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蜀- 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不用客气了,直接送到深山里做苦力,这辈子都回不了家。
    所以到目前为止,吴国损失了不少细作,也了解到了一些技术,但都是粗略的模样,经过张奋改造之后也能用,效果终究不如原版的好。
    如果魏霸愿意转让这些技术,最受益的当然是土地多,劳力不足的世家。
    至于开放交州商道,减免关税,那就更不用说了。
    张温确认了费祎说的不是空话之后,兴冲冲的去见孙权。
    孙权听完了张温的汇报,不由自主的冷笑一声:“看来魏霸真的急了,居然舍得把自己安身立命的最大倚仗送给我。惠恕,你说他会不会藏一手?”
    张温虽然兴奋,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他身为吴地大族,当然要从大族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是他现在是孙权的代表,如果让孙权觉得他是只顾江东世家的利益,不顾吴王的利益,那结果就不妙了。
    “大王所虑极是,依我看来,魏霸是担心他的兄长,所以才要借道南郡。由赵统担任这个任务,无非是因为赵统行事稳重,不会引起吴汉双方的冲突。大王,商道可通而复断,可是图纸一旦交付,却无法再收回。大王若是不放心,可派张奋先行检查一番,此刻魏霸有求于我,相信他不敢做什么手脚。”
    “可是让我的女儿做妾,这事……”孙权咂了咂嘴,没有再说下去,张温也识相的没有接话,他都有些佩服,不知道费祎派什么人,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说服了孙鲁班。对这件事,他保持沉默就好。
    孙权随即召集几个亲信大臣议事。其实也不用议,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与蜀汉保持联盟,让他们放心的去攻打襄阳,对吴国肯定是有利的。至于吴国在江淮是否用兵,用兵又用到什么程度,蜀汉根本控制不了,还不是孙权自己说了算。他就算和曹睿私下里勾勾搭搭,那魏霸也没法管。
    能得到魏霸转让技术和开放商道这么大的让步,已经是孙权能得到的最大好处了,难道你还能让魏霸把吃进去的荆州三郡和交州七郡吐出来?
    孙权松了口,拉下来的谈判就进入细节商洽了。
    与此同时,孙权回复了魏霸要进入临沅的通知,魏霸接到回复后,立刻起程赶往临沅。
    赶到临沅的时候,魏霸见到了狐忠。
    狐忠是李严的使者,见面之后,他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李严可以同意魏霸的母亲邓氏、夫人关凤等人到荆州来,但是魏霸要支持更多的粮食给孟达,以促成襄阳战的胜利。如果魏霸同意,邓氏等人可以立即成行。
    面对狐忠的条件,魏霸没好气的说道:“我希望狐参军能认识到一点,我的家人迟一天来,早一天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襄阳大战在即,你们还斤斤计较于这些细节,有意义吗?我不瞒你说,我已经基本和孙权谈妥了,他会让我们借道南郡,我会派赵统亲自负责押送粮草,保证目前房陵的两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供应。”
    狐忠听了,非常意外:“将军已经准备好了?”
    “你要不是信,你自己去问孙权,也顺便问问他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魏霸痛心疾首,脸颊不停的抽搐着,像是挖去了一块心头肉。
    狐忠思索片刻:“将军,你对襄阳之战有信心吗?”
    魏霸诧异的问道:“狐参军,这句话不应该是你问我,而应该是我问你啊。骠骑将军决定的计划,你狐参军肯定有幸参与,我想问你,你有信心吗?”
    狐忠避而不答:“我只是想知道,将军有信心吗?”
    魏霸不假思索的摇摇头:“没有信心,一点也没有。”
    狐忠笑了:“既然一点信心也没有,那你还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不是有些不值?”
    “不是值不值的事。”魏霸长叹一声:“一个是丞相,一个是骠骑将军,他们决定的事,我一个小小的镇南将军还能说什么?明知成功的机会不大,也要勉力为之了。只希望孟将军他们能不负重望,马到成功。”
    “丞相可没有同意。”
    “可是他也没有反对。”
    “如果丞相反对呢?”狐忠似笑非笑的看着魏霸:“你还会支持骠骑将军吗?”
    “丞相反对这项战事?”魏霸吃了一惊,直起了身子:“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丞相没有反对。”狐忠摇摇头:“我只是想问将军,丞相如果反对,你还会支持骠骑将军吗?”
    魏霸眉头轻锁,沉思片刻:“狐参军,你这个问题问得我无从答起啊。我倒想请教一句,我应该听谁的命令,是丞相府的命令,还是骠骑将军府的命令?”
    狐忠一时语塞,魏霸把这个问题推了回来,他也无法回答。
    魏霸笑了:“我只听有效的命令,骠骑将军的命令有效,我就听骠骑将军的,丞相的命令有效,我就听丞相的。万一他们有矛盾,起了冲突,那我只好看谁的命令先到,就先执行谁的命令了。不过,我相信丞相和骠骑将军配合默契,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说是吧?”
