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龙夺嫡-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军出击。”前军统帅图海眼一瞪,大声下令。前军将士立时按照预定部署分成数路向前方不远处的一群蒙古包围了过去,胤祚刚一拉缰绳也打算随军发起冲锋,图海发话了:“六阿哥稍安勿躁,就随老夫观战得了。”

观战?观个屁战,老子是来打仗的,看别人玩刀片子,咱站一旁算个啥事儿?胤祚正打算不理会图海的话,领着自己的亲卫队冲上前去,数十骑图海的亲卫就围了上来。卫队长大声道:“图帅有令,贝勒爷乃千金之躯,不得犯险。”厄,这死老头管得还真紧。胤祚瞅了瞅围着自己的数十骑人马,再看了看紧绷着脸的图海,心中虽有气可也无可奈何,虽说以他此时的武功,完全可以轻松击败这群骑兵,可违抗军令的罪名却不是他能担得起的,再说图海也是一番好意,胤祚也只能悻悻地收紧了缰绳,慢慢地踱到图海身边,看着前军将士冲杀。

图拉与其说是个小镇子,不如说是个牧民的聚集地,草原上的牧民都是游牧而生,很少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图拉之所以有这么多牧民在,只是因为蜿蜒的克鲁伦河支流流经此地,形成不少大小不一的海泡子(湖泊),水草肥美,吸引来了不少的牧民在此放牧,当然,这些牧民都是葛尔丹的手下。

在图拉定居的牧民本就不多,也就是千余出头,其中成年能战之士就更少,加之根本没想到清军竟然能穿过八百里瀚海沙漠这道天险,压根儿就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等发现清军骑兵已经发动攻势时,再想逃走已经来不及了,但这些蒙古牧民着实勇悍,面对着四面八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清军,没有人跪地求饶,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牧民都奋起抵抗,就连妇孺也大声呐喊着、厮杀着,只可惜人数太少不说,事起突然也没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不过片刻工夫就在清军大队骑兵的围攻下全军覆没了。

战争,这就是战争?眼看着众多的生命就这么轻易地倒在自己眼前,胤祚心里头一阵抽搐,耳听着战场上传来的阵阵惨叫声,再看到清军骑兵大队挥刀砍杀,连孩童也不放过的场面,胤祚心中沉甸甸地,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第四十章图拉定策

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中旬,攻占了图拉的清中路军并未继续向前进发,而是在图拉驻扎了下来,除了因刚走出八百里瀚海沙漠,军心疲惫急需休整之外,更主要的是等候预定数日内将会抵达的西路军费扬古部前来会合。不料,三日内接连传来了两个坏消息——西路军由于沿途草地多为噶尔丹焚毁,不得不绕道而行,因此行军速度赶不上中路军,最快也得五月中旬才能抵达图拉,而东路军也因山高路远未能如期到达预定地点,这就形成了中路军孤军突进的不利态势。

此时中路清军与葛尔丹军力基本相当,但葛尔丹手下全是骑兵,而清军仅有一万五骑兵,其余的是步兵;葛尔丹以逸待劳,清军长途奔袭,战场态势对清军极为不利,该如何决断,众将士与随军大臣议论纷纷,意见无法得到统一,康熙老爷子也有些举棋不定,只得在图拉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下一步的行止。

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作为随军的最高官员第一个站出来道:“皇上,我军孤军深入,敌军以逸待劳,恐战不利,臣恳请皇上暂且在此驻扎,等候费扬古大军前来,再行讨贼事宜。”

“不可!”前军统帅图海站了出来:“禀皇上,我军骑兵少而步军多,机动不利,若是在此驻扎,一旦消息走漏,贼若是乘虚来犯,断我粮道,则我军必然处于被动局面。臣以为不若皇上率后军先撤,臣自愿率前军前往讨贼。”

“不妥!”中军副将伦熙大声道:“图帅虽勇,但我骑军兵少,若是全军出击尤未敢轻易言胜,仅靠前军更是事不可为,徒损兵力耳,为臣以为全军先后撤以待来年方可确保无虞。”

大阿哥也站了出来道:“皇阿玛乃万金之体,不可涉险,儿臣以为此次讨贼事恐难为,还请皇阿玛三思,儿臣自愿为后卫,掩护大军后撤。”

众大臣议论纷纷,大体上都是以撤军为主题,即便是有人提议继续出战的也都坚持康熙必须先撤离以保证安全。康熙老爷子皱紧了眉头,双眼始终盯着摊在桌面上的大幅地图没有发话,良久之后,突然问道:“明珠,你这个行军大总管怎么看?”

明珠自从罢了大学士之后,虽还是很得康熙的宠信,但权势早已大不如前了,为人也低调了许多,在公开场合已经很少发言,此次出征被任命为行军总管,负责全军的后勤工作倒也干得不错,至少粮食、清水等供应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原本像这种军事会议他是不打算开口的,只是老爷子问了,他也不能不回答,只好上前一步道:“微臣以为众大人说得都有理,还请皇上保重龙体为上,讨贼一事也不急于一时。”

“唔。”康熙不置可否地应了声,接着又看向了一直一言不发的胤祚,开口问道:“小六儿,你怎么看?”

