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奇情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湖奇情录-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彭长老见杨聪如此信任赵小丰,便道:“赵掌门,再下在北京城里探得一个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听说这怀恩生前养了几个义子,后来都送到江湖中去了,听说有一个就在你们华山派里。”赵小丰和卓一华听了均吃了一惊,道:“这消息可靠吗?”彭长老道:“我也是听说而已,所以要找到这个小太监,但你们这次与弥勒教的人相遇见,恐怕也不是巧合吧?而且各派的行踪那弥勒教均了如指掌,我看他们定在我们各门派都安插有耳目,这怀恩我就怀疑是弥勒教安插在朝廷里的耳目。”鲁长老道:“这怀恩是当今皇帝的红人,这忠圣门会不会与朝廷有关?”赵小丰摇摇头道:“朝廷里有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他们的爪牙遍布天下,哪里用得上一个小小的忠圣门?”众人听了想想也是。
彭长老道:“听说这怀恩生前养的几个义子均很听他的话,如果这怀恩是忠圣门的人,那么他的这几个义子也是忠圣门的人,我们只要查到这几个人的下落,就能顺藤摸瓜揭开这忠圣门的秘密。”赵小丰道:“此事关系到我华山派的事情,我能不能与你们一同前往,找到那小太监问一个明白。”杨聪笑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赵大哥,你今天请我们吃了这么一顿丰盛的酒菜,我们想不要你去也不行啊!”鲁长老也笑道:“赵掌门能肯与我们同行,那大家就不怕碰见弥勒教的人啦!咱们是求之不得呢!”众人开怀畅饮,直喝到有些醉意,杨聪等人才离开酒楼回到江边的船上休息。
第二天,赵小丰带着卓一华等人早早来到江边,赵小丰等人上了船,杨聪便令人启锚扬帆,船顺着大运河往苏州而行。这苏州也是大运河上一个繁华的城市,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苏州还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国都,古称姑苏,船行了一日,便到了苏州城,这苏州有云岩寺、虎丘和寒山寺等名胜。寒山寺位于苏州城外,建于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原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诗僧寒山在此做过主持,后人为他塑像,后称寒山寺,后来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寒山寺名声鹊起,众人游了寒山寺,便往云岩寺而去。
彭长老早已派钱云飞调查了这小太监的住所,知道他隐居在云岩寺的周围,几人到了苏州城里,便有丐帮弟子引着众人向云岩寺走去。这云岩寺建于五代时期,历经千年,是一座倾斜的古塔,高一百三十多尺,七级八面,向西北方向倾斜,但斜而不倒,经历了千余年,因此很有名气。众人往那云岩寺而去,也无人怀疑,只道是游山玩水的游客。众人经过虎丘时,赵小丰便提议顺便到虎丘游玩,众人见时间还早,又是顺路,都赞成他的建议,于是众人便上了虎丘。这虎丘原来叫海涌山,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死后,千万人为他修筑墓穴,筑三日而有一白虎居上,故称虎丘。这虎丘山上岩石奇特,山林秀丽,风景优美。
虎丘最出名的景色还是“剑池塔影”,塔影即指云岩寺,因为它千年倾斜不倒而出名,而剑池的出名却是与阖闾的墓穴有关。传说阖闾临死前,因为他特别喜欢宝剑,便遗命把他生前喜欢的三千多把宝剑殉葬,并挖了一个深深的大湖,为了使墓穴的秘密不泄露,还把修建墓穴的三千多名工匠砍死在墓室外的一块大岩石上,后来人们把这块岩石称为“千人石”,传说这大岩石的下面就是吴王的坟墓。这大岩石每到大雨滂沱之后,便流出“血水”,人们都说那是工匠当年的血渗透岩石之故,后人同时还把埋葬有宝剑的大湖称为剑湖,剑湖也成了后人探索吴王阖闾墓室的线索。

