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8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没有可行性,那么所有科研投入都将白费。

    至于实用价值,牧浩洋心里非常有数。

    回到总参谋部后,牧浩洋召集戚凯威、母祁铁、周渝生、章玉廷、庞跃龙等人,商讨了这件事情。

    与牧浩洋一样,几位将军都认为应用前景着迷,可是又没有任何把握。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军方应该在原则上支持陆雯的科研工程,只是需要更确切的情报证明该项目具有发展前景。

    说得准确一点,就是加入美国也在搞的话,就没有什么好迟疑的了。

    到了三月初,李明阳提交了第一份综合情报。

    虽然没有获得直接证据,但是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国防预算与实际开支,李明阳给出了一个明确结论,即在过去四年间,至少有一万三千亿美元的国防开支去向不明,还有近两万亿美元的已拨经费没有用到实际项目中。也就是说,美国在过去四年中,至少为秘密军事科研项目投入了三万三千亿美元。

    显然,这不是一笔小钱,而且不可能用在任何一种秘密装备上。

    要知道,即便美国秘密开发某种新式战斗机,四年内的经费投入也不过数千亿美元,根本要不了数万亿美元。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美国肯定存在某项、或者某几项高级科研项目。

    仅仅一个月后,陆雯送来了一条重要消息:麻省理工大学的戴维森教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刊登了一篇详细论述重力场理论的文章,对“重力辐射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而且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

    显然,美国也在“重力辐射”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虽然与中国科学家没有公布的论文相比,戴维森教授的论文算不了什么,甚至可以说比较肤浅,还没有涉及到实际应用,但是这篇论文打破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还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戴维森教授参与了美国军方的多个科研项目。

    按照李明阳提供的情报,戴维森是美国军方的特聘科学家,每年从美国军方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科研经费。

    毫无疑问,他肯定在为美国军方服务。

    四月五日,清明节这一天,牧浩洋借吊唁傅秀波的机会,把资助陆雯进行科学研究的报告交给了黄瀚林与杜小蕾。

    黄瀚林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这是军事科研项目。

    关键是,杜小蕾认为投入这么多的钱去搞一项谁也不知道结果的科研工作,是否有这个必要。

    要知道,二零五二到二零五三财年度的国防预算已经占到中央政府总开支的百分之五十二了,如果额外增加一笔科研开支,除了得修改国防预算总额之外,还得对已经申报的项目进行调整。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国防预算已经榨干了中央财政,增加预算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按照杜小蕾的说法,就算她不反对,全国代表大会也会反对。

    摆在牧浩洋面前的问题是:要想获得这笔预算,就得压缩其他国防开支,甚至得砍掉一些军备项目。

    四月六日,牧浩洋再次召集军兵种参谋长,商讨预算的事情。

    虽然几位将领都表示应该支持陆雯的科研项目,但是在调整预算的问题上,谁都不想做出太大牺牲。

    搞到最后,牧浩洋只筹集到了不到一千亿元。

    显然,这离陆雯的要求差得很远。

    按照陆雯制订的科研规划,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至少需要投入两千五百亿元,才能完成基础准备工作。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牧浩洋找到了已经退休的黎平寇。

    当然,他的目的不是让黎平寇把退休工资捐献出来,而是希望黎平寇能够说服盛世平等民间资本家。

    说服盛世平并不难,作为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非常清楚这项科研的前景。

    问题是,盛世平需要牧浩洋证明他的投资有意义,而不是像搞可控聚变一样,被军方挪做他用。

    六月底,国际物理学会学术期刊刊登了一篇由一百多名中国物理学家署名的论文。

    这篇论文,从根本上论证了原子在受激状态下,能够产生电磁场叠加效应,从而在物质内部形成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并且由此理论推导出,在原子能在受激状态下自然释放出原子能。

