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后的表现了,起码,俄罗斯临时政府现在不会垮台了。

国防军车队在伊尔库次克停留了一天,就继续起程了。车队卸下了众多的搭载者,带着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十七人,前往国防军在西伯利亚的控制区赤塔。

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是俄罗斯临时政府坚定的支持者,为数不少的佩佩利亚耶夫为俄临工作,甚至直接加入白军,与红军作战。同样,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也是高尔察克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在告别的时候,高尔察克表现的情真意切,他用力拥抱了余程万,并交换了配枪。高尔察克对不能亲自拜访董总理,表示了深切的遗憾——高其实就对我有几分好奇而已。不过就目前而言,伊尔库次克暗流涌动。军事上的失败,极大的影响了高尔察克的权威性。俄临的主要组织者,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组织“政治中心”,对其的支持正在动摇。此时此刻,如果高尔察克离开伊尔库次克,局势再次失去控制,甚至高尔察克被免职,都不希奇。所以,余程万对此表示了理解。并建议高尔察克,尽可能的延长军事管制时间,抓紧时间整编军队,集中所有人力物力,以抵御红军的进攻,云云。

……

尽管国防军从日军手中,接管赤塔以后,修建了营房,改善了道路,并平整土地,修了飞机场,可以供国防军现有的各种飞机起落。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人,仍然决定乘坐火车前往安庆。就像高尔察克叮嘱的那样,“时间虽然紧迫,但对中国的了解更为重要,你要尽可能的从细节中,了解中国是否像余程万描述的一样……”

1920年4月11日,我收到余程万亲自发来的电报,“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将于七日后,抵达安庆”。

正文 第64章'1'

4月12日,我照例举行了内阁会议,讨论决定近期重要事宜。

那天,我刚好处理完公文,富余一点时间,便提前到官邸内的会议室等候。

最先抵达的是张骞,这老先生竟穿了身宽袍大袖的士子青衫。我不由得笑问道:“季老,您这是演的拿一出儿啊?”

张骞微微一笑,说:“崇文,你穿得,我穿不得?”

到底是状元出身,嘴皮子好使,一句话就把我给挡回来了。

我在各种典礼、庆典等隆重场合,尽可能地穿汉服,多少也造成了一阵小流行。新潮人士偶尔会穿之招摇过市,有些空闲的老派人物也喜欢那份宽松。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汉服仍是节日里,才穿着汉服满街走。毕竟在工作的时候,穿汉服,不是很方便。张骞这么穿,明显是有问题。我上上下下打量张骞,毫不掩饰我的好奇。

张骞一时兴起,穿了这身衣服出来,出门就有点后悔了,但时间已经来不及换衣服,便只得硬挺着来了,现在真是追悔莫及。张季老不甘心束手待毙,正想施展转移话题大法,就听身后有人说道:“难道崇文兄,还不知道季老正……”

随着那幸灾乐祸的声音,唐绍仪从张骞身后转了出来,用手比划了一个手势。顾维钧正在美国访问,所以,身为次长的唐绍仪代替他来开会。

我这才想起来,宽袍大袖的青衫士子服,穿起来是风度翩翩,挽上个发髻,很适合骗小姑娘的——我不怀好意的看看张骞头顶,可不正是。前不久,听说张骞与门下女弟子……

这种事情,男人没有不羡慕的——我不光是羡慕,我嫉妒死了。然,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表现出来,让张骞得意,得想想办法打击他一下。

于是,我便抚掌笑道:“难怪季老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原来是命犯桃花呀!佩服,佩服!”我伸出大拇指,赞叹说:“真是老当益壮!”

张骞面色一红,便恢复了正常,虽不开口,却自然流露出骄傲的表情。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让十七八的大姑娘倾心,这骄傲理所当然。

然而,我早就想好欲抑先扬了,自不会让他一直得意下去,便靠近一点儿,小声说道:“不过,季老身体要紧,不行千万不要硬挺呀!要不,我回头让人给您送点儿龟龄集,正宗‘广誉远’精制,大·补·元·阳,益·肾·固·本·啊!”

