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不先解决其中一方,他早晚会被大唐和吐蕃分而食之,现在赤松德赞既然已经主动退让,那他只能北上对付张焕的威胁了。

“大家不要吵了!”颉干迦斯一声厉喝,大帐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

颉干迦斯扫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我已经接到消息,可汗亲率八万大军来支援我们,现在既然吐蕃已西撤。我们可趁机与可汗配合,南北夹击唐军,等击败唐军,我们便可调头再与吐蕃交战,这是上策,我意已决,你们不得再反对。”

大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颉干迦斯见众人皆已服从。便点了点头,毅然下令道:“传令大军饱餐一顿,今夜起拔,进军高昌。”

当夜,在一片清冷的月光下,七万回纥军收拾大营起拔,离开了焉耆镇,向东北方向被唐军占领地高昌镇浩浩荡荡杀去。

此时的张焕正率领八万大军在沙陀沙漠以北的咸泉镇附近,他正与回纥忠贞可汗亲自率领的援军对峙,忠贞可汗一方面派人去长安求和。以迷惑大唐,但他本人却亲率七万大军挥师南下,配合颉干迦斯夺取安西,七万人,这已经是回纥目前所调动的全部军队。

这也是忠贞可汗即位后的第一战,为了胜利,他已经将全部老本都押在了安西和北庭之上。

与此同时,陇右派来的五万援军在大将辛朗的率领下也已抵达了伊吾郡,他们的任务是南下高昌,截住可能北上地颉干迦斯大军。

七月初十。辛朗大军抵达了高昌,同时马不停蹄向南进发,而几乎是同一天,颉干迦斯的大军也从焉耆起兵向北进军,两支大军一南一北,仿佛在和时间赛跑一般。

从焉耆到高昌并不是一路坦途。相反。一路都要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其中最险峻的一段山脉叫做银山,是天山的一个分支,大路在这里便消失了,需要翻过几座山岭才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正因为有这段险峻的地势,大唐便在山岭上修筑了一座城堡,叫着张三城守捉。城堡不大。最多只能容纳数百人,但它却扼住了行军的必经之道。

而此刻。城堡里只有一队两百余人的唐军戍守,而另一支在博斯腾湖附近探查情报的斥候军正在火速返回城堡的途中

这支负责探察焉耆附近情报地斥候军共有三百余人,其实是由五支斥候队组成,由一名校尉统一率领,这名校尉就是不久前因探得葛逻禄人情报而被提升的孙木人,他的另一个同伴关英则被升为队正。

在得知回纥军大举北上的消息后,孙木人立刻召集各个斥候队火速撤回高昌,他们已经行军两天,这天上午,他们终于抵达了银山脚下,山岭上灰白色城堡依稀可见。

“木头,我实在吃不消了,歇一会儿吧!”关英不等孙木人同意,便一头从马上栽进了草丛里,四肢摊开,再也不想动弹了。孙木人眉头一皱,他差点忍不住要斥责关英,在可不是两个人时候了,现在两人都有了手下,谁得不喊累,唯独他随心所欲,且目无军纪,就不怕手下弟兄笑话吗?

孙木人忍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道:“关队正,现在回纥大军就在我们身后紧赶,我们的任务是要及时将情报送回去,大家都很累,到城堡里再休息不好吗?”

“可我们不早就将情报送出去了吗?”关英躺在草地上懒洋洋地答道。

孙木人脸色已经阴沉下来,“我再说一遍,进城堡再休息。”

关英听孙木人口气严厉,知道他已动了怒,理亏之下也不敢顶嘴,只得爬了起来,“好!好!好!校尉将军,属下遵命就是。”

他翻身上马,嘴里还低声嘟囔道:“进城堡还不得帮他们准备防御,哪有什么休息的机会?”

孙木人懒得理他,他回身一挥手大声道:“弟兄们加把劲,咱们一鼓作气,进城堡再休息!”

众人大声答应,抖擞精神催马向银山岭而去。

从山脚到山岭上的城堡直线距离不过五里,但从山路盘旋而上,却至少有十几里,约向上走山势也就越陡峭,众人早已下了马,牵马而行。

一路上,孙木人都在默默地记着地形,这样的山路大型辎重是无法上山,只能拆散了由马驮过去,或者从东面绕过大沙漠,走另一条商路直接去伊吾,不过那样要多走五六天的路程,且路上也没有什么补给。

众人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一直到中午时分才终于抵达了张三城城堡。

城堡就地取材,皆用大石砌成,经过百余年地风雨侵蚀、它依旧巍然耸立,它扼住了翻越银山唯一的一条道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在安西全境都归属大唐时,显示不出它的战略意义,仅仅将它当作过往的商贾缴纳税金之地。

而现在,回纥占焉耆、大唐占高昌,在他们中间横着一座银山时,张三城城堡的战略意义便充分地显现出来,早在进军高昌之前,有沙盘在手的张焕便事先派了一队奇兵占领了它,这样,焉耆地回纥军便无法来援救高昌。

