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许文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许文强-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立。电报的内容是让他暂时负责民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过些时间,辜兆明和王德华将带着铁血青年团的一些骨干北上,配合他的工作,并且在上海建立起新的青年团基地。

随后,他直接向陈自立发了一个电报,电报里指出对北伐的担忧,在电报中隐晦地指出,北伐军的内部不稳,那个负责在后方支援的陈玉明应该靠不住,希望陈自立能向大总统反映,最好在北伐之前先把后方安定下来。

说实话,许文强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冒险,有点越权的嫌疑,但是,自从陆光庭死了之后,他在民党就不再有靠山了,虽然暂时负责上海的地下工作,好象位高权重,其实,还不是棋子一颗,要想往上爬,他必须抓住一个党内的核心人物。陈自立在党内的资格当然比不上陆光庭,但他是一个实力派,前途似锦,大总统的门生,青年革命家,作战勇猛,党务娴熟,更别说在他手里,还有一颗暗棋,也就是许文强身属的铁血青年团。这样一个人,如果能够依靠他生存,同时得到他的赏识,进入党的权力核心并不是一个白日梦。况且,他还隐隐觉得,这个人和在梦中学到的那段历史中的某个倒霉的失败者是不是有些相像,虽然一个是江苏人,一个却是浙江人。

在生死之间转了个圈回来之后,许文强对这个世界真正有了自己的认识,首先,这是现实,同时,它又与梦中那个世界曾经的一段历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按照在那个世界看过的一些玄幻小说的说法,这应该是与那个世界平行的一个时空,所以,大致的事件和人物都一样,同时,又有许多关键的人物改变了。历史也许会按照那个时空的发展轨迹发展,但,也极有可能向另一条路拐去,特别是在出现了有着那个时空的大量记忆的自己之后。甚至,之所以自己在黄粱一梦之后,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另一个时空的人生的所有记忆,或许,就是为了让自己改变这个世界,让它不再像那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发展。

也许,自己就是古人所说的那种天命所归的人吧?这很荒谬,但许文强无法阻止自己这样想,特别是在这一次死里逃生之后,即便是在那最危急的时刻,他都没有自己就要死了的感觉!

虽然,梦里的那个时空发生的历史事件,不一定会在这个时空一模一样地上演,但是,有许多事情在发生之前都有着相同的预兆,所以,有些事情同样会在这个世界发生,即便,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变,比如人物不对,时间不对。因此,所谓的预知能力并不可能十全十美地降临在许文强身上,但是,要说,有谁对这个世界发展的方向比他还看得还准,那也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能力,如果善用的话,对自己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许文强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不是很精通,但,无论如何,一般的大事件,他还是非常清楚的,就像这一次唐介圃北伐一样,通过他在广东呆的那段时间对民党内部的观察,通过他对陈玉明这个人的了解,通过前次未开始就已失败的北伐陈玉明在其中的表现,他感觉,像那个时空这一时期发生的广东督军陈炯明叛变事件,在这个时空也极有可能在这个与他只有一字之差的人身上发生。

所以,他在发给陈自立的电报中指出了这一点,认为要想北伐成功,后方必须安定,而要想后方安定,陈玉明这个人则必须先处理掉!

为什么,许文强要冒这个险呢?向陈自立陈述一个民党高层,手掌兵权的大人物有问题,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自己有没有猜错,这个陈自立和那个时空的那个失败者是同一类的人。再说,即便猜错了,也没有什么,两陈之间不和,这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即便他不会赞成自己的说法,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的。

果然,没多久,许文强就收到了陈自立的回电,电报中只字不提他在电报中说的那些内容,而是以勉励的口气,希望许文强好好努力,尽力在上海干出一番成绩来,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许文强是个聪明人,很轻易地从电报中读出了陈自立的意思,也就是说,在那个人的眼中,自己是一个能员,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材。

暂时来说,能达到这个地步就不错了,所以,许文强没想继续拉近和陈自立的关系,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巩固自己在上海的势力,在经济和情报两块牢牢印上自己的痕迹。因为有着比这个世界所有的人开阔的眼光,他知道,他究竟需要什么才能改变这个世界,而在具体的时间段里,他所能做的具体的事情又是什么!

