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爷传奇-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补充部队。时移的直属四团全部装备了战马。临安、饶州和信州的投诚兵和降兵组建了三个训练团到宝应高邮一带受训,莒州的骑兵训练部队达到两个团。淘汰掉老弱病残之后,各地的投诚兵和降兵组建成营级部队参加当地的城防。无忌师的秦玉团、李大逵团和桂进门团及两个炮兵教导连扫荡了于潜、昌化和建德州(路)的六座县城。闵烟师的荣广野团和十六几个营级部队及两个炮兵教导连驻守临安。婺州和衢州指日可下。

十月底,郑牧率领六艘新式战舰和二十四条小帆船组成的舰队来到浏河。参谋部将这支舰队调到舟山群岛,另派两艘武装商船和附属的四条小帆船承担运输和联络任务。三艘武装商船和附属的十二条附属小帆船进入长江,在安庆和和州之间游弋,承担警戒任务,必要时帮助安庆、无为和和州的守军撤退。还有三艘武装商船及附属小帆船仍然在钱塘江承担警戒任务。

开合师、无忌师和范广师的第五团都换装了制式武器,时移的直属四团也补齐了制式武器。现在主力部队都是制式武器装备了,五个独立团、五个训练团和临安及赣北的二十几个营级守城部队使用缴获的武器。贾迩冶又得到一百支步枪,但这次他没有急着装备部队。

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了,南北两线的元军都没有发动进攻。北线元军在沧州和德州一线集结的兵力在二十至十五万之间,南线元军沿抚河一线聚集的兵力在三十万之三十五万之间。南北两线的元军搞起了高筑墙、深挖沟、广建堡运动,完全是一付防守的架势。

《华夏半月刊》发表了一篇吴公公撰写的社论,标题是“天下究竟谁怕谁”,于是“东风吹、战鼓擂”的歌声在根据地的上空更加响亮。虽然大兵压境,但是根据地似乎没有人担心元军可能再打过来。但是贾迩冶和军队的高级将领的心情都不轻松。如果五六十万元军同时进攻根据地,究竟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如果元军再有富余的兵力在漫长的淮东防线来一下子,根据地至少难逃被割裂的命运。

十一月中旬,三个直属团从信州出发,北击衢州(路),同时无忌师的三个团、荣广野团和炮兵教导大队渡过富春江,横扫绍兴府(路)。十一月下旬,两支部队在婺州会师。然后三个直属团返回信州,无忌师的三个团驻守绍兴、婺州和衢州,荣广野团北上潍州,回归建制,闵烟师的五个团聚在一起了。

十一月底,贾迩冶得到一个惊喜,李庭芝和姜才回来了,已经到达舟山,同时回来的还有当初送给李庭芝的两艘大商船及八条小帆船,还有不足四百当年的淮东兵。参谋部的人员上至参谋长项飞下至一般的小参谋对李庭芝和姜才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贾迩冶十分高兴。贾迩冶下令将李庭芝和姜才及淮东兵船运至扬州,他们的家眷都在扬州居住。船只开往胶州修缮,这些船员的家眷都在胶州。

贾迩冶暂时没有急于和李庭芝会面,而是在参谋部研究郑不败派人随李庭芝的船队送来的一封信。几个月来郑不败的舰队从福宁湾开始,沿着海岸线向南,击沉了所有发现的元军船只,扣押了较大的民船,但放过了渔民的小船。舰队一直航行到株洲海面,在那里发现了元军主力船队,估计其船只接近万条。郑不败仗着战舰速度远快于元军船只,又可以在远海区航行而不必担心迷航,对元军水军开展了海上游击战。后来元军派出一千多条战船对付郑不败的舰队,郑不败边打边走,逐渐消耗元军船只,最后在南澳岛附近将元军追赶的战船全部击沉。

郑不败希望再派战船到南澳岛,给他的舰队补充弹药和粮食。信中还说战舰的附属小帆船的速度也比元军的战船速度快的多,可惜小船没有武装。每艘大船都配属四条小帆船是当初由郑不败提出的建议,其叔父郑宝船受大战船设计的启发,设计建造的小帆船也采用了尖头尖底和四比一的长宽比,速度比老式平头平底且身材太胖的船只快得多。

贾迩冶下令郑牧帅两艘战舰立即装载弹药和给养南下南澳岛增援郑不败,让郑牧告诉郑不败暂时别急着去打元军水师,后面将有大手笔。贾迩冶将赵林、钱进、曹瞒、林冲锋、张顺水、阮二郎和郑放都招集到参谋部开会。

会议的结果是将水军改编为两支水师。第一水师是海洋水师,郑不败任司令,指挥海战,赵林任副司令,指挥登陆作战,钱进任水战参谋长,曹瞒任陆战参谋长。海洋水师拥有十丈战舰和十五丈战舰各八艘,附属小帆船一百条。这些小帆船包括目前分布在舟山群岛、钱塘江、长江和刚开往胶州的船只,原来都是战舰和武装商船的附属船只。这些战船平均分成两个舰队,郑放和郑牧分别担任舰队司令。从参谋部抽调参谋人员加上陆战一团的参谋人员组成海洋水师和两个舰队的参谋班子。

