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人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旅人传奇-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句话说,仅林仙儿就有当晚将他们全部斩杀当场的实力!

    后来还有当晚逃的性命之人,在酒醉后同人吹牛说曾经见识过仙家的本事,使的是雷公电母的手段,电光一闪,再厉害的人也顷刻倒地,毫无抵抗之力——如果不是小仙女年轻心软,当时大伙儿就得一起全交代在那里了。

    但是他的这个说法,却是得到了其他当事人后来的一致否认,而且此人在酒醒之后也就完全否认前言,直说自己是喝醉酒胡说,后来被四下的闲人们追问急了,竟然当众割下了自己的舌头!

    接下来就是纵横北地二十年的燕山双煞,居然在一夜之间在张府大门外双双伏尸街头,这让与此事有关联的人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被杀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还涉及到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你总不会以为这二人是自己踩盘子偶尔路过张府的吧?

    这也让最一开始对张知秋痛下狠手的这一方势力在吃尽苦头的同时又惊又怕,主事人不得不易辙改弦,改变了对付胖子的方法,同时也竭力弥补可能会有的漏洞,包括不断地灭口。

    总之,现在京市的各大势力都已坚信一点:“衡仙山”不可力敌,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传统的武林门派,而是传说中真正有**力在身的“修仙之人”。

    太子宾客愤愤然低下头去——以他的地位,还没有资格知道以上这些。

    当然,这也与此人在太子集团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他的战场和对手不在这个方面,所以也没有必要知道这些。

    每个人都只要干好自己的那一份本职工作就好,知道的太多,是会短寿的。

    古今如一,没有例外。

    “朱兄此来有任何事情需要小弟搭把手的,只管开口,到也不用这么藏着、掖着的。”

    张知秋紧张之下,满嘴地胡柴,也顾不得拽什么文言、八股的了,可也全然没有考虑朱瞻基这个明朝土老帽能否听懂他这么“潮”的语法和用词。

    好在朱瞻基作为一个预备役皇帝,别的不说,这智商绝对是要高于明朝土著的平均水准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搭把手”这种“仙家俚语”的皇太孙,居然连蒙带猜地也估出了张知秋这句话的大致含义。

    “张公子切勿多心,孤……”

    朱瞻基只多说了一个字,就略一唾,不着痕迹地转换成更为平等、平和的语气:“我这次来,确实是为了恭贺你和林仙儿小姐喜结良缘的;而且,我还带来了父王对你们的亲口祝福。”

    张知秋呆住了。

    张知秋是真的被惊呆住了。

    这些天由于落足明朝的缘故,打小对历史课极度厌烦的胖子也不得不开始对明史进行恶补,通过可奈滴度娘,张知秋还是知道了许多他想知道的东西。

    但也还有更多胖子想知道却还没能知道的内容,比如近来一直与他恩怨情仇纠葛不断地周大同,张知秋就死活没有找到关于他的一点资料。

    看到张知秋发呆,朱瞻基没有准备多做久留,在他看来,这已是主人一种很明确地暗示。但最重要的,自己此来,已经把太子府的善意传达给了张知秋和“衡仙山”。

    而能否结下这份善缘,除了自己一方要继续努镣出善意之外,也就只有等待对方下一步的反铀。

    但张知秋的反应明显是朱瞻基所绝对没有想到的。

    正当朱瞻基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基本履行完了一套完美的拜客程序,准备圆满地功成身退地时候,张知秋发话了。

    “朱兄,留下来和小弟一起吃个便饭吧!我这次搞了些新鲜的海货,估计就是你平时也不容易吃到。”

    朱瞻基闻言先是一愣,接下来就是大喜:张知秋此刻出言留客,分明却是在婉转地向自己传递出一种善意!

    果然不狼“衡仙山”的当代少主,年纪轻轻,为人蠢、洞察先机和对时机的把握就已这般老辣如积年滑吏!

    朱瞻基暗暗点头,同时也把张知秋的身份最终明确下来——不是指定的接班人,是受不到这么良好和全面地培养与教育的。

    其实这却是朱瞻基又一次高看了张知秋。

    现代小孩在某些方面的成熟状态,即便是连他们的父母也会为之震惊的——现代信息的泛滥早已经是用“成灾”来形容的了。

    哪怕是一个足不出户的宅男,他通过网络和媒体所能接受到的各种“教育”,也远不是朱瞻基这个生活在明朝这个一切传承还仅能倚靠“言传身教”的时代之人所能想象的到的。

    而本次事件的真相是,胖子这个吃货,因为自己喜欢吃,就总以为别人也和他一样只有在饭桌上时才最好打交道。

    而这会儿张知秋还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正想着如何设法问问这位未来的超级“大波士”,当即就下意识地出言留客了。

