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权臣 by 林千寻[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曜权臣 by 林千寻[完结+番外]-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谭笑悯平日里最怕蔡衡宇,如今好不容易逮着了蔡衡宇出丑的机会,自然是背地里笑得死去活来。
段启云不知何时绕到了两人背后,在谭笑悯后脑勺上敲了一扇子:“快收起你那蠢样吧,蔡大人心情坏着呢,当心他拿你撒气。”
谭笑悯这才将笑容硬生生吞了下去,低声问道:“蔡大人他这是怎么了,被谁揍了?”
“我不知道,”段启云摊了摊手,“不过,据说他今日一早被皇上召进宫去了,回来便成了这副模样。”
韶宁和远远看那伤势,猜测道:“该不会是被器皿给砸出来的吧?”
如此一说,三人都不仅心下好奇,究竟是什么事儿,能让九五至尊的皇上,不顾形象地拿器皿砸人。

蔡衡宇虽说模样有些狼狈,但好在气势未减,见三人来齐,便召集他们开会议事。
“今日商议之事,是关于西北驻军管辖问题的后续讨论,”蔡衡宇开门见山,直切正题,“宋翊兵败之后,西北大军群龙无首、人心涣散,时常发生内讧斗殴事件,上官远途与李往昔二人,根本压不住他们。眼看着境外贼寇又开始蠢蠢欲动,皇上希望我们能尽快拿出一个有效的方案,稳定军心。”
众人听到此处,便基本上猜到了蔡衡宇额头上伤口的来由,想必是皇上大清早召他过去询问解决之道,蔡衡宇一时想不出有效对策,皇上急躁动怒,便对蔡衡宇动了手。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眼下西北驻军混乱局势之严峻,否则也不会将年轻的皇帝逼得如此暴躁。
谭笑悯道:“军队必须军纪严明,如今西北驻军之所以不把朝廷指派的两名官员放在眼里,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军法已形同虚设,如果朝廷能手段强硬地杀一儆百,想必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但那只是一时震慑罢了,”段启云反驳道,“如果只是对付一般的军队,或许杀一儆百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已经发生过一次叛乱的西北驻军来说,目前群龙无首的状态,存在很多隐患,如果朝廷再用极端的手段压制,很可能会触发第二次暴动,这不论对朝廷还是对军队,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蔡衡宇对此不予置评,只是看向韶宁和:“你有什么看法?”
韶宁和原本一直低头沉思,见蔡衡宇点名询问,不答反问:“我比较好奇的是,目前军中未参与此次叛乱的那些将士,对于宋翊叛乱一事,究竟是什么看法。”
蔡衡宇看了看手中李往昔发回的奏报,道:“大部分将士认为,宋翊谋反,完全是被朝廷所逼,是朝廷对有功将领不够信任的结果,他们对朝廷的做法感到寒心。”
韶宁和摇了摇头,喃喃自语:“这不像是普通将士会关心的问题。”
蔡衡宇皱了皱眉:“什么意思?”
“我少年时期,曾跟随叔父在地方军驻地呆过一段时间,与中下层将士有过不少接触。据我了解,那些将士大多是平民出身,参军入伍,不过为了混口饭吃。高高在上的大将军,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比起朝廷关于上层将领的更替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军中粮食够不够吃、棉衣够不够暖和,开战之后能不能多杀几个敌人、少受一些伤害。”
韶宁和顿了顿,看了蔡衡宇一眼,继续道:“所以我认为,对于大部分驻军将士来说,朝廷派谁来接替军权、宋翊是不是被朝廷逼反,这些事情根本不足以引发军中内乱,除非有人故意散布有损朝廷威信的流言,或是针对几名手握重兵的大将进行策反,才会导致如今这样混乱的局面。”
蔡衡宇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问道:“那么依你之见,如果真有人散布对朝廷不利的流言,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查出散布流言、动摇军心的人是谁——我猜测,如果仅凭一人之力,恐怕难以达到动摇整个军心的程度,此人必定有同党。朝廷一方面要控制流言继续散布的趋势,一方面还要对将士进行正面引导,而这样的引导……”韶宁和说到此处,犹豫了一下,才接着道,“这样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对宋翊个人威信彻底摧毁的基础之上。”
谭笑悯好奇问道:“如何摧毁?”
“宋翊在西北军队中,个人威信很高,分析其原因,一部分是他在多年征战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他善于布施恩惠、笼络人心,这一点,从前谏议大夫张大人之子那件事上便可看出端倪。这样的个人威信树立起来之后,很容易转化为盲目的个人崇拜,就算宋翊要带着他们自立门户、自封为王,也非难事,他们甚至觉得,这就是男儿霸业。
“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们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宋大将军,其实并没有什么雄心霸业,他不惜带着所有出生入死的兄弟背叛朝廷,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女人,那女人一死,他便被彻底击垮,这也是他最终兵败的根源——如果他们知道了这样的真相,他们还会继续对宋翊无条件崇拜么?”
在场众人听了这一番话,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段启云手中折扇一收,掷地有声地赞叹:“好一招攻心计。”
蔡衡宇与谭笑悯也点头附和:“如此一来,将士们对宋翊的个人崇拜信念被摧毁,不论流言如何滋扰,都无法再掀起什么风浪了。”