每艘战舰上除炮兵之外,配置一个连的兵力,实际上现在已有十四个连的兵力,都是周谨在台湾基地训练出来的,再从陆战一团的水战部队中抽调人员新组建两个连就行了。陆战一团配属给海洋水师随船作战,陆战一团的三百条小船有二百条装备了新式炸药包抛射武器,全部撤掉给海洋水师的一百条小帆船装备或带到南澳岛装备,每条船各装备一个,还有一百备用。

其余的水军改编为第二水师,即内河水师,林冲锋任司令,张顺水任副司令,阮二郎任参谋长。内河水师拥有八艘武装商船,包括现在在长江和钱塘江承担警戒任务的六艘武装商船和刚开往胶州修缮的两艘。陆战二团和近六千水军及六百余内河战船配属内河水师。另外两艘武装商船及四条小帆船直属参谋部,承担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运输和联络任务。

贾迩冶要求过年后海洋水师全部部署到南澳岛,由海洋水师自己在那里研究实施消灭元军水师的计划。内河水师在长江和钱塘江执行任务的部队补充船只和兵力,其他部队暂时待在舟山、明州和奉化不动。

会议开了两天,又过了五天,贾迩冶、吴公公和杨无过过江到扬州去探望李庭芝和姜才。花甲之年的李庭芝显得十分苍老,但是神色刚毅。三年前李庭芝和姜才帅一千五百余兵力和两艘大船南下福州增援大宋福州行朝,但是他们赶到福州时行朝早已南走,福州已经落入元军之手。李庭芝决定继续南下寻找朝廷,但是那时候福建沿海分布着元军的水军主力,部队只得在定海湾一带东躲西藏,多数时间都是躲在马祖列岛,有时上大陆小打小闹搞些给养。

后来听说朝廷在泉州,于是冒险南下泉州湾,不料泉州招抚蒲寿庚担心朝廷来了他独吞三十年的外贸利益难保,遂与朝廷反目。张世杰又错失缉拿蒲寿庚的良机,被蒲寿庚反噬,在泉州的皇亲宗室、士大夫和二千余淮兵皆被蒲寿庚杀尽。小皇帝赵昰根本没上岸就继续南逃。

李庭芝仍然不甘心,后来又听说朝廷逃到潮州去了,于是又冒死赶赴潮州,不想遭遇元军大批战船,幸亏依赖望远镜先发现敌情,往外海航行才逃过一劫。以后躲躲闪闪避难南澎列岛,寻机登上大陆,但是朝廷已经离开潮州。这时李庭芝决定打一块根据地,于是先后攻打潮州、赣州和一些小县城。虽然攻打潮州和赣州失败了,但是打一些小县城还是成功了几次,兵力一度扩充到五千余人。

但是后来遭都督忙兀带、招讨高兴率领的元兵重兵打击,部队失去了县城和可靠的补给来源,兵力越打越少,最后不足四百人了。好在船只和船员一直不离不弃,始终与陆地部队保持联系。当郑不败在南澳岛消灭了大批元军水师之时,船员和郑不败的舰队联系上了,于是郑不败与李庭芝取得联系。在郑不败的劝说之下,李庭芝和姜才率部北回扬州。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十章 生死大战(五)

10—5

李庭芝至今仍然为自己未能找到行朝而自责,也为自己没有在南方打出一块地盘而感到惭愧,他高度褒扬贾迩冶现在取得的成就,尤其为收复都城临安而兴奋。贾迩冶深深地敬佩李庭芝确实是个真人君子,实际上根据地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元廷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宋行朝上,否则别说发展了,连生存下来都难。二三年前如果元军集中几十万重兵攻打根据地,那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更早一些,如果不是当年李庭芝在淮东孤军奋战,阿术不用分兵进攻苏北,徐州和山东的元军重兵集团也不用急于南下增援阿术打扬州和增援伯颜南下临安,恐怕贾迩冶在胶东很难立足,更难有后来的发展。

贾迩冶请李庭芝出山主政临安,对此李庭芝十分高兴,临安的象征意义太大,李庭芝甚至说收复临安意味着大宋未亡。对此贾迩冶只能叹气,本来打算征求李庭芝的意见,恢复临安的唐朝古称杭州,这时也说不出口了。贾迩冶请李庭芝主政临安不仅仅是看中李庭芝的行政能力和人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望,便于团结读书人。临安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周边像绍兴府、明州(宁波)这样的小地方都各有五十万以上人口,除了政治经济的意义很大之外,人文荟萃,团结知识分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贾迩冶又请姜才继续领兵,姜才当然十分乐意。李庭芝到临安主政和姜才领兵暗含着军政分离,这是贾迩冶探望李庭芝和姜才取得的重要成果。贾迩冶告别李庭芝和姜才之后来到参谋部扬州分部,对肖烈布置了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就是召集李庭芝和姜才带回的淮东兵,抚恤损失的人员的家眷,对老弱和伤残人员给于退伍待遇和妥善安排,抽调人员补充到四百人,给李庭芝和姜才各配置二百警卫亲兵。但是李庭芝的警卫属于情报资源司令部管辖的人员,姜才的警卫属于参谋部管辖的人员,两支警卫部队的制服都不相同。肖烈自然知道这些安排是什么意思,他当天就亲自到建康找项飞和秦文商量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