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财色- 第10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无病自然是不能够让高层觉得自己的公司居然已经开始在威胁政府的威信了,于是便对朱老板要求道。
  朱老板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就是这么一说而已,你姑妄听之吧。”
  但是朱老板也觉得范无病的这个决定或者能够一下子化解京城地产商们的集体反弹,毕竟在争取未来那些虚无的超公民待遇同保障目前的高额利润之间,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前者,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定,但是现在的高额利润是谁都看得见的。
  与其跟政府方面对抗,去争取一些不切实际的待遇,倒还不如老老实实地低下头来赚钱为好,等到资金实力强大了,还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只要京城地产商的联盟一破灭,那么因为霍天成案的最大阻力就溃不成军了,政府方面也不用担心其他方面的影响,此事就简单多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宣布这个消息,明天吗?”朱老板在电话中问道。
  “嗯,不准备搞得太隆重了,很随意地发布一下消息就可以了。”范无病回答道,“如果太正式了,为面会引起比较大的震动的,过犹不及。”
  范无病的担心也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政策的推出虽然是很好的,但是在配合和时机的把握上也很重要,最紧要的就是能够拿捏住一个度的问题,就好比是范无病想要宣布自己进军京城房地产市场一样,如果太低调了,注意到的人不多,起不到作用,如果太高调了,注意到的人太多了,作用就太明显了,很有可能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那样的话自己付出的代价就太高了。
  对付霍天成,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个就是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霍家这个大麻烦,第二个就是顺便敲打一下不安分的那些势力,否则的话,他们认不清形势,以后总会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一些或多或少的阻碍的。
  就像是这一次的霍天成案当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事儿跟自己有关系,但是还有人硬着头皮顶着风要保霍天成,虽然这事儿或者跟他们自己的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不给自己面子。
  如果不让他们知道范氏投资集团的力量有多大,估计以后类似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范无病一定要把霍天成案给定成铁案,让霍天成三兄弟伏法,也是在给自己树立威信。
  不管怎么说,在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九日,范氏投资集团总部及所属的各分公司同时与当地消防部门联合举办的消防工作演戏的时候,总部的一位高管在接待来访的上海本地媒体记者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范氏投资集团正在考虑筹措两百亿资金,进入京城的房地产市场。
  这个消息可是不得了,虽然没有获得其他方面的消息的证实,但是大家都很清楚,以前范氏投资集团一直没有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大老板范无病没有这方面的意向。
  但是此时范氏投资集团总部的高管既然放出了这种话来,自然不可能是空**来风,想必是范无病已经改变了主意,也想加入到群雄逐鹿的京城房地产开发市场当中去了。
  因此晚间的报纸上立刻就加上了这一条重要的消息,毕竟这么大的商业活动,影响何其深远?那是要随时上报纸的头条新闻的。
  更为特别的,是驻在上海这边儿的几大门户网站的新闻采集人员,立刻发现了这条消息的价值,因此在范氏投资集团该位高管说完这话不到半个小时之后,三大门户网站上就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此事,并请了众多非常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分析此事的可行**。
  大部分经济学家在谨慎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都表示目前房改是大势所趋,要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难的问题,自然就要大力开发房地产市场,那么作为一直具有浓厚的公益色彩并且跟政府方面合作良好的范氏投资集团,肯定是有理由支持政府的这一决定的。
  尤其有一些人也提到了范氏投资集团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参与的基础建设工程,以及像是修建水库的堤坝,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等一些利国利民的举动,认为即便是出于整顿目前一片散乱的房地产市场,范氏投资集团也有涉足这一领域的充足理由,更不用说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利润也很丰厚了。
  京城的房地产商们立刻就对此产生了警惕,毕竟京城这么一块儿地方虽然很大,可是开发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范氏投资集团高调入京的话,他们的资金量和实力足以支持他们甩开银行,单独开发各种楼盘,这样一来,就会对依靠银行贷款为生的各房地产开发公司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人家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开发,拿地成本和建筑费用显然是不会比自己这些人高的,而其中的一些公关成本也会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自己这些人怕是没有什么可以跟人家正面对抗的成本的。而且还有一点,假如范氏投资集团愿意向银行方面贷款的话,估计银行方面会给予他们最优惠的待遇,毕竟借钱给这样的大公司,产生坏账的可能**要小多了。
