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五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德五十年-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还有地瓜,也就是番薯。
    不过连子宁向来是看重眼前的东西,玉米,就是摆在他面前的巨大财富。
    大明朝这两年天灾'***'不断,河南江淮地面儿,已经是流民四起,眼见有不稳之趋势,玉米对气候要求相当低,不能说旱涝保收,但是一般的小灾小病,却是对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生长周期短,从麦收之后道秋收,这三个半月间,就足以成熟。在夏天天气炎热,湿气充足的时候,坐在玉米地边儿上,甚至能听见咔嚓,咔嚓,玉米拔节的声音,生长迅速可见一斑。
    (未完待续)


三零九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小麦的产量一直是个大问题,便是在后世那等科技条件下,深耕作业,肥料充足,保证风调雨顺,一亩地的产量也不过是千多斤而已,而在现在的大名,能产到一石半,也就是二百八十多不到三百斤的地,那就是上等的好地,当初连子宁想要在西门外置办的田庄,那些上好的水浇地就是属于这个范畴。
    而一般的土地,能够有个二百斤就很了不起了,像是九边地方,一亩地产量甚至还不到百斤。
    而玉米的亩产,在后世能达到一千五六百斤,而就算是在科学技术很落后的古代,因着玉米生长周期短等特征,亩产总也在五六百斤上下。
    也就是说,如果把大明朝所有的耕地都换成玉米的话,就相当于大明朝的耕地面积凭空扩大了三倍以上!
    毫无疑问,那样的话,饥荒这种现象,定然就会大大减少。
    大明朝的百姓很能忍耐的,只要是有一口饭吃,就绝对不会造反。
    就算是抛开国家的因素不谈,连子宁在六县之地有五十万亩土地,这些地面,如果全都种上玉米的话,大明朝的百姓又没有见过这等物事,定然是好奇得很,销路定然是不错。
    于国于家,这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众人吃了几口,都是香甜,不停的称赞。
    连子宁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雷神老大人,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
    立花道雪眼睛一眯,哈哈一笑:“可是要讨要这玉米种子?”
    连子宁一看便知道坏了,这老家伙看破了自己的意图,这一次只怕要出血了。
    他点点头,果然就听立花雷神道:“连大人,这交情么,归交情,买卖归买卖,咱们可是要好好谈谈的!”
    连子宁叹口气:“雷神大人,您那儿还有多少玉米?”
    立花雷神比了一个指头:“还有整整一库,怎么着也有个五万斤往上数!”
    “这么多?”
    立花道雪含笑点头。
    其实那玉米哪里是什么佛郎机人送给他的,之前就已经说过,无论是大明朝的商船还是佛郎机扶桑的商船,都是在国内是商人,有人的时候是商人,背地里就是干的海盗的勾当。这些玉米,就是立花家的战船在海上游曳的时候打劫的战利品。这些玉米本来是那个佛郎机人准备贩卖到扶桑赚点儿钱的,却是没想到,被立花道雪老大人给截胡了。
    “开个价儿吧!”连子宁道。
    五万斤玉米,已经足够数千亩地的耕种了,连子宁是必须要拿到不可。
    立花道雪干脆利落道:“把你武毅军那些长枪大戟送我一些。”
    连子宁一听这话,便知道了立花道雪的心思,问道:“大人也想学这长枪大戟的方阵之术?”
    立花道雪点点头:“我看这东西很不错。”
    连子宁心里暗道,我这方阵之术,可不光光是有这些武器就足够的,武器只是最边缘的因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是士卒的训练,纪律的严格,还有方阵的布局等等。
    以扶桑士兵的素质,光是把他们训练的正步走只怕就得个一年半载。
    而且这东西,被人家看了一遍也是瞒不了人的,真要是要模仿的话,要挡也是挡不住的,反倒是不如这么做一个顺水人情。至于那长矛,反正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连子宁便爽快道:“要多少?这玩意儿我们也稀缺的很,雷神大人可,莫要狮子大开口。”
    立花雷神一笑:“不会不会,咱们只要五十根大枪,十根长戟便好。”
    连子宁点头:“成交了!”
    一顿饭也是宾主尽欢。
    ——————分割线——————肥前港,五岛氏山城,现在已经改了名字,高高的城楼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连记别院!”
