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帝国之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虚拟帝国之父-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找到了,在xxx地方,”一个干警高兴地叫了起来,不怪他如此失态,这个实验证明了,以后破案将变得容易太多,只要能找全嫌疑人,就能轻易地从他们记忆中,找到是谁在犯罪,谁是无辜者,也大大节省了办案时间,冤案的比例,只要不是有人故意制造,从理论上讲能降低到接近零的地步。
  “太厉害了,国家掌握了这项技术,将来可是有大用处啊”有人又联想到对付那些海外间谍,这样的话,国家安全又有了新的保障。
  曙光之城能针对普通人的灵魂进行记忆解析,之前凌辰根据这个能力,制造过轮回通道,但如果这人灵魂受到欲界之主的侵染,就不能解析了,不过这些人当然不清楚这点。
  曙光之城对政——权反哺的地方不仅仅在这里,军事训练,技术推演,尤其是在许多科研项目上,有一个虚拟演化环境,是一个多么珍贵的机会,而医学治疗中,能够做模拟手术也能大大提高手术质量。
  凌辰就是要用曙光之城作为核心中枢,将整个国家民众串到一起,白天他们在物质世界中生存。晚上就要到曙光之城中生存。十亿余众。轮流进入,给他提供足够的精神力量。
  全民信息化就是第一步,实际上信息化建设一直在进行,移动互联网更是如火如荼,在新时代,本国境内每个县市,哪怕偏远地区也能上网浏览信息,只是政令交流还是通过纸面沟通。效率仍然很低。
  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各方面的消耗,尤其是对众人所知的官僚体系,使用技术手段才有真正缓解的可能,一切政令信息通过网络渠道公开了一部分,但还是不如在虚拟世界中进行更加透明。
  在虚拟世界中建立的公——安,行政机构,只是在实验之中,但他们的效率显然要超过现实中百倍,别的不说。不需要费功夫走路过去,就是一个极大的遍历。天朝办户口。办各种证件,来回折腾,大部分时间都扔在路上。
  而在虚拟世界,这些办事机构之间,全部可以瞬移过去,只是现在政令还不能单纯靠虚拟世界中为准,毕竟如何映射到现实还需要网络。
  这就是凌辰推行全国信息化的必要步骤,只要网络办公成为常态,随着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法律权威逐渐深入人心,纸质的证件,档案逐渐全部被数据信息来代替,下一步,就直接打通虚拟世界和信息化网络的关口,直接实现虚拟政务。
  紧接着,全——国大会在凌辰的幕后操控下召开,很快就通过了电子政务相关的一系列法规条例,为他通行这一政策铺平了道路。
  而且因为是合法合理,正常人都清楚这一法规带来的好处,因此除了有人质疑推行过快,会带来问题外,并没人真正反对。
  紧接着,就是培训那些公——务员适应在虚拟世界中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时间,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高,不过需要的人手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不过因为每人每个月只能进入虚拟世界三次,因此要想保证一周五天有人值班,也必须要十个人完成一个岗位,实际上和原来相比并没有减少人数,但工作时间大大延长,许多事情在虚拟场景中,可以干许多天来完成,不受现实世界的时间限制。
  这一过程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反对,毕竟大部分公务——员都是三十左右的年轻人,接受这事物很快,又熟悉网络,电子政务实际上提高效率,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当然也让许多假账不可能再出现,一些往常有的漏洞不再存在,毕竟痕迹难以消除,没有几个是高手,想要修改数据可要比做假账困难的多。
  作为一个附带的效果,政——治清明了许多,不过人的贪欲自然是无尽的,也少不了有人故意制造障碍,阻挠运行,不过这些人真是螳臂当车,在辐射全国的虚拟世界之下,这些人根本没有隐藏的能力,直接被揪了出来,他们连成为凌辰对手的资格也没有,普通的行政手段,就将他们收拾掉了。
  实际上从理论来讲,社——会——主义的确是符合人类最终发展的制度,市场也只是因为技术无法达到完美协调人类生产和需求之间关系,而出来的一种后发调节的机制,计划是预先调节,但预先就要预测准确才行,但技术和信息的时代局限,让计划不可能做到准确,只能做出部分计划,大部分还是靠后发调节。
  时间又是匆匆而过,凌辰的全国信息化战略,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初步完成,让政——府办公变成了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各地豪华的办公大楼被一一拍卖,只留下少数房间和仓库用来储备必要的文件和历史档案,其他的无论是人事报道,还是正常工作,都是在虚拟场景中进行。
  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再去机关办事,就方便多了,只要挑选一个时间,登录网络,就能进入相应的虚拟场景,不需要离开地方,而且由于投诉非常方便,形成了极大的制约。
  以往机关的举报箱容易生老鼠,现在电子评价,轻松简单,每个公——务人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得到即时评价,每月统计不合格者直接辞退,再没有什么铁饭碗的说法,和普通公司职工一样,毕竟说白了大部分机关人都不是不可替代的,不过之前靠着资源分配的权力,才从法规中规定了这一点。
