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杀破唐-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中地区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大量良田掌握在宗亲、权贵和大官僚手中,所产粮食多被内部消耗,浪费严重。皇室、官僚机构、驻军和普通市民所需的粮食多由淮南、江南供给。江南粮米集中于润州,淮南粮米集中于扬州,沿运河北上,经徐州转运至汴州,再经洛阳,沿渭水西进至长安。

这条道路现在被李全忠、刘悟、韩弘、王智兴等关东诸侯把持,是各家与李茂讨价还价的资本,在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前基本是指望不上的。河中、河东之地今年遭遇旱灾,自顾不暇也是指望不上的。唯一能指望的是终南山以南地区,襄阳、金商、山南西道和江陵一带。旧日关东大乱,河洛道路不通,南方财赋也曾由此道运抵关中。只是该条粮道多旱路,运力有限且消耗极大,故不常用。

扼守关中通往南方的是武关,武关现在还在神策军的手中,李茂令史宪忠领军向南夺取武关,以方便南方粮草输入关中。

当然即使武关能顺利拿下,南粮北运也不会轻松,除去人为因素干扰,单单运粮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维持庞大的长安粮草供应自是压力非凡,何况还有各镇近十万驻军?

攻取武关还算顺利,李瀍东狩洛阳后,关中神策军瞬间崩溃:一部溃散;一部追随皇帝去了洛阳,爹不亲娘不爱,漂在洛阳城;一部归顺了大秦皇帝裴仁勇;还有一部坚守本职,人数并不多,且因首脑机关瘫痪,茫然不知所措。

史宪忠以李茂的名义招揽武关守将,讨价还价用去了两天时间,第三天开关接纳幽州军入驻。武关即通,李茂遣李德裕往金商、山南、襄阳、江陵等地商议输运粮草入关中。

又遣谢彪往洛阳面见李瀍,请定关中和战方略。

李瀍被李全忠、刘悟挟持着到了洛阳,得东都留守吕荣鼎力相助,暂时安顿下来,随行官员约百人,内侍不足百人,嫔妃只王才人一人,亲近官员只有突吐成骅一个。

放眼望去,满目凄凉,至无人处,李瀍偷偷地哭了两回,倒是王才人劝他暂时忍耐,言李茂已出兵关中,裴仁勇但稍有智商也不敢破罐子破摔,长安会平安无事,四宫太后会安然无恙,大唐可以度过此劫。

此刻李茂来请示和战方略,李瀍无言以对,他不是没有主张,而是深知自己的主张不过是个屁,放出去也没人会听。

这时节,韩弘也抱病来到了洛阳,随行宣武军约万人,屯于城南,李全忠和刘悟虽然一百个不乐意也只能暂时忍耐,韩弘有兵、有粮,有地盘,可不是个随意能揉捏的主。

何进滔、史宪忠、王智兴也遣使者到洛阳侍奉抚皇帝,尽孝心是假顺便分一杯羹是真。三家都有少量军队在洛阳,作战不行,捣乱却足够。李、刘、韩只得让三家使者坐了末席。

李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臣,文臣吕荣,内宦突吐成骅。吕荣坐了多年冷板凳,若说心里对皇帝没有看法那是假的,他的忠诚是有的,热忱却是打了个折扣减了半。再者皇帝丢弃了根本之地,孤身来到洛阳,又在三大强势诸侯的挟持下,吕荣纵然有心也没这个胆,他的这个东都留守权力有限,兵马更是少的可怜。

而在李瀍来说,他对这位东都留守也并不十分信任,只是无人可用而暂时用之。

追随他来到洛阳的神策军也有万人,只是互不统属,又无一个能镇压三军的人物,故而一盘散沙,难免为李、刘、韩三人所轻视。

李茂遣使来问关中和战,身为皇帝,李瀍却插不上嘴,李、刘、韩三人又各怀鬼胎,久议不决。李瀍心中苦恼无人可诉,深夜又哭了一场,惊醒了侍奉在身边的王才人。

王才人,邯郸舞姬出身,养母过世,流落在长安,与李瀍一见钟情,自此倾心追随,无论起落都能不离不弃,甚得李瀍之心。因出身卑微,在后宫只有才人名分,但却万千宠爱在一身,此番李瀍被李全忠劫持,仓皇逃出长安,四宫太后尚且顾不上,却把王才人带在了身边。

也有一种说法是,王才人是舞姬出身,身子骨强健,能骑马,换上一身男装跟着皇帝想去哪便去哪,这就不是一般的嫔妃所能比拟的。

王才人无声而起,打来水,服侍李瀍洗了脸,喝了定神茶,这才劝道:“世道艰难,大家更需保重身体。”李瀍闻言再次落泪:“大唐江山要毁在朕的手里了,朕就是亡国之君,将来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王才人挺直腰身,撑住皇帝健硕的身躯,柔声劝道:“李太师已出兵关中,长安旦夕可下,朱克融将军何必再滞留关中?倒不如调他来洛阳护驾。”

李瀍大惊,双手抓住王才人的肩,奋力地摇晃着,又一把揽入怀中,惊喜地叫道:“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呢?意如,你真是上天赐予朕的宝物啊。”

李瀍赤脚下床,召来突吐成骅,就在廊下附耳叮嘱了几句,突吐成骅道声明白,一路小跑出了宫。二日李、刘、韩三人正在政事堂与吕荣和天平、魏博、武宁三镇使者商议军国大事,李瀍忽然到了门口,哈哈一笑,昂首而入。