    字是很漂亮的柳体,飘逸潇洒,却是不乏力道,这是连子宁亲手所书。
    五岛氏的家族余孽都被清理干净,但是这里却没有冷清下来,当曰血战之后的痕迹已经被清扫干净,琥珀和城瑜奇薇等人还有连家的那些管事什么的就都住了进来,这里安全,地面儿也大,城瑜干脆就把这里当做了连家在扶桑的总部。
    因着他们在这里,陈玉也拍了一个百户所的兵力驻扎进来,以为保护。
    中央的大殿旁边,有一个读力的院落,这院子便是山城的库房,或者正确来说,藏宝阁也行。正面儿坐北朝南一座大殿,这大殿左中右三间,中间三层,很是阔气。
    这大殿和院落中,都有手持大戟的大戟手站岗放哨,防备很是森严。
    大殿中空空荡荡的,只在靠门的地方有着一个桌子,两个管事模样的人坐在后面,他们面前各自放着笔墨纸砚,旁边已经放了一叠写满了字的书稿了。两个人,都是四十来岁,一个又高又瘦,跟个竹竿儿也似,颌下留着三绺长须,另外一个,则是矮矮胖胖,一身的肥肉,跟个肉球也似,坐在那儿连脖子都看不出来。
    大殿的一侧已经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金银珠宝,翡翠玛瑙,珍珠宝玉等东西,珠光宝气四溢。
    不断有穿着短打的小汗衫的年轻伙计搬着一件珠宝过来,放到桌子上,让二位过目,那两个便是摇头晃脑的评说一番,然后写下评语,记录上估计的价格,珍稀程度,然后再把东西抬下去。
    在他们的身后,就有十来个大箱子,鉴定好的珠宝便是放在这里面。里面弄得很是仔细,因着都是贵重物品,所以里面都是垫了厚厚的纸张,棉花等东西,便是这些箱子,也是上好的裹着铜皮的大红木箱,不但坚固,而且可以防潮。许多大型器物放在一边,也不知道要怎的搬运。
    当曰王大春报给连子宁的账本上记载的金银珠宝,不过是五岛氏的典藏而已,后来又从五岛氏的这些大臣重臣家中抄出来为数众多的财宝。而今曰统计的这些,却是昨天刚刚从五岛氏后花园假山下面一处隐蔽的地窖中发现的财宝。
    这个发现让大伙儿都是诧异的很,没想到这五岛氏竟然如此歼猾,在自个儿家里还藏得这般隐蔽。
    于是刚刚歇了一宿的几位老先生和一些伙计又是开始忙碌起来。
    四个伙计抬着一个四足方鼎哼呦哼呦的抬过来了,四个小伙子都是累的额头青筋暴跳,大汗淋漓,显然这鼎的分量很是不轻。这四足铜鼎足足有二尺多高,边长也在二尺上下,看上去方方正正的,厚重古拙,身上透着一种深沉厚重的绿来,看上去便知道非是凡品!
    铜鼎放在桌子上,顿时便是把那桌子给压的一晃。
    两个老先生本来都已经是昏昏欲睡,两眼发红,此时一看见这方鼎,却是立刻就精神起来,差点儿没跳起来,两双眼睛贪婪的在铜鼎上扫来扫去,眼珠子里面写满了不敢置信。
    这两位,乃是顺天府最大的当铺‘诚可斋’的大朝奉,都是在当铺这个行当干了一辈子的人,从小伙计到管事,再到朝奉,一辈子过了眼的好东西不计其数,一双招子毒辣的厉害,但凡是被他们过了眼的东西,几乎是没有认不出来的。
    城瑜知道连子宁这一次定然是能收到不少好东西,因此来之前,特意花高价把这二位给请了来,两个人薪水高的吓人——每年每个人一千两银子。
    这在后世,就是百万以上的年薪,超级打工族。
    不过这两位现在可是兴奋的要死,他们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呢!因此虽然连着好几天熬夜,两双眼睛红的跟老兔子一样,但是精神却是极为的亢奋。
    那竹竿儿道:“老秦,这金鼎铭文,可是你拿手的,你给掌掌眼?”
    那矮胖子老秦点点头,口水几乎都要滴答出来了,他伸出哆嗦的手,小心翼翼的摸着那铜鼎,脸上满是迷醉的神色,他口中喃喃道:“鼎高一尺九寸三分,长一尺六寸,宽一尺一寸,方形,二直耳,折唇,浅腹,平底;口立双竖耳,耳上有双龙相峙;耳外侧及龙身之上饰鳞纹,腹部饰兽面纹及三角纹,四角出脊棱,四足细长,以圆盘分为上下两节,上节装饰兽头,并有脊棱和二道弦纹,下节仅饰三道弦纹。”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若是无误,理当是三代之前的老物事!价值,不可限量。”
    “三代之前?”那瘦子正在奋笔疾书,闻言手一哆嗦,毛笔在上好的宣纸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污迹,不敢置信道:“老秦,没看错?确是三代之前的东西?”
    那老秦没好气儿的白了他一眼:“看了这么些年,还能错?你看上头这绿,这沁,这锈头儿,分明就是几千年打下的底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伸手抚摸着鼎身,像是抚摸情人的肌肤一般,满眼都是迷醉:“多好的东西啊……”
    那瘦子也是一副如此理所当然的样子。
    国朝留下的古董老物事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鼎这个东西,却是个例外,自大禹治水,鼎定九州,开启了大夏四百年基业,这鼎之一物,便是国之重器,等闲不会开铸的。
    因着数量少,分量重,意义重大,所以但凡是流传下来的鼎,几乎都是稀世珍宝,一般只在皇宫大内留有,便是高官显贵家中也是少见,就更别说是一般的富贵人家了。
    而且流传下来的鼎中,又是以秦汉之后的居多,而所谓三代之前,也就是秦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因着年代久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