    七月初,盛世平接受了牧浩洋提出的条件,答应提供科研资金。

    此时,这篇划时代的论文,已经在国际物理学界引发了空前的争议,重点不是理论本身是否成立,而是如何实现。

    当然,有一点非常明确,即中国科学家肯定掌握了实验结果。

    说得直接一些,中国肯定制造出了具有受激能力的材料,而且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论文中提到的理论。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牧浩洋只是希望借此说服盛世平。

    他并没想到,这篇论文成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在此之前,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即主要集中在理论领域。必须承认,美国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中国,戴维森教授也才能在中国物理学家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可是在应用研究领域,因为美国当局在最初的时候不大重视,所以比中国差得多。事实上,当时很多美国的物理学家依然认为,戴维森提出的理论并不成立,即“重力辐射”只是一种谬论,存在重大的欠缺,根本不可能推翻广义相对论。

    问题是,在中国科学家发表了论文之后,情况出现了重大转变。

    事实上,这篇论文不是推翻广义相对论,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解释了广义相对论,或者说是完善了广义相对论。这就好比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没有推翻牛顿力学,只是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上对世界做出了更加精确的解释,而在大部分应用场合中,牛顿力学仍然具有足够高的精确度。

    当然,这篇理论最大的影响,还是在其应用前景上。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重力辐射”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找到了屏蔽手段,那么人类文明将从此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如此重要的科学发现,美国肯定不会失之交臂。

    问题是,在该领域,美国与中国的差距确实非常明显。

    要知道,到二零五二年的时候,美国的科学家依然没有掌握制造屏蔽材料的方式,甚至对基本原理都不够了解,而陆雯领导的科研机构已经在四年前取得突破,而且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屏蔽材料。

    这好比还在研究铀矿的科学家与已经开始提炼浓缩铀的科学家之间的差距。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美国当局在衡量中美两国的技术实力的时候,不得不做出全新的判断。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二零五二年七月份,美国联邦政府委托外交事务咨询委员会召集上千名知名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对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估,然后向白宫、国务院与国会国防委员会等几个机构提交了评估报告。

    虽然这份报告在战争期间遗失,但是根据参与了评估工作的科学家回忆,当时得出的结论非常悲观,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已经掌握了重力屏蔽技术,很有可能在五到十年之内达到实用化程度,而美国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就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也就是说,就算美国举全国之力,也不见得能够赶超中国。

    至于由此带来的影响,美国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更加悲观。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能在五年之内掌握重力屏蔽技术,达到实用化程度,肯定会首先应用在军事领域,而中国也将据此获得绝对的军事优势,甚至有能力在一年之内彻底击败美国。

    用一些美国科学家的话来说,中美在该领域的差距,就像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差距。

    毫无疑问,美国很难追上中国。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美国要么心甘情愿的承认失败,接受由中国领导的新世界,降级为二流国家;要么在中国全面掌握重力屏蔽技术之前发动战争,利用微弱的优势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对政治家来说,第二种选择也不太乐观。

    原因很简单,战争只会刺激中国,迫使中国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的力量,更快的掌握**性技术。

    可是,控制美国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各大财团。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别无选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别无选择

    从根本上讲,中美基本矛盾不在政治上,而是在经济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傅秀波执政的时候,中国领导阶层就有了共识,即中国要想超越美国,首先就得打破由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国必须由游戏参与者变成规则制定者,才能取代美国。

    这个共识,直接决定了中国在接下来三十多年间的基本政策。

    显然,这里说的规则,不是政治与外交原则,而是利益分配原则,即由谁来决定如何分配全球利益。

    从根本上讲,这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经济层面上的矛盾。

    要知道,自从工业**之后,西方集团已经统治全球数百年,即便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是西方集团之间的斗争,东方文明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在国际经济领域根本没有发言权。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西方世界领袖,但是最根本的东西并没发生改变,即真正主宰美国的依然是以财团为首的西方既得利益集团,而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过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科技等等手段,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权。

    随着中国迅速崛起,西方集团主掌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了。

    对西方集团来说,结局只有两个:一是战胜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集团,继续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