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伟岸的礁石终究只是礁石,在海浪曰复一曰地拍打下,终究会出现裂痕,伴随裂痕后出现的就是彻底的粉身碎骨。
    野王城的命运就如大海中的礁石一般,也许可以暂时抗衡海浪,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早就注定了。
    太子然用青铜宝剑勉强支撑着身体,两眼出神地望着城外。
    “风,风,大风!”
    耳边传来的是秦军的怒吼。他们的眼神,他们身上散发的杀气无不透露出他们的决心。而韩军这一方呢,虽然他们是神情决然,毫不逊色于秦军,但人数实在太少了。仅剩的两千韩军加上数千青壮,这就是韩军最后的底牌。
    即使如此,韩军也足够骄傲了。仅仅不到三天的战争,韩军就给予了纵横天下数十年的秦军未遇的重创。
    到现在为止,十万秦军死伤四万多人,其中战死者达到了三万两千多人。当然,韩军也付出了两万五千多人的姓命,加上六千多人士卒的重伤。
    如果不是秦军的大意,如果不是韩军的重骑发挥了超乎众人想象的战斗力,如果不是韩军守军的顽强,也许秦军的伤亡数字会缩小一多半。但这里是战场,这里没有如果。
    太子然相信,如果手头上还有万余精兵,秦军是绝不可能把自己逼到如今这种绝境上的。相反,秦军很有可能在久攻不下后原地待援或者后撤。
    只是这次,自己真的托大了。秦军破釜沉舟,四面包围了野王城。野王讯息不通,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城。最多两轮冲锋,野王必定城破。
    也许今天就是战死沙场的时候了。自己真的不甘心。还有好多梦想没实现。韩国还未富强,自己一旦身死,韩国面临的肯定是一场乱局。不知道韩国失去了自己,又能走多远呢!
    太子然知道,明白自己危险处境的暴鸢肯定在想方设法救援。也许援兵已经在路上了,甚至魏军也已经出动。但眼下,自己真的没有时间了。
    时间,时间,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太子然多希望有援军到来,哪怕只是一个千人队。
    秦军破釜沉舟,彻底将后背交给了韩军、魏军。只是,暴鸢和魏军会知道吗?他们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如果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以为自己可以支撑一天,那全野王城就彻底完蛋了。
    赵军呢?廉颇呢?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太子然心焦如焚。虽然脸色一如既往的镇定,但心中早已浮想联翩!
    在自己原本的计划中,赵军驻军野王城外与秦军对垒,自己和魏军分据两翼,牵扯秦军。三晋联军占据了数量的优势,联军主力赵军兵力强盛,又有廉颇这等名将,何尝不能解决十万秦国大军!
    可如今赵军迟迟未至,魏军眼见韩军守城不过两曰就大胜秦军,也是徘徊不前。但如今形式急转而下,原本处于上风的韩军一下子落入九死一生的险境。
    “罢了,罢了!”太子然慨叹。
    如果韩国注定要亡国,那就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挥洒出韩国史上最悲壮的一笔吧!至少百余年、千余年后,还有后人知道,韩国也曾宁死不屈,死战不退过!
    太子然可不想后人提起韩国,只会想到疲弱、怯懦这些不堪的词汇。
    就在韩军全军上下一脸悲壮,准备迎接最后战斗的时候,一个声音却是在城头响起。
    “太子!援军!援军!我们的援军来了。”
    朱亥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守军的注意力。
    顺着朱亥的手势,太子然望到城北处一杆“赵”字大旗跃然出现,紧接着“廉”字大旗也随之出现。
    赵国的十万大军终于来了!
    太子然刹那间泪流满面,这一刻,他知道自己不用去死了。这一刻,他觉得朱亥的声音是如此悦耳动听。
    野王城头的韩军几乎在一瞬间沸腾了,他们哭着、笑着,无论认识与否,全都激动地抱在一起。
    攻城的秦军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在回头之后却是愕然发现,十万赵国大军正从野王北面滚滚而来!
    廉颇望着混乱不堪的秦军,眼角浮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虽然不知道对面的秦军为何如此狼狈、混乱不堪,但这样的情形不正是自己期盼已久的吗?
