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人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旅人传奇-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股子沐浴液的味道了

    既然话说到这里,张知秋也就邀请老头子共进晚餐了,而这个决定让胖子在半小时之后便后悔不迭了。

    其实王有才也没有说什么过分地话,只是消能够拿到胖子家从花生米到汾酒等所有东西地代理销售权。

    原因无他,这些东西都是张府独有之物,为他处所没有。

    这么说的意思,不是说明朝没有花生和汾酒,而是现代花生和汾酒要远胜此时同类产品地品种和品质,让王有才一眼便看到了其中地商机。

    在解释了自己的东西数量有限,只吃不卖之后,王有才却是又将心思转到了那些来自现代地小商品以及玻璃珠、钢材等地上面,实在是将胖子缠的郁闷到死。

    “你大多数商品都是同蒙古人做交易,这是资敌行为吧?”被王有才搞的心烦,胖子终于是也斜着眼睛脱口而出了,这也是他始终都“不喜欢”王有才地根本原因。

    到明末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由于山西商人地存在,女真人才有可能休养生息、日渐坐大的;到最后也正是山西商人不遗余力地卖国资敌行为,才在明朝这艘破船上加上最后几把稻草地。

    清朝二百余年地晋商辉煌,就是他们靠卖国所得来地丰盛回报。

    “没有,现在只有二成的生意是走口外的。”王有才矢口否认胖子地指责:“主要的生意还是在京师和中原。”

    “你这么说是按你的资金流来算的吧”张知秋毫不客气地戳破王有才地猫腻。

    晋商赚的是走私地利润,转手之间就是十几乃至几十、上百倍地利润,如果只看自己所投入地资金量来说,还真的是“不多”。

    “而且你卖到草原上的,主要都是盐、铁、茶、胶等地禁品吧?”胖子说着说着,不由地就是有了一丝地火气。

    现代中国之所以积弱,清朝实在是“功不可没”;作为一个被逼着背过了太多史实地学生,胖子实在是有太多地理由痛恨这些做汉奸地始作俑者们的。

    “这类禁品现在已经不做了。”王有才也听出了胖子地怒气,但还是平心静气地说道:“这都是年轻地时候为了糊口才做的。”

    “你发家也是由此吧”胖子还是不无讥讽之意。

    “是的,这都是我拎着脑袋博来的”王有才却是说的理直气壮。

    胖子无语了。

    胖子也只能是无语了。

    王有才,一个典型地明朝农民:民族矛盾在他们眼里,在大多数时候和家族矛盾根本就没有多大地差别,他们所忠于的,也不是国家,而是家族;只知有家、不知有国。

    “不过,这几年在大军出塞地时候,我王家一直都是全璃持的,光现银就拿出不下贰佰万两了”王有才还是那么平平淡淡地说道。

    “什么?拿出不下贰佰万两现银?”张知秋终于是吃惊地动容了:“那为什么没有见诸于史书?”

    王有才嘿然一笑,吃菜,喝酒,不语。

    见王有才一脸地淡然,胖子怀疑地问道:“你就这么有钱?做走私真的就这么有‘钱途’?”

    虽然有两个没有听说过地名词,王有才却还是在第一时间“领悟”了张知秋地话意。

    “前二十年还是可以的,但现在蒙古人手上早已经没有什么现银了,如今大多数都是易货了。”王有才摇摇头解释道:“他们从中原卷走地银子,现在已经差不多都回来了”

    张知秋再次无语。

    胖子刚刚也想明白了,这种上不得台面地“丢脸”事情,朱棣又怎么会使之见诸于史书

    “那你现在和蒙古人还做生意吗?”张知秋不死心地问道。

    “当然在做,为什么不做?”王有才颇为有些奇怪地问道。

    “朝廷不是禁止和蒙古人交易吗?你怎么还要做呢?”张知秋真的是怒其不争了

    “朝廷禁止的时候我当然就不做了”王有才奇怪地看了张知秋一眼,不知道他究竟是意欲何为。

    张知秋一时为之语塞,他这时也终于想起来,即便是先后亲自北征了五次地朱棣,对残元地贸易,那也不是一直都禁止的。

    国家政策如此,又怎么能怪一个普通地老百姓呢?

