国藩在信上沉着地说:“虽然你处于劣势,但陈玉成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你们是胶着状态。我坚信,过不了多久,陈玉成久战无功,南京城里那个神经病洪秀全就会命陈玉成撤围。你咬牙坚持,坚持就一定能胜利。”
  鲍超向来崇拜曾国藩,把他看做正在成为圣人的人物,奉他的话为上天之言,但这次却犯起了嘀咕。湘军打仗,向来以保全自己为第一要务,鲍超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抵抗,全线突围,凭鲍超兵团的作战能力,保存实力应该不难。可曾国藩却让他死守,他也知道必须要死守,否则小池驿一失,整个大局将彻底崩溃。
  鲍超的内心苦苦斗争纠缠了两天,最终决定听曾国藩的话,死守小池驿。他安慰自己说,曾大人向来都很靠谱,也许是得到可靠消息或者是得了上苍的暗示,所以才让自己死守的。
  鲍超大错特错。
  曾国藩是在一厢情愿地用谎言稳住鲍超,他和鲍超一样,急切地等待奇迹发生。
  人类历史就是这么怪诞,奇迹果然发生。1860年春节那天,陈玉成向小池驿鲍超的驻军发射多枚炮弹,以顶替炮仗庆祝春节。鲍超兵团在炮弹轰鸣声中从土里伸出脖子和手,互相作揖,也庆祝春节。战场气氛除了窒息的硝烟味外,很是融洽。因为炮弹之后,鲍超惊异地发现,陈玉成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开始有秩序地后撤,就如水中的涟漪,渐渐向外扩散。
  鲍超以为陈玉成在搞新花样,让他更惊异的是在后面,半个时辰后,陈玉成兵团在小池驿外围消失不见!
  鲍超猛然惊醒:“曾公说过,坚持一定就能胜利,看来曾公比诸葛亮还神奇。”
  曾国藩得到陈玉成撤军的消息后,忘记了身边有如云的谋士,忘记了曾大人本应保持的庄重,一跳三丈高,狂呼乱叫:“天不亡我们,天不亡我们。奇迹啊,奇迹!”
  世上没有绝对的奇迹,陈玉成匆忙从小池驿撤军,是因为洪秀全要他撤军。洪秀全要他撤军的原因是,他想在长江下游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攻势,击破围困南京多时的清军“江南大营”,以此消除南京的心腹大患。于是,陈玉成被迅速召回。
  这就是奇迹发生的原因,站在太湖方面看,它拯救了鲍超,拯救了曾国藩,拯救了湘军,乃至大清帝国。但如果换到南京角度看,这次奇迹,注定了下面大清的厄运和曾国藩的好运。
  解救左宗棠
  陈玉成的撤军是彻底的,太湖城和潜山的太平军守军都冲出城外,嗅着陈玉成兵团的气息撤回了南京。清军和湘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安庆的这两座前沿阵地。
  曾国藩和多隆阿、胡林翼想不到胜利来得如此容易,立即改变原来四路进兵的计划,重新部署。多隆阿率清军进攻桐城,曾国藩则攻安庆,李续宜兵团则变成总预备队,随时对进展缓慢的人进行支援。
  多隆阿把最硬的骨头——安庆——扔给曾国藩,曾国藩竟欣然接受。连他本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莫名其妙,胡林翼提醒他,进攻安庆就等于在进攻长毛的老巢南京,你一人能应付得来吗?
  曾国藩不知哪里来的干云豪气,说道:“凡事何须瞻前顾后,只要奋勇向前。”
  虽是这样说,但曾国藩却谨小慎微,像个大姑娘走夜路一样。他对前线指挥官们提出四点意见。
  一、抵达安庆城下,先围困两面,绝不可合围。必须先占据连通湘军其他部队的集贤关、桐城、青草塥之路,通往枞阳、庐江的长毛的后路,可不必扼死,令其可出可入。等兵力强大,再图合围。我们现在不能通水师,将来应该设法通之。
  二、集贤关必须扎营以通粮道,百人不成就千人,总之要保证集贤关的通道。
  三、青草塥是我军援应之地,要多派探子来往,越熟悉情况越好,桐城处也是如此。
  四、粮饷弹药应如何接济,要步步看清。至于攻打安庆的日期,不可轻率而定,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得妄动。
  以上四点,体现了曾国藩的军事风格:稳定压倒一切,不先求胜,先求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也可看出,曾国藩是个毫无灵性的人,至少在战场上,他的表现没有亮点,毫无激动人心的表演。然而正如世人所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曾国藩正是靠了这种平淡无奇的军事风格,后来创建了光芒万丈的功业。
  遗憾的是,在一些天赋异禀的人眼中,曾国藩的军事风格简直比缩头乌龟还不如。这些天赋异禀的人中就有左宗棠,当时他正在曾国藩的大营中。
  左宗棠能在曾国藩大营,是曾国藩拯救的结果。此事要从左宗棠的性情说起。左宗棠在骆秉章幕府多年,深得骆秉章的信赖,骆秉章让他放手去干,于是本有的狂傲性情,加上外因的推波助澜,把他塑造成了“舍我其谁”“一意孤行”的狂人。
  湖南全省官员都发现,骆秉章只是个图章,左宗棠才是真正的湖南巡抚。
  左宗棠也真把自己当成了湖南巡抚,对湖南官员吆五喝六,指手画脚。假的若想成为真的,肯定会出事。
  某次,永州镇总兵樊燮因有事找骆秉章,骆秉章和从前一样要他去找左宗棠。樊燮就去找左宗棠,但没有和从前的官员一样向左宗棠请安。
  左宗棠咆哮如雷:“武官见我,无论大小,都要请安,你是怎么回事?!”
