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贵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贵胄-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舞霞一下子揽住三人,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泪又有倾斜而下的欲望。

    桂花看情形不对,急忙上前,“轩儿,饿了吧,先喝点水,再吃些点心。”她送上早已备下的酸梅汤和糕点,对着宋舞霞说:“丁少爷巳时三刻就在牙行了,至今一口水都没喝过。”

    炎炎夏日,六小时没水喝,宋舞霞更加心痛了,急忙放开他们,接过桂花手中的杯子,小心翼翼地喂他。

    丁立轩喝了两口水,抬头看看十八,又看看桂花,见桂花递了杯子过去,把视线回到宋舞霞身上,安慰道:“姨妈别担心,出门的时候爹爹给我喝了很多水,吃了很多点心。”

    “爹爹?”宋舞霞诧异,在他的印象中,丁立轩可从来不愿称呼丁文长。

    “恩”丁立轩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块羊皮,附在她耳边说:“姨妈,这是爹爹让我给你的,他说你一定没有好好看过。”

    宋舞霞打开一看,左上角写着“开封城”,她马上联想到了胡三叫给她那份。

    丁立轩又喝了两口水,看看比较陌生的桂花,继续在宋舞霞的耳边说:“爹爹让我偷偷告诉姨妈,我是亥时生的……”

    “丁大哥,你和姨妈说什么悄悄话,我也要听”雀翎不满地撅嘴。

    “我答应了爹爹只对姨妈一个人说,君子要信守诺言。”

    “什么是君子?”雁翎好奇地问。

    “先生说,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被别人喜欢……”

    ……

    听着儿子一口一个“爹爹”,宋舞霞心中有些吃味,但从他的言语中知道,这些日子丁文长对儿子不错,而且值得欣慰的,他已经开始重视丁立轩的教育问题。

    因为每两个人都只有一盏茶的问话时间,未免其他人怀疑,宋舞霞问了一些他的起居饮食,只能依依不舍的让他们离开。虽然当下已接近申时,可室外依旧阳光灿烂。宋舞霞生怕儿子从置了冰的房间站回院子,身体无法适应,想找个理由让人牙子把他们带走,没想到丁立轩却说,丁文长教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以后要去很多、很远的地方,比在院子里站着辛苦多了。

    从西月轩回秋水阁的路上,宋舞霞一直在想儿子说的最后那句话,“什么是‘去很多、很远的地方’,他们要远行,还是丁文长准备让轩儿继承家业,四处行商?”

    回到书房,看到那份“开封城地图”,宋舞霞因“丁家”与西城门上的标注而错愕了。

    虽然她去过丁家,她也不止一次离开昌平王府,但每一次,她都坐着车子,根本不知道开封城长什么模样,也不知道皇城,王府,丁家在什么位置。她也曾试图向宋修文借阅地图,未果。如今看到这张地图她似乎明白了。

    整个开封城坐北朝南,皇城位于城池的东北方,昌平王府在皇城的西南方,而丁家在皇城的东南方向。当日,宋清霜带着她仓惶出城,理论上应该从最近的东门离开,至少应该是南面,可她偏偏选择了穿越大半个开封城,从离丁家最远的西城门出逃。

    “西城门”宋舞霞喃喃自语,翻开了稍早之前收到的地图。很明显,郑州和永平都在开封城的西面。“可即便如此,她也可以选择离城后再改道,何苦冒险穿越城池呢?除非……除非她不得不从西城门离开……”想到这,她突然想到了丁立轩的那句话:“爹爹让我偷偷告诉姨妈,我是亥时生的。”

    “亥时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亥时……”宋舞霞急忙收起地图,高声问:“绿桑,你可知道城门什么时辰开,什么时辰关闭?”

    “回小姐,具体的时辰冬夏有别,一般日落关门,日出开启。不过为了方便商旅进出,南面的启夏门在寅初(凌晨…)就开了……”

    绿桑的回答告诉宋舞霞,如果丁文长给她的资讯没错,那么当日很有可能有人为宋清霜开了西城门。

    (sorry,临发布发现Bug,晚了,明天一定准时)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212章

    第212章

    虽然穿越快三年了,但宋舞霞还是不习惯一大群人围绕在身边,平日里丫鬟们都是自己干自己的分内事,除了翠羽和赵嬷嬷可以自由出入她的房间,其他轮值的丫鬟,即便是绿桑与绿荷这样的大丫鬟也只能在外间侯着,没有吩咐不能随便进屋。

    此刻,因宋舞霞询问了城门开闭的时间,绿桑这才进门回禀。见主子的茶杯空了,她顺手续上,轻声问:“小姐为何突然问起这事?”

