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顺治之路-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鳌拜一事后,小皇帝和摄政王的关系有那么一丝细微的裂痕,不过很快就被福临出手修补了,两人更为亲密,甚至同坐同卧。多尔衮都有些不愿意回府了,宫里多好,有玉儿,有福临,这两人时时刻刻给他一种家的感觉。

    好景并没有持续太长,据说江南造反了。

    没有剃发令,也没有了江南民众的强烈反抗,自然也没有了嘉定三屠。福临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接到这个急报的时候,他大吃一惊。

    起因是李成栋。多铎派他去太仓镇守,结果他的兵跑去嘉定奸/淫妇女,抢夺民财,胡乱杀人,导致乡民暴动。多铎上书,希望多尔衮能够允许清军将这些暴民压制下去。

    多尔衮刚要在折子上批一个准字,却见一只小手从旁伸过来,抢过折子,狠狠的摔在地上。他回头一看,福临站在一旁,似乎甚是愤怒,小脸苍白,小小的身子不停的颤抖。

    “皇上,这是怎么了?”多尔衮连忙将他拉到身边,伸手去摸了摸他的额头,生怕他病了。

    福临指着地上的折子:“叔父,李成栋烧杀抢掠,难道不该治他的罪吗?为什么还要帮着他去滥杀无辜?”

    多尔衮松了一口气:“那些暴民本就该杀,没有什么的。”

    什么叫没有什么?福临瞪大了眼:“叔父,一个好皇帝要爱民如子,这是你教给朕的。现在朕的子民被人欺压,难道朕不帮他们报仇,还要杀了他们吗?”

    “皇上,爱民如子没错,但指的是那些顺民。至于暴民,还是杀了吧,难道皇上忘记李自成和张献忠了吗?”

    “那是不一样的!”福临抓住他的衣襟,“我们不是已经派人治理江南了吗?他们不是已经降了吗?我们不如去杀了李成栋来平民愤,好不好?”

    多尔衮见他一脸恳求,心软了,却还是没有松口:“皇上,李成栋兵马不少,不是那么容易被杀的。若是他再反了,又是麻烦。”

    “可是嘉定有数十万百姓啊!这数十万百姓若是反了,岂不是更糟糕!”福临死死的看着他, “叔父,算我求你了,不可以准,好不好?”

    多尔衮叹息一声,俯身将他抱了起来,拍拍他的小脸蛋:“皇上,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若是不杀他们,日后如何立威?”

    “令豫亲王以议事为名,出其不意擒住李成栋极其副将,派人发下安民告示,将一切错误统统推到李成栋军的身上。再将几个闹事得厉害的军官抓出来,连同李成栋他们一起控制起来。随后将李成栋军剩下的人散编入清军,从最低等的伙头兵做起,不许他们串联,若有违抗可先斩后奏。接着,就可以处理李成栋这几人,游街也好枭首也好凌迟也好,当众杀之。可以再发一次安民告示,言明清军纪律严明,若再有人随意欺压百姓,百姓可上告,如属实,李成栋便是榜样。”福临想都不想,一连串的话便倒了出来,“若李成栋残部想要谋反,便可发动百姓群起而攻之。如此,百姓定会对清军感恩,不需刻意立威,自然就有了威信。叔父,这样不好吗?”

    多尔衮定定的看着福临,心里如同波涛翻滚。他一直都知道小皇帝聪慧,却没有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居然能随口说出这样一个没有大纰漏的计划。难道说,他之前都小看了这个孩子?

    “好,叔父答应你。”多尔衮点了点头,“就按照皇上说的去做。”

    福临的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漏洞的。多尔衮并不打算指出,反正只是一个小小的嘉定而已。就让皇上全权处理吧,他顺便也可以摸一摸这个侄儿的底细。

    多尔衮当即修书一封,命人八百里加急送给多铎,转头又看到福临乖乖的坐在那里,似乎刚才的尖锐只是自己的错觉一般,不由得有些发愣。

    “叔父,你要教朕骑马射箭的。”福临几步走上来,拉住他的衣袖摆来摆去。

    多尔衮低头,看见那张小脸上有些乞求,眼里似乎还带着一丝不安和讨好,心里莫名的又软了下来。

    他本来便是打算等皇帝大婚后便放权的。可是权势的滋味是这么的甜美,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仿佛已经对这高高在上的感觉上瘾了。他毕竟不是皇帝,他也非常清楚,一个权倾朝野的人将来会如何被皇帝清算。所以,当他看到把自己当做阿玛一般尊敬和依赖的时候,是很开心的。毕竟只有这样的皇帝,才会让他一生平安。

    皇帝原来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谋略。他莫名的有些心慌——是啊,能够讨得海兰珠的欢心,又能在皇太极手上被顺利得封太子并生存下来的孩子,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可是,又有一个声音不断在耳边告诉他:“他是你从小看着长大的,他还是玉儿的孩子。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甜食,最喜欢蓝颜色,最喜欢缠着你和玉儿撒娇。他对你最是尊敬不过,对玉儿最是依赖不过,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希望,是他想多了罢。多尔衮拉起福临的手:“走,叔父带你骑马去!”