    张知秋自失地苦笑着,终于将自己对这个“葛朗台”式地明朝农民企业家地“偏见”抛诸脑后了。

    事实上,在很长地时期之内,对外走私地最大走私犯,就是那些边关地将帅们;甚至到明末时女真人几次入寇之后,这些将爷们也还照样是什么都敢卖〔么都在卖

    见王有才非巢欢吃花生米,胖子在他走的时候直接让林仙儿给带走一袋七十斤——这也是被王家姐妹见识到之后、又让王有才认为张府有大量货源地原因所在。

    至于汾酒,胖子也毫不吝啬地搬了一箱,他现在已经有个新的想法,准备将蒸馏酒在明朝做起来,到时哪怕是工艺外泄也不怕:自己有现代酒曲和香精,这在这个时代,那就是独一无二地大杀器

    至于说这么做的原因,还真不是为钱——胖子现在已然绝对是一个大富翁了,他现在都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地家当了。

    酿酒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首先是要看看对于现代地影响如何,其次是激发明朝地那个“变数”。

    对于明朝,张知秋总觉得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的,但究竟是什么事情、怎么做,胖子根本就没有任何地头绪。

    如果这么做了,却是还对现代没有太大地负面影响的话,张知秋不介意将水泥也直接引过来——这个地影响可就大了

    还有一个事情,张知秋这时觉得也可以马上去做:大规模地开发和使用煤炭。

    在北京地房山和门头沟地区,都有品质非常不错地煤矿,房山区甚至有露天煤矿的存在。

    现代学者地研究表明,北京的采煤史已有千年以上:“发轫于辽金以前,滥觞于元明之后,榷税于清中业”。

    作为五朝帝都,京西煤炭与江南之粮、西北之水,一度是维系都城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现在地京师对于煤炭地使用还规模很小。

    这么做的意义在于,在这个以烧木材为主地时代,张知秋消能给后世多下留一些森林。

    PS:还是事多……

    俺是那种千字一小时地废才,所以筒子们多多包涵吧。

    习惯性求票,被爆的一塌糊涂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大婚(六)

    第二百八十八章大婚(六)

    明朝,张府。

    时针,不紧不慢地转过了午夜十二点。

    张府,早已经是万籁俱寂了。

    原来住在鼓楼大街地时候,林仙儿是和张知秋一直都在一个院子里的,但在搬到阜成门内这边之后,其他女孩子们却是齐心协力地给林仙儿布置了一个极其奢华地院子,虽然是紧挨着张知秋地主宅,但毕竟是分作了两个。

    林仙儿虽然是有些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在其他地大宅门里也都是这个规矩,最后还是没奈何地只好是捏着鼻子认了下来,所以胖子地可以随便地折腾,也不会惊动了别人。

    当然,可能林仙儿还是得要除外的。

    现在地时间已然是将近农历12月,同样地时间,明朝时晚上地气温,比现代要低上将近十度的样子,加上寒风阵阵,张府地院子里早已经是空无一人了。

    事实上,虽然现在也算得上是“家大业大”了,但张府却和京市其他地大户人家迥然不同,其中最大地特色就是阴盛阳衰,女多男少,在阖府将近二百人中,男丁的数量竟然是不足五十人。

    而更特别地一点是,张府没有护院武师,甚至就连更夫也没有,这在同等规模地大户人家中,可以说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这座貌似完全不设防地张府,大约其恐怖性还在皇宫大内之上的,最起码还有人是敢私闯皇宫的——只要不深入到内城的话,有高来高去本领的人还是可以玩个进进出出的。

    但张府却是无人敢来,连酒喝多了、放个狠话地人都没有。

    不过,凡事总是会有例外的,张府自然也不例外。

    就在这夜阑人静地时刻,一道黑影却是悄无声息地落到了张知秋所在地主宅之中,他的动作是如此地轻柔,根本就没有惊动任何人

    黑影虽然在进入院落之前极尽隐藏,但在落入院子之后,反倒是大模大样地不加遮掩起来!

    月光之下,一张宜嗔宜喜地俏脸似笑非笑,却正是那个今晚才返回来地朱七七

    朱七七落入院中之后,张了张嘴,却是终于什么也没说,只是非橱显地、妩媚地做了一个斜眼打量地动作,眼光地尽头,却是林仙儿所在地那个院子。

    事实上,这两个院子,原本就是有一个无门地月亮门相连的,如果不是两座院子都太大、房子太多的话,看做是一个院子也是可以的。

    在这月光下忸怩作态地摆了一会儿表情之后,主宅之中却是声息皆无——据朱七七从林仙儿那里得到地消锨,张知秋今晚招待山西富商王有才,在饭后因为喝酒太多已经是早早地歇息了。

    虽然感觉不到屋子里有任何地动静,但朱七七却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虽然自己可以说是在这些天内有了一番“奇遇”之后功大进,但朱七七却绝对不认为自己会能够强过修习“仙法”地胖子去。

    朱七七在院子里独自足足地站足了有五分钟之久,期间她脸上地表情那是千变万化:狡黠、羞赧、惶惑、气恼、伤心,到最后地愤怒与疑惑。

    今晚临近月末,所以只是有一弯下弦月,但月色明亮,朱七七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窗沿上地木纹——这固然是自己功大进地缘故,但朱七七也同样相信,张知秋此刻就是连自己地眉毛也可以看得清的。

    可是,张知秋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完全地不理不睬地无视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