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侦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衣侦探-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判定性别,那是通过染色体来检验的:人体的细胞(包括白细胞)的核中,第23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在检验时,主要查Y染色质。有Y的,为男性;无Y的,为女性。不光是牙髓腔内的牙髓细胞染色以后可以判定性别,凭借一滴血、一点体细胞,都可以判别男女。

从一颗牙齿怎么判断年龄呢?

人的年纪越大,往往牙齿也越是磨损厉害。法医们根据牙齿的磨损程度可以大致确定死者的年龄:

齿尖开始磨损,约为13~23岁。

齿尖磨耗,露出黑点(齿质点),约为24~35岁。

齿质大片暴露,约为36~55岁。

齿质全部暴露,可以看到齿腔,约为56岁以上。

如果牙齿较多,从牙齿的生长情况,也可以判断年龄。比如,乳齿一般在6个月左右长出,2岁时长满20个。7至8岁,开始换牙,左右上下第一大臼齿开始生长。11岁左右,乳齿全部换成恒齿。16岁前,长出第二臼齿。25岁左右,长出第三臼齿(即智齿)。

镶有假牙、金属齿套的死者,有着明显的特征,法医们常常借助于这些特殊的牙齿,确定死者究竟是谁。例如,1978年5月,在贵州一个山洞里发现一具尸骨,查出上颌第一、二犬齿镶有银铜牙。公安侦察人员广泛调查了历年失踪的人的牙齿特征,发现某生产队失踪的女青年是被骗上山杀死的,杀人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另外,在搏斗中,被害者常常被凶手所咬,在身上留下牙齿的咬痕,这也可以作为破案的线索。

有一次,一位法医根据被害者身上的咬痕,判断为长瓜脸,尖小颏,年龄为20岁左右。根据这一判断,果真一举破案擒获了凶手。

在飞机失事后,死者血肉模糊,认不清脸部,牙齿也常常被用来判断死者的身份。比如,根据死者家属或牙科病历提供的镶牙、补牙、假牙情况,或者根据死者牙齿测定血型、性别、年龄,可以为认清死者身份提供依据。美国在一次空难事故中,死亡近200人,先是用牙齿判断就认出了80多具尸体究竟是谁。

寻找方志敏烈士的遗骸

我国已故的人类学家吴定良教授,曾接到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寻找方志敏(1900—1935)烈士的遗骸。

方志敏烈士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35年1月,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江西怀玉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8月,英勇就义于南昌。

方志敏烈士牺牲后,他的遗骸与许多革命烈士的遗骸混杂在一起。怎样才能从一大堆白骨之中,把方志敏烈士的遗骨一根根找出来呢?

吴定良教授首先从确定方志敏烈士的身高入手。他仔细研究了方志敏烈士生前与别人合影的照片。其中,有的合影者还健在,测出了他的身高。然后,按照照片上的比例,就可以算出方志敏烈士的身高。

知道了身高之后,按照各种公式,可以算出大腿骨、小腿骨之类的长度。这是因为这些骨头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是成比例的。

例如(公式中均以厘米为单位):

大腿骨长度=(身高…61。7207±2。1756)÷2。4378

小腿骨长度=(身高…54。2522±1。9214)÷1。4294…(大腿骨长度)

肱骨长度=(身高…81。5155±2。8903)÷2。8131

这些公式,是科学们对许许多多尸骨进行测量之后才得出来的。

在找到符合长度的骨头之后,还要从骨头的轻重、粗细加以取舍。—般来说,男人的骨头重而粗,女人的骨头比较轻、细。另外,还要考虑到死者的胖瘦。一般来说,胖的人,骨头表面比较光滑一些,而瘦的入骨头表面比较粗糙。

科学家们经过细心地挑选、鉴别,找出方志敏烈士的一块块遗骨,这些遗骨的关节又能彼此精确对拢。就这样,终于完成了这一严肃而又光荣的任务。

对于尸骨的研究,也帮助了公安侦察人员侦破疑案。

在我国某山区,曾发生这样一桩案件:在山洞里,发现几具尸体,尸骨已经散架,混杂在一起。其中有一左手中指骨上套着一只金戒指。

公安侦察人员查出有3个头骨,说明死者是3具。他们把尸骨加以鉴别、分类,证明那金戒指是属于一具女尸的。他们测出了这具女尸的身高。另外,他们还根据女尸的牙齿、估计了死者的年龄。在查明了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左手中指戴一金戒指这些特征之后,破案就有了线索。

法医们通过对尸骨的研究。还纠正了过去传说中的错误。在《水浒》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武松的嫂嫂潘金莲用砒霜毒死了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当时,武松不在家。在火化时,何九叔就把这两块骨头拿给武松看,作为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见证。

其实,这是不符合科学的。人死后,不论是不是中毒,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受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致黑。再说,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中毒后主要是引起呕吐、腹泻、中枢神经麻痹、血压下降,进入骨头的砷极少,也不会使骨头变黑。