第二百九十八章 西湖结义(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在剑湖上下大肆搜寻,却一无所获,只见那剑池两壁光滑如镜,尽是刀削斧凿的痕迹,湖底也平坦如镜。秦始皇又派了大量的人四处挖掘,才在剑池的北部发现一个狭窄的隧道,有一丈多长,向北延伸,仅可容纳一人出入,隧道的尽头是三块巨大的条石,横叠在一起,显示出的是一种洞室墓穴墓门的标记。秦始皇大喜过望,派人撬开巨大的条石,往前挖了好几丈远,却一无所获。历代也有不少帝皇和好奇者挖掘这剑池,均一无所获。剑池终年冷气逼人刺骨,湖水终年不盈不虚,终古湛湛,即使是夏秋之季节,湖水也是冷如冰雪,更使剑湖增加了几分神秘。众人兴致勃勃地游了一圈虎丘,才慢慢向那小太监隐居的地方走去。
这小太监原来在宫里叫小桂子,出宫便改叫桂员外了,丐帮众人早已打探得清清楚楚。众人在几个丐帮弟子的带领下,朝那小桂子隐居的村庄走去,只见四周良田数亩,整个庄子气派不凡,松篁簇簇,竹径清幽,楼阁重叠。只见那小太监居住的院子极其豪华,气宇非凡,画栋雕檐,朱门铜锁,两边还蹲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石狮子。众人走到那大门外,见大门紧闭,一个丐帮弟子便上前叩门,但那大门仍然紧闭。彭长老见此情景,低声对众人道:“我看情形有些不对劲,大家小心!”彭长老低声对杨聪道:“帮主,我进起看看。”杨聪点头道:“小心!”彭长老朝韩雪枫招招手,两人便带着几个丐帮弟子翻墙进入了院子里。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彭长老和韩雪枫翻墙出来了,杨聪见两人垂头丧气的样子,知道里面无人,但仍然问道:“怎么样?里面有人吗?”彭长老叹了一口气道:“我们来迟了!那小太监已经被人杀了,尸体还在里面,瞧那伤口还是今天早上被人杀的。”
众人听了均吃惊不小,杨聪连忙道:“走!咱们进去看看!”众人连忙翻墙进入了院子,只见天井里倒着一条大狼狗,脑浆迸裂,显然是死于重手法,厅里飘出一阵阵血腥的气味。众人进入厅里,只见厅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尸体,都是死于重手法,瞧那些尸体的穿着打扮,知道是仆人和家丁,其中两个是丫鬟,杨聪见一个身着华丽绸缎、面皮白净、年纪约二十多岁人斜躺在一张太师椅上,喉咙被人用剑深深地割断了,血迹也凝结了。彭长老朝那人指了指,低声道:“他就是那怀恩的贴身小太监,瞧这屋子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丝毫没有打斗过的痕迹,连屋里的银票、金银珠宝都没动过,看来他们是被人突然间杀死的,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凶手也不是为财而杀人,很可能是他们已经发现我们来找这小太监了,因此他们才杀人灭口的。”众人四处搜寻了一回,也没发现凶手留下什么痕迹和线索,众人都大失所望,于是急忙离开了那院子。
杨聪见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个小太监,现在他却又被人杀了,而且凶手赶在自己的前面,似乎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心情便闷闷不乐,赵小丰瞧出杨聪的心情,道:“贤弟,这小小的一个小太监,即使他不死,我看他知道的事情也有限,你不必放在心上,咱们再想其它的办法吧!”彭长老也一直闷闷不乐,他想:此事除了丐帮的几人和华山派的赵小丰和卓一华之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为什么就那么蹊跷呢!他暗暗看了翠儿一眼,便心里起了怀疑。其实鲁长老等人也是一般的心思,但碍于杨聪的面子,都默不作声,却对她暗暗留心了起来。
众人见这小太监被杀了,也不想在苏州逗留了,众人便乘船向杭州进发。船行了一日,便到了杭州,但天色已晚,因为华山派在杭州也有产业,赵小丰便带着华山派众人离去,杨聪与丐帮众人也到了丐帮的东方分舵。这杭州与苏州以优美的景色闻名天下,是吴越王朝的所在地,古称钱塘、临安,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有西湖和钱塘江名胜,东面还有著名的佛教名胜普陀山,北宋的柳永一篇《望海潮》更是使杭州名声大震,文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极力赞美了杭州的壮丽繁华、西湖的烟柳和钱塘江的大潮,后来南宋把杭州做为国都,更使西湖繁盛一时,名扬天下。到了元朝统一了全国,杭州更是集中了无数西域、中原商贾巨富和达官显贵,西方的大旅行家马可&;#8226;波罗在元朝为官,后来他回到故乡意大利,写了一部《马可&;#8226;波罗游记》,他在此书中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使杭州的富庶繁华名扬西方。
而杭州的美又大部分集中在西湖,如果没有西湖,杭州就失去了她的魅力。杭州西湖是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一个大湖,唐代称钱塘湖,又因为湖在杭州城的西侧,故称西湖。传说古代天上有一条玉龙和一只金凤,它们在银河里找到了一颗珍贵的玉石,把它琢磨成一颗金光闪闪的明珠,这颗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里,哪里便山明水秀,五谷丰登。后来,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派天兵天将来抢走了,玉龙和金凤便追到天廷与王母娘娘争抢,不慎把明珠掉到了人间,变成了明镜般的西湖。那玉龙和金凤也飞落人间,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美丽的西湖。西湖之所以能成为名闻天下的名胜,北宋的大诗人苏东坡起了很大的作用,苏东坡被贬到杭州之时,他带领老百姓把西湖疏浚治理,在湖边修堤坝,还栽种了许多柳树,并在湖里种上荷花,他还写了一首咏西湖的千古绝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把西湖比做古代的美女西施,使西湖的名声大震,后来人们干脆把西湖叫做西子湖。元代诗人卢挚的《喜春来》:“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也极力称赞西湖的美景。

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湖结义(五)

第二天,杨聪等人便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