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许文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许文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苦,也让自己的民众生活在地狱之中。虽然,现在,他们是那样耻气高扬,不可一世。不过,只要是像对面这人一样的疯子在统治那个国家,他们的命运注定不会美好。

和刚才同样的方式,许文强在那家伙的屁股上狠狠地踹了一脚,不过,这一脚的后果可比刚才要严重得多,那家伙径自从舷梯上皮球一样滚了下去。

田中一脸痛苦地从甲板上爬了起来,他之所以痛苦,并不是因为肉体上受到了多么重的伤害,这痛苦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作为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搏斗中难以获胜,按照武士的信条,应该奋战到底,然而按照聪明人的做法,现在停止纷争才是上上之策。

“还要打吗?快去照顾你的同伴吧,他可能伤得不轻!”

许文强望着他,神情淡然,没有取得胜利后的狂喜,脸色依然是那么平静,他除了在那家伙动手打小孩时因为愤怒有些失态外,一直显得很平静。

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田中心里这样想道。他低下头,向面前这人行了个礼,那是在比武后的礼节,然后,他向才从地上爬起的商人和他的小孩鞠了个恭,那是为同伴所做的道歉。

许文强目无表情地看他做完这一切,心里非常震动。不知道什么人说过,当日本人向你鞠躬,低声下气时,你一定要满怀警惕,因为那是最可怕的!

“在下田中浩二,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许文强!”

田中再次朝他行了一个礼,然后,迈着沉稳的步子朝舷梯下走去。许文强点点头,以示回礼。敌人就是敌人,但虚伪的那一套他也不陌生。

“叔叔!你真棒!”

小孩跑到他面前,把帽子递给他,崇拜地仰望着他,黑色的眸子晶亮晶亮。

远处,那个父亲朝他一脸憨厚地笑着。

许文强摸了摸孩子的脑袋,转头望向蔚蓝的海,为了眼前孩子的这双眼睛,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的眼睛不会沾染灰尘和悲哀,不至于像自己在梦里的世界看到的战乱中的孩子眼睛那样绝望,他要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第六章 初临贵境

第六章 初临贵境

上海,这是一座奇怪的城市,所谓的东方巴黎,富贵和贫穷像双生子一样纠缠着组成了他的身体,肮脏和洁净是他不同的两张脸,纸醉金迷和饥寒交迫同生,轻贱和阿谀的戏剧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轮番上演。

在清教徒的眼中,这是一座需要救赎的城市;在革命者的眼中,这是一座需要用烈火焚烧才能重生的城市;在许文强眼中,这是一座陌生但充满机会的城市。

许文强从来没来过这座城市,所有对它的印象都来自于道听途说。站在客轮的甲板上,远眺着这城市的轮廓,风吹拂在脸上,似乎带着那座城市特有的气味,他不禁浮想联翩。

女皇之光因为吨位过大,不宜靠近上海港,只能停在外海,乘客们都是通过小火轮上下,第一批上岸的当然是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算起来,许文强也在这一批里。不过,他拒绝了和爱尔文同乘一艘小火轮的建议,和这个同舱的临时室友微笑告别后,他下到了三等舱,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想看看他所救的那个小孩,他想再看看那双黑得晶亮的眼睛,在那里面,他似乎能获得某种特别的力量,能让他更有勇气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荆棘丛生的路上走下去。

那个在甲板上被他从和族人的羞辱中救出来的中年商人叫刘祥,是上海一间小纺织厂的厂主,他是广东人,这次是和儿子从广州探亲回来,没想到会遇上那样的事,也没有想到在那样的地方,居然有一个唐人来救自己。对许文强,他肯定是心怀感激的,不过,从他商人的角度,或广东人特有的机灵劲出发,对这个能堂而皇之出现在洋人中间的唐人,未尝没有怀着与他结交,或者在某个时候能得到这个大人物帮助的想法。

所以,他一个劲儿地邀请许文强到自己的蜗居去,说是要设宴款待,以报答他的恩德。许文强虽然拒绝了他的邀请,不过,也承诺,只要自己在上海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将会亲自登门拜访。

站在码头外,许文强提着那个从美国带回来的皮箱,微笑着朝黄包车上的那对父子告别,黄包车在车夫一声响亮的吆喝下,慢慢移动,继而飞奔起来,那个小孩仍趴在车子上,一直望着他,在小孩的心中,提着箱子的他或许是世上最为高大的人。

码头的热闹和拥挤是许文强不曾想象得到的,旅馆,茶肆,杂货店,水果行,还有四处流动的摊贩,簇拥在码头外的黄包车,一派繁华之景。

呼朋唤友之声,讨价还价之声,叫卖声,吵闹声,如同一部交响乐的各个乐章在许文强的耳边浩浩荡荡地回响。

人们行色匆匆地从他身边经过,有满怀忧伤正要出海的远行者,有兴高采烈自以为来到心目中圣地的登岸者,也有许多满脸茫然神色凝重的过客,无数的众生像在许文强眼中飘过,他心中不由一片苍然。

“号外!号外!唐介圃兵阻湖南!北伐竟成泡影!”