现在,许文强必须要做几件事情,他已经制定了具体的计划了,今天就是执行第一步计划的日子。

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好过来,但是,这件事情不可能交给别人去做,他必须亲自出马。

冯程程几乎每天都要过来看他,陪他说说话,两人现在就像认识了许久的好朋友一般,几乎无话不谈,所谓的无话不谈,那是指冯程程,而许文强,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即便如此,冯程程也没有追问过他,她本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她不需要了解。

冯程程一般是上午来这里,所以,许文强决定了下午出门,不然,要是被冯程程知道他在伤还没完全好的情况下就出门,虽然,不至于阻止他,但,他不希望看见在她的眼波中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许文强掏出怀表,看了看,现在是下午一点五十分,还有一会,马永贞和戴春风就要来这里接他。其实,他不是很想这两个人走在一起,如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他们根本就不认识,这样,他对这两人的掌控就要容易许多,可惜,因为自己受了伤,他只好让两人见了面,还好,这两人的性格不是很合得来,他不用担心两人能成为知心朋友。

有脚步声响起,向这边走来,许文强坐起身,铁头光光的脑袋在阳光下亮晃晃的,人没有靠近,他就开始嚷道。

“许先生,小马哥和那个姓戴的来了,他们在客厅等着你!”

  第四十七章 杜月笙

第四十七章 杜月笙

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地方官员搞起了团练组织,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计划是划分为二十七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十六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

“十六铺”是十六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的广大面积。

西历一九零九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即被取消名称随之消失。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客流量极大,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将这里称作“十六铺”,该名称也因而顽强地存在至今。

相较于租界以洋行、出售洋货的商行和娱乐场所取胜,民国时的十六铺以传统土产和南北货分庭抗礼,营造出了不相伯仲的商业繁盛。

旧时,沿江地带的商业主要集中在大东门、小南门一带。民国初年逐渐北移至十六铺一带,沿江码头都是批发商的店房,东门路、方浜东路附近银楼、皮货、海味、地货、棉布、药材等商号集中。”

十六铺一带茶馆非常之多,是海上众多白相人聚会的场所,青帮之间的谈判也多在这些茶馆里举行,上海人叫这种谈判为“吃讲茶”。

十六铺的地盘盘踞着好几路青帮的老头子,如刘志陆,向海潜,田得胜,冯石竹等等,当然,其中最有名的还是早期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后成为上海滩三大头子之一的“水果月笙”——杜月笙。

当然,现在的杜月笙的名头还没有上升到那样高的一个地位,现在,他还在帮法租界总华探长,青帮头面人物,自称天字辈的黄金荣做事,帮他打理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公兴俱乐部”。

今天,许文强将要会面的人就是他,日后将雄霸上海一方,而今已然名头响亮的杜月笙。

见面的地点就在十六铺的茂源茶馆,那是杜月笙的地盘。

许文强下了黄包车,由于前些日子,少见阳光,他脸上的肤色显得尤为苍白,码头上的风很大,迎面吹来,将商铺门前挂着的各种旗帜吹得猎猎作响,许文强站在茂源茶馆门前,眯着眼,打量着门上方写着“茂源茶馆”四个金字的黑色长匾,虽然伤后初愈,显得很脆弱,但他仍然站得非常之稳。

在他身后的几辆黄包车上,接着下来了好几个人,有一身白色短打的马永贞,仍然穿着那套灰色西装,脸色阴沉的戴春风,以及江湖老资格,正式拜过香堂的,青帮“通”字辈的老鬼头。

虽然,表面上只来了这几个人,实际上,在中午的时候,就有许多斧头帮的人过来了,不仅茂源茶馆里有他们的人,就连周遭的那些茶馆内,都三三两两地坐着不少斧头帮的兄弟,在码头一带,有客不拉的黄包车夫也格外地多。

这个时候的十六铺,敏感一点的老江湖,完全能体会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许文强在一干人的簇拥下,昂首走进茂源茶馆。

“几位大爷,楼上请!”

茶馆的堂倌非常有眼力劲,一看就知道,进屋这几位老兄不是善茬,忙往楼上雅间带,今天上午,掌柜的告诉过他,有几个过江龙要来和杜爷吃讲茶,要他小心一点,莫非这几位就是?依他多年在茶馆练就的眼光,那个面色苍白,一身洋装,外披黑色大衣,头戴宽沿礼帽的年轻人,一定是这帮人的头。他只是有点奇怪,这个看上去像在洋人的公司坐办公室的上等文明人,怎么会和混迹在市井之间的“水果月笙”打交道呢?

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他们不是来吃讲茶的那帮人,不过,即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