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山隐隐水迢迢作者:水菱-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见礼,公孙策走到包拯近旁,轻声道。
“包……包拯!”踌躇了一下,黑炭二字终未出口哭。
包拯微微一笑:“你感觉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言语分明还是当年的包拯,让公孙策心中除去很多芥蒂。
“我好得很,你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你先坐!”包拯把他拉到座位上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盅茶,“这是你喜欢的龙井,是我特意带过来的,你尝尝。”
公孙策稀里糊涂饮了一口,只觉一股怡人清香从舌尖漫开,不禁脱口而出。
“好茶!”
所有人都笑吟吟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什么。公孙策莫名睁大眼睛。
“你们都瞧着我做什么?”
展昭不禁笑了:“公孙大哥,你今天……不卖弄了?”
“卖弄什么?”
公孙策怔了怔才回过味来,习惯性伸手意欲敲展昭才发现手上没有折扇,只得悻悻放下。
“包拯,你快说吧。”
包拯看了庞统一眼,庞统好整以暇坐在一边,端起茶杯轻轻吹着上面浮起的茶叶,看也不看他一眼。

这三年对于包拯来说是一个坎,等到过去许久他回望之后才发现那年的自己是如何的魔怔,为了永恒的真相不惜去伤害身边所有的人。真相固然重要,追求真相也并没有错,只是追求执念而不计后果的自己却是天字第一号的傻子。他自命聪明不凡,想要背负一切,以为可以纵断一切,却一次又一次的让身边的人陪着自己冒险,陪着自己牺牲所有甚至赌上性命。即使他们无怨无悔,将他们拉入地狱的自己也终究是太自私了。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在皇觉寺的三年与无心禅师日日论法,才觉出自己年少时的轻狂与妄断,尽管对于往昔他并未后悔。
山中无日月,岁岁似流年。
当皇上亲临皇觉寺的时候,他才知道外面早已是冰火两重天。
“包拯,你知道为什么会在皇觉寺吗?”那个少年即位,曾经为了皇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赌上一切的至尊天子,经过三年的锤炼似乎也变得稳重而平静。
 “是皇上送我来这的。”当年坠崖之后昏迷醒来之时已经发现身在皇觉寺中,方丈就在自己身边,他就领悟到一切。不能让他活,也不想让他死,天子的心思在这日日夜夜的揣测之中已经清明如镜。
皇帝似乎笑了笑,笑得云淡风轻:“包拯啊包拯,你还是这般聪明。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送你来这里啊?”
 “皇上,是想让包拯变。”
包拯仍低着头,一字一句深锤入心。
“那你……变了吗?”
犀利的目光即使未曾抬头也能感受得到。
“若是变了,包拯——也就不是包拯了。”
天子低下头,看着垂首而跪的人。那倔强挺起的脊背与当年那个拼了性命也要半夜入宫见驾的人如此相似,恍惚听见那人低柔坚定嗓音声声入耳。
臣,想他死。
岁月轮回,辗转三年,这铮铮傲骨始终无所改变。
他们,果然是同样人。
“起来吧。”终是忍不住喟叹。“你可知我为什么来找你?西夏大军侵宋,李元昊登基即位,挥师中原,宣城已失,这一役我军全军覆没,伤亡惨重,抗夏主帅中洲王庞统生死不明,公孙策亦下落不明。”
听到公孙策三个字,包拯霍然抬头,失声看着无上的君王。
“不错,他当时也在宣城军中。”天子看着他紧握的双手,轻颤的双肩,“包拯,此刻边疆危急,想他公孙策一介书生尚能心怀天下,你却只愿于这方外寺院之中独善其身吗?”
包拯握紧的双手紧了又紧,终于下定决心,抬头挺胸望向那人。
“皇上,您需要包拯做什么?”
皇帝挥了挥手,旁边一直静默侍立的太监走上前来,双手一抖,展开一袭黄色书简。
“包拯接旨!册封包拯安夏经略并钦差大使,三日后与杨宗保将军同赴长安,务必要争取和平,定西夏之乱,共谋和平。钦此!”
“臣包拯,领旨谢恩。”


