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风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墨香风韵-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焕、江子奇、姚子鱼、淡颜联袂而入,见礼必,从容而坐,江子奇深邃地目光目注在大王的身上,悠然笑道:“大王召微臣等前来,是否跟赵王北略有关?”

凌云志赞许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先生睿智。不错,赵王北略的计划将影响我国谋略中原的大计,我们必须有所对策。当然,这只是本王召你们前来议事之一。呵呵,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柳忻西主持的东北谋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凌云志简单地介绍了柳忻西在发国朝争中的大获全胜,接着说道:“鉴于目前东北形势的发展,有望提早解决整个东北问题,因此我们图谋中原地计划现在就应该着手准备了,召四位爱卿前来,就是想提前谋略一下中原的战略布局问题。”

众人闻言。精神大振,大王终于开始将目光关注在中原逐鹿上来了,苏焕与江子奇交换了一个惊喜地眼神,并示意他率先发言。

江子奇日思月想、思谋已久的正是谋略中原之大计,乃其一生的抱负,今适逢其时,怎不令他惊喜莫名,遂不客套,侃侃而谈道:“王上从经营领地开始。实际上早已把国家建设立足于整个天下的战略大局中来思考谋略的,因此我国的每一步战略发展实际上都在围绕着谋略中原布局来展开的。

柳忻西柳大人果然大才,短短的时间里将东北谋略经营得有声有色,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一统东北指日可待,已趋于完成立足燕地、一统北部、东北地战略构想,做成虎视中原之势。

目前积蓄一冲天下地形势已隐约构成,谋略中原正其时也,大王圣明!

政治兴亡,军事成败,不得不纵观天下之势,纵观天下之势则不得不理会天下地理之势。

天下地理格局,犹如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以中原为天下之全势,位居其中,关中、河北、东南和巴蜀居其四角,太行之西、泰山之东、汉中、江水之南是其四边,呈现九大地域。

九大地域以其地形、地势构成了一个个各具特点、相对独立地地理单元。

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般都有比较优越的山河形势,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能够一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态势;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易于形成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一种势力兴起之初,占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据地,从容经营,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

四边之地,一般也有比较险要地山河形势,但这些地域综合条件不如四角。它们都夹在两角之间,彼可以来,此可以往,既是双方联系的纽带,又是双方对抗时争夺的焦点。其地形特点也与它们的地位相符,既有供双方出入的交通孔道,又有可以扼守的险要;而且,它们与中原之间有比较捷近的通道。兴起于四角的政治势力,要想摆脱割据一隅的偏霸局面,向外扩展,必先争两翼,控制夹该角地两边。

中原处四方之中,可以合天下之全势。中原四通八达之地,为四方联系的枢纽。由中原趋周围地域、由周围地域趋中原,都很便捷。其形势与周围地域息息相关。中原有事,必涉及四方;四方有事,必影响中原。必中原安定,四方才可安定;若中原纷乱,则四方形势必致散裂。”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七集 跌宕绚丽 第八章 布局中原(5)

江子奇稍顿,接着分析道:“结合天下地理之势,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政治地理格局。首先是诸侯争霸地区,这一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华夏农耕民族居住生活的广大地区,北抵北部草原高原,南至江水上游之高原、五岭和长江下游的楚越边境,东临大海,西达陇阪、巴山和三峡。

主要分布有汉、齐、楚、韩、赵、魏、秦七国及若干中小诸侯。相对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这里的经济、文化很是发达,军事力量也更为强大,各诸侯之间的争霸结果将支配着华夏族发展的命运。

其次是周边地区,其北部有楼烦、林胡和被我国一统的原东胡、匈奴、丁零、坚昆;东北的秽盟、发国、肃慎、高句丽等;西北的乌氏、胸衍、绵诸、貉、西羌、月氏等,皆为游牧民族,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周边地区的南部有巴、蜀、滇等西南诸夷,南蛮、百越;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但因铁器尚未推广,气候炎热多雨,丛林茂密;又兼地多红壤,难以开发垦种;所以生产水平较低,常辅以渔猎、采集等原始经济。这都决定了周边地区的这些邦国部族对华夏族政局的影响是相当淡薄的。

因此政治地理格局主要在诸侯争霸地区,可以分成四个区域来分析,一是霸国地带,由秦、楚、齐国构成,这三个国家地广兵强,综合实力远超其余各国,其中秦、楚两国所居乃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经济条件优越,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可以从容经营,积累力量。因此秦、楚两国都具备一统天下的政治地理。

与秦相比,楚国的弱点在于疆域更大,但人口密度较低,而且经济开发与贸易相对落后,富裕程度不高,加之楚国的政治日趋腐败,法制紊乱,对其军事作战有非常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其综合实力实逊于秦国。