一个报童背着一个帆布口袋,手里不停挥舞卷成长筒状的报纸从他身边叫喊着跑过。

许文强叫住了他,买了一份申报。

报纸的头版报道的正是报童宣传的内容,他略微看了看,叹了口气,把报纸放在皮箱的夹层里。

报纸上关于这件事情写了洋洋洒洒好大一篇,其实几句话就可以概括。湖南各地原本在打个不休的大小军阀一起宣布停战,并且联合起来,陈兵湘粤边境,阻止北伐军过境,并发电通告全国,恳请唐大总统稍歇兵戈,不要继续牺牲大好青年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唐介圃的北伐计划也只好暂时作罢。

早就知道会这样,许文强再次长吁一口气,现在组成北伐军的部队分为几路,一是由陈玉明率领的粤军,但他的部队驻扎在南宁,按兵不动,实际上并没有听唐介圃指挥;另一路是由驻扎在广东的滇军一部,由朱培武率领;剩下一路则是民兵,由大量无业者,少数激进学生组成。在许文强看来,这样的部队就算进入了湖南,和北方军队一接触,也不见得就能打胜仗。在那个奇怪的梦里,他觉得有一个伟人的一句话说得非常正确,那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且,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那枪杆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你让它打哪里,它就打哪里,上令下行,一气呵成,绝没有扯皮拉筋的狗屁事情。

如果换成自己在唐介圃那个位置上呢?许文强自嘲地笑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少想一点吧!还是想想怎样能完成上海的这个任务吧。

他抬起头,正准备喊黄包车,一辆黄包车正好在他身前停下了。

“先生,想去哪儿?”

黄包车夫挺起腰,取下肩上搭着的毛巾,胡乱地在脸上抹了抹,然后笑着等待他的答复。这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光头,虽然毛巾擦过了,那张脸上仍然闪烁着晶亮的汗珠。

“大升旅馆!”

“哪个大升旅馆,静安路上的?还是德兴路上同福里那间?”

“同福里。”

话音落下,许文强坐上了那辆黄包车。

“先生,请坐好,走也!”

车夫裸露着的手臂一使劲,青筋毕露,腰一挺,车子向后一仰,然后只听得他低喝一声,车子就动了,由最初的迟缓慢慢变得快了起来,许文强只觉得风迎面刮来,刺得脸上的皮肤生疼,这北方的秋果然和南方的不同。虽然上海其实也是南方,不过,长久呆在广州的人,基本上都把它归于北方那边。

这样的天气,这个车夫仍打着赤膊,想一想那些稍一见风就感冒咳嗽的有钱人,劳动果然对人的身体有好处,许文强不无讽刺地这样想着。

“先生从哪儿来?”

上海的大街比广州要宽敞,行人也要多上许多,不愧是东方的第一大城市。车夫拉着许文强在人群中灵巧地闪躲前行,看上去,他的拉车技术很了得,在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没有降下来不说,还有时间和许文强说话。

“广州。”

“先生,你坐的是不是那种比大洋房还有高的大船,听说,那上面还可以开汽车,是不是哦?”

许文强笑了笑,说是啊!

“还是洋人厉害,听说他们还能让铁疙瘩在天上飞,用的是一种叫科学的妖法,先生,看你的样子就知道是上流人,见多识广,你应该晓得,是不是这样?”

“那不是妖法,科学是一门技术,需要读很多很多书的人才能学会!”

许文强不晓得怎样回答他的问题,虽然可以傲慢地不搭理,但他无法做到,通过在那个无限接近真实或本就是真实的梦,他清楚地知道,要想改变整个唐国,最需要改变的就是这些劳动者,只有把广大的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鼓动起来,这个国家才能真正破旧迎新,强大起来。所谓底层民众,也就是广大的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城市中的贫民,和那些在半饥半饱中挣扎的工人。

所以,他必须学会怎样和这类人融洽相处,既让他们对你奉若神明,言听计从,又不会让他们觉得你高高在上,难以接近。

所以,就算这个人力车夫的问题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他还是尽量把答案讲得通俗明白,很难得有机会和这样底层的劳动者打交道,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经验。

“我们家乡也有许多能读古书,识文断字的先生,要是,他们都去学那门叫科学的技术,我们自己不也能造那些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铁疙瘩了,那时,那些洋鬼子也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这样的想法好象令他多生了一些力气,黄包车的速度变得快了一些。

许文强笑了笑,这想法不错,不过,要把先生二字换成孩子。他转头望向自己的左侧,一辆有轨电车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与黄包车相错而过。

“大哥,你是哪儿人?”

“俺是山东人,来上海已经好几年了!”

“为什么来上海?不是说人离乡贱吗?”

车夫回过头,向他憨厚一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