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风不动(完结)作者:柳满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风不动(完结)作者:柳满坡-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小攻要回来了~
谢谢Ricurioo扔了一颗地雷
taotao0214扔了一颗地雷
sansanerer扔了一颗地雷
13675430扔了一颗地雷
bluefish扔了一颗地雷

13、世子

自那日祭拜了父母后,顾相檀便一直居于须弥殿内暮礼晨参闭门不出,期间赵勉着人相邀了两次请顾相檀过府一叙,讲经礼佛,都被顾相檀婉拒了。
苏息和安隐进屋时,就见他正瞧着窗外彩蝶扑飞,似在发呆。
苏息高兴道,“公子,傅居士的信到了。”
顾相檀回神,忙朝着他伸出手去,“我看看。”
他们到得京中已有二旬,自是要给傅雅濂报个平安的,傅雅濂在信中嘱咐他要规言矩步谨终慎始,待到料理完国公后事,早日回来。
只是裕国公府是枉死,凶手还没个下落,定然无法随意下葬,上一世便拖了足足有半年光景,而顾相檀更是到死都没有再回鹿澧,连师傅的最后一面都未得见。
这一世,顾相檀自然是想回去的,也想见师傅,只是他知道,还未到时候。
待到阅至信尾,顾相檀心头一动,唇角不由带了丝笑意。
苏息瞧着,忙来问,“公子,傅居士说什么?我们可是要回去了?”
傅雅濂最后写的是,相国寺香火依旧鼎盛,几位禅师和自己都长斋绣佛平安康健,连观蕴禅师都不太出诊探病了,希望顾相檀不要挂念,有事多同观正禅师商量。
观蕴禅师本就从不外诊,除了国寺众人外,唯一得他妙手的也就只有赵鸢了,而从五年前赵鸢解了毒后,观蕴便养成了每月给顾相檀诊完脉就会去给赵鸢也诊一诊的惯例,如今,傅雅濂特意提到观蕴已不外出,便是告诉顾相檀,需诊脉之人已启程离开。
师傅之前始终不提赵鸢身份,如今他既动了身,顾相檀又在京城,想必早晚也瞒不住,索性便提前知会,让他也好有个准备。
除却信件快马往来鹿澧的时日,想必还有十余天,赵鸢就可到了。
顾相檀思量到此,近日郁卒的心绪也不由放开了不少。
他对苏息道,“师傅说让你好好听话,不要同乱七八糟的人言语。”
苏息觉得有点冤枉,“公子,我可没有啊,我就……”他想了想,“就和门口的小侍卫唠了会儿嗑。”
顾相檀知道他说得是衍方,笑着问他,“哦?说了点什么?”
“没说旁的,只让他好好看门,太子那边的人,别随便再放进来了。”
顾相檀点点头,转头瞅见安隐怀里抱着东西。
“哪儿来的?”
安隐道,“三王爷府上方才送来的。”
说着搁到了桌上,只见是一卷足有三、四丈长的手抄《金刚经》,笔法龙蛇飞走,丰筋多力,也算是写得一手好字,但难免着墨过多,坏了经文该有的内柔蕴藉。
安隐继续道,“听说是三世子用了三天三夜亲手抄的,为了祭奠国公大人,一早就派人在外头跪着了。”
苏息说,“看来这三世子比那劳什子的太子要懂礼多了,也算用上了几分真心。”
顾相檀只默默看着,忽的门外传来衍方的声音。
“灵佛,有人求见。”
顾相檀问,“是谁?”
衍方回,“是七世子。”
顾相檀一顿,继而拿过面前的蜡烛,将手里的经文缓缓凑了上去,在苏息和安隐略带惊异的目光下,将那卷精瞄细画的东西烧了个干净。
隐隐火光中,顾相檀眉目沉静,面无表情。
待到面前上只剩一堆灰烬后,他才对有些呆愣的苏息说,“还不去开门?”
苏息这才回神,急急跑了出去,安隐也忙上前清理桌案。
顾相檀掸了掸袖口,素白的衣裳毫无半点微瑕,起身朝外面走去。
赵则身旁只跟了一个小童,正甩着手往里走,见了顾相檀立即顿了脚步,似是一时不知该行什么礼好,游移了半晌,只抓抓脑袋,对顾相檀弯了弯腰。
顾相檀嘴角提了提,招呼着他到小院一边坐下了。
赵则也不介意,从小童手里接过两盒东西朝顾相檀面前一放,道,“锦妃娘娘着我带来的,说让我问您好。”
他这番自来熟的习惯和上一世真是一般一样,顾相檀看着一时有些恍惚,片刻才点点头,“锦妃娘娘么?代我谢谢她的厚恩。”
赵则“嗯”了声,“灵佛不看看么,都是好东西,有丰雾山的野人参,北边儿进贡的祛暑丹,哦,还有这个……”赵则拍拍最下面的锦盒,“南蛮人的火鸾翎羽,放在内室镇宅辟邪,可保安康,晚上还可照明,比月亮还好用……哈哈,我屋里也有一个,不过是水鸾翎羽,没有这个亮堂。”
顾相檀顺着他的指向一一看了,接着道,“的确是难得的好东西,只是我一个修佛之人,用不上这些。”
“啊?”赵则没想到顾相檀会不要,“那我……我怎么同锦妃娘娘说啊。”
顾相檀浅笑道,“你拿回去自己用就好,权当送了我吧。”
“这怎么行。”
“为何不行?”
“被娘娘知道,我可吃不完兜着走,灵佛,你这是着我诓人吗?”赵则有点吃惊。
顾相檀看着他闪亮的眉眼,似回忆起什么,笑意微敛了下去,“你便直说就好,娘娘还真会怪你?”
赵则一脸为难,“这,倒也的确不会真怪,可我这差事没办好,多丢人啊。”