    就这么简单。

    真相有时候真的很伤人……

    所以无知的人才会很幸福。

    “新鲜的海货?有多新鲜?能开口、会喘气?”一旁的太子宾客对眼前这个嚣张无比的胖子早已是忍无可忍了,这时见他竟是如此无知和猖狂,竟已是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步,终于还是忍不住要出言讥讽了。

    客观地讲,张知秋刚才说的话确实有些欠妥。

    眼下的天津虽然不如后世的繁华,但渔民多少总还是有一些的,经常也会有一些海产品会进到京师,只不过大多数情形是属于“定向采购”,一般不会在市场上大规模地公开出售罢了。

    而且人们也更习惯于食用淡水鱼,恒更多地只是吃个新鲜罢了。

    因为北方人吃不惯的缘故,鱼在这个时代的北京,是绝对的奢侈品,而且并不很上档次,只有那些籍贯是南方的官宦、富商才会偶一食之,普通人较少问津。

    至于当地农民,很多人情愿饿着肚子也不会去吃这些东西,有人甚至还会感到害怕。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缓慢、效率低下以及恶劣交通状况的制约,是造成古代“三里一风俗、五里不同音”的根本原因。

    同时鱼类的吃法也远不如后世丰富,因为很多调味品现在还根本没有面世,比如现代做鱼最趁的辣椒,是到明末才引进国内的。

    不过,做为皇家而言,很难吃到菏也是一个事实,甚至反而不如一些臣子甚至普通商户。

    其实,作为号称拥有天下“九州四海”的皇帝陛下却吃不上新鲜的恒并不奇怪,莫说是鱼,就是其他一些罕见的动物、植物,皇家能够有机会享用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的。

    至于说为什么,这却是多少年来历朝历代传下来的不成文地规矩:在皇宫大内一般是绝不进奉那些真正的罕见之物给御膳房的;即便是有了,也一般不做给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吃的。

    之所以这么做的缘由其实很简单:大家都想着留自己的脑袋、自己去吃人间的饭食,不想被人在坟前上供。

    如果皇帝吃对了某种罕见之物,比如说,现代最常见的恒是带鱼,可这是深恒类,只要捕捞上来就已死亡;且不说这鱼还能不能再捞得到姑且不说,就以古代的笔技术,可能也就是在冬季的时候还勉强能多放两天。

    可问题是,如果宫里的那位吃不到、吃不爽的话,要起人的脑袋来可绝不是说着玩的,而且也不是一颗一颗砍的,那可能就是真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死了你还没地儿喊冤屈。

    如此一来,皇宫里当然就吃不到真正的稀罕物了。

    “哦,还能喘气、会游泳的那种。”张知秋见太子宾客这个NP搭话,有心不理,又觉得有损自己“高人”形象,所以还是带理不搭地做了个回答。

    “妄言!”NP也是有尊严的,太子宾客此刻就气的面红耳赤、两鼻孔冒烟。

    “我有什么妄言的?”张知秋看着气的一塌糊涂的太子宾客就感到奇怪了。

    朱瞻基此刻在一旁也终于醒过味来——自己也就稍稍地YY了片刻,这一个不察,竟被手下人当面搞出如此乌龙的不和谐场面,当下也是气的口鼻生烟。

    只是此人却是自己父亲甚为看重的人物,急切间皇太孙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说你是神仙,你还真就把自己当神仙了?你当真能拿出“还能喘气、会游泳”的那种恒?”太子宾客一声怒笑,原本清癯的面孔竟似也有了几分狰狞。

    这年代绝没有活着的恒进过北京的——最起码,以前没有。

    PS:皇太孙朱瞻基闪亮登场,翻跟斗求收藏、求推荐!

    又,看书地哥们姐们,有号的就请登录一下吧,好歹也多个会员点击不是……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不和谐的太子宾客

    张知秋一听,原来如此,不由地莞尔一笑。

    “我虽然不是神仙,但这活蹦乱跳的恒我还真就拿的出来。”胖子刚刚老神在在地说完,脸色倏然就是一变。

    因为胖子这时才忽然想起自己曾试图携带小白穿越而未果的旧事来了——妈拉个巴子的!张知秋恨不能立刻扇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这嘴贱的……

    要不说人这坏习惯那真是能害死人——胖子还当这是在学校和同学扯淡呢吧……

    要说恒,张知秋还真不是吹牛,在他双桥的客厅里,房东留下地那个足有多半面墙高大的超大鱼缸,竟然被这厮养了一池子的恒——原装海水,二十四小时的氧气,只为了在看腻的时候还能顺便抓来吃个新鲜,倒是一点都不带浪费的。

    况且,双桥农贸综合批沸场里,一个偌大的恒专卖店,连自备的冰库都有,何况是几条会喘气的活鱼。

    张知秋起身紧走两步,假意咳嗽吐痰——这自然是要避开客人为好。

    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从双桥到鼓楼大街打了一个来回地胖子,站在张府客厅门口,看着抓在自己手里不住扭曲的半大小鱼,忍不住在心里狂笑起来:老家伙,看我这次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