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6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阶段的穷国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从长远来看,这对中国还有好处。

    由此可见,战略禁运,就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一点,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情形非常类似。当时日本需要来自美国的石油与废钢铁,而美国却要日本尊重中国的主权,结果通过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售石油与废钢铁,迫使日本铤而走险,亲手挑起了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最终在战场上一败涂地。

    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采取同样的政策,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不过,日本不会首先挑起战争。

    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不是二十世纪四零年代初了。

    即便禁运会使日本铤而走险,让日本加快战争步伐,甚至制订针对中国、或者是某个邻国的战争计划,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因为日本必须拥有了战略威慑能力,才有能力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就是说,日本肯定会因此加快核武器项目的进度。

    这也正是中国需要的开战理由。

    当然,禁运不仅仅针对稀土资源。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仅仅针对稀土资源,中国的目的就过于显眼了。从政治上讲,绝对不能让其他国家产生误解,即中国通过禁运迫使日本开战,而应该把禁运当成是针对日本核计划的必要手段。

    如此一来,禁运范围就得扩大。

    只是,在其他方面,禁运的影响并不大。比如在废旧电子产品之后,排中日贸易第二位的大豆,仅占日本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七,而且最大的大豆出售国是美国,日本完全有能力通过加大从美国的进口量,抵消中国的贸易禁运。

    不管怎么说,战略禁运,必然成为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会议结束后,他专门找到杜小蕾,谈了一些与战略禁运有关的事情,交换了观点,然后才跟随腾耀辉返回总参谋部。

    作为军人,牧浩洋不用考虑禁运政策,但是必须考虑禁运产生的影响。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禁运之后,日本会采取何种应对政策,以及在什么时候,中日矛盾会发展到战争阶段。

    只有提前做出准确判断,才能准确掌握开战时机。

    腾耀辉与牧浩洋回到总参谋部后不久,李明阳就赶了过来。在开战之前,李明阳的重要性超过了牧浩洋。

    第五十九章 于公于私

    第五十九章 于公于私

    “最多半年,”李明阳灭掉烟头,信心十足的说道,“根据我掌握的情报,战略禁运在半年内就能发挥作用。”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拿到证据。”

    腾耀辉这么一说,牧浩洋跟着点了点头。

    “这个嘛,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战争问题上,我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说到情报工作,我可不是吹的,只要……”

    “老李,这可不是儿戏。”牧浩洋笑了笑,提醒了李明阳。

    “当然不是儿戏,所以我已经动用了全部资源。至于怎么做的,我不能说,你们也清楚保密规定。”

    腾耀辉与牧浩洋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虽然二部隶属于总参谋部,李明阳直接向腾耀辉负责,但是在行政管理上,二部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连预算都是单独申报,不需要由总参谋长批准。如此一来,在日常工作中总参谋长无权过问二部的具体事务。

    “我关心的是,等我们拿到了证据,你们打算怎么办?”

    腾耀辉没有开口,把这个问题留给了牧浩洋。

    “该打就打,还有什么好说的?”牧浩洋学着李明阳的样子,说道,“你只负责提供情报,到底怎么打,我来做主。”

    李明阳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当然,前期准备也很重要。”牧浩洋笑够了,接着说道,“我的想法是,禁运开始后就让舰队进入西太平洋,在军事上施压,迫使日本当局尽快做出选择。会议结束时,我跟外长谈了谈。”

    “谈什么?”

    “在此期间,再次发起核查行动,而且明确要求对我们怀疑的设施进行突击检查,把日本逼到绝路上去。”

    李明阳的眉头跳了几下,没有发表意见。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将别无选择,只能加快核武器项目。”

    “以日本的实力,肯定有能力在半年之内制造出核弹头。”

    “这就是重点。”牧浩洋敲了敲桌子,跟黄峙博混久了,让他学会了一些坏习惯。“只要能够拿到证据,我们就有理由开战了。”

    腾耀辉点了点头,朝李明阳看了过去。

    “别的不敢说,只要日本开始制造核弹头,我有足够的把握及时提供情报。”

    “关键是证据。”

    “当然,也包括证据。”

    腾耀辉又点了点头,朝牧浩洋看了过去。

    “这样就行,下次见到外长,我再跟她谈谈。只要有证据,我们就能在日本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在核查上做文章。”

    “这样一来,就有开战的理由了。”

    说到这里,三个人都心知独白。

    只要掌握了确切情报与确凿证据,中国就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有针对性的提出进行再次核查,而日本要么抢先销毁已经取得的成果,要么拒绝进行核查,而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使日本在外交上遭受惨败。

    走到这一步,中国就能得到开战的充足理由。

    一切谈好,李明阳没有多耽搁,起身向腾耀辉与牧浩洋告辞。

    “你什么时候组建前线司令部?”