嘿,总算是轮到咱表演的时间了,也不枉头前咱作了那么多的功课,光是这号地图咱可都翻烂了好几张。嘿嘿,朝堂议政容易得罪人不说,指不定还惹出老爷子的疑心,咱不开口,这军事上要再没有表现,圣眷可就危险了,哈,看咱来上一场大戏。胤祚心里头美滋滋地,脸上却平静得很,大声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此时我中路军不能退,贼兵不知我大军已经渡过了大漠天险,也不知道我军的虚实,无论我军在此地设防或是后撤,时日一久,贼定会知晓我军动向。一旦如此,若是我军驻守,敌军可断我粮道,陷我军于不利,倘若我军此刻撤走,则西路军因粮道原本就不畅,一旦遭受敌军袭扰,只怕会是损兵折将的结果。综合上述,儿臣以为我军非但不能撤,还得快速向前行军,打贼兵一个措手不及。”

“胡扯!小六欲陷皇阿玛于不利,此言该斩。”大阿哥首先跳出来反对。

康熙老爷子没有理会大阿哥,双眼紧盯着胤祚道:“具体说说这仗该如何打?”

“是。”胤祚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着地图上的各个战略要地道:“其一、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现我军在暗,敌军在明,根本无从知晓我军虚实,我军可虚张声势,假作十万大军,每到一地多设营垒以迷惑敌军。其二,贼酋葛尔丹此刻正位于巴颜乌兰,其大部骑兵分散,身边仅有两万余众,若我军兵贵神速,发兵直指北孟纳兰山则敌军根本无法集中全力应战,我军兵力要胜过敌军一筹,即便正面作战也大有胜算。其三、敌军曾惨败于我军,在军心上原就畏惧我军,现如今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贼军慌乱之下只有逃窜一路可走。其四、孙子曰:围三阙一,现我东路军已经堵死贼军北孟纳兰山以东的逃路,若是我军大张旗鼓地兵分南北两路作出围歼的架势,贼军在慌乱之中必定无法探明虚实,唯有向西逃窜,我军乘机掩杀,必可伤其大部,而我西路军正好可以以逸待劳,在敌军逃窜途中设伏歼灭敌军余部。”

康熙听完了胤祚的话,并没有立刻表态,在大帐内来回踱着步子,众大臣也都凝神静气不敢开口打断康熙的思考,大帐内一时间寂静了下来。

“以你之见,费扬古应该在哪里设伏为好?”康熙突然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胤祚仔细地再看了一遍地图,手指着土拉河上游的昭莫多道:“就在这儿,昭莫多。此地是一座长满密林的小山,三面靠河,正是设伏的理想地形,当年明成祖大败蒙古军时就曾在此地设伏。”

“嗯?”康熙老爷子立刻俯下身子,双眼紧盯着昭莫多,良久之后大笑着说道:“好!就是昭莫多,此仗若是成功,当去一心头大患。”

康熙猛地站直了身体开始下令:“图海。”

“臣在。”图海昂然出列。

“你即刻起率前军从额尔德尼拖洛海进击,限五月八日前抵达北孟纳兰山,沿途多设营寨,号称四万大军。”

“臣,遵旨。”图海领了将命立刻出营准备。

“明珠。”

“微臣在。”

“西路费扬古部粮草转运困难,你可先将中军粮草留一半在此地,转运西路。”

“是,微臣这就去办。”明珠也领命而去。

“众将听命,随朕出征,兵发北孟纳兰山。”

众将轰然应诺。胤祚再次站了出来道:“皇阿玛,儿臣愿前往西路传递密令。”

“嗯?”康熙老爷子皱了下眉头道:“战场凶险,你还是跟在朕身边好了。”

跟您老身边哪有仗打,咱等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捞回战争过把瘾,眼瞅着一场打落水狗的大戏怎能错过。胤祚大声道:“皇阿玛,此计既然是儿臣所出,儿臣愿往西路协助费大帅。”

第四十一章西路军副帅

大雨过后的草原泥泞不堪,一脚下去准溅起一片稀泥,着实不是行军的好时机,而此刻一只庞大的军队却艰难无比地在泥水间行进着,无论是官还是兵,个个都是一身的泥水,面上都带着疲惫不堪的神色,只是迫于上命不得不跋涉向前,士气早已低落到了极点。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上一位花白胡须的将领在数十骑亲卫的簇拥下正默默地注视着这支困顿中的军队,面上虽然平静,可眼中却闪动着焦虑的光芒,这员老将正是西路军统帅费扬古。

费扬古,时年四十九,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帝爱妃董鄂氏之弟,内大臣三等伯鄂硕之子,参与过平定三藩之乱,立有大功,升任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名将。此次奉诏率西路军四万六千人由归化出征,与路途上又先后会合了振武将军孙思克、西安将军博霁的绿营兵万余人,全军上下共有五万七千人,乃是此次出征的主力部队,原本预计四月中旬与康熙老爷子的中路军在图拉会师,可没想到葛尔丹实行坚壁清野,沿途草地多为噶尔丹焚毁,不得不绕道而行,迁延至今离图拉还有半个多月的行程,导致中路军处于孤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