顾相檀摇摇头,“办好了,至少娘娘的心意我收下了。”
赵则见顾相檀脸色还有些白,坐在风里袖摆微荡,看着颇有些羸弱,想到锦妃关照他的另一事,不由道,“灵佛,你切莫伤心,事情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国公清风峻节,老天自会还他一个公道。”
赵则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他还记得曾几多时,裕国公见了自己也总是诸多劝慰,说自己亲儿和他也不过一般大小,遵遵教导犹言在耳,让少时失怙的赵则也算得了几分温暖,裕国公这一去,赵则也不怎么好受。
不过他还是要劝顾相檀,“像我,虽没有几位哥哥们勇猛,但也时时告诫自己要孜孜不怠钻坚仰高,有一日才可手刃仇人,为父报仇。”
听他主动说起这个,顾相檀抬起了眼。
当年,大王爷在边疆身死时,赵则不过尚在襁褓,其母妃听闻噩耗,自此一病不起,没两个月就去了,宗政帝对外言说为保王爷的小世子平安,将他接至府内,由妾室抚养,之后登上大宝,妾室也封了锦妃,赵则便一直在那里长大。
顾相檀道,“你的哥哥们,的确了不得。”
说起这个,赵则也是与有荣焉。
“那是,三哥前几日还捎了书信给我,说是不日就要回京,到时我定要和他讨教讨教。”
“神武将军要班师回朝了?”顾相檀做出惊讶之态。
赵则连连点头,“我已有三年多没有见三哥了,也不知他如今怎么样,唉,还有四哥和六哥……四哥至少隔一阵还有捷报传来,我可知晓他顺遂平安,而六哥……也不知现下如何了。”
“六哥,便是六世子赵鸢了吧?”顾相檀想了想才好像记起这个人,“他如今在何处?”
赵则道,“一开始应该是在北向的,”北向是大邺北边一个大城,也算繁华,只是气候酷寒,习惯京城和暖的人,可吃不太消那里,“他身子从小就不好,当日被奸人所害奄奄一息,听说只有用北向的初雪煎了药喝才会好,于是皇上便派了人马将其送去。”
而这一去,竟去了九年。
“应该?”顾相檀抓住他话中的重点。
赵则道,“嗯,那时应该是住那儿,只是听说,现在已不在了。”
“去了哪里?”
赵则顿了下,摇摇头。
顾相檀有些不确定他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愿告诉自己,怕是宗政帝便是这样和赵则说的:有奸人欲害赵鸢,他要回京恐涉及安危,赵鸢便一直居于他乡,才保安宁。
赵则却不知,赵鸢在外,才是多次差点都送了命。
想到此,顾相檀抚了抚腕间佛珠,眼神一暗,没再言语。
赵则走后,宗政帝派了人来说,下月初五,要给裕国公府办一场法会,具体事宜请灵佛拿主意,若是有需助力的,可去寻太子。
……
这一场法会办得还真不小,地址选在了京中的释门寺,也是相国寺属寺之一,法会由观正禅师主持,而听得灵佛的名头,此地一时千僧汇集,有各宗庙的方丈禅师,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云游僧,更别提还有虔诚百姓接踵而至。
幸而宗政帝早有预料,已让太子着了京中人马予以安顿驱散,才使场面不至于轰塌,扰了法会的安宁。
只是赵鸢进京的时候还是被汹涌的人潮堵在了城外,牟飞下了马车去问,回来报说,“守城的官兵查得严,现下能进出的除了属寺的和尚,就只有官府的人了。”
赵鸢不说话,牟飞也不再问,提了提腰胯处的长剑于马车外挺胸而立,他们虽穿戴低调,但那气势身姿非同一般,一时两旁人流皆纷纷避让,不敢靠近。
这一等,便等到了天边泛出青紫,已是傍晚。
眼见着城门要关,不少百姓切切祈求亦无果,不远处却行来两匹快马,马上之人一身赤红,脚踏青狮靴,正是皇城内近身护卫的衣裳。
待行到近前,那两人拉停快马,飞身而下,也不管两旁守城门的吓到呆愣,绕过他们和涌动的百姓,双膝一软,在马车前直直跪下。
“太子护卫陈彩,奉命来迎六世子回宫。”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姓赵的就两代人,上一辈主要三个人,大王爷赵谧、皇帝(老二)赵攸、三王赵典
接着下一辈大王爷的儿子(就他儿子多,但其实主要就两个):六世子赵鸢、七世子赵则
皇帝的儿子:太子赵勉
三王的儿子:三世子赵界
记不住赵家人的名字,我都会在前面写上他的身份,看多了应该能记住了~~不急哈
谢谢yoyo和fiiling姑娘的地雷

14、见面

释门寺的法会灵佛只在开场前由着寺内执事引入正殿时,在众人跟前隐约露了个侧影,接着便一直于殿中听观正禅师诵经超度。
前前后后一共耗将了三个多时辰,顾相檀始终默默地跪在佛像前一动未动,待到礼毕时,安隐来扶他,顾相檀的腿都有些酸软了,不过今日七世子赵则和三世子赵界也同他一起来了,赵则烧了不少纸钱,赵界却始终安安静静地和顾相檀一同跪着,直到顾相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