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能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能量-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行性格与心理问题

1.内向:阴寒凝滞,让人孤独无助

心理问题,是困扰千千万万现代人的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心里有主见,有很多想法,但由于性格上的忧郁、内向、胆怯,不能与他人充分沟通,结果不能被别人理解,活得总是很封闭、压抑,也没有知己,没有好朋友,好像自己被世界孤立起来了一样。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会变得冷酷、麻木、迟钝;脾气不好,别人想亲近他都难;思想行为怪僻,被人视为异类;呆滞木讷,见人拘谨,不能与人正常交往。现代心理学也对此做出了很多解释,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但疗效不明显。最后只得把责任推到〃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上。

上面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都是属阴的,是心里的阴郁导致的。

一般来讲,阴主寒,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阴冷的冬夜:一切都在凝滞,一切都在收敛。滴水成冰;人和动物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巢穴,不愿动弹了;草木也都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把精华都藏在根部了。阴寒凝滞就像是这样。当然这是自然界的现象,是会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转变的。人则不太一样。当人遇到逆境,或遇到跟自己不相应的环境时,可能会凝滞、收敛一段时间,像冬天的草木,积蓄能量,以待时机,这是正常现象。但有人的心灵却要一直凝滞下去,对于他来说,没有春天可言,这就成了心病了。一切内向、忧郁、胆怯、拘谨,源头都在于此。

人心里的阴寒,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呢?有以下几个源头:

1.把自己看得过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好恶为中心。

2.喜欢抱怨别人。

3.老是找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4.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5、贪欲大,看到任何人或事物都要将其与自己的贪欲挂钩。

如果有以上所列四条中的几条,那么,你就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心里积累下了阴气。你会发现身边的人都不好,不值得我去交往;紧接着又会发现,自己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了。这样一来,人家毫发无损,照样有说有笑,而你自己的性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阴气森森了。现代医学提出一个名词叫〃癌症性格〃,前不久我还听到一个讲座,叫做〃改改你那癌症性格〃。阴气森森的性格,就是癌症性格!

阴寒,接下来就是凝滞。当你的心灵凝滞的时候,你成了一个内向拘谨的人,再发展下去就是冷酷无情。当你对世界和他人冷酷无情时,世界和他人就会对你冷酷无情,你的命运就会坎坷一生;当你的气血凝滞的时候,你的感觉变得迟钝了,气凝滞便是痰,血凝滞便是淤,而痰和淤是百病之源;当你的脏腑经络凝滞的时候,你失去了生机,好比大地上没有风,河流也枯竭了,死气沉沉,而这股沉沉的死气正好给那些病毒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生长环境,于是他们在人体各个部分插标为界,各自经营起来了,疾病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菜根谭》中有这么一段话:〃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冻,故性气冷清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心暖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人生清冷,是一大悲哀,我们引以为戒吧。

2.躁动:郁热扰心,让人挥霍生命

有人说:〃我开朗活泼得很,累了、烦了我就在家看电视,或出去玩玩,去购物,去找朋友喝酒,去K歌,去跳舞,去看电影,去打游戏、去上网。。。。。。轻松轻松,马上就好了!〃这也正是现代大多数人放松和休闲的方式,而这里面正好有一个大大的健康陷阱!

虽然这种生活方式看上去挺阳光、挺刺激,但追根究底,还是一种阴郁。

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问问这种人:〃如果什么都不让你干,就让你待在一间空空的小屋子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你受得了吗?〃他肯定会说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无聊啊。没有一点带刺激的东西给他打发时间,他就会无聊,就会寂寞。独处的时候,那种无聊和寂寞有多难受,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没有过这种体会,那说明你在这方面心态很好,不用看这一节了。

无聊和寂寞,其实是心灵空虚的表现,这也是属阴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夏天,天气阴沉,虽然没有阳光,但比晴天还热,那种闷热,令人难受。这就是我们寂寞和无聊时心灵的状态,心中有一股〃郁热〃(也就是闷热),搅得人心神不宁。中医有郁热扰心的说法,我们可以扩大其涵义,用来指心理上的这种状况。郁热扰心,使人心中的热量向外寻求发泄,人一旦有这种感觉,就马上坐不住了,想出去打球了,想出去喝酒、K歌、狂欢。。。。。。反正就是安静不下来。而狂欢之后,剩下的仍是空虚,只是多了一些疲劳,迫使人入睡罢了。

如何克服郁热扰心?方法有多种:

一是以积极的心态,确立自己专注和热爱的对象。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什么爱好,不爱好音乐,不关注流行的歌星、影星、电影,不爱好体育,不关心任何比赛、运动会之类,总之,吃喝玩乐的爱好一概没有,一心学习,天天在图书馆看书。有个同学问我:〃你天天就知道学习,不寂寞吗?〃我说:〃我要是寂寞,那就不是认真学习了。〃我那时确实不寂寞,反而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充实,很精彩。即使是独处的时候,从心灵世界也会走出很多优秀的灵魂来跟我对话,伴我悠游。工作后也是如此,有人下班后觉得很无聊,而我根本没时间无聊,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那么多好书等待着我去看呢!做到这一点,只要勤快就行了。很多人,小时候很勤快,考上了好的大学;可长大后就变懒了,结果一辈子还是稀里糊涂地荒废掉了,很可惜。

二是练习心向内求。寂寞不是心向外求吗?我现在来个背道而驰,扭转过来。不去想身外的一切,在烦躁中把心静下来,把这股郁热降下去。可以将这样的时间,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前面我们讲过,〃认自己的错〃就能生出阳水性格,我们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阳水就生出来了,水克火,那股郁热之火就会自然熄灭。古人让我们〃静坐常思己过〃,就是这个道理。这对于我们做人、保健都大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啊?为什么偏偏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那些消磨光阴的事情上呢?

三是念佛、观想。我从小就有个习惯,无论和谁约会,我都会提前到场。但别人没我这习惯,所以迟到的也非常多。我也是个急性子,起初就有怨气了:来这么晚,浪费了我多少宝贵的时间,我用这个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啊!后来,我不这么想了,等人的时候,或等车的时候,与其站在那里干着急,还不如收心,把心思集中在念佛上。这么一来,心马上就静下来了,即使是在那里干等,也觉得光阴没有虚度,心里很充实。念佛的时候,我们会观想佛是多么的慈悲,一心系念众生,一心化解众生因贪嗔痴导致的种种烦恼,跟佛相比,我真是惭愧啊,人家都成佛了,我还在生死苦海里轮回,执迷不悟。。。。。。这样,善念就升起来了,心里也清静了。你见过谁晚上下班后没事念一夜〃南无阿弥陀佛〃?恐怕很少。如果有谁能做到,或者哪怕是在最急或最烦的时候能想起来念佛,那我敢保证,他不知道寂寞为何物,也永远不会知道〃郁热扰心〃是怎样一种感受了。

3.胆怯:战胜胆怯与其目中无人,不如心中无我

教演讲的老师经常这样告诉学生:〃在台上怯场总是难免的,战胜怯场的良方只有四个字:目中无人。〃大家按这个办法去做,效果都不错。但也有些人觉得不行,说:〃明明下面那么多人,我怎么能目中无人呢?〃老师说:〃那你就把他们当大白菜。〃这位较上真了,说:〃明明是人,怎么能把他们当大白菜呢?〃这么一问,老师也无语了。因为老师在讲课时,遇到上级领导来听课,也会紧张,不能把他们当大白菜啊。你目中无人,但现实总是让你面临无法目中无人的尴尬境地。

那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怯场,都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我〃,总担心〃我〃会不会说错什么,总考虑〃我〃的话能不能博得听者的好感和认同,总寻思〃我〃在别人看来是什么样子的。。。。。。念念在〃我〃,而这个〃我〃跟大家比起来,恰好又很渺小,于是〃我〃越来越自卑,越来越紧张。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把听众当大白菜呢?他是想我们把别人想象得非常小,也就是把自己想象得非常大,企图以此战胜胆怯。但在这个世界上,〃大〃是没有边际的,你再大,都还有比你更大的东西,你斗不过。既然如此,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呢?何不把自己看得特别小,小到不存在?这就是无我了。

既然这个〃我〃没有了,那么,别人看着我,等于看着空气,他们并没有看见我;既然这个〃我〃已经不存在了,也就不用担心人家对〃我〃是什么看法,不用担心万一说错什么会对〃我〃造成什么利害。这样一来,还用怕什么呢?

不止演讲,其实很多场合都会使我们胆怯,胆怯的时候,与其目中无人,还不如心中无我。

在交际场合,心中无我,也就不至于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雕琢自己的言行举止上,如此,反而显得自然,不做作;心中无我,就会把心思放在别人身上,这样,对别人的关心和照料多一些,也会博得别人的好感。

我们最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在战场上,前面是敌兵,炮火连天,后面是督战部队,让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你怯不怯场?人人都有怯场的时候。怎么办?这时候就得忘掉自己,不考虑自己的死生,勇猛向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胜,如果一心一意集中在〃我〃上,早就尿裤子了,腿都软了还说什么冲锋陷阵啊?有人在交际场合应付自如,而在战场上浑身筛糠;有人相反,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而在交际场合中手足无措,这是为什么?很简单:人什么时候处于无我的状态,不考虑自己的得失,什么时候就能潇洒自如;什么时候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