为《西游记》作者塑像

在今日中国,《西游记》的读者成千上万,一提作者吴承恩人人皆知。然而,吴承恩是怎么个长相谁都没有见过。

据考证,吴承恩生于1500年,死1582年。在那时,摄影术尚未发明,当然也就不可能留下吴承恩的照片。很多古人留有画像。然而,吴承恩连一张画像也没有传下来。

1982年是吴承恩逝世400周年纪念。发表论文、开会座谈,当然是很好的纪念。美中不足的是,纪念论文发表时,无法同时发一张吴承恩画像;举行座谈会时,无法在会场放一尊吴承恩塑像。

怎样才能弥补这令人遗憾的空缺呢?

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1975年1月,在淮安曾发现吴承恩为他的父亲吴菊翁所写的《先府宾墓志铭》找到了他的祖坟。

人们推测,吴承恩的墓,可能就在他的祖坟附近。

果真,人们依据这一线索,找到了吴承恩的墓,取出了他的尸骨。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根据尸骨中牙齿的磨损程度,推断死者年龄为七八十岁,与吴承恩的去世年龄相仿。

然而,在吴承恩逝世400周年之际,抬出一副白骨,未免太煞风景。

能不能根据吴承恩的头颅骨,恢复他生前的容貌呢?

应淮安县的请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承担了这一工作。因为他们曾根据古代头颅骨化石,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北京人、半坡人等的形象。

骷髅一具,毕竟跟有血有肉的生前面目相距甚远。怎样根据头颅骨复原面貌,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科学工作者把吴承恩的头颅骨安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支架上。经过反复测量、计算、考证,在这头颅骨上塑像,终于还原吴承恩的真面目:黄种人,中头型,长方型的面形,高眼眶,颧弓外突,中等阔鼻子,颜面平而宽。

1982年,就在吴承恩逝世400周年到来的时候,这位古人的塑像飘然出现于他的故居“射阳()”,引起了轰动。

也许你会问,这个吴承恩塑像,真的跟吴承恩相像吗?

这当然无法直接证实,因为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见过吴承恩的人。不过,许许多多类似的事例,足以证明,根据科学原则复原的面貌,大都酷肖其人。

本世纪30年代初,在苏联莫斯科发现了一位马戏团名演员的骸骨。此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死于上世纪末。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人,根据死者的头颅骨,复原了头像。格拉西莫夫从未见过这位名演员。当他的复原头像照片在报刊上发表之后,西方有人找到了那演员的生前照片。一对照,极为相似。于是,格拉西莫夫一下子名噪一时。

他的崭新的开拓,理所当然,引起了苏联警察局的关注。

1940年4月,伏尔加格勒的青年妇女瓦伦奇娜·柯索娃失踪了。这一案件一直未能侦破。

后来,警察在市郊树林里找到一具无名尸骸。警察局怀疑是瓦伦奇娜的尸骨,可是,又缺乏有力的证据。

这时,他们想到了格拉西莫夫。他们未向格拉西莫夫说明案情,而且从未出示瓦伦奇娜的照片。他们只是请示格拉西莫夫协助,恢复死者的原貌。

格拉西莫夫认真地进行头像复原工作。完成之后警察前来一看,目瞪口呆:那塑像,不就是瓦伦奇娜吗?

于是,一桩悬案得到了解决。就这样,格拉西莫夫除了给许多没有画像、没有照片的历史名人的头颅骨恢复了原貌,还帮助苏联警察局侦破了许多重大案件。为此,在1950年,格拉西莫夫获得斯大林奖金。

为什么根据死者的头颅骨,可以复原生前面貌呢?

原来,人们经过详细的研究,模出了骷髅与原貌之间的关系:头骨很光滑,说明生前肥头大耳;嘴的宽度,相当于左右两侧第二前臼齿之间的宽度;上颌牙槽前凸,说明死者生前嘴唇较厚;耳朵长度差不多跟鼻子长度相等,宽度则正好是长度的一半……。

这么一来,从骷髅上测得各种数据,就可以雕塑出死者生前的面貌。当然,这样的面貌只是与死者大致相似。尽管如此,也给破案工作提供了线索。

八、间谍和反间谍

静悄悄的闹剧

很多人常常把间谍和特务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特务是指参加特务组织或者接受特务机关的任务,进行刺探情报、暗害、破坏、造谣惑众等反革命活动的分子。

间谍,则是指由外国情报特务机关所派遣或指使的人员,从事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工作,或者进行颠覆、破坏等活动。间谍往往以各种身份、职业名义为掩护,打入军队和国家的要害部门。

也就是说,间谍是特务;特务不都是间谍——其中那些受外国特务机关派遣的特务叫间谍。

一句话,间谍是在国与国之间进行特务活动。

间谍活动总是跟政治斗争不可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