    作者有话要说:

    李成栋就是个畜生,不是,比畜生都不如。完毕。

 第三十六章

    多尔衮说到做到;嘉定一事果然由福临全权处理,他一点都没有插手。

    一开始,事情还是发展得很顺利的。多铎拿下了李成栋,又发了安民告示,骚动的百姓也平静了下来;也有说清军的好的。李成栋的残部也被分散了;面对绝对的实力差异;也没有谁有这个胆子说是造反。问题出在将李成栋和几个副将游街示众的时候。

    百姓群情激奋,大有吃了李成栋等人的肉下去的架势。福临的命令是凌迟,到那天的时候几乎全嘉定的百姓都跑出来看,于是就出事了。

    就在百姓围观得欢乐,扔臭鸡蛋烂菜叶的时候,有几个受害女子的母兄跳了出来,狠狠的踹了李成栋几脚,又揍了他几拳。这下捅了马蜂窝,受害百姓的愤怒是无法抑制的,他们如潮水一般涌了上来,官兵控制不住,发生了踩踏事故。

    李成栋等人根本没有挨到凌迟就被活生生的踩死了,甚至连押送他们的官兵也遭了池鱼之灾,百姓伤亡也很惨重,报上来的名单里,死亡二十七人,重伤两百余人,轻伤不计其数。

    多铎很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将汇报伤亡情况的折子递了上去,他早就得知处理此事的是小皇帝,心里很是不服。多铎很有些少数民族的杀气,在他看来,这些百姓都该杀,偏偏小皇帝还不愿意,哥哥还听他的,真是太讨厌了。

    所以,多铎并没有很好的处理这场踩踏事件,而是放任不管,反正天塌下来有小皇帝呢。

    福临看到折子的时候,脑子里蹦出了一系列的步骤:派地方官员第一时间协助治疗伤员,抚恤死者家属,朝廷可以拨款,也可以拨药;做好事故调查,找出几个替罪羊惩罚一番;再发安民告示,消除事件的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暗中查探当时是否有反清之人作祟,杀之。

    想到便做到,福临拿起纸笔,将思路大概的写了下来,又仔细修改,确定没有漏洞后,便叫人宣摄政王进宫,自己又另取一张纸,开始拟拨款金额,以及从什么地方挪用这笔钱。

    朝廷现在还算比较富有。清军打仗,一向是要抢掠的,从上到下一个个都富得流油。朝廷自然也会收取一定的孝敬,更何况攻入北京城后,明朝皇宫里大部分珍品都归了福临的私库。所以,清廷不缺钱,多铎应该也不缺钱。

    谁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是块宝地。南京城很穷,并不代表攻下南京的清军很穷。更何况还有地方上的孝敬,多铎现在应该是个大土豪。可这个大土豪居然跟中央伸手要钱了,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福临眼一闪,吩咐小华子:“速速给朕搬个火盆进来。”——这份底稿,不能留。

    小华子动作很快,福临将两张纸烧尽后,他又迅速将火盆挪了出去。刚刚安顿好,就听得有人来报,摄政王到。

    “叔父,朕闯祸了”

    多尔衮进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宝贝侄儿站在那里,一手扭着衣角,满脸的沮丧,见他进来,眼里闪过期盼的光。

    多尔衮早就收到多铎的信,知道小皇帝定是为嘉定之事担忧,却不说破,而是快步走上前,草草的行了个礼,道:“出什么事了?告诉叔父听。”

    福临便一五一十的将嘉定的踩踏说了出来,然后着急的看着他:“叔父,朕只是想平息民愤,不想有这么多事情发生的。”

    多尔衮看着他的眼,见他不似作伪,便笑道:“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叔父会派人处理。”

    “真的?”福临两眼亮闪闪的,“叔父教朕。”

    “好。”多尔衮便拉着他坐下,开始给他讲解出了这种紧急情况后该如何处理,又举了一些例子,如武皇帝努尔哈赤时曾有奴隶暴动,在宁完我的建议下,武皇帝并没有一昧的杀戮,而是分化了奴隶的内部,让他们自取灭亡。福临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抛出两个问题,多尔衮也很有耐心的给他解答了。

    最后,多尔衮拟定了一份差不多的处理方案,不同点就是朝廷不拨款,让多铎自己掏腰包去。

    只有多尔衮才敢这么写啊,若是自己这么要求了,多铎不闹事才怪。小皇帝看过之后,崇拜的抬头:“叔父真厉害,一下子就把朕的难题解决了。”

    多尔衮心里得意,这些天对福临产生的疑心去了十之八/九,脸上却不显,笑嘻嘻的:“皇上还小,等过了几年皇上亲政了之后,自然会比叔父做得好。”

    这是多尔衮第一次在他面前提起“亲政”二字。福临脸色一变,扯住他的衣袖,神色有些着急:“叔父的意思,朕亲政以后,你就不管朕了吗?”

    “怎么会,叔父一直陪着皇上可好?”见福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