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福地,重生童养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福地,重生童养媳-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咱们这岁数可是白活了,连豆大的娃娃都不如。”,顿了顿又挑眉追问道,“俺没经过啥事,也没咋出去过,你可是东家长李家短最好热闹,凭良心说,你见过这么神道的娃娃吗?”
  冯氏手指头搅着一绺线陷入思考,过了好半天才,紧抿的嘴唇才又张开,可眉头去拧成个死疙瘩,“咱村那些泥娃子到没听说有这么心灵的,七岁八岁人嫌狗不待见,成天的可不就疯折傻闹。有心眼,也就是偷瓜摸枣的吃心眼,真遇见啥事儿,除了往家跑找爹找娘,旁的可就没新鲜的了。”
  “你也觉着香草那丫头忒妖了是不是?”周氏手一抖,针就掉到了裙摆上,她的声音都增加了几分,细眉细眼的恬静的脸上更是增加了几分惊恐。“前些天到没啥特殊的,就昨晚上那样,俺觉着吧,她像是黄皮子上身了!”
  冯氏点点头又摇头,她心里也没个准,见夫人提到啥黄皮子她倒痴痴笑了起来,“俺地夫人呐,别的不敢说,她那可绝不是黄大仙上身!要真是黄大仙来了,香草那单薄样哪托的住?枣林村那神婆就会那个,每回接一回黄大仙,她都得躺上两天呢。”
  “…。不是黄大仙那是啥?要说是鬼附身,可当时那屋里有亮呢,鬼不是得在黑地方才能待着吗?”周氏还是疑惑难耐,一双眼睛满怀期待的盯着冯氏脸上。嘴唇紧咬着,整个人都哆嗦起来了。
  她昨晚上净胡思乱想了,想到小时候听到那些神鬼故事,可是把她吓个不清。
  冯氏伸出双手使劲按在周氏胳膊上,这么多年了,夫人有多胆小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您瞎想啥啊,那都没有的事儿,俺想着兴许香草天生就是比旁人伶俐。您还记得不,县城白家那小公子,五岁就能对对子,九岁上写出那诗连书院的先生都服气,十二上就考了秀才!还有咱村吴家三郎,刚多大啊,那木匠活比他爹做的都强,雕出那大公鸡活灵活现呐…。。”
  冯氏一个个例子抛出去,周氏终于镇定下来,苍白的脸有了血色,笑容也悄悄爬上嘴角,边抹平袖子上的褶皱边感慨起来,“没想到啊,五百个钱竟买个能人来!平常不显山不漏水,真碰上事儿,可帮了大忙了!”
  “俺这几天也打听了,以前她在家就挺能的,弟弟哄的好,还能煮了饭给她娘送地里去。可惜是个丫头,要是小子肯定有大出息。”冯氏小声附和起来,心念一转,不禁的她脸上又有了担忧,“夫人啊,您说,她心眼子这么多,要是咱压服不住她,往后她不得把大少爷踩地底下去呀?”
  周氏刚拿起的针又放了回去,那么点钱买个能人的欢喜一下子就没了,挑眉视线正撞上冯氏担忧的眼神,电光火石之间,两人在彼此脸上都找到了答案。
  “对,为了大郎咱们得压服住她,把她管的笔杆调直。趁着还小,性子没定,还来的急。”周氏握紧拳头,坚定道。
  把本来想找个老实巴交的给大郎,可事实证明香草心眼太多。她三十多了,总得走在大郎前头,她现下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管束香草。等她没了,香草也不能有欺负大郎的心思。
  “夫人,您可不能光嘴上说。那荷花咋管的,咱只能更狠,不能心软。人的名树的影,您狠着点让那她怕您一帖老膏药似的,有您在一天她就不敢翻天。等咱们都没了,估摸着那时候她也有儿有女岁数不小了,到时候有二少爷一家子盯着点,她也能一扑纳心的过日子。”
  冯氏从九岁就伺候周氏,周氏是啥人她一清二楚,她就怕周氏心软不忍心下手。一只蚂蚁都舍不得捏死的人,对几岁的小娃娃又打又骂又罚,这是很有难度的。
  性子软心肠更软的人,想当恶人并不容易。
  周氏抿唇连连点头。为了大儿子,她做不到也得做。
  两个人商量好了,周氏就安心绣那鸳鸯尾巴,冯氏边分线边笑呵呵夸奖起来,“瞧这鸳鸯绣的,比真的不差啥。绣活做成这样,十里八村的可没几个。”
  “你这么夸俺,这十里八村的女人可要不干了。远的俺不晓得,就李木峰家那二媳妇就得过来跟你拼命,她不是说咱柳条镇论绣活没有比她强的嘛!”周氏手上飞针走线,眉眼弯弯的就跟冯氏逗起了闷子。
  “她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她那绣活俺又不是没见过,跟村里柴筐来菜筐走的女人比是强挺多,要和您比,还是差点火候!”冯氏撇撇嘴不屑道,随即脸上又有了一种名为看笑话的笑容,“这回里正家嫁闺女,李木峰为了巴结人家,可是老早就让他家二儿媳妇做绣活了。可惜了的,要是您这绣活能送过去就好了,看她往后还有脸说嘴!”
  “铁蛋都八岁了,你这当娘的咋还小娃娃心性。”周氏瞟了冯氏一眼假装没好气的道,之后顿了顿就叹起了气,“要不是二郎来回搭里正家的马车,俺也不用花这力气。哎,寡妇失业的,绣出花来人家也忌讳,只能卖了换钱买镯子当添妆。他爹咋就没了呢,要不二郎也不用上县城去念书,有他爹顶门立户,俺这日子也不至于这么难……”
  “娘!是不是该做饭了?您不是说今儿个婶子家在咱家过节得多做几个菜嘛!”