    宋舞霞忍不住回头看了她一眼。绿桑不比绿荷,从来都是问一答一,不会多说一句,对别人的事也绝没有好奇心。

    没得到回答,绿桑拿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低头说:“奴婢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如果小姐有紧要的事,奴婢差小丫鬟去前院问一下。”

    这话似解释,也似掩饰,宋舞霞淡淡一笑,摇摇头,“我只是随口问问罢了。”她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清凉爽口的梅子汤顺着喉咙滑下,她又饮了一口,打量着眼前的人。

    她对绿桑的印象很好,如果用职场的标准,她绝对是好员工,做事尽心负责,富有团队精神,必要时也有领导才能,不怕吃亏,不怕艰苦,只可惜……

    宋舞霞再次拿起茶杯喝了两口,赞叹道:“长公主送来的梅子汤果然解暑,明**再搬几坛给大嫂,请她代为送给婶娘,堂嫂那边……”她微微皱眉,“堂嫂与大嫂……我回京至今还未见过堂嫂,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喜欢梅子汤……”

    绿桑知道,宋舞霞的目的并不在送梅子汤,她恭顺地立在一旁,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回答:“既然是长公主所赐,两位夫人断没有不喜欢的道理,小姐尽可差人送去,依奴婢想来,大少夫人一定会亲自上门道谢。”言下之意,如果宋舞霞想见姜氏,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大嫂那边……”宋舞霞为难地沉吟。

    从林妈妈口中,宋舞霞早就知道,在宋维德府上时,众人称宋修远嫡妻姜氏为大少夫人,苏四娘为二少夫人。宋修文过继给宋维善之后,苏四娘还未搬入昌平王府之前就急巴巴地命人称她为“夫人”,在姜氏面前颇有扬眉吐气的意味,两人的关系也就更僵了。

    当然,她们不对盘也并不只是因为一个称呼。用林妈**话,苏家境况一日不如一日,她又是继室,与姜氏年纪相差甚远,且姜氏与宋修文嫡妻冯氏感情甚好。所以苏四娘进门那日,作为主持中馈的嫡长媳,姜氏摆足了大嫂的谱。至那天开始,两人一直是面和心不合的。在苏四娘妻凭夫贵,正式受封为“一品夫人”之后,她们之间只剩下了礼节性往来。

    宋舞霞本就无意参合宋家女人之间的战争,所以当赵嬷嬷把这些情况转述给她听之时,她根本没放在心上。如今听绿荷说起,苏四娘的父亲曾经在提举学事司任职,她对“苏家境况一日不如一日”之说不禁产生了好奇。要知道按大楚的官职制度,负责勘察各路官学的学事使乃从四品官员,随时有可能升入六部。更何况苏父任职的京西北路是仅次于京畿路的重要行政区。

    本来宋舞霞认为,她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绿桑再怎么也会说一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敷衍她一下,没想到她只是凝立在一旁,并不接话,宋舞霞只得主动询问:“听说大嫂与堂嫂的关系素来一般,你可知道所为何事?”

    “回小姐,奴婢不知。”绿桑不卑不亢地回答。

    宋舞霞作势沉下脸,冷冷地问:“那大嫂家里的情况你总知道一些吧?”

    “不知小姐想知道什么事?”

    “听说大嫂的娘家祖籍徐州,不知如今在哪里任职?”

    “夫人的父兄如今都在徐州。”

    “哦?”宋舞霞暗自讶然。据她所知,大楚官员是不可以在家乡任实职的,除非他们只是挂个虚衔,实则赋闲在家。如果真是这样便可以理解何谓“一日不如一日”,因为官员不比郡主、驸马之类,没有实际的职务就没有俸禄、津贴。

    宋舞霞假装不知这条规定,追问:“他在徐州任何职?”

    “徐州太守。”

    “太守?”宋舞霞没再掩饰自己的惊讶,不是很确定地问:“这样说来,大嫂的父亲并无实职在身?”

    “是。”绿桑的回答依旧没有什么情绪,停顿了一下,微微动了动右脚,又顿了一下,这才补充道:“大概正是因为此事,夫人觉得大少夫人认为夫人高攀了老爷。”

    宋舞霞没料到绿桑会说这话,抬头看了她一眼。未免引起怀疑,她没再继续发问,挥手让她出去了。

    苏四娘父亲的徐州太守,宋维善被贬谪期间的河南牧,听着品级不低,实际还不如当地的一名秀才。因为秀才还有中进士,金榜题名,大展宏图的机会,而在这些位置的官员,基本就算是在官场荣退了。而宋维善能从河南牧再次回到宰相之位,很多人把它归功于宗正八年的天灾人祸。

    宋舞霞相信,也许这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官场从来都不是靠运气的。更何况,宗正二年宋维善被先帝逼着纳妾,甚至有太监守着,逼着他洞房却无力反抗,可到了宗正十四年,面对皇家的求婚,面对太子侧妃之位,他居然说出了“不为妾”三字,恐怕期间必定有什么秘密。

    “秘密?”

    这两字让宋舞霞脸色微变,因为想到了丁文长让胡三转述的话:世上最危险的事莫过于知道了皇帝的秘密。

    “难道皇帝指的是先皇?他有什么秘密?”她问着自己,拿出了之前的两张地图。她相信先前的大楚疆域图也是丁文长让胡三拿给她的。

    “只可惜我被太后禁足了,不然……如果能见到他问清楚就好了……”她暗自懊恼。仔细想想在太后宫中发生的事,隐约中她觉得太后好似故意把她困在昌平王府一般。

    “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