众人吃了一惊,连忙迎出,皇帝自出长安后便甘做傀儡,从不问政事,今日为何突然跑了过来,真是杀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瀍一一扶起众人,招呼众人坐下,议事之前,又传旨将各人的官爵升了一级。皇帝已经不是过去的皇帝,寄人篱下,徒有虚名。他的封赏也就不比过去值钱,众人并无特别的喜乐,敷衍了一下,各自坐定。一个个缩着脖子低着头,默运“哑口无言功”以示抗议。

李瀍尴尬地笑了笑,厚着脸皮问起众人对关中之事的看法,见众人皆不语,便点明让何进滔的使者陈牧之先说。陈牧之在郓州也是一等一的谋士,何进滔的座上贵宾,来长安后却被李、刘、韩三人压的死死的,早已憋了一肚子气,今日被皇帝点名发言,自是喜出望外,忙清清嗓子说道:“关中已成关门打狗之势,‘狗’就是裴家三逆,打狗的是李太师。太师是打狗能手,早晚必擒之。只是狗儿盘踞长安,这投鼠忌器,难免让太师为难。望陛下网开一面,赦其无罪,待其松懈,将其诱出,然后杀之。小臣以为如此这般最为妥当。”

陈牧之的话引来一阵轻蔑的冷笑:何进滔真是门下无人,竟派了这么个蠢货到洛阳来,是转着圈子来丢人,还是来恶心人的?

李瀍心里也很鄙视陈牧之,但还是点点头,道:“卿言极是,又问史宪忠使者田词岭,田词岭道:“兵法诡道,瞬息万变,其中的分寸,不是远在数百里外的诸公能拿捏的准的。臣以为宜择一良帅,统帅关中各军,慢慢消磨。既要惩办凶逆,又不可惊了凶逆,毁了国家重宝。”

李瀍心里暗骂田词岭目中没有自己,口上却道:“此言大有道理,以卿之见,何人可为关中统帅。”

田词岭道:“非李太师不可。”

第688章 天下兵马副大元帅

李瀍哈哈大笑,问李、刘、韩三人是否同意田词岭所言。自谢彪来洛阳要求朝廷定关中和战之策,三人便知道李茂想做关中之王,平心而论,三人并不想李茂一家独大,但问题是关中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除了他外人无力插手进去。若公然反对,反而跟李茂结了仇,十分的不划算,但要三人公开提出由李茂来主持关中军事,又谁都不愿意。

李茂野心已现,万一他把持不住,效法裴家兄弟称帝建国做了大唐的逆臣,自己岂非也跟着遭殃,至少是名节有亏。

今日这话是由田词岭提出来的,这个人旧日就跟李茂相好,魏州十余年间风云变幻,主人换了好几茬,人家却岿然不倒,至今仍受重用,足见功力不浅,此番必是得到了谁的暗示,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抢着背黑锅,那也由得他。

见李瀍点名问到头上,三人便顺水推舟,同意由李茂主管关中军政,收复长安、惩办凶逆,解救四宫太后、嫔妃、宗室、百官和长安百姓。

在三人看来李茂若做成此事,则等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自古为臣子的最忌讳犯一种错误——功高震主,他若能化解了这场危难,便是拨乱反正,重整乾坤,光辉瞬间盖过皇帝,做下了这桩事,便是想做郭子仪也不可得,剩下只有一条路——代唐自立,届时祸乱天下的恶名便由他背了,他们三人或挟天子以讨之,或坐定割据之实,搞他个天下大乱,兵强马壮者称帝。

反之若李茂败了,他就得乖乖地滚回幽州去,长安能不能收复不重用,重要的是皇帝回不去了,而且在他们手上,有皇帝在,李唐的江山就在,一个弱主,数个强藩,这种格局才是最安全的,才是他们所乐见的。

李瀍见众人都同意李茂主持关中危局,大喜,当即下诏设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府,以光王李忱为大元帅,燕王李茂为副大元帅、知元帅府事,李、刘、韩三人为兵马元帅,史宪忠、何进滔、王智兴、朱克融等人为领军都统。

由光王李忱挂名天下兵马大元帅是要向天下人昭示这天下还是李唐的天下,一切都还在李家的掌控中;让李茂去干实事,因为他手上有兵,有能力,又想干事建功;让李全忠、刘悟、韩弘、史宪诚、何进滔、王智兴等挂名,是为笼络人心:胜了有功,败了无罪,可进可退,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诏令由突吐成骅带去关中,另有一封密诏是给朱克融的。

李茂接诏后,移文至金商、襄阳、山南等地催促粮草,又遣大将接管散关。散关是通往关中、蜀地的要隘,本在朱克融的控制之下,但现在李茂是朱克融的顶头上司,军令下达,不遵是抗命,遵从便把地盘丢了,朱克融为此十分苦恼。

恰当此时,闻听洛阳有密使到,要他在偏僻处迎接,朱克融敏锐地觉察到转机来了。

见了面却是枢密使突吐成骅,朱克融眼圈一红,哭诉道:“李太师欲报旧仇,要拿我开刀,枢密使救我。”

突吐成骅道:“太师不是那小心眼的人,将军休要听小人挑拨。接管散关是为了方便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