  周氏眼泪在眼圈里转,正叨念赵秀才呢,就听到赵清荷在外屋脆生生的喊,只得背过头去慌忙用手帕擦眼睛。
  冯氏也红了眼圈,不想让小姐跟着难过,她抹了下眼睛接了话茬,“哎呦,小姐还把俺和你叔当戚儿啊?反正俺拿了那些馒头来,就是拾掇几个菜,不着急。”

  第四十三章 八婆邻居

  赵清荷挑帘子进了屋,笑呵呵就坐到了炕沿上,摇着冯氏胳膊撒起了娇,“婶子,俺可瞧见的,篮子里除了馒头还有红苕呢,今儿个是八月节,您做个拔丝菜吧?”
  冯氏很想答应,可一想到那贵死人的白糖,她又很是为难的看向周氏,“夫人?”
  白糖一斤百文钱,能换两斗多麦子了。拔丝红苕咋地也得用半斤糖,就算富裕的人家也很少舍得这么惯娃娃的。
  周氏这会子也缓过来了,扯了嘴角挤出笑容,疼爱的用手指点了点闺女额头就道,“大过节的,就依你这馋猫一回。也不早了,到前院跟你大哥说一声,让他多抱点柴火过来。对了,让你二哥在旁边瞅着点,省的外边那些人套你大哥的话儿。”
  “哎!俺这就去!”
  赵清荷拍着手欢喜的不得了,一点都不耽误,一双小脚紧着倒换,一阵风的就走了。
  瞧了眼闺女的背影,周氏摇了摇头就动手收拾炕上的物事,清荷九岁了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娃娃样。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可跟香草这一直在苦水里泡大的不一样。
  ……
  赵二郎和赵清荷来到前院,很快在大门洞里发现赵大郎几个,坐在石板上大声小嚷的玩儿砸杏核。正赶上铁蛋输了,捂着杏核不给赵大郎,赵大郎根本不让,脸红脖子粗的死命要。
  赵清荷撅着嘴就有些恼,“你们咋整的,往后要玩儿就在北边玩儿,这门口老过人,也不嫌让人笑话!”
  她是足不出户的,可也晓得外边的人笑话赵大郎傻,一门之隔就是大道,这傻呵呵的抢杏核,过道的人谁不得当笑话听啊。
  被搅了局,席地而坐玩的兴致勃勃的几人立马没了声。
  赵大郎也不起来,大力的推开铁蛋手抠出那杏核攥在手里,这才憨憨笑着仰头看向妹妹,“太阳大,门洞凉快,是俺要在这玩儿的。嘿嘿,俺们晓得天热找阴凉,路过的人干啥笑话俺们?”
  那表情相当的理直气壮,隐隐的还有些自豪。这好地方可是他提的,他觉得好的很呐。
  赵清荷扶额,胸口起伏着一口气就往上涌,“就是不能在这玩儿!娘说了,让你去门口抱柴火呢,别玩儿了,快去吧!”
  自己个亲哥哥也不能开口说他傻,可她也不想被外人笑话。
  “清荷,孝悌忠信,这‘悌’就是要尊敬兄长,我方才教过你的,这就忘记了!”赵二郎黑黑的眉毛就拧到了一处,板着脸冷声训斥妹妹。大哥再不济可也是他们的兄长,哪有弟妹训斥兄长的道理。
  “二哥,俺这也是为大哥好,俺可不想让他被外头的人当笑话讲!”赵清荷瞥了憨笑的赵大郎一眼,气鼓鼓的大声道,咬咬唇扭身快步走了。
  香草在心里给赵二郎竖了个大拇指,掉书袋的书生就是品德高啊,起身边拍屁股上的土边招呼赵大郎,“起来,该抱柴禾去了。”
  “抱柴火,抱柴火,干完活再玩儿!”赵大郎宝贝的把几颗杏核揣到怀里,这才意犹未尽的站起身去拿墙边的眼了筐。
  几个人出了门,在赵大郎带领下直奔门前土路对面的自家柴火垛,一垛上头抹了泥巴高高的麦秸子,旁边还有半人高的一垛豆秸子和干红苕秧子,最经烧的高粱杆和木柴所剩不多了,只有一小垛。
  抱柴火的活计赵大郎熟练的很,把和他胸口同高粗大圆滚的筐放到麦秸垛旁边,弯腰就从茬口开始往下一卡子一卡子的拽。
  香草也不用动手,就有些急切的观察起四周,除了昨晚上黑乎乎的出来那一小会儿,她这些天了从没出过院子。
  古代的农村,她很是好奇的。
  门前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地上很干可雨天过后路上牛车留下的车辙印子清晰可见。村里人家住的并不密集,三两户就是一排,几乎都是低矮土墙和茅草屋。赵家东边是条土路,西边有人家,抬眼望去,土墙围起来的院子很大,可房子只有院子中间那三间。
  只匆匆几眼,她就不得不结束了,西边那户人家靠西墙有一堆粪,那两个拿着粪叉子倒粪的人此刻正笑呵呵露着黄牙向他们走来。
  八卦的味道扑面而来啊。
  不自觉的,香草就警惕起来,扭过身去假装没看见。
  “哎呦,这不是二郎嘛!念书就是好,有出息不说,大小伙子的,这脸长的比村里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白!”
  事实证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