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侯门嫡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侯门嫡妃-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的这些事情全都是白瞎。
  “你放心吧。”瞿氏摸摸赵颖儿的头,“为娘和老太太说的那一番话虽然有威逼利诱的成分,可有些话也不是假的,容恒是个傻子,简亲王妃给他议亲也是为了今后她百年之后有人能好好照顾容恒,你的性子显然是不合适的。等会儿你跟娘一起去拜访简亲王妃,你不需要怎么伪装,就把你平日中的性情露出来,简亲王妃见了心里必然要计较一番的。”
  话虽然听着不太舒服,可只要能摆脱容恒,赵颖儿毅然点点头,“颖儿明白了。”
  眼看着离下午讲禅还有一段时间,瞿氏心想有些事儿越拖越不好,因此就让贾嬷嬷准备了礼物,带着赵颖儿去了简亲王妃居住的院落。
  “……她来拜访我?”沈氏听到章嬷嬷的禀报有些惊讶,随即冷冷一笑,“本王妃还以为她会一直当缩头乌龟避而不见呢。既然她送上门来,让她进来。”
  章嬷嬷领着瞿氏和赵颖儿进了屋,沈氏瞧见她们进了屋,淡然自若的坐在太师椅上抿茶,仿佛没有看到一般,身子都没有动一下。
  瞿氏和赵颖儿好不尴尬,站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好半晌之后瞧见简亲王妃还没有要让她们坐下的意思,瞿氏有些站不住了,尴尬的对她笑笑,“王妃,妾身带着女儿来给您赔不是了。”
  沈氏垂着眸子,眼睫微动,漫不经心的拿茶杯盖过滤着茶杯里的茶叶,闻言淡淡的“哦?”了一声,放下茶盏似笑非笑的瞧着瞿氏,“侯夫人有什么地方有对不住本王妃的地方,不妨说来听听?”
  “王妃昨日下帖子说要到府上一聚,可奈何今日整好是十五,妾身一生信佛,这短时间府上情况不断,好容易等到半月一次的讲禅,实在是无奈,只能失礼推掉王妃的帖子……还请王妃大人有大量,莫要责怪妾身。”
  沈氏唇角挟着一抹冷笑,目光锐利的瞧着瞿氏,“侯夫人的意思是如果本王妃非要责怪你,就是小肚鸡肠?”
  瞿氏面色一白,忙福了一礼,“妾身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请王妃不要误会……”
  “你是说本王妃故意以小人之心揣摩你,所以才会误会?”沈氏咄咄逼人。
  瞿氏已经明显感觉到简亲王妃在找茬,可谁让她身份没有人家高,就算人家找茬,她也只能硬生生的受了。
  她微微苦笑,“王妃说笑了,妾身绝没有这个意思。”
  沈氏冷哼一声,重重的放下茶盏,刚欲发火,一眼瞥到瞿氏身侧的赵颖儿,她生生的压下火气,忍耐的道,“章嬷嬷,把赵小姐带到外室去,我和侯夫人有事相商。”
  章嬷嬷礼数周全的把赵颖儿请出了房间。
  赵颖儿临走前深深的看了母亲一眼,看到她郑重的点头,她才安下心来,到底是心中烦闷,重重的掀起帘子就出了屋。
  沈氏看的微微蹙眉。
  赵颖儿刚走出内室就十分悲哀的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容恒坐在外间的椅子上,手里捏着一根不知道从哪里拔出来的草,正趴在桌子上逗毛毛虫。
  赵颖儿瞧着那莹绿的毛毛虫,身子一拱一拱的爬动着,隐隐的能看到皮肤下流动的绿色液体……赵颖儿脸色一白,一阵恶寒。
  她脸色惨白的几步逃开,离容恒远远的。
  赵颖儿离开之后屋里的气氛顿时就冷凝了下来。瞿氏不等简亲王妃开口,先发制人,她把手中的礼品放到桌子上,笑眯眯的看着沈氏,自己十分自来熟的搬了个绣凳坐在了沈氏的面前。
  “王妃……今儿个妾身是来给您道歉的,另外还有一件喜事儿要和您说一说。”
  沈氏眸子一眯,静静的等待下文。
  “……是这样的,妾身听说这两日王妃正在给二公子寻觅良缘,刚好妾身认识一个女子,各方面条件都极为符合王妃您的要求和标准,不知道王妃可愿意听妾身和您唠一捞。”
  呵——
  沈氏可算知道瞿氏是来做什么的,原来竟然打这种算盘。她倒要看看瞿氏究竟打什么主意,“你说来听听。”
  瞿氏心中一喜,只要简亲王妃愿意听,她就有把握让她同意,“说起来这个姑娘王妃您今儿个也见了,不是旁人,正是方才被净心师太留下用午膳的秦府嫡出二小姐——秦惜。”
  沈氏大怒,拍案而起,“你让本王妃的儿子,堂堂的定安候娶一个小小五品武官的女儿?瞿氏,你安的什么心思!”
  瞿氏脸色微微一变,也从绣凳上起了身,她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究竟合不合适,王妃且听妾身说完了再下定义。”不等沈氏开口,瞿氏滔滔不绝的道,“秦府的身份虽然低了,可想必王妃也知道,秦小姐的舅舅是鼎鼎大名的孙清正!妾身听老侯爷说过,孙大人不日就要回京,到时候秦小姐的身份必然会随之水涨船高。”
  沈氏依旧不为所动,就算孙大人要回来了又如何?那是舅舅,而且还是秦惜出生以后就没有见过一面的舅舅,血脉关系虽然亲,可毕竟从未有过交集,这样的关系能给秦惜的身份带来什么不同?