    “还没考虑。”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战争计划的事,而且也没有必要急着成立前线司令部。”

    “至少得把主要人员确定下来。”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老杨他们吧,毕竟这不是局部战争,启用年轻将领的话不大可靠。”

    对于快五十岁的牧浩洋来说,已经不算年轻了。

    腾耀辉笑了笑,说道:“你安排就行了,我早就说过,这场战争由你做主,我只替你解决麻烦。”

    “老腾……”

    “再过几年,我们这一代军人就得看你们唱戏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们。”

    “得了,别用这种语气,我还没有那么老。”

    “开始可是你说的。”

    腾耀辉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等下我就给杨禹方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向你报到,其他的事情你去安排。”

    “行,等他们到了,我请他们吃饭。”

    说完,牧浩洋就起身告辞。

    腾耀辉在这个时候放手让牧浩洋去做,还有一个没有说的原因,即他也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让杨禹方、周渝生与章玉廷等海军将领得到表现机会,以便在他离开总参谋部之后,让海军依然茁壮成长。

    在这几位海军高级将领中,最受腾耀辉器重的是杨禹方。

    按照牧浩洋的了解,腾耀辉很有可能让杨禹方在二零四三年之前出任海军司令,周渝生则将出任海军参谋长,章玉廷将以海军将领身份到总参谋部工作。如此一来,腾耀辉自然要关心牧浩洋如何安排前线指挥官了。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决定继续使用杨禹方等人。

    必须承认,牧浩洋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真由他做主,肯定会任用一些年轻将领。这既有个人的想法,也是为了军队的长远发展考虑。

    于公,给年轻将领锻炼机会,能够提高军队的活力。

    要知道,在牧浩洋这一代将领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杨禹方已经五十八岁了,周渝生也有五十四岁,连章玉廷都有五十二岁。再过十年,杨禹方就算还在服役,也不可能再次率领军队出征,而周渝生没有晋升大将的机会,很有可能在二零四五年退役,章玉廷也得在二零四七年退役。

    对他们三个来说,是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并不重要。

    让他们上阵,必然占用宝贵的指挥职务,留给年轻将领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多了。

    于私,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腾耀辉之后,由他出任总参谋长的机会非常大,也就有必要培养一批“嫡系”军官。

    要知道,牧浩洋不可能是腾耀辉这样的过渡型总参谋长。

    到二零四三年,黄峙博已经七十多岁了,不大有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幕后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要想像黄峙博担任总参谋长期间那样,让总参谋长成为真正的军事统帅,牧浩洋就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军队里,基础就是人脉。

    陆风烈与黄峙博能够已军人身份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

    不可否认,牧浩洋身上集中了两个人的优势。

    作为陆风烈的女婿,而且是唯一有资格继承陆风烈衣钵的亲属,牧浩洋早已得到陆风烈派系的支持。作为黄峙博最器重的部下,牧浩洋也得到了黄峙博派系的支持。对他来说,欠缺的只是自己的基础。

    正是如此,牧浩洋才希望在这场战争中,尽可能的让年轻将领担任要职。

    只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牧浩洋必须做出妥协。

    如此一来,在人事任命上,牧浩洋必须费点神。

    两天后,周渝生率先赶了回来。

    如果说,牧浩洋与杨禹方的关系大多限于战友层面的话,那么他与周渝生的关系,就是真正的知交。

    “这确实是个问题。”

    “老周,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虽然黄总与老腾定下了君子之约,但是仅限于这场战争。不可否认,我有一些私心,可是从长远来看,我要是不这么做的话,恐怕……”

    “我明白你的意思。”周渝生笑了笑,说道,“之前,我挺羡慕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