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升官发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升官发财-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了基础。||

作为总设计师,能看到自己亲手铸造的神箭扶摇直上、冲破九霄,能亲身感受到自己心爱地产品在星空下喷薄而起,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最大慰藉。每当火箭腾空之时,他都要在发射指挥大厅,所以从未亲眼目睹自己的火箭升空时的震撼,有人问他。你不后悔么?他总是很郑重地说?我的心早已与神箭一起飞到了浩翰的苍穹,在那里,有我未了的飞天情……

作为总设计师,郑福除了抓各系统的基本方案、指标和要求技术状态的变化、火箭逃逸系统等技术创新工作等,还要当抓火箭质量的黑脸包公。谈到质量问题,虽说郑福讲话话音不高,份量却很重。更是时刻不忘为他地严细慎实质量经作详细的注解!

为了发射的成功,每天的技术阵地都能找到他高大而忙碌地身影。但任务的间隙,郑福也有松弛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灵丹妙药,就是欣赏从荒凉的戈壁滩上捡回很多极有沧桑感的树根和各种千奇百怪的大漠石。就这样一张一弛。郑福在奋斗着。

此时长征二号捆绑已经被点火发射成功,屏幕上显示着上升中的火箭,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他对着屏幕。不停的给在坐地各位前来视察工作地老领导讲解着火箭的运行状态。

“抛弃逃逸塔……”

“四个助推器分离……”

“一级火箭分离”!……

“整流罩分离后视……”

“二级火箭主发动机熄火……”“箭船分离……”

“推进舱帆板展开……”

郑福对着话筒不停地道。他的声音顿时响彻了整个发射控制室。

“我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

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地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地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主要在“长征2号”

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郑福对着话筒介绍道。听得各位领导都不住地啧啧赞叹。

这时那个文职干部又找到了闲下来的美女数据员,她额头上紧张的渗出着少许汗水,整个人白嫩的脸蛋也透着一丝丝喜悦的晕红。看来她对于发射成功也是惊喜非常。

但此时的她却被那文职领导给缠住了道:“真是振奋人心啊!刚才还没有给我讲完吧!麻烦您再仔细给俺讲讲一讲!”

美女数据记录员见实在是逃脱不过,也便紧蹙下眉头。接续给他讲解了道:“运载火箭还有一系列指标。技术指标包括运载能力、入轨精度、火箭对不同重量的有效载荷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首先说说运载能力吧!火箭能送入预定轨道的有效载荷重量。有效载荷的轨道种类较多,所需地能量也不同,因此在标明运载能力时要区别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卫星过渡轨道、行星探测器轨道等几种情况。表示运载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给出火箭达到某一特征速度时的有效载荷重量。各种轨道与特征速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把卫星送入185公里高度圆轨道所需要的特征速度为7。8公里秒,1000公里高度圆轨道需8。3公里秒,地球同步卫星过渡轨道需10。25公里秒,探测太阳系需1220公里秒……”

“那飞行的程序呢?”文职领导凝视着她丰满的胸部一眼,忍不住继续问道。

美女数据记录员接着又硬着头皮道:“飞行程序主要包括下面方面,运载火箭在专门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火箭从地面起飞直到进入最终轨道要经过以下几个飞行阶段:大气层内飞行段:火箭从发射台垂直起飞,在离开地面以后的10几秒钟内一直保持垂直飞行。在垂直飞行期间,火箭要进行自动方位瞄准。以保证火箭按规定的方位飞行。然后转入零攻角飞行段。火箭要在大气层内跨过声速,为减小空气动力和减轻结构重量,必须使火箭地攻角接近于零。等角速度程序飞行段:第二级火箭的飞行已经在稠密的大气层以外,整流罩在第二级火箭飞行段后期被抛掉。火箭按照最小能量的飞行程序。即以等角速度作低头飞行。达到停泊轨道高度和相应地轨道速度时,火箭即进入停泊轨道滑行。对于低轨道的航天器,火箭这时就已完成运送任务,航天器便与火箭分离。过渡轨道:对于高轨道或行星际任务,末级火箭在进入停泊轨道以后还要再次工作,使航天器加速到过渡轨道速度或逃逸速度,然后航天器与火箭分离……”

“还有呢?我希望得到全方位的资料,你要把最详尽的信息告诉我啊!我回去一定好好写这篇报告文学!完成组织的任务!”文职领导似乎感觉目前的信息还不够完全。继续打破沙缸问到底的道。

“当然。还有火箭的设计特点!这个比较复杂,既然您这样追根秋底。我就给您讲讲吧!!!!运载火箭地设计特点是通用性、经济性和不断进行小地改进。这和大型导弹不同。大型导弹是为满足军事需要而研制的,起支配作用地因素是保持技术性能和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导弹的更新换代较快,几乎每5年出一种新型号。运载火箭则要在商业竞争的环境中求发展。作为商品,它必须具有通用性,能适应各种卫星重量和尺寸的要求,能将有效载荷送入多种轨道。经济性也要好。也就是既要性能好,又要发射耗费少。订购运载火箭的用户通常要支付两笔费用。一笔是付给火箭制造商的发射费,另一笔是付给保险公司的保险费。发射费代表火箭的生产成本和研制费用,保险费则反映火箭的可靠性。火箭制造者一般都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并不断通过小风险的改进来提高火箭的性能。运载火箭不像导弹那样要定型和批生产。而是每发射一枚都可能引进一点新技术,作一点小改进,这种小改进不影响可靠性,也不必进行专门的飞行试验。这些小改进积累起来就有可能导致大的方案性变化,使运载能力能有成倍的增长。……

80年代以来,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已经面临航天飞机的竞争。这两种运载工具各有特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获得发展。航天飞机是按照运送重型航天器进入低轨道的要求设计的,运送低轨道航天器比较有利。对于同步轨道航天器,航天飞机还要携带一枚一次使用的运载器,用以把航天器从低轨道发射出去,使之进入过渡轨道。这样有可能导致入轨精度和发射可靠性的下降…………”

“火箭已经进入预定轨道!”

“卫星已经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发射室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整个场面都沸腾了起来……

第215章【郑军长成了大红人!】

看在老烟勤奋更新的份上!兄弟们叔叔阿姨们,继续抬抬赏几张月票啊!推荐票也要!不然人怀疑老烟人品不好,更这么多了,月票也涨得慢呢!

郑福凝视着屏幕,不禁激动的热泪盈眶。身边的军委领导也向他表示由衷的祝贺。此次第5代捆绑式火箭卫星发射完满成功,意义十分重大。

果然不出意料,郑福的军事业绩受到了军委领导的一致赞赏!身边的那个文职领导也不由的对着身边那个长相甜美性感的数据程序员翘起了大拇指道:“你们的业务水准真不是一般的扎实!我由衷的敬佩啊!是不是您的郑福军长领导有方呢?我去采访他!准备做个火箭发射的及时通讯,发表在《解放军画报》上!”

“恐怕郑军长这个时候没有空闲吧!我觉得他最近一定会马不停蹄的研制第6代火箭呢!”美貌的数据记录员笑着道。

“不会吧!昨天中午的时候。他汇报火箭情况地时候,似乎体力不支,这样卖命下去怎么可以?据说中央领导会新派下属给他!让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呢!”那个文职领导干部不小心说漏了嘴道。

“什么?郑军长又要升官了?”那个相貌甜美。身材性感的数据程序员忍不住又惊叹了一声道。一边说着,一边用审视的眼神凝视着那个文职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