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教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奇教练- 第5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分落后让海丰队很着急也很恐慌,想赢又怕输,在这种复杂的情绪的支配下,球员们突然一改原来密集防守的打法,大举进攻,想把比分扳平。

虽然海丰队的进攻给大连队制造了一些麻烦,但是大连队的反击招招致命,连续打了海丰队两个反击,一次还打中了门柱,海丰队再丢一球的可能xìng无限的增大。

赵光明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及时的调整,继续密集防守,稳定军心,在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大举进攻,被对手再进一球的话,就什么都完了,什么战术都没有用。

赵光明的调整很及时,海丰队在回归了密集防守之后,防线又变得稳固了,大连队一球在手,也不愿意再冒险大举进攻,上半场最后的十分钟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赵光明得到了姜牧的电话指导,对下半场的战术做了一些调整,赵光明的本意是在下半场逐渐加大进攻的力度,扳平比分,争取逆转,不过在这种局面下,赵光明也知道,扳平或许有希望,但是逆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姜认为国内球员的基本功太差,这也让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更没有多大的不可超越的鸿沟,更多的是在准备和心理上的差距,所以姜牧认为完全可以在最后十五分钟和大连队展开决战,那个时候海丰队的球员被逼到了悬崖上,誓死一搏,战斗力惊人,而且他们也熟悉了大连队的打法和优劣,进攻肯定更有针对xìng,而大连队在最后时刻如果还是只领先一球的话,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加,想赢怕输的心态就到了大连队的身上,海丰队逆转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姜牧和赵光明的谈话被赵光明直接放给了球员们听,两个好友在执教的理念上有差别,但是在方法上却相差不大,他们两个人对大连队的分析,对胜利的信心感染了球员,在最后赵光明充满煽动xìng的动员下,海丰队的球员充满信心的走了出去,准备和大连队做最后的决战。

前三十分钟大连队虽然也想打进第二个进球来锁定胜局,但是海丰队就是老鼠不出洞,让决心不足大连队也没有什么好招,当时间走到75分钟的时候,大连队球员保守思想变重,但是海丰队却逐渐加大攻势,控制了场上的主动,shè门的次数逐渐的追了上来。

第八十分钟,海丰队的进攻得到了回报,外援安德烈在禁区的一脚任意球直接破门得分,把比分扳成了1:1平。

这个进球打乱了大连队的部署,他们就像受伤的老虎,被激怒的雄狮,他们疯狂的向海丰队发起反扑,想再次把比分反超。

但是这个时候的天时地利人都已经变化,海丰队信心百倍,反击打得坚定果断,防线也没有给急躁的大连队一点机会。

比赛第八十五分钟,海丰队利用快速反击由另外一个外援前锋阿尤打进一球,但是主裁判却认为阿尤越位在先,判这个进球无效,但是从慢镜头回放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好球,主裁判错杀了一个好球。

第八十八分钟,海丰队在禁区的混乱中由自己的后卫把球捅进了球门,但是在皮球越过球门线的时候被门将给捞了出来,主裁判认为皮球没有越过球门线,示意比赛继续进行。

主裁判的这次判罚激怒了海丰人。看台上响起了嘹亮而整齐的“黑哨”声,海丰队的球员也愤怒的质问主裁判,阿尤还是吃到了一张黄牌。

在这个时候,赵光明连续换上了两个前锋,换下了一个中场一个后卫,做最后一搏。

赵光明的勇敢举动更加激励了已经打出超频状态的海丰球员,在最后的几分钟,海丰队完全就把大连队压在自己的禁区内狂轰滥炸,此刻的大连队也没有再赢球的雄心,能够保住一分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在补时的时候,大连人以为比赛就以1:1而结束了,但是在第三分钟的时候,海丰队的后卫赵兵突然前插在三十五米处拔脚怒shè,皮球犹如炮弹一样的直窜网底,比分变成了2:1,海丰队逆转了比赛。

比赛结束之后,海丰队的庆功宴上,姜牧被赵光明和吴锋强行拉来,在他们看来,姜牧才是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用吴锋的话来说,姜牧这是送出了一次助攻。除了他的战术建议之外,姜牧战无不胜的神奇也让海丰人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姜牧都说能赢,他们还能输吗?就是这种信心才是他们在最后一分分钟逆转的关键。这也是赵光明所无法给予球员的,他没有姜牧那么大的名气和神奇的光环。

海丰队的总经理吴锋在酒席上对姜牧推崇备至,极力的希望能够和国际米兰结成友好球队,在夏季转会和冬季转会期间进行一下切磋和交流。

姜牧知道这种交流对国际米兰来说没有什么作用,不过从商业推广的角度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赵光明也希望他能够帮助一下海丰,现在的海丰队倾注了赵光明的全部心血,也是他的最大功绩和资本,姜牧便私下里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表示这件事不归自己管,自己只能是尽力促成这件事。

