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志 作者:深圳铁板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丧乱志 作者:深圳铁板烧-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折翎初问时,声似蚊呐;三问之间,音量渐渐高亢;到得最后,更是挥掌击在侧墙之上,再厉声道:「你随我多年,一向知礼明义,待我弟兄如同爱子。我杀金狗,你也曾多有襄助。自我被伤与你入这砦中,怎地却变成如此?你是何种身份?砦子与你是何关系?你所为可疑之举,我尽皆不问。可你为何为何纵容砦中人伤我弟兄?又为何与金狗同流合污,侵我大宋江山?你还知不知自己乃是宋人!」
  折翎掌中蕴含内劲,劲风到处,墙皮浅砖碎裂,四处纷飞。巧云听了折翎问话,心如死灰、不躲不闪,任由墙皮击打在身,只是默默流泪。一块砖碎正击在巧云面颊,登时红肿。折翎见状,心头一痛,伸了手欲问,却终于还是将手定了在空中。
  屋内一片安静,屋外晓月快步行至门前,踟蹰许久又蹑足退去。折翎见烛光下巧云楚楚可怜,向前一步想要揽过巧云,却听巧云自嘲一笑,轻声道:「我也不知自己应否算个宋人!」不待折翎答话,回转坐在桌前,双手虚按琴弦,凝视折翎问道:「将军是否执意在此抗金?」
  折翎见巧云面有泪痕,颊间红肿,眸中却尽是安平静谧,自己胸中那为国为民的万丈雄心化成的一个是字竟是哽在喉间,无法出口。有顷,巧云轻叹,手拨绿绮,决绝道:「将军心意,妾已深知!妾十四岁出砦下山直至去岁返来,也做了许多事,但唯有与将军定情一事为妾自择甘愿。将军待妾,天下至厚。将军送我仙桃,妾自当报以琼瑶。此一场大战,正是妾为将军出力之时!」
  折翎听巧云所说若有深意,开口欲问。巧云微笑摇头道:「将军不必发问,妾自当全数尽言以告。敢请将军先听我这一曲!」言罢,美目流转,素手轻抚,绿绮铮铮。
  折翎心有疑窦,本是神思不属,待琴音响起,转眼望去,却见巧云与适才愁苦悲痛者判若两人,面上容光,身上神采,仿佛重回昔年江南游历时一般。
  巧云举目望折翎一笑,曼声唱到:「太行晓色透窗明,画眉黛,试瑶筝。不期相见,飞将若龙城。三十六砦皆俯首,穿云箭,大黄弓。及笄年怀总角性,不知惧,喜贼清。身虽处险,君在妾自平。挽弓问云云不语,得一曲,奏君听。」
  巧云所唱曲调,波折婉转,俏皮荡漾。折翎倾耳细听毕,神往道:「那是重和二年,我与佟仲自统安赴中原。途径太行,路见盗匪剪径。我赶到的晚,那些无耻匪类竟将一商队之人尽数屠戮,连尚在襁褓的婴儿也遭毒手。我上得太行,遍寻匪砦,但见匪类,尽皆射死。山后七砦匪首得了消息,聚在紫团峰主砦中欲倚多为胜。」
  巧云嘴角微翘,接折翎之言续道:「那日我晨起画眉,试了试琴便听见前厅纷乱。蹑足绕在一边偷窥,不想得见将军。将军独当砦门,发矢如电,每开弓必有山贼毙命,遍地狼藉。那武功最高强的匪首,想使轻功与将军近身搏杀,却被将军一箭钉在廊柱之上。众匪跪地乞命,将军」
  折翎迈前一步,打断巧云道:「众匪何足虑?那时你方及笄,清巧秀丽,一双大眼美不胜收。我射箭杀人,你藏在墙边非但毫不惧怕,反而面带笑容。我射死一人,你便笑一笑。我将那人钉在柱上,你竟笑的前仰后合。众匪乞命时,若不是你对我摇头,我怕要射杀所有人才肯罢手。」
  巧云起身,盈盈一礼道:「那时我涉世未久,只道杀戮寻常。幸得将军教导,日后心中方有正邪之分。」
  折翎再前一步,将巧云扶起道:「那时我年少气盛,你父当面却仍出言无状。你不责怪,我便已喜出望外了。盗匪虽掳了你上山,却成全了我与你初见。砦中那一望,我便喜欢了你。只是当时痴傻,不懂情爱之事,以致而后一年,每每对月怅然。」
  巧云听折翎提及曾随自己上太行游说诸匪造反,现已丧命安鸿剑下的四师公,心痛如绞,花容一黯。紧接着再听折翎自讽痴傻,又忍不住含悲莞尔,假作嗔怪道:「痴傻怎只当时?」舍了折翎搀扶,坐在桌前轻拨慢捻,又开口唱到:「月上楼边,樽酒暖,座间客多情浅。女儿心凉,却见绣帘高卷。转出如旧翩翩,双目盼,遍楼生灿。动红鸾,急拨琴弦,弥彰羞红满面。得月圃中生白草,怀绿绮,千里重见。湖荡扁舟终身订,人近金灯远。喧嚣繁华气多,诺峨眉,一如所愿。心意合,并肩同观双燕,天光忽敛。」
  巧云此唱,与前段略有不同。虽然依旧婉转,却多了些柔媚;虽然亦有俏皮,却更添几分绮丽;将女子红鸾心动的娇俏与初承云雨的恬懒表现的淋漓尽致。巧云按琴,羞面笑道:「千里送琴,得上绣船。真不知你是真痴傻,还是故作痴傻!」
