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冰块,保证凉爽。”杜氏乐呵呵的说道。

“嗯,就你能寻摸。”老爷子眼睛一瞪。

杜氏却看着婆婆,噗呲一声笑了,“娘,爹这是没看着,羡慕我呢。”

见两个婆娘说话,杨老爷子就招呼儿子和孙子进屋。

“兴哥儿,来爷爷身边坐着。”老爷子上了炕,拍拍身边的位置。

“哎,爷,啥事啊?”

“这是你姐临走前儿,给我的银票,说是等给你进城赶考的时候带着,别去了那大地,人生地不熟的,屈了自己。”说着把怀里的银票,放到兴哥儿手里,他知道这孩子是个勤俭的,给了他他估计也花不了多少。

杨兴业打开一看,顿时就吓了一跳,目瞪口呆的看着杨成刚道:“爷,这,这也太多了吧!”

老爷子和杨槐安凑上来一看,也是吓得好半天回不过神。

“一白两啊!”杨槐安脸都红了,“这可咋能用这么多呢,媱儿那丫头也太能作了。”

你说这么多银子,留着自己置办点良田啥的也好啊。

老爷子也是好久才反应过来,见孙子又把银票给自己,就推回去道:“别了,还是你拿着吧,毕竟是你姐的心意,你这一去好几个月,带点体己的银子,家里也放心,你姐还说了,去了总要请同科的学子吃吃喝喝的,说是以后要是能有考上的,也好互相照应,是有道理的。”

“自然是有道理!”杨兴业心里想着。

“爹,要不你先收着。”这距离赶考还有三个月呢,带在自己身上也不方便不是。

“行,爹就给你先收着,等你临走时,爹去镇上给你换成银子,装在身上,省的去城里换,人多眼杂的。”杨槐安是理解儿子心里想法的,也就不矫情的收下了。

“兴哥儿啊!”

“啥事啊,爷!”

“记着你姐的好,她给你银子,不是想着你以后给她啥好处,只是看着一份情,毕竟也是咱老杨家一半的人,想要看着咱老杨家好,毕竟在村里,就数咱家人丁单薄,你要是出息了,谁敢欺负咱家人啊,就是你姐那里,你也能照顾一二,毕竟秀才老爷,咱杨庄可还没出过一个,就是童生也没有啊,你也别有啥心思,明年考不上,咱们就再等三年,反正你还小,就看君家那个老家伙,不是都三十多才考上个秀才么。”

“放心吧爷,您说的我都记着,我对姐好,只因为她是我姐,没啥别的。”

“嗯,这就好!”

马车,一路平平稳稳的回到了泉水村,此时已经是晚上了,冬天的日头,落的总是很快。

“东家,老爷夫人,你们先进去斜着,俺去烧水,在做点吃的。”刘婶笑嘻嘻的说着。

“别了,刘婶,都吃的晚,也不饿,再等等吧,大不了晚点吃。”

“哎,那行!”

回到家,两个小家伙就钻进了无忧的房里玩去了,君媱则是和君正民夫妇来到他们屋,刚坐下,杨氏就指着正屋门边的一个竹篓道:“就是那些,你给老君家送去吧,腊肠我没给,媱儿说要送去酒楼,别给了他们之后,闹出点啥事。”

“行!”君正民点点头,腊肠不给就不给吧,反正里面也有不少的肉和菜,另外居然还看到一个包袱,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套笔墨纸砚,君正民看看君媱,就见她冲着自己眨眨眼,让他心里酸酸的想哭,这孩子,让他自豪。

背起那沉甸甸的一竹篓,君正民就踏着夜色出了家门。

君媱看着脸色平静的杨氏问道:“娘,你真的不怪老君家啦?”

“怪不怪的有啥用,反正我和你爹也出来单过了,只要他们不来招惹咱,咱们也不去贴呼他们,该有的咱们还是要给的不是。”杨氏语气很平静。

可是,君媱却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疏离。

不过能维持表面的情分也行,至少以后那家人做出啥事,自己这边不用惹麻烦。

老君家此时已经吃过了晚饭,各家都在自己房里,老太太正在自己炕上和闺女做着绣活,这些都是给闺女准备的嫁妆,过年就十七了,至今还没有个合适的人家,老太太心里着急啊。

君正民走进上房,一进里间,看到老太太之后,就被老太太的牛眼给吓了一跳。

“你来干啥?”语气有点冲,有点委屈,有点埋怨。

“娘,俺来给你送年货了,都是素兰给你们准备的。”君正民忍住酸涩说道。

这是他的亲娘啊,就算这么多年使劲的拿捏自己,可是毕竟血浓于水,被老太太如此讨厌,他这心里能是滋味嘛,身为一个儿子,那个不想着被娘疼着,可是他到底是那里让老太太不满意了。

“谁稀罕你家的东西,给我拿走,别恶心着我。”老太太气呼呼的道,只因为听见了素兰的名字。

“啥事啊,又吵吵起来,就不让我在家能安静起来是不?”门帘掀开,老爷子走了进来,看到君正民并不意外,毕竟里间和厨房仅仅隔着一扇门,老太太一吵起来,他也就明白了个差不多。