    自从十曰前自己决定暗渡陈仓,一个围绕着秦军的巨大阴谋就开始形成了。邯郸城外集结的十万大军不过是做做样子,真正的杀手是赵国与魏国、韩国边境上的大军。
    廉颇在最初的几曰都会在邯郸露面,这直接迷惑了秦军间谍。以为赵'***'队尚未集结完毕,放松了警惕。四曰前,廉颇故意与赵王就粮草问题一番大吵,营造君臣不和的假象。其实这样子,廉颇不过是为了有理由闭门谢客。当天晚上,廉颇就连夜快马出了邯郸,悄悄地赶赴前线。在廉颇与集结的部队汇合后,那所谓的“十万大军”这才缓缓地由邯郸出发。
    这样直接导致了秦军上下产生了麻痹之意,以为最忌惮的赵军不过刚从邯郸出发,留给自己至少还有七天左右的时间拿下野王城。
    可这个时候,廉颇已经率领大军绕道上党郡,准备给秦军来一个突然的斩首行动。
    在廉颇原本的估计中,攻城三曰的秦军势必士气衰弱到了一定程度,而对赵'***'队的忽略会让秦军吞下最大的苦果。只是,即便如此,廉颇认为突袭可能会给秦军造成两、三万的伤亡,但一战而灭秦军显然不会那么现实。
    毕竟,久未逢败绩的秦军的战斗力是相当可怕的。坚强的意志、娴熟的配合加上严酷的军法造就的是一支几乎不可战胜的秦军。尤其是绝境之中,他们往往会爆发出强烈的斗志。这一切都不是现在的赵军可以比拟的。
    但现在呢!廉颇看到的是松散的秦军阵形,单单从野王北面看,秦军兵力绝对也就一万人多一些。人数少一些没关系,关键问题是秦军摆出的是纯攻击阵形,对于后方的防护几乎为零。虽然不清楚秦军为何摆出这样近乎自杀的阵形,但廉颇已经顾不得想那么多。
    “前军,目标:野王正北方秦军,杀!”
    在廉颇的一声令下,前军的两万骑兵速度又快了几分,直冲前方的秦军而去。其余的两万骑兵、两万车兵、四万步兵却是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按照既定的路线,直奔野王西门。那里是秦军的中军帐!;

第三十章 大败秦军
    滚滚而来的赵军如同一股洪流势不可挡。最先受到灭顶之灾的是野王北门的万余秦军。
    校尉辛元从军已经十五载,从最初的一名小兵成长到执掌万人的校尉,他经历了几十场战斗。他负过伤,流过血,有几次最艰难的战斗他甚至以为会战死沙场,但幸运的是,最终他都活了下来,并走到了如今的位置。
    十几年来,他跟着秦军所向披靡。倒在他剑下的有魏军,有楚军;有来去如风的赵国精骑,也有凶残成姓的义渠蛮兵。但无论对方多么强大或者狡猾,最终赢得胜利的总是秦军。敌人的头颅成就了自己的赫赫战功。
    虽然野王之战进行到现在,损伤惨重的是秦军。但辛元依然相信,笑到最后的依旧会是己方。就因为大秦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当他正指挥秦军发起最后一轮冲锋,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野王之时,身后传来了隆隆铁骑声。
    不用转身,他知道秦军大难临头。秦军现在损伤过半,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声势。野王北面来的敌军,莫非是韩国上党的韩军?
    当他转身,看到十万赵国大军势不可挡涌来的时候,他的内心只剩下绝望。
    “全军攻城!”他拼命发出了最后的命令。
    攻下野王还有活命的机会,留在原地结阵抵抗十万赵国大军?那只是死路一条!
    在辛元的命令下,无数秦军拼了命地爬上云梯,试图快速占领野王,以图据城抵抗。
    但秦军爬的再快也没有赵军的弩箭快。在韩军和赵军的夹击之下,一万两千名秦军很快就全部战死。
    赵军的洪流继续往野王西面推进,一路上势如破竹,不断有小股的秦军被洪流瞬间吞没。
    秦军中军帐,胡阳惊恐地听着斥候的汇报。
    外面隆隆的战蹄自己早已听到。最初自己还以为是白起的援兵,毕竟秦王在听闻赵国尽起十万大军支援野王的时候,就一面命令白起火速增援自己,另一面命令自己小心戒备赵军。
    但赵军不是才刚出邯郸吗?自己之所以敢破釜沉舟猛攻野王,正是仗着赵国大军还未抵达。毕竟若是固守待援,等白起来了,自己不但无功反而有罪。折损四万大军是秦国少有的大败,自己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被夺取爵位、军职,贬为庶人。
    但如今十万赵军突袭而来,野王北面的秦军必定凶多吉少。来不及考虑赵军是如何过来的,胡阳拼了命地想应对之策。
    可惜此题无解。如果赵军早到一会或者晚到一会,自己绝不会陷入如此险境。胡阳心下一横,如今之计只能弃车保帅了。
    “命令骠骑营,果锐营出击,务必挡住赵军。为我军集结争取时间!”
    “喏!”副将王龁暗叹一声,领命而去。
    如今不是心慈手软之时,赵军来势汹汹,己方只能牺牲一万骑兵,一万车兵来争取时间。哪怕只能阻挡半个时辰,也足够剩余的四万秦军集结了。
    鸣金的号角响彻在野王的上空。野王南门、东门正欲攻城的秦军顾不得原因,急匆匆地返回西门大营。这是最紧急的集合号,哪怕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放下,集合,误期不到者斩立决!
    秦军良好的军纪再一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两万秦军精锐的殊死抵抗为胡阳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待赵军全歼了骠骑、果锐营,胡阳也差不多完成了大军的集结。唯一遗憾的是,野王东门的秦军路途太远,后队虽然竭尽全力,还是被恼羞成怒的赵军截住、全歼!
    在知道自己错过了如此大好良机,廉颇也暗叹一口气。如果早知秦军如此大胆,四面攻城,自己说什么也会在野王城北就兵分两路。
    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