    狐忠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还是说说正事吧。”魏霸收起了笑容:“我正在写一份奏疏,狐参军帮我斧正一二,提提意见。”
    狐忠诧异的看看魏霸,接过那份奏疏草稿。从语气文辞可以看得出来,这的确是一份草稿,还没有经过杨戏的润色。
    狐忠看了一半,就皱起了眉头:“将军认为孙权不可信,那还要将那些技术转让给他?”
    “我有什么办法?”魏霸无奈的说道:“我不给他一点甜头,他连道都不借给我。为了能尽可能的支持襄阳战事,我只好忍痛割肉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孙权什么品姓,骠骑将军应该很清楚,把希望寄托在孙权出兵江淮上,好像有些不切实际。仅凭孟达部下的两万多人,能否对宛城起到震动作用,我表示非常怀疑。我建议,如果准备不足,这襄阳之战还是不要打的好,战端一起,胜负难料,不如集中精力,助丞相守住关中为好。”
    狐忠沉思半晌:“如果骠骑将军一定要发动襄阳之战,将军可有取胜之道?”
    “几乎没有。”魏霸摇摇头:“依我看,如果仅仅是为了牵制魏国的兵力,佯动即可。要想凭这点人马撼动南阳,几乎没有可能。”
    “如果由将军统兵呢?”狐忠目光炯炯的看着魏霸:“将军率两万人北上,兵力就有了保证。”
    魏霸沉思半晌,还是摇了摇头:“我还是不能动,江南、交州根基未稳,孙权没有一天不想着夺回去,我不能大意。以我拙见,骠骑将军如果真想打赢这一仗,不如亲自出击,有我在此,吴人不敢西行,永安、江州的大军都可以北向,应该也能凑到五万之数。”
    狐忠大惊失色:“让骠骑将军亲自出击?”
    魏霸笑了起来,笑得很诡异:“骠骑将军要想立功,这是唯一的机会。否则,孟达不仅不会成为骠骑将军的助力,反而会断骠骑将军的一臂,到时候悔之晚矣。可是如果骠骑将军亲自统兵,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功劳未必就比丞相北伐弱。狐参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狐忠怔怔看着魏霸的笑容,心头寒意顿生。李严在想什么,他非常清楚。李严坚持要让孟达出兵襄阳,一方面是给截断交州的粮草找个借口,另一方面也的确有立功以增加自己实力的打算。可是李严的心思并不仅仅在东州系,他更想争取荆襄系,因为会集了孟达和宗预、魏风的新城驻军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然而从根本上说,他并不希望孟达因此崛起,更不愿意看到孟达败在司马懿手中,那样的话,他将无法面对诸葛亮的反击。
    魏霸建议李严亲征,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建议,但是同时,风险也成倍的增加了。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魏霸是真心为李严着想,还是仅仅是诱惑李严离开成都的一计,但是魏霸提出这个建议,本身就已经暴露了他的野心。
    。
    。
    。(未完待续。)


第642章 玉碎
    现在蜀汉朝堂之上有三股势力,正如天下三分一般,丞相诸葛亮和骠骑将军李严较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而魏霸则是刚刚崛起的新生力量。论根基,论实力,他都无未能和前两者相提并论,目前也只能在两者之间选一个作为依附对象。魏霸之所以现在能两面逢源,只不过是因为两个强者胜负未分,一旦分出胜负,他是无法和胜利者分庭抗礼的。
    魏霸的实力虽然不是最强,但是他也掌握了一部分力量,在两强相持不下时,他倒向谁,谁就有更多的胜算。这就是诸葛亮和李严都对魏霸非常客气的原因之一。魏霸本来是不偏不倚,恭顺而谨慎,既让人抓不住把柄,又进退自如,可是现在他试图建议李严出成都,亲自率兵攻击襄阳,这已经有些反客为主,想以小搏大的意思了。
    这当然是野心。
    狐忠不能不小心应付,魏霸如果甘心当一个顺从的跟随者,决战将只在李严和诸葛亮之间展开,如果魏霸主动出击,那情况就复杂了。他决定帮哪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最终的成败。
    狐忠沉吟着,他并不是考虑魏霸的这个建议是对还是错,他是在考虑魏霸这个建议背后的用意:他是真心想帮助李严立功,还是想诱惑李严离开成都?
    成都没有战事,无疑却是朝堂之争的最后战场。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什么不让李严回到成都?因为控制了朝廷,控制了皇帝,在朝堂之争中就占据了主动。这么多年来,李严一直想要回到成都,却始终无法如愿,如果不是诸葛亮进驻关中北伐,离开了成都,魏霸又不肯回成都督运粮草,李严又哪有这样的好机会。
    让李严离开成都去新城,这会不会是魏霸的一计,或者是诸葛亮授意的?
    狐忠无法判断。
    “狐参军?”魏霸见狐忠沉吟不语,眼神闪动,不免诧异的叫了一声。狐忠一惊,连忙掩饰的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