  “王妃,有件事您恐怕不知道,据妾身所知,孙大人每个月都会给秦夫人寄信笺,以前秦夫人还没有嫁出去的时候妾身曾经听闻过,孙大人的父亲老孙大人老来得女,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女儿十分疼爱。而孙大人兄弟好几个,却也都是庶出的兄弟,一母同胞的妹妹也就这么一个。孙大人年长秦夫人十多岁,可以说是瞧着这个唯一的妹妹长大的。对这个嫡亲的妹妹,孙大人视如掌上明珠。妾身还听说,以前秦夫人执意要嫁给秦大人的时候,老孙大人极为反对,还是孙大人看着妹妹成日以泪洗面,太过心疼,在他父母那里百般求情,老孙大人才同意了此时。”
  沈氏心中一动,这事儿她隐隐也有耳闻,可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谁敢保证这兄妹两个感情依旧?
  瞿氏瞧着沈氏若有所思的样子,再接再厉的道,“而且妾身还听说,孙大人虽然离开京城足足十五年了,可是每个月都会给秦夫人写信,可见对这个妹妹到底是疼爱有加的。”瞿氏察言观色,眼见沈氏面色微微动容,她又转移了话题,沉声道,“更何况王妃是要给二公子娶亲,更看重的应当是女儿家的品行吧。说句大不敬的话,王妃和王爷毕竟是二公子的长辈,而世子爷和二公子又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他日若是王爷和王妃先二公子离去,您总要把二公子交给一个可以托付的人才放心啊。”
  瞿氏一番话直直的击中沈氏的内心。
  她微微闭上眼睛。
  这正是她最担心的事情,她可以不在意恒儿妻子身份的高低,甚至不在意女方容貌如何,身段如何,她最在意的就是她能不能一心一意的对待恒儿。
  她是长辈,不能陪着恒儿一辈子,如果不找个对恒儿好的,她死都不会瞑目。
  可是要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常年面对恒儿这样痴痴傻傻的人,沈氏实在不敢保证会不会有第二个人像她这样用心。她毕竟是恒儿的母亲,换了旁人……表面上兴许看着她不敢对恒儿如何,可背地里呢?恒儿和别人不一样,他不懂得告状,也不懂的诉苦,她就曾经多少次抓到过对恒儿不用心照顾的丫鬟婆子?一次又一次的更换了她们,可换来新的照样的背地里该偷懒还是偷懒。
  她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这般,等她死了……她不敢想象恒儿的处境。
  “王妃,别的不说,妾身和秦家的二姑娘还是有过两面之缘的,和王妃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瞧见沈氏看过来,瞿氏微微苦笑,“妾身的儿子王妃应当是知晓的吧,鬼迷心窍看上了秦家的大小姐,可妾身瞧不上她庶女的出身,看中的反而是秦家的二小姐,所以让人专门打听过这个秦惜。真真是个极为孝顺的女子,不止是我,净心师太也是知道的,他们府上的老太太身子不好,一个多月之前二小姐就来到这净慈寺,跪了足足三个时辰和净心师太求了个平安符,平安符求回去之后老太太的身体立马就有了好转。还有……妾身打听到这孩子从不忤逆长辈的话,对人也好对事也好,从来都是温婉又大方,绝对是名门闺秀的典范。若是二公子能娶了她,王妃再在跟前教导一二,秦惜绝对能成为您心里最理想的儿媳妇!”
  沈氏拧眉,瞿氏的话不能不信,可也不能全信。
  这其中有多少真多少假她不知道,但是能入的了净心师太的眼,想来应该是个好孩子。为了恒儿的幸福,倒是可以考量一番。
  心中如是想,面上却不露分毫,沈氏再度悠闲的端起茶杯,似笑非笑的瞧着瞿氏,“侯夫人在恒儿的亲事上倒是比我这个做母亲的还要操心些。”
  瞿氏尴尬的笑笑,抿了一口茶掩饰自己不自然的神色。
  一抬头瞧见沈氏洞悉的目光,瞿氏苦笑,不得不承认这个简亲王妃十分不好对付,她叹口气,干脆摊牌,“王妃,实不相瞒,妾身是听到王妃中意小女,所以才会对二公子的婚事如此上心。妾身进了侯府之后就生下了淳儿和颖儿,他们两个就是妾身的命根子。两个人自从出生富贵,妾身又舍不得他们受一点委屈,所以难免娇惯了些,淳儿是个男孩子,一直都是老侯爷教导,他倒还好。颖儿却是被我这个当娘的给宠坏了……从小就骄纵的紧,又不懂事。妾身是担心颖儿真的入了王府会给王妃和二公子添麻烦。妾身不指望这孩子能大富大贵,只要一辈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也就行了。”
  沈氏淡淡的笑着。瞿氏那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她,不过她也不会被瞿氏的三言两语所迷惑,秦惜她之后会重点观察,但是赵颖儿她一样要考察的。
  恒儿的终身大事在她眼里就是最当紧的。瞿氏的为了女儿的心思她能明白,却不会多感同身受!只要能让恒儿过的幸福,就算是赵颖儿赔了一辈子的幸福——与她何干?!
  两人又说了些其他的,瞿氏眼看着沈氏还不表态,不由得心中暗暗着急。她正要再说些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