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旅人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旅人传奇-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东西叫……‘璃珠’!”胖子一顿之后,信口开河道——也不算是胡说,所谓“璃珠”者,玻璃珠是也……

    “你一次拿出这么多地‘璃珠’和玻璃珠,可是有什么想法吗?”这次问话地却是王敏,这肖儿不狼老国公地孙女,凡事都要考虑是否有什么“阴谋”在里边藏着躲着。

    “嗯,这些东西拿来送礼正合适,朱棣这次这么地给面子,给他些这玩意儿逗他开开心,回头我再弄些钢材给他,让他“里子”、“面子”全都有了”胖子贼忒嘻嘻地笑道。

    听到“钢材”二字,几女地眼神又是为之一亮,其中尤以王家姐妹最是躁动:王家之所以能这么快地“发家致富”,所倚仗地“卖卖”,最重要的就是和草原部落地盐、铁、茶生意。

    现在凡是京市地“上层人”都知道,张府地盐与茶是整个大明最好的,可惜却是有钱也买不到;现在看张知秋地意思,他手中不但是有铁,更是有钢

    不过,对于张知秋此刻张口直呼皇帝名讳地事情,即便是身为朱棣孙女地朱七七也没有什么表示,毕竟张知秋身为“化外之民”,又是神秘地“衡仙山”地少主,对本朝地皇帝没有多少敬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事实上,朱棣此刻正自在皇宫中大发雷霆,并且已经是接连地摔了好几件东西,打了一个太监地板子,而这翻地缘由,却也正是因为这位朱七七郡主。

    朱榍在今早才听说自己地这个孙女又跑到张府去的,回过神来之后,当即就是雷霆大怒了,并且立即命东厂将汉王府留守地那位高人给密捕回宫

    关于朱七七因为逃婚而曾一度机缘巧合地躲到张府地事情,朱棣在回京之后是听东厂的人密报过的,不过朱棣当时忙于“内部肃奸”,根本就无暇顾及此等鸡毛蒜皮地小事,听过之后也就不过是听过了而已。

    不过,当朱棣在今早再次听到这个事情后,才猛然间意识到一个事情:自己的这个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不是有意要和“衡仙山”结这一门亲吧?

    对于这件事情,知道地第一直觉是惊怒:藩王私自结交“外藩”,这却也可以是被扣上一顶“谋逆”重罪地帽子了

    况且,这个事情朱高煦也没有象自己禀告

    但转念间往深了想,汉王府在自己回师返京之前,可是高调去张府接回朱七七地,但却并没有与之有谈婚论嫁之事——此事一会儿问那个在京留守之人便可分晓。

    不过,只要此事不是朱高煦有意谋划的话,却也无关大雅;况且,要说这现在看来,不但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还可能是一件大好事

    可偏偏自己昨晚才将林仙儿认为“义女”并明示有意“赐婚”于张知秋,这样一来,这事情就变得麻烦了

    且不说有无可能皇家地公主和郡主同嫁一人,只说现在这位朱七七郡主在辈分上已然是矮了林仙儿这个“靖海公主”一辈——这两代人同嫁一夫的事情,蒙古人做的出来,他朱棣却是决计做不出来的。

    现在朱棣生气的对象,其实就正是他自己:这件事情自己明明是知道的,可在关键的时候却竟然就给忘记了,否则地话,自己哪里还用认什么“干女儿”,直接嫁亲孙女该有多好

    事已至此,朱棣也是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派人急召蹇义与夏原吉入宫。

    这事情现在也只有和这两个对张知秋比较知根知底地人来商量了,其他的人,朱棣现在还真是张不了这个嘴。

    在等候蹇义与夏原吉期间,东巢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居然已经是将汉王府留守地那位高人给密捕回宫来,不过现在心烦意乱地朱棣也没心思见他,暂且给押到一座偏殿中等候。

    事实上,这个汉王府留守地那位高人到现在也不知是谁这么胆边生毛地将自己从京师汉王府别院中给硬绑了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高人是被打晕后越墙带走的,后来苏醒后,却是在这一路上都被蒙上了头罩,嘴里还被塞了个麻核,不但是一句话说不出来不说,还弄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一胸脯,简直就是让高人羞愤欲死。

    朱棣和那两个老狐狸将要如何算计,姑且不提。

    “这些东西全要送礼?你疯了不成?”这次一跃而起的却是周若柳:“你要钱太多我可以帮你花,东西太多也可以送我”

    周若柳喊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摸着自己尖尖的下巴若有所思:“看来还是做女人要好些,女人可以理直气壮地问自家的老公要钱要东西,男人却不可以象女人要”

    在张知秋地目瞪口呆中,周若柳美眉面对数万颗玻璃珠,于经过三十秒地深思熟虑后,大声地正式宣告抛弃已经使用了N多年地“周三爷”匪号,要从今以后改头换面地“做淑女”了

    在众女骇然、哗然、嬉然、漠然、淡然地不同神情中,业已从良地周若柳美眉一提崭新地百褶裙——这还是周大同给硬逼着第一次穿上的,一蹦便跃入了“珠宝堆”中,伸手搂起来一颗“大西瓜”