  诚然,在通常情况下,国有银行根本就不担心产生坏账,或者有时候也会故意选择产生一些坏账,以达到某些人的良苦用心,但是在涉及到几十亿上百亿或者更多的贷款的时候,谁也不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假使是在这种大事情上耍滑头玩小聪明的话,很容易将自己给栽进去的。
  以往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利用职权之便搞出了漏洞来,虽然为了影响,官方层面上并没有什么表示,但是私下里面就通过一些比较极端的渠道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定点清除,所以为了个人安全之便,在这种大事上,敢于玩花样儿的人并不多,如果真的走到了这一步,那就算是铤而走险了。
  此外,从范氏投资集团中传出来的消息表明,范氏投资集团正在考虑制定积极的房地产开发方案,从京城中获取大量的地皮,以为开发之用。
  然而这还不算是完,在第二天的时候,京城政坛之中又传出了一个消息,政府方面正打算向人大提出一份议案,正式对房地产开发行业做出一些限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据说对囤地现象要有一个制约,即在拿到一块儿地皮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必须进行开发,否则的话,政府方面将有权力将该块儿地皮给收回,以作为惩戒。
  有人说,这是因为在今后几年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资金开始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利用手里面的巨额资金进行囤地,以牟取暴利,这个政策就是要避免这种炒地皮的事情发生。
  这个消息立刻就让众人感到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在表面上来看,这个政策隐约之间是在限制范氏投资集团这样的大资金控制京城地皮,以免造成地价过度上涨,但是对于京城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范氏投资集团还没有杀入这个市场,而自己就先感觉到了地产新政带来的巨大压力。
  说实话,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当中,正儿八经的地产商拿到地的时候,这块儿地皮往往都已经是过了几道手了,层层盘剥下来,利润已经很薄了,真正能够赚大钱的,就是那些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拿到地皮的人,或者说是那些能够拿到土地出让权的批文的人。
  只有空手套白狼才是最赚钱的生意,至于真正搞开发的,赚得都是些辛苦钱了。
  &;nbsp
  ;然后这项法案如果真的在人大通过的话,最着急的,其实并不是这些地产开发商们,而是那些以倒卖地皮为乐的衙内们,因此大家都想着,这项法案,未必就能通得过。

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
  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房地产过热、市场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四个个时期。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几乎没有房地产市场,没有房地产业,只有建筑业。城镇住房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建好的住房不出售,主要是通过职工所在单位,按照工龄、职务、学历等打分排队进行分配。对于分配后的住房,只收取象征**的、近乎无偿使用的低租金。
  这种住房制度通常被概括为国家统包住房投资建设,以实物形式向职工分配并近乎无偿使用的福利**住房制度。在这种住房制度下,住房建设投资有去无回,不能循环和周转,而且收取的低租金不够支付住房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费用,住房建设以及维修和管理成了国家的沉重包袱,而且也抑制了个人对住房的投入,城镇住房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之后,高层提出解决住宅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比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的潜力不小。这种思路就打破了传统的住房公有制、福利制观点,描绘出了住房新制度的基本蓝图。
  两年之后则正式提出了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准许私人建房、买房、拥有自己的住宅,不仅新建住宅可以出售,现有住宅也可以出售。
  一九九二年下半年到一九。九三年的上半年,我国许多地区骤然掀起了房地产热潮,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在部分地区,主要是海南、广西北海,房地产开发出现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
  从海南的情况看,到一九九三年。中期,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一万家以上。商品房非常畅销,已竣工的商品房,除一些边远、交通不便或少数县城所建的少量商品房外,其余的已销售一空,还出现了购买商品房交预购金的现象。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急剧升温,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不仅加。剧了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的供需矛盾,带动了其价格较猛上涨,而且由于挤占了过多的建设资金,致使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不足。内地资金纷纷流向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