  樊燮也是个暴脾气,他指着左宗棠的鼻子,喷道:“老子是二品大员,你不过一个小师爷,我向你请安?你疯了吧。”
  左宗棠最忌讳别人提他的师爷身份,这是典型的对自己身份的不自信,他果然疯了,根本不管樊燮是练家子,上去就抽了对方一个大嘴巴。
  还未等暴怒的樊燮从椅子上站起来还击,左宗棠又一脚踢翻了椅子,樊燮闹了个四仰八叉。就地一滚,要扑上来和左宗棠玩命,旁边的卫士们急忙拉开他,左宗棠才算没有丢丑。
  本来,站在左宗棠角度来说,他得了便宜,此事就该到此为止。他却心气难平,怂恿骆秉章弹劾樊燮。当时地方上的军官,毛病多如驴毛,骆秉章随便找了些樊燮的罪过进行弹劾,樊燮的军服就被剥了。
  樊燮为官多年,纵然再无头脑,也会结交一两个好朋友。
  樊燮一脱下军服,他的一个好朋友拍案而起,此人非比寻常,正是湖广总督官文。官文对樊燮说,“左宗棠算个鸟,你去告他,我给你撑腰。”樊燮二话不说,一道状子送到了北京。他说左宗棠是“劣幕”——不是劣质幕僚,而是恶劣幕僚,还说左宗棠一官两印,嚣张跋扈,湖南官场尽人皆知。
  咸丰闻听大怒,发出谕旨,命湖北官员钱宝青去湖南彻查,如果情况属实,就把这个“劣幕”就地正法!
  骆秉章慌得直转圈,左宗棠还强作镇定,对骆秉章的惊慌嗤之以鼻。骆秉章自遇到左宗棠以来第一次训斥起左宗棠:“你呀,圣旨已下,钱宝青正在来长沙的路上。人家指责你那些事有几件是假的?你被砍头,还会连累我!”
  左宗棠惊愕地张大嘴巴,骆秉章不管他嘴巴张多大,跑进书房去写求救信了。这些求救信中,曾国藩就非常荣幸地收到了一封。
  在骆秉章的求救人中,本没有曾国藩。曾国藩虽然和左宗棠和好,但当年他守孝期间,左宗棠痛打落水狗的一幕,肯定还在曾国藩内心深处刻有印记。骆秉章不相信人性本善,纵然曾国藩不会在此时对左宗棠落井下石,也会袖手旁观。
  让他大感意外的是,曾国藩竟然快速地回了信,并且要他转告左宗棠,必死力相救。
  这是一种什么胸怀?骆秉章以为左宗棠知道这件事后会感动、羞愧地落泪。想不到,左宗棠只是一笑,说:“你们太小题大做啦,我本无事。”
  有事还是无事,恐怕他心里最清楚。曾国藩更是心知肚明,庆幸的是,钱宝青是他的弟子,曾国藩以老师的身份向钱宝青求情,钱宝青当然要卖曾老师这个面子。左宗棠这才毫发无损地离开了湖南长沙。
  站在湖南边界,举目四望,内心凄凉。他不知该去哪里,突然想到被樊燮举报的事,不禁仰天长叫:“我要去北京,到皇帝面前说个清楚。”
  这意思是,他要去北京做一回自我剖白和辩护!
  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慌张失态,急忙向胡林翼明示:留住左宗棠,去了北京,就等于掉进了官文的陷阱。
  曾国藩考虑得非常周到,他自己不劝左宗棠,是怕左宗棠那怪异的自尊。左宗棠一向瞧不起他,这个时候他出来劝阻,只能是给左宗棠去北京火上浇油。
  胡林翼按曾国藩的指示写信给左宗棠说:“你万不可北上,因为陷害你的人并不会因为你离开骆秉章的幕府而善罢甘休,他或许正在四处布置,你去北京,等于是自投罗网。”
  这封信对左宗棠的人生起了关键作用。其实他去北京只是气愤难平的吆喝,根本毫无底气。如今有这样一封信到来,他迫不及待地停止了北上的脚步,一扭头,南下了。
  在南下的途中,他四顾茫然。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除了曾国藩外,他再无可投奔之人。但他毕竟是左宗棠,去投奔一个从来就没瞧进眼里的曾国藩,心里还是解不开这个结。
  胡林翼的信又适时地到来,信中左旋右转地谈来谈去,最终归结到一点,曾国藩需要人才,您恰好是最出色的人才,您若不去,曾国藩恐难施展;您若去了,曾国藩必心花怒放,如虎添翼。您可以离开他,但他绝对少不了您。
  显然,信的内容是曾国藩的意思。他就怕左宗棠放不下面子来投奔他,于是才费尽心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