城堡守军有两百人左右,守捉使也是一名校尉,叫王廷江,河东太原人,曾经做过张焕地亲兵,他在两天前便得到了孙木人所派报信兵的报告,回纥军已大举北上,那么,张三城城堡也就是他们必经之路。

为此,王廷江一面向高昌求救,一面积极备战,城堡中有箭矢五万于支,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石块和木头,但苦于人数还是太少,就在这时,孙木人率领三百余斥候军赶到了城堡。

午饭后,王廷江便找到了孙木人,两人一起来到城头之上,眺望大唐的壮丽山河,远方山峦叠翠,白云在天山上空悠悠飘过,将大片阴影投在山峰之上,让人胸中禁不住豪气冲天。

“孙将军,可愿意与我一同守卫这片大唐的山河否?”没有试探,更没有转弯抹角,在巍巍的群山之中,王廷江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心胸坦荡。

“我早有此意。”

孙木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大丈夫当为国守卫疆土,纵是一死,我也无憾!”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仰天大笑起来,孙木人一指前方约五百步外的一处高地道:“我上山时曾留意过地形,如果在那座高地上修建工事,不仅可以缓冲敌军对城堡的进攻,同时敌军射来地箭也大多数会落在城堡与高地之间,便于我们收集,王将军以为如何?”

王廷江打手帘望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不由竖起大拇指赞道:“孙将军不愧是斥候出身,果然是心细如发,想得周到,只是我担心是否来得及?”

孙木人笑了笑道:“回纥人惜马,不会日夜赶路,我算过,从焉耆到这里至少也要三天,那最快也要到明天下午或晚上才能赶到,应该有时间。”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召集起各自地部下,共五百多人,一起动手修筑工事,同时将前方数百步外的几处道路都破坏掉,使得回纥人无法大队人马一齐通过。

经过一个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地忙碌,高地上的防御工事终于修筑完毕,实际上就是用大石垒成了一个简单的石围,长十丈、高两丈,又用木头搭建了上下两层,唐军便可以分上下两层从石缝中放箭。

正如孙木人所料,黄昏时分,黑压压的回纥大军开始出现在银山脚下一眼望不见边的茫茫草原之上。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三百零七章 扼守张三城(中)

七万回纥大军缓缓地在银山脚下停了下来,此时天色已经昏黄,看不清山岭上的城堡,但回纥人早已事先得知,山岭上的城堡已被唐军所占,大军停住在山脚下,等待着大帅的命令。

颉干迦斯脸色阴沉的盯着山岭,事实上他从出兵时便想到了这座山岭,但他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一座只能容纳数百人的堡垒还能阻挡他七万大军的前进吗?然而,在连绵的山势下再看城堡,城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让颉干迦斯开始有些懊悔了,这是他的失策,竟让唐军抢了先机。

尽管有些后悔,但颉干迦斯绝不会承认这一点,他马鞭一指山顶道:“出两千兵,去疏通道路。”

这是试探之举,很快,两千名回纥士兵在千夫长的率领下,向山顶奋力爬去,颉干迦斯抬头看了看天色,乌云重重,恐怕暴风雨要来了,他一挥手令道:“大军就地驻营。”

夜幕渐渐降临了,回纥大军的帐篷仿佛夜间盛开的蘑菇群,密密麻麻地驻扎在银山脚下,但就是二千军上山半个时辰后,另一支一万人的回纥军也悄悄地上山了。

山岭上唐军已经严阵以待,五百余唐军分为两队,一队由孙木人率领二百余斥候军扼守高地,另一队由守捉使王占江率三百余名唐军士兵驻守城堡,在城堡与高地之间,他们又趁夜色用石板铺了一条小道,便于运送物资。

时间慢吞吞地过去。远处,山脚下星星点点的火光还在燃烧,回纥军正朝这边悄悄进发,看得见好多火把排成一线向城堡这边蜿蜒而上。

忽然,从山腰处射出了一支火箭,仿佛流星般划过天际,这是埋伏在山腰的一名斥候发出地信号,意味着回纥军离高地只有三里了。

“大家看见没有。”

孙木人指着火箭笑道:“回纥军倒也狡猾,明明那些火把离这里还有七八里远。但实际上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先走了一步了。”

另一名士兵也跟着高声道:“校尉说得不错,这样推算,我估计他们的人数也绝不止火把那么一点点,他们点火把是在迷惑我们呢!”

孙木人点点头,“这位兄弟说得不错,回纥人要急着过山岭,他们岂会慢慢来攻打,一定是大军压上,大家要有心里准备。”

说到这里,孙木人扫视一圈众人。沉声道:“我最后再问大家一遍,这一次我们可能就会丧身在此了,家里有老有小需要养活的,可以回到城堡中去,甚至可以下山,我孙木人绝不勉强。”

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关英的身上,关英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为国而战。死得其所。”一名矮个子的唐军站起来向孙木人及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