散会之后,谭笑悯跟着韶宁和一路出来,笑着道:“想不到,韶大人第一次参加四大夫会议,便解决了皇上的燃眉之急,看来日后高升,指日可待了啊。”
韶宁和敷衍地应付了几句,心中却像是压着一块石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他回到家,吃完饭。
伶舟看出韶宁和一回来便有心事,于是趁着韶宁和来喂药之际,询问他为何事烦恼。
于是韶宁和便将今日会议之事简单叙述了一下,叹道:“宋将军谋反的确不该,但他与董姑娘的事,也确是朝廷所逼。现在宋将军已死,原该一了百了,我却还要在他死后,往他个人声誉上抹黑,我心中十分过意不去。”
伶舟按了按他的手背,安慰道:“你不必如此自责,你这么做,也是为了稳定军心,为朝廷解忧。”
韶宁和苦笑了一下:“你不必替我粉饰,其实我自己心里清楚,什么为朝廷解忧,我不过是想趁此机会,得到皇上的赏识罢了。”
伶舟无言以对,他总觉得韶宁和是一个极端的矛盾体,一方面他心慈手软,时常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生悔意,但另一方面,他又咬着牙关让自己狠下心肠,仿佛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逼着他必须往上爬。
两人沉默良久,互听韶宁和喃喃自语:“不知道,当初丞相大人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爬的时候,他究竟是如何一番心境。他是否……也曾像我这样内心惴惴不安?”随即他又淡淡一哂,“想必是不会的。”
伶舟身子一震,面色微变。他望着韶宁和兀自沉思的侧脸,竟吐不出一个字来。

第九十六章

很快,这一年便到了年尾。
除夕这一日,繁京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开门出来,便能望见白皑皑的一片雪景,蔚为壮观。
韶宁和站在门口正望得出神,便见万木拿了一把扫帚,自他门前走过。
韶宁和忙唤住他:“万木,你做什么去?”
“扫雪啊。”万木答。
“哎,再等等,”韶宁和看了看满地铺着的厚厚的积雪,有些舍不得,“晚点再扫,先让我再看会儿。”
“好嘞。”万木也不多话,就抱着扫帚在一旁蹲着。
韶宁和看了看他,他也看着韶宁和。韶宁和无奈了:“你蹲那儿做什么?”
“少爷您不是说要再看会儿么,所以我就等着呗。”
“你没别的事儿干了?”韶宁和赶他,“干自己的活去。”
“哦。”万木正要转身,忽见鸣鹤从屋里出来,一脚便要踏上雪地。
万木忙喊:“喂喂,鸣鹤,别踩!少爷要赏雪景,你别踩坏了。”
鸣鹤一脚悬空僵在原地,有些疑惑地看向韶宁和。
韶宁和扶了扶额,他只是让万木先别扫雪罢了,可没说不让人踩……他以前一直觉得万木呆呆傻傻的没什么不好,现在却觉得,还是……稍微有点丢脸。
却听万木又在一旁烦恼开了:“可是这雪地不让踩,我就没法出去,没法出去,就没法买面粉和肉馅了,这可怎么办呢?”
鸣鹤问道:“买面粉和肉馅做什么?”
“当然是为了包饺子啊,除夕夜不都吃饺子的么。”
鸣鹤点了点头,道:“交给我吧。”说着足下一点,施展轻功直接飞出了院子,竟未在雪地之上留下半个脚印。
万木呆呆看着他飞身遁去的背影,脸上有毫不掩饰的惊艳之色:“少爷您看,鸣鹤那身轻功真俊,如果我也能学成这样的功夫该多好。”
韶宁和觑了他一眼,不得不实话实说:“你……还是算了吧。”
“为什么啊?”
“你长得太壮实了,学轻功,恐怕事倍功半。”
万木看了看自己魁梧的体格,一脸被打击的模样。
韶宁和不忍扫他的兴,只好又安慰他:“不过你学学少林派的拳法,还是不错的。”
万木顿时来劲了:“好,等我学会了拳法,一定要和鸣鹤比试比试,看看是他的轻功厉害,还是我的拳脚厉害。”
韶宁和顿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头熊仰着脑袋跟天空中一只白鹤叫板的场面,突然觉得,这两种动物貌似八竿子搭不上边。

两人正说着话,伶舟已从自己房里开门出来,一脚踏出时,踩在雪地上,发出“嘎吱”一声脆响。
“啊——”万木一声惊叫,“伶舟,你踩坏了少爷的雪!”
“少爷的血?”伶舟看了看万木,又看了看韶宁和,一脸莫名其妙。
“雪!雪!”万木指着伶舟脚下,一脸的痛不欲生,“刚才鸣鹤宁愿施展轻功也不舍得踩一下的雪,你居然……居然……”
韶宁和忍无可忍,一抬掌合上了万木的下巴:“大清早嚎什么嚎,一边呆着去。”
伶舟总算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只见他微微一笑,还偏就踩着那雪地,一步一步朝韶宁和与万木的方向走过来:“雪地么,光是用来看是不够的,还得用来踩,否则,它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韶宁和不解道:“此话怎讲?”
“看,只是视觉的享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