  折翎神思随曲飞去过往,沉湎中闻巧云言,当时情形顺势出于心脱于口:「红玉嫂嫂可是当夜就拉了韩五哥回房的,我却漏夜跑去求琴,旬月方归,痴傻可见一斑!」
  巧云面色更红,轻啐道:「终于肯承认那琴是求非购了么?」
  折翎大笑,复前一步站在巧云身边,执其手慨叹道:「我认为太行一别,从此天高水长,怕是永无再见之日。怎知天可怜见,真让我与你京口重逢。上天待我折翎何厚!玉人心中所愿,休说一琴,便是十五满月,我折翎也必登天取之!」
  巧云面露感动,猛抬头看了看折翎,却又缓缓低下头去。再抬起头时双唇翕动,眼中晶莹,却还是默默低下头去。折翎见她情状,一句「我与你抛开一切,同上峨眉」险些脱口而出。踟蹰良久,最终仍只是闭目将巧云拥在怀中。
  巧云亦闭紧双目,将整个身子埋在折翎怀里,只愿天下皆无,仅余此一屋。转念又知此愿难现,此情难再,心中一痛,将折翎缓缓推开。
  折翎诧异,却见巧云已端坐整琴。不几声,攻伐之气便已弥漫厅堂。金戈铁马,刁斗的卢,浓浓肃杀好似扑面而来。巧云双目坚毅,抚琴唱到:「身登诸峰绝顶,矢作霹雳惊弦。荡尽俗世群魔舞,破去红尘污瘴烟,清平还与天。北向扫平胡虏,敌酋砌首京观。披甲解民倒悬苦,奔袭饮马敕勒川,莫待鬓发斑。」
  巧云每唱一句,心就往下沉一分。而折翎每听一句,怀着的武勇豪迈就多一分。待巧云一曲唱罢,折翎只觉得一腔热血在胸中沸腾起来。不由击节赞道:「御胡虏,保万民,建功业。好男儿生当如此!云儿,唱的好!我与你」
  此时屋外山风大作,吹得林木呼呼作响。隐隐之中,似有春雷声传来。平日里巧云最惧雷鸣,折翎闻雷住口,双手掩了巧云双耳想将她揽进怀中,却发现巧云置自己言语若罔闻,身子发僵,面上如古井无波,依旧端坐操琴。琴声自激越转作悲惋,让人听了愁结满腹,直欲落泪。折翎错愕不知所以,撩衣坐在桌边,静静看着巧云。只听巧云开口唱到:「窗外轻雷催夜雨,如泣如诉心声。斗室唯有残烛明。再无私倚处,难见月华生。君做川陕擎天栋,北御万千旗旌。妾自助力镇三坪。唯念秦淮畔,成双燕儿鸣。」
  折翎听出巧云后半词中助己御金之意,心头大喜,待听到秦淮燕鸣一句唱的悲若啼血杜鹃,又见巧云精神委顿,坐在桌前竟似摇摇欲坠,遂赶忙跃起抓住巧云双肩,骇然惊呼道:「云儿!你没事吧?」
  巧云面色苍白,强挤笑道:「当年红玉姐姐曾说我思重体弱,不易抚琴,将军是知道的。今日只是太过专注,有些疲累罢了,不妨事。」
  折翎关切道:「既如此,就不要再唱了。我扶你去休息一下!」
  巧云挣脱折翎,坐直身子道:「最后一曲,请将军听完。」言罢也不待折翎同意,便抚琴成曲,启朱唇唱到:「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一首婉约词,此时巧云唱来却毫无缠绵悱恻之感。同前几首词曲相比,仿佛内中一丝情感也无。折翎听罢点头道:「这不是那年我与韩五哥上楼时,你正在唱的哪一曲么?」
  巧云亦点头道:「正是。此词乃是先祖之作,在世间广为传唱了的。」
  折翎恍然道:「原来如此!难怪云儿你如此喜爱,时常哼唱。」
  巧云面露失望之色,继而轻轻叹了口气,起身至火盆处摸了摸出门前备好的酸浆饮子,自己浅啜了口,又仔细抿了抿唇舌后递予折翎道:「将军,请满饮此杯。妾有话要说!」
  折翎听她说得郑重,心中也是一重。端坐了接盏饮尽,等巧云告己以实。谁知巧云却将话头左拉右扯,只是不说正题。折翎强忍焦躁应答,渐渐觉得双眼沉重、身体疲乏。巧云见折翎委顿,住了口回身,在箱笼里寻出两盏金色灯笼,掰开合好挂在床头,回眸展颜一笑,垂首将折翎自桌旁牵至床前。折翎见了那一对金灯,心中虽是一荡,却仍难敌睡意渐浓。迷糊间只觉得烛火渐暗,四处皆黑,身重难动。巧云轻抚折翎面,敛笑柔声道:「将军暂且歇息,妾有些事要做。事毕便回来伺候将军!」


第08章 金灯红尘随云去 铁甲干戈压砦来
  朦朦胧胧中,折翎听见有人在耳边呼喊。欲睁眼看时,只觉得双眼似坠了铅块般沉重难开。将一口气攒在喉口勉强嗯了一声后,耳力仿佛也灵光了许多,再试图活动手指头颈,却依旧不能挪动。
  巧云见折翎虽有应声,但闭目不动,心知其药力尚未全退,在他耳边低低喊了声「廿三郎」,接着便落下泪来。折翎听清声音所属,面上又觉有水滴落,心中疑惑。身子难以动弹,便把心思转的飞快。待记起自己无知觉前发生的一切及巧云的最后一句话语,心中暗叫不好。欲提真气驱毒,却发现体内一丝毒物异样也无,心内急如火焚,怎奈毫无办法。
  巧云轻抚折翎面庞,将适才做的事细细梳捋了一遍,觉得毫无差错,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