  现在凌辰掌握了政——权,他最讨厌的就是浪费效率,那么多宝贵的人力,根本不应该用在毫无技术含量的机关中,考试也不需要智商太高,降低相应的待遇,就能减少智商高的人来投入,实际上高智商的人不应该来做没有含量的机关人,只有极少数的官僚位置,是需要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
  凌辰掌握着军队,还有法统,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力量能阻挡他的改革,那些反对的,有异议的,一屡打压,或者利用举报制度找到他们的漏洞,直接置于死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地球OnLine(九)

  这一天,凌辰从曙光之城中回来,现在形势发展得很好,本国人民向来刻苦勤劳,在世界是排上名号的,东方文化虽然诸多缺陷,但至少教育民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上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才能让亚洲国家通过内部积累完成工业化。
  有了曙光之城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效率还有政——治的清明都是上了一个台阶,而且曙光之城作为变异的服务器,还有量子级别的计算力,在凌辰原本的世界,他就开始了新的体——制改革,将民众完全囊括在内,只是由于劫难,让他的变革无疾而终,他当然不会放弃,现在大事已定,他当然要继续之前的变革。
  在他原本的世界中,在他控制的地盘内,他推动了以贡献度为分配基础,借助高度精准的民众需求分析,和发达的物质生产,靠大量廉价的初级智能机器人,来进行了新的改革,让民众的生产力开始有了飞跃时的变革。
  对凌辰来说,现在的本国,还有大量浪费效率的地方,比如学生受到的教育往往在未来工作中只能用到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的人受到的教育白白浪费,最后只能做一些简单重复工作,这是对人类天赋头脑的极大犯——罪,诸如收银,清洁,餐饮,服装这些简单重复劳动工作,占据了庞大的人手,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来完成。
  人类最大的价值在于大脑,现在凌辰收集他们产生的精神力。是价值的一个体现,但在物质创造上,大多数人的脑力都被浪费了。
  归根到底,是在于普通人难以有足够的信息,足够的性格特质,让他们做出较为恰当的选择,往往在走了无数弯路之后,才找到定位,或者说堕落下去。
  不过现在,智能机器人的技术难以发展。毕竟这个本源世界。物质规则过分强大,许多地方想要做出进步,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时间。凌辰原本的技术积累,也只能做到目前的程度。不过他还是会继续自己之前的改革。因为核心要素。曙光之城已经具备,而且比之前,还要强大了十倍。
  凌辰实际上对计——划经济更加偏好。因为这实在是一个美好的理论产物,一切物质按照需求来生产,不浪费,有计划,不造成环境过重负担,避免人类个体自身的盲目,能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但有极大缺陷,在新世纪,国家不能抛弃计划的成分,只能和市场互为补充。计划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抹杀人的积极性,因为什么都是计划好的,也就没有了改进的动力,根本上来讲,是抹杀了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市场选择就是消费者在选择,只有消费者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需求分析不是计划体制能解决的。
  凌辰能有底气进行改革,将所有人囊括在内,安排他们的工作巨细,靠的就是能够通过虚拟世界精准把握人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统一分析,来进行生产安排,管好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他需要挤压出最大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来攀登科技树,来制造武力,捍卫他的安全,对将来出现的敌人进行准备。
  实际上每次军事战争,都要进行管制,人类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凌辰不过是准备将它常态化,同时又不能违背人的天性,否则也不利于科技进步。
  在普通人看来,科技进步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幸福,但在凌辰看来,让人类幸福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技术进步,苦大仇深可能一时有动力,但不能成为常态,人只有在幸福状态下,最有可能做出技术进步,欧洲最初科学发展时,是贵族阶层推动的,也只有富有的人才有资本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这是很正常的道理。
  凌辰看了看最近的进度,全国信息化的初步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他还要慢慢等待,毕竟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时一刻的。不过他很相信本国民众的创造力,在上层建筑已经有了牢固保障,不会有冤狱,不会莫名地失去的人生自由,剩下的只要逐步进行改革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