对比秦、楚四角地优越地理位置。齐国则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就是其居于四边之地,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作战的回旋余地。秦、楚、齐三国的领土都内向中原,秦、楚两国外临周边地区,由于周边的夷狄势力衰弱,它们所受的威胁并不大,在对中原用兵受阻或时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转而向外扩张,增强自己的国力。齐国背靠渤海,被称为负海之国。不仅无法在这个方向捞取领土。处于防御时且无路可退,所以必须尽量采取攻势,以免陷入绝境。兼其夹在两角之间。兴起于四角地诸侯,要想摆脱割据一隅的偏霸局面,向外扩展,必先争两翼,控制夹该角的两边,齐国时时刻刻受着我国和楚国、越国的威胁,因此齐虽有‘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这样的国势,却难俱一统天下之象,皆因受限于地理之势也。长远发展看其不如秦、楚也。

二是枢纽地带,由位居中原腹地的韩、魏两国构成,四通八达。交通便捷,无地理险阻,乃兵家必争之地。韩、魏的情况就不用介绍了,自身综合实力略弱,又身居天下之中,四面受敌,乃被动挨打之局、战争不断之地也。

三是偏离地带,由我国、赵、中山三国构成,地理位置偏北,南面受到韩魏两国的阻隔,离秦、楚两大强国较远,紧邻齐国。由于大部分战争发生最为频繁、激烈的地段是霸国地带(齐、秦、楚)与枢纽地带(韩魏)的交界沿线、以及秦楚间和齐楚间地边界。相对来说,我国、赵、中山偏离大国军事冲突地热点区域,加上我们三国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难以对别国构成大的威胁,因此相对影响也小一些。

我国、赵国、中山相比较,中山不值一提,而我国居于四角之地,赵国居于四边之地,我国又比赵国略胜一筹。赵武灵王此番北略,就是不甘居于四边之劣势,向北扫清后路,增加回旋余地,向东北则想把触角深入四角之中,为自己争取更大地空间和灵活性,可谓雄心不小啊!”

江子奇洋洋洒洒地一番分析,顿时使整个中原的形势顿时变得简单清晰明了起来,所论各国无不切中要害,使诸人心中豁然开朗。

凌云志深庆所得,军师实乃运筹帏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不世绝才也,眼露赞佩,感叹道:“本王幸能得遇军师,若为他人所用,本王只有避世闲游的份了!”评价之高前所未闻。

郁心怡、宇文芳华、越嫣三位王后、苏焕、姚子鱼、淡颜三位多谋之重臣也深为叹服,暗叹大王所言非虚。

众人中只有窦章面无表情,不为所动,不过,若有细心之人则或可从他偶一闪烁的精光中感到刺骨的寒意,当然无人发现,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军师精彩的分析所吸引。

江子奇淡淡一笑,儒雅道:“微臣何德何能,怎敢当大王如此赞许,大王实在是过奖了。知遇之恩,臣粉身碎骨也难报其一,唯有全力辅助大王尽快一统天下,敢不效命尔。”说罢连带激动之色,俯身大礼参拜。

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在一个圣明的君主手下,施展出全身地本事,乃大贤之士梦寐以求,而实难一遇的机会,如今竟然让江子奇得遇,怎不令他感激莫名。

凌云志亲身从书案后转出,双手扶住江子奇的双肩,向上扶起,朗声道:“先生,快快请起,你我君臣乃天作之合,实乃天赐我等实现抱负之机会也。”

江子奇谦虚一笑,洒脱起身,道:“谢主公。”

凌云志眼光转到苏焕、姚子鱼、淡颜三人身上,豪迈地笑道:“子奇有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大才,苏焕有安邦定国、辅佐国家之贤能,子鱼、淡颜各个足智多谋,深谋远略之智臣,八大军团长各个胸怀韬略、英勇善战之帅才,文臣武将齐备,何愁天下不能一统!”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七集 跌宕绚丽 第八章 布局中原(6)

会议直开了一上午,苏焕、江子奇、姚子鱼、淡颜纷纷献策,经过众议,定下了逐鹿中原的方略,“徐图进展,蚕食两翼,合纵连横,削弱诸侯,经济侵略,培育力量,待时而动,横扫天下。”

议事结束,君臣心情振奋,轻松恰意,兴致闲谈,凌云志吩咐设宴,与几位重臣欢宴,开宴之前,对茶品茗,江子奇大呼过瘾,“荼竟能有此等清香不涩,闻所未闻。”

苏焕、姚子鱼、淡颜也非常喜爱茶的清爽甜香,赞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