“爹,这是素兰让我送来的,还有这个是给您的。”说着从竹楼里拿出那个包袱,递给老爷子。

老爷子接在手里,那分量和棱角,就摸出了个大概,脸上浮起了一丝很浅的笑意。

“嗯,爹就收下了。”笔墨还有那厚厚的一沓纸,是这个老秀才最喜欢的,相反送银子啥的,在他这里就落了下成。

“哦,这里还有给娘和妹子准备的布料,说是妹子也不知道啥时就说上人家了,趁着现在还有空闲,就多做几套衣裳。”见自己的爹难的的笑了,君正民又从竹楼里,拿出三匹布,一匹嫩黄色的,一匹宝蓝色的,还有一批青色的,很明显是老爷子老太太和五姑娘一人一匹。

老太太脸色虽然还是很难看,但是当看到那一大匹宝蓝色的布料时,那眼神可就缩了缩。

曾经年轻时在镇上,她就穿这种,不只是料子好,就颜色,她穿上去也和一个大家的老夫人一般,而那青色的和嫩黄色,就给老爷子做几件外衫,给自己的宝贝姑娘做几件短袄和罗裙,保证好看,这么漂亮的闺女还愁找不到大户人家?

老太太这时候,才清了清嗓子道:“那竹篓还有啥,给我看看。”

“哎!”君正民把竹篓给老太太拿到炕边的凳子上,就和她说道:“还有几样菜,还有十斤肉,全部是肥肉,留给娘烤油的,素兰说能烤出好大的一盆油,这都是猪身上最肥的膘。”

如果是君媱听到,就干脆的摇头,她最讨厌的就是猪膘,看见就反胃,在这个年代,油水并没有那么多,这猪膘,自然就是猪身上最好最值钱的东西,有时能价钱都是精肉的两倍。

老太太的脸色这下子是好了很多,这么大的一块猪膘,可不是能烤出很多的油么。就这些油,就足够让他们一家吃上小半年的。

见气氛终于是好了点,老爷子对君正民道:“老三,跟我进来下。”

“好!”

书房里,老爷子坐在书桌后面,打开布包就看到里面那足有四指厚的白纸和一方质地细腻的砚台,一只狼毫,外加一块方形的墨,看价钱就值不少,这让老爷子很喜欢。

等君正民进来,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他坐。

“老三啊,你家能过上好日子,爹为你们高兴,当初把你们分出去也是对的,省的在家让你娘那样。”老爷子说道,声音苍老而荒凉。

“爹,不是的”其实如果不是被自己的亲娘那样逼迫,她并不想搬,毕竟两个老人岁数都不小了,身为儿子,谁不想陪在老人身边,为他们养老送终,这不是没办法么。

老爷子摆摆手,“我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当年那事也是爹的错,没有查明白,就冤枉了你。”

“没什么的爹,儿子现在挺好的,读书不过就是为了子孙造福,如今媱儿能干,两个小家伙也懂事,儿子心里已经很满足了。”他担不起老爷子的歉意,在他的心里,老爷子就是他的天。

“是啊,那丫头倒是个能干的,爹当年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不是后悔,只是觉得自己有点太无情了。”毕竟也是自己的亲孙女,现在闹的是这么僵,不但赶出家门,还除了族谱,当时就是把她往死路上逼啊,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

现在他当然没想着再把君媱找回来,不是因为自己没想过,而是他知道,那孩子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老君家,这几代的孩子,都没个出息的,而唯一一个出息的,却被他给赶走了,这算不算是对他当年那事情的报应啊。

“你也别多想,我也就是和你唠唠,说说心里话,省的憋在心里堵得慌。”

老爷子说归说,君正民心里难过归难过,却并没有想着再搬回来。

只因为当初自己那么决绝的搬出去,并不是因为老爷子的关系,而是老太太,真的是没法容忍下他们两个,如今能过上这样舒服的日子,他就算是心里在难过,也不会再折腾了,但是该孝敬的他一样也不会少。

和老爷子说了一会话,君正民就想着该回家了,可是刚走出书房,就被五姑娘拦住,“三哥,娘在屋里等你呢,娘有话要和你说。”

君正民一听,这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但却没法子拒绝。

来到里间,老太太面前放着一大堆的东西,而他背来的竹篓已经空了。

“老三啊,听说你家又买了地,还是后面那个小吴山是吧?”老太太打开一包点心,从里面取出来两块,递给闺女。

“嗯!”

“你说说,那个小吴山除了杂草烂果树啥也不长,你买了做啥?这不是败家子么?”那可是二百两啊,杀千刀的,有那么多钱不知道拿来孝敬自己老子娘,就是去买了那么一座破山头,他这不是木头心眼么。

“娘,不是我买的,是媱儿看好了那山头。”君正民道。

“哼,那个小贱蹄子想买,你就买了?你家里是那个小贱人当家?你说让我说你啥好,你一个大男人咋就没点主心骨呢,在家里被媳妇使唤,分家后还被闺女使唤,你还算是我儿子吗?”

“娘,媱儿自有媱儿的打算,再说那银子也是媱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我这个做爹的对她不起,现在还不能帮她一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