吴锋和赵光明也知道姜牧主管的是转会,商业开发属于经理奥利亚里,但是姜牧在国际米兰是实权派,主席莫拉蒂对姜牧都言听计从,他答应下来,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都对姜牧是感激万分,尤其是吴锋,拍者胸脯对姜牧说,有什么事情他能够帮忙的,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姜牧在岛城呆了三天,在赵光明的陪同下玩遍了岛城附近的美景,然后才开车回到dìdū,姜牧回来的时候,张天明已经做好了一分详细的计划,工商硕士的实力果然不凡,计划做的很详细,就算当成一份策划都差不了多少,可见他着实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姜牧对这么专业的计划看得不太明白,不过他懂得找更加专业的人士,他把这份计划书交给了赵光明,让赵光明找吴锋看看,吴锋原来是房地产公司的经理,这样的计划书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经过吴锋的鉴定,这份计划做的很好,但是需要的资金量太大,至少需要十个亿以上,就个人投资来说,恐怕可执行xìng不高。

不过姜牧对此并不在意,他资金缺少可以去贷款,而且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能够再赚两三个忆人民币,加上原来的积蓄,在贷点款,做成这个项目的可能xìng也很高。于是姜牧就放手让张天明成立一个开发小组负责这个项目,自己去想办法寻找银行的资金支持。

第544章惊艳

虽然现在一切还都在纸面上,暂时用不到钱,但是姜牧现在就必须考虑贷款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小数字,搞定一个信贷员就能够完成的,高达数亿的贷款,没有银行行长级别的签字,根本就不可能放出来,而姜牧数了一下自己在国内的人脉关系,能够用到的人实在太少,除了自己一个表舅好像是在天津的一个银行有个不低的职位,不过联系不多,那人又谨慎,能够得到帮助的几率不大。有个堂叔在zhōngyāng的某个部门是副厅级干部,但是没有什么实权,在dìdū这个地方,副厅级就跟乡下的副科级没有多大区别。让他联系一下银行里面的人还差不多,但是要想靠他弄到数亿贷款几乎不可能。

在姜牧的朋友中,冯珂的父亲算是个实权派小官,但是和姜牧的亲戚一样,没有那个能力,唯一能够帮上姜牧的可能就是乔乔,那是红sè贵族,家族势力庞大,搞定这点贷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姜牧现在不想找乔乔办这件事,乔乔给他的帮助不少了,而且上次明显的是表示最后的分别,姜牧虽然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变成一个靠女人的小白脸,能靠自己解决的事情,他不想再去给乔乔打电话。

回到dìdū之后,姜牧带着张天明做的一份简略版的计划书,先去找天津建设银行的表舅,不过是不是想贷款,他询问了,跨地区贷款更不可行,他是到表舅那里咨询一下贷款的门道,作为建设银行支行的一个副行长,姜牧的表舅虽然表示这样的贷款难度很大,不过对业务jīng熟的他还是给出了几个好办法,一是给行长足够的回扣,一般的潜规则是十分之一的回扣,比如贷款一亿,一千万先打进对方的私人账户。二是寻找当地zhèngfǔ合作,不然就算拿到贷款,恐怕这个项目也做不起来,因为涉及的利益太大,zhèngfǔ肯定会眼红,眼红了肯定就会用各种方式来吃拿卡要,真的按照zhèngfǔ的标准,那在中国什么事都办不成,他们的标准不少太高,你达不到,而是太模糊,你达不到,这就是为方便权力寻租的,用一个名人的话说,zhèngfǔ最擅长做的就是先逼良为娼,再打黄扫非。第三找到实力强大的家族来寻求合作,zhèngfǔ是吃完就翻脸的主,不可靠,但是在天朝,十几个大家族控制着绝大多数的资源,找到他们合作,一切都会给你开绿灯。

这三条路对姜牧来说都不太可行,给银行行长这点回扣不算什么,但是没有关系人家也不一定会收,而且有了这么大的行贿案件在身,姜牧就等于有了一个把柄在别人手里握着,姜牧不缺少钱,当然也不会排斥钱,但是为了更多的钱,把自己的zìyóu搭上,姜牧却绝不想这么做,多这几十个亿不过是银行上的数字增加了一些,为此付出这样的代价太不划算。

和zhèngfǔ合作也是不行的,现在房地产还没有还没有怎么发展,zhèngfǔ机构对这片地方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如果姜牧拿着这份计划书过去,那不等于是指着这块地说,看,这里有宝,这不是犯傻吗。

第三条路姜牧暂时还不想走,考虑到国外,斯赫林佳现在也面临经济危机,自己和莫拉蒂不过是雇佣关系,想借这么一大笔资金恐怕很难,姜牧也不想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味,所以姜牧只能先把这件事搁置起来,慢慢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不行的话,就采取折中的方案,先买块地皮建设新厂,这边的工人不全部搬走,商业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