说男人什么都好,千万别说不行,张骞作色怒视我,小声怒道:“什么不行,什么不行?!我身体好着呢!”然后,看看故意表示惶恐的我,笑着表示既然如此,龟龄集就收下了,并警告我,话可不要乱讲。

唐绍仪看我们故弄玄虚,作声作色的,不由得笑了,我和张骞也一起大笑起来。

……

不一会儿,内阁成员到齐,说笑结束,会议开始。

首先发言的,是农林总长张骞。

“农林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根据近期来自各地的报告,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出现大面积持续干旱。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必将酿成一场大旱。农林部需要资金,补贴上述地区打机井、修水利,以减轻旱情。这笔资金,大概在五百万左右。

而且,农林部在上述地区,修建了储备粮库,准备调拨一批粮食备荒。同时,农林部准备将十万吨储备稻,脱壳成大米。这也需要内阁通过。”

然后,张骞停了下来,等待其他阁员提问。我想了下,问了两个相关问题。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何?储备粮现在一共有多少?”

张骞对前一个问题没有准备,变先回答后一个问题。

“中国的储备粮,现在共有382万吨稻,41万吨谷,总共423万吨储备粮。其中一半是去年收购的。

这两年,粮食亩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总产量并没什么提高,去年基本持平,今年恐怕要下降了。粮棉争地的情况很严重,绵羊、奶牛等的养殖,更挣钱,也减少了粮食种植的面积。我建议,今年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粮食价格上涨些儿;同时,在北方推广良种,尤其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和玉米,以增加中国的粮食产量。

……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很大。根据枞阳农校的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的水,都流失浪费了,并没有对农作物产生效果。所以,只要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节水并不困难。目前初步有成效的有‘滴灌’和‘大棚’两种。

不过,前者效果显著,能够节约80%的水,但建设成本太高;后者节水效果不好,却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

……

大家对调拨钱粮,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对旱情提了几个问题。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便顺利通过了。

“二,是移民。

由于种种原因,蒙古地区只推广了先进的畜牧技术,普及良种——牧草、玉米,推行圈养、青储等措施,并为每名登记宣誓的蒙古公民,分发了20公顷的私人土地。

……

目前蒙古土地的分发,基本完毕,情况还算稳定。

由于东北地广人稀,所以没有在那里实施‘土地村有’。只是推广了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及现代农牧业技术,同时效仿美国,在东三省、热河及察哈尔实施了《宅地法》,以开发东北,鼓励向东北移民……”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共和国公民,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5元费用后,应从1919年8月1日起,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50亩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自去年八月,该法案实施以来,已经移民120万左右,共分发土地370万公顷。移民以周边省份居民,及联省内部居民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资金——联省内土地村有顺利结束,出现许多没有竞买到土地,却富裕的农户;而周边省份居民的迁徙费用低,故而如此。

……

农林部预计,今年的移民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东北地区的土地将在三年左右,被分配完毕。我建议,加快1号工程的建设工作。”

这个建议,引起了争议。1号工程本身就是保密工程,以前借助于蒙古铁路的修建,又在该地区驻军,设置为军事禁区。现在,张家口——库伦——科布多的蒙古铁路,已经建成通车到乌兰巴托,掩饰已经困难重重了。如果加紧施工的话,一定会泄露的。到时候,麻烦会很多的。

所以,在一番讨论后,建议被否决了。

然后,是国防总长陈士诚的发言,他对近期的工作,作了个总结。

“……

至此,国防军裁军55万,将总兵力限制在150万以内。

……”

裁军行动,是在前几个月开始的。在参谋部的国防设想里,40万常备军,50~70万义务役,加上海空军10万,中国军队总兵力100~120万,是基本合理的。只是,我一直想着,要占俄罗斯的便宜。同时,也为了稳定国内的形势——我总不能刚刚整编好各省军队,就把一群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的人遣散回家——那必然会造成许多问题的。故而,我一直不敢裁减各省部队,只是通过淘汰老弱,加强训练,严肃纪律,以减少军队数量。为了以防不测,可以依靠和信赖的国防军,自然也不能够裁减。

不过,200万军队,实在太多了。即使以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也是个沉重的负担。考虑再三,内阁还是在局势刚刚稳定的时候,就通过决议,开始裁军。对俄罗斯开战,中国也不可能出动百万大军的,初期50万都用不了。因为不可能彻底解决俄罗斯,所以对俄之战,会被局限在北海(贝加尔湖)以东,以防守为主。这样一来,出动五十万大军足以,国内有百万军队,也就差不多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动员的。

此次裁军,裁减的部队,以南方,尤其是原联省及广东省等富裕省份为主。无它,裁减之后的军人,多半有谋生技能,容易找到新工作。这些地方的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