与杨宗保大军赶到长安时,正遇到长安林郁与西夏大军在虎窑关对峙,援军及时赶到才逼退了李元昊的军队。然而让包拯未料到是在这里居然见到展昭。
三年不见,当年的小展昭如今一袭青衫,高瘦挺拔,长身玉立,褪去了记忆中那一些青涩和童真,英俊的脸庞上甚至还带了点点胡渣。一身鲜血淋漓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完全认不出来。
“包大哥,你怎么……不早点回来?”
展昭握着他的手臂,一双星眸泪光闪烁,哽咽着跟他说,包拯如遭雷击。
“他……他怎么样?”
“宣城被攻破的时候,他与庞统在乱军围杀之中坠下悬崖……”
包拯浑身颤栗,那清秀端方的少年书生,那惊才绝艳的倾世才子,难道就这样随风而殁,尸骨无存?
“包大哥,我们要为公孙大哥报仇。”展昭抹了一把未流出的眼泪,眼中杀气逼人。
而回应他的是包拯长久的沉默。
“包大哥?”展昭疑惑地抬起头。
包拯眼望窗外,夜色渐深,那浓重的黑色如漆黑的山崖一般沉甸甸地压在心上心头。
“展昭,我此次奉皇命前来,主要使命便是与李元昊议和。”
“议和?”展昭脸色惨白,握着巨阙的手紧了又紧:“那公孙大哥怎么办?庞统怎么办?还有梁大哥,还有岳淩……那千千万万无辜冤死的亡魂该怎么办?”
犹记得自己来到长安时,看到林郁满含悲悯的那一眼,他就明白自己上当了。
夺下的手稿里是一片空白,他用力捏着,直到碎成瓣瓣纸屑。
局势至此,回天乏力,只要是稍懂之人终会明白。可惜他还是太过稚嫩。
“展少侠,你可千万莫要冲动,留着有用之身好为他们报仇啊。”
也许是看他情绪过于激动,林郁劝阻他。
不,他不会冲动了,那人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就是要自己离开那夺命的战场,这一番心意他展昭怎能不懂?即便痛的撕心裂肺,也要强作镇定。
公孙大哥,以前的展昭年少不更事,现在,展昭答应你,绝不再冲动行事。
犹记得自己手握巨阙对天发誓:公孙大哥,展昭一定为你报仇,定让李元昊血债血偿。
可是现在呢?却要议和……
展昭不懂,望着眼前的包大哥,他还是以前那个包拯吗?
包拯看着他的目光已经平静的不见一丝波澜,他的嗓音清晰,坚定,字字句句斩钉截铁。
“展昭,这不是你的江湖,这也不是个人恩怨。边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目前只有议和一道。”
展昭灼灼目光盯着他,包拯叹了口气。
“展昭,公孙策的心思你还不明白吗,他祈求的不过是一个太平天下,国泰民安。”
展昭全身一震,不由得后退一步。他想起在宣城,多少个不眠的夜晚,那个人翻来覆去,不能安睡,他说展昭,我真的不喜欢战争。 他说,为什么要分汉人,党项人,辽人?为什么要有纷繁不休的杀戮,为什么不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他的问题展昭无法解答,可他又怎能忘记那人眼底的苍凉,忘记拿低沉而略带伤感的声音?
那个人来到鲜血淋漓的战场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和平,他想要的不是战争杀戮而是太平天下。
“展昭!”包拯覆在他肩上的手沉甸甸的,“公孙策要你活下来,就是让你帮他看这个太平盛世。你莫要辜负了他。”

那一年,宋朝正式承认了李元昊的西夏王身份,西夏正式建国。
然后,李元昊从宣城撤兵,驻兵怀远城。

“公孙大哥,回宣城之后,我们就找到了你们坠崖的地方,虽然明知九死一生,仍然抱有一丝希望。天可见怜,你还活着。”展昭想到此事,都有些后怕,不由得伸手紧紧握住了公孙策的手,只觉那手指冰凉消瘦,不觉心疼万分。
公孙策见他眼眶都红了,心中感动,伸手亲昵地抚了抚他的脸颊,展昭此时已经是一个青年,但是于他而言却始终是当年的小展昭的模样,仍是自己的小弟弟。
“傻展昭,公孙大哥这不是安然无恙么?”
却听庞统哼了一声:“安然无恙?你怎么不说你被一箭射中,差点就伤重不治?”
公孙策吃了一惊,狠狠瞪他一眼,还来不及说什么,展昭已经面色苍白急问。
“公孙大哥?你受伤了?”
“没事没事!”公孙策只得拍拍他的手臂,“没有庞统说的那么严重,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么?”说罢不动声色横了庞统一眼。
包拯却道:“王爷,我们这边的事情您已经知晓,请您也将当时发生的事告诉微臣,也好回禀陛下知晓。”
庞统看了包拯一眼,这人当年是意气风发些微认死理的包黑子,而今处事却真真有几分为官之风。看来赵老六这三年把他放在皇觉寺倒还真是对了。
他点了点头,缓缓将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只是略去谷底与公孙策之间发生的种种。
“公孙大哥,展昭应该早点来,你们就不会受那么多苦了。”
展昭一直紧紧握着公孙策手,此刻又是紧了紧。
“展昭,我该跟你说声对不起。当时情况危急,你孤身留下于事无补,所以我们才想办法将你调走……”
公孙策一脸愧疚,展昭却打断了他的话。
“公孙大哥,你不用说了,经过这番生离死别,浴血沙场,展昭早就想通了。”他朝着庞统鞠了一躬,“王爷,展昭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庞统看着展昭眼中的坚定,眼眸微闪,并不言语,只当是默认。
看公孙策时,见他满脸欣慰,神情不胜喜悦,不由得心底一柔。






第34章 第 34 章
宋夏议和进展十分平和,公孙策此刻没有官职在身,不便参与。而包拯和庞统似乎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