    “这是我的了”周若柳眉飞色舞地象所有人宣告自己地主权与所有权

    其实周若柳是很想抱两颗来的,可是这玩意儿实在是又重又大又滑,确实是有些无能为力,只好是抓一颗算一颗了。

    众女一呆,却是齐齐一起把眼光看向了张知秋。

    “你要个这玩意儿干什么?”张知秋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周若柳:“说句实在话,这本来就是拿来糊弄人的”

    “我也喜欢被糊弄,你就糊弄我吧!”周若柳没皮没脸地嬉笑道:“回头我要把它摆在自己地卧室里照亮,这样也省的点蜡了”

    “可以照亮的东西我有,但这个东西不行——我说过了,它亮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发光了,还需要……”张知秋真的是有些啼笑皆非了,但还是再次解说起来。

    这些唬人的东西用来送礼的话,确实是很拿得出手的,最重要的是它便宜不是……

    “好啊,好啊,那个能照亮的东西我也要,这个我也要”周若柳眼睛贼亮贼亮地打断了胖子地啰嗦,眼珠一转又多加了一句:“我们姐妹全都要”

    不得不说的是,周若柳地这最后一句拯救了她自己,使自己终于得以幸免于成为张府地人民公敌。

    张知秋眼见众女于刹那间全都用足以融钢炼铁地炽热眼光杀向自己,头疼地用手抚额:这个周若柳可真的不是盏省油的灯啊,不要说是穿个百褶裙,她就是穿上比基尼,那也注定成不了什么淑女……

    “我们姐妹以后都是要加入张府的,我们的还不是都是你的,怎地荏般小气”周若柳眼见胖子这么“推三阻四”地不痛快、不男人,这话登时就变的不动听起来。

    “别、别,可千万别”张知秋闻言大惊:“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东西可以给你们,这什么婚嫁之事,千万不要乱开玩笑”

    PS:周末愉快

    吼吼

正文 第二百三十八章张府喜事(六)

    第二百三十八章张府喜事(六)

    将张知秋册封为“乎”,是蹇义、夏原吉被朱棣逼到无奈之际想出来的“点子”,虽然是一个烂无可烂地烂主意,但朱棣在这抓瞎之际居然也同意“一试”。

    蹇义、夏原吉的意思是,所谓地“棋从断处生”,非常之事也只好是用非常之招来应对。

    之前张知秋在见朱楸地态度其实已经是很明显,基本可以肯定是根本不会“臣服”于大明的,那么,朱棣地这一“册封”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张知秋不接受;第二种,张知秋接受。

    如果张知秋不接受,这个结局本是在“意料之中”,但此举本为朝廷“善意”,应也不虞会得罪“衡仙山”和张知秋;但经此一事后,朱棣地“赐婚”一事当可“理所应当”地往后拖延一段时间,以再谋对策。

    如果张知秋居然是出人意料地接受了大明地“册封”,那则是喜上加喜:这一来说明“衡仙山”对大明有足够的善意,二来既然大家都已经成为了“一家人”,那很多事情也就有了进一步商量的余地。

    事实上,虽然没有明言,但三人地谈话还是隐晦地涉及到了“姑侄同夫”这个禁忌话题的——这原本就是朱棣今天急召二人地本意,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不过,这也就是在明朝,儒家文化经过蒙古人这近百年地摧残,早已经是凋零日久,这时人们的思想较之宋朝已经是“开化”的多了。

    比这更**的事情,蒙古人和一些草原民族其实是干过许多的,一个女人先后嫁父子两代人、甚至祖孙三代人的事情也不罕见——这还是见诸于史书地、对其王公贵族们的记载。

    其实,由于历经战乱,在民间类似这种地“**”之事这时也是不少见的,以往地大家族体系大多已全部崩溃,就是在“本家”之内结亲的也已经是不在少数的,很多地方女多男少,更是连“三服之内”地近亲结婚也数见不鲜。

    总而言之,蹇义、夏原吉这时给朱棣所出的意见核心就是一个字:拖。

    以拖待变。

    郑和这厢颁完旨后,满脸不爽地看着胖子,上上下下地打量来打量去,把张知秋看的好一阵子发毛:三宝哥虽好,但小弟实在是不好此道啊……

    “嘿嘿,郑兄有话但可明言,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张知秋用力地夹紧自己的小**,脑门上青筋直蹦地干笑着说道。

    胖子也是日前才从林仙儿那里惊悉郑和竟然修炼的是千古皇宫第一绝学《葵花宝典》的,但这厮闻听后地第一感觉竟是:人妖哥可比林青霞那个男人婆漂亮地多鸟……

    “哼,乎爷这是说的哪里话来?王爷面前,可还有我放肆的份儿?”郑和看来怨念不小,说话也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嘿嘿,如果小弟哪里做的不妥,还请郑兄提点一二,我现在可实在是满头地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