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女秘书职场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外企女秘书职场日记-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做到这一点,是不是就可以叫作善解人意的秘书了?”我问。因为,在我心中,善解人意的秘书,是做秘书的最高境界。
“仅仅是细心周到还不能算作是善解人意。善解人意的秘书,是一种境界更高的秘书。她不仅懂得要为上司做些什么,更懂得对于上司来说,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不知你留心过没有,上司大多在工作上或情感上都有自己的‘雷区’,这些禁区似乎就是天生的,没有什么理由,别人碰不得,一碰他就暴跳如雷,为什么会有这种‘雷区’,很多时候他自己也说不清,所以外人觉得他老是发无名火。如果能成为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秘书,上司会更加信任你,你与上司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多,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助手。一个善解人意的秘书,可以说是上司的‘后台朋友’。”
“后台朋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后台朋友是什么意思?”
“你不觉得我们的领导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很多时候像是在演戏吗?他们要按事先设计好的情节,费尽心思,化好妆,穿好衣服,准备好台词,端好架势,一步步走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去表演,以赢得满堂喝彩。当他们表演完毕,回到后台,脱下戏服,卸了彩妆,他们往往很疲倦,在这个时候,他们非常需要有位朋友,上前去跟他说一句辛苦了,哪怕是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表示对他的理解。这一句问候或者一个眼神,远比前台的喝彩更让他们感到温暖。因为在这位朋友面前,他可以不必作表情,可以说真心话,他可以表现出一个本来的他。上司需要的就是这种后台朋友。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都像是在演戏似的,时间长了,他肯定受不了。”
我觉得自己对于姜总的了解,还远没达到这种程度。成为上司的“后台朋友”,对于许多秘书来说,也许永远只能是一种境界,或者说是一种理想。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秘书,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小于,我觉得你已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秘书的潜质,再经过几年的历练,你肯定能成功。”
孟姐把手伸给了我,仿佛是要把她肩上的担子交给我,又似乎是想把她的经验和智慧亲手传授给我……


第四部分十二月第67节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月某日
公司事务会决定,下个星期一,姜总和研发部伍进到美国硅谷去洽谈设立分公司的事,由我陪同。看着手中的护照,心里有些激动,严格地说,应该是紧张。除了去新马泰旅游过一次,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全球商务旅行。也许今后这种事情,就会像到上海,广州出差一样,是很平常的事吧?
电话铃响了,是姜总叫我。
“小于,你做的出差准备提纲,我看了,很周到,很细。”姜总笑着说,“不过,在日程安排上,你稍微给我调整一下。”
我拿出日程安排表。
“是这样的,在洛杉矶转机的时候,你给我让出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你也知道,我儿子在洛杉矶读书,他妈一定让我给捎点东西过去。也真是,她自己刚在那里过的圣诞节,才几天。你跟美国JNM公司协商一下,好吗?”
JNM公司是我们公司第一大股东日本吉田公司在美国纽约的分公司。姜总的儿子在洛杉矶读书我知道,前几天我在做日程安排时,就问过姜总是否去看儿子,他说时间太紧,而且常来常往,这次就不必了,所以没留时间。
出来后,我马上给JMN公司发电子邮件,要求调整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对方回电确认可以调整。
日程安排,特别是到国外出差的时候,最怕的是时间上“撞车”事件出现,如同一副多米诺骨牌,一块倒了全部倒,而且不像在国内那么好处理。
下班之前,我像看电影似的,对这十天的出国活动安排,在头脑里进行了预演。由于住宿、交通和与当地有关部门会谈的联络工作都交给了JNM公司负责,所以我的工作减去了一了大块。我担心的是由于可能出现的飞机晚点或交通堵塞,造成时间不够,因为我们的日程安排实在太紧张了,可以说是像走马灯似的。JNM公司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接我们,什么时间上门拜访……
为上司做出差准备,一定要细心周到,如果不是忘了什么文件,就是在日程安排上出现时间“撞车”,都会给上司和秘书本人惹来不少麻烦。与平时在公司办公不同,上司在出差过程中工作的节奏更快,而且对秘书的指示相应更多,因此,对秘书的要求也就更高。但是,出差途中的环境毕竟不同于在公司,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秘书的工作,因此,秘书工作不仅要更加细心,还要更加灵活。
我翻开随身携带物品的清单,又一个个核对了一遍:电脑、照相机、名片、讲话稿提纲、药品……对了,是不是还得提醒姜总准备一副备用眼镜?来回转机和转车,万一镜片坏了也挺烦人。
六点钟下班的时候,我给姜总送咖啡。我问姜总是否有备用的眼镜,他说家里有两副备用的,不用担心。
下班时,玛丽一定要和我一块走,我往西,她往南。
“于雪,你好幸福!还没有正式给姜总当秘书,就捞了个肥差,吃住行,人家都准备好了,你只要举起酒杯让人家拍照就行了。”
说着,她作了个模特姿势。我忍不住笑了。
我心里承认这的确是个美差,但美差绝不意味着轻松。除开语言方面的差异,还有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工作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有碰撞、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绝不会轻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误会,引发不愉快的事情况发生。好在姜总说他常来常往,不会有什么事的。
“你准备给我带什么礼物?”玛丽装出一副要拦路抢劫的架势。
“我给你买个汉堡,保证绝对正宗。”
昨天姜总对我说,这次没时间,下次如果不这么忙,一定让我到美国各地玩一玩。世界真奇妙,我真想到美国各地漫游一遍,不过,这次我最想看的还是我的同行,硅谷公司里的秘书们。
有许多杂志介绍,作为全世界高科技圣地的硅谷,那里的公司秘书们也与众不同,他们也似乎不用整天衣冠楚楚;如果老板要咖啡,可以请老板自己去取。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斯科公司CEO钱伯斯的秘书格罗斯。据说她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以上。她负责帮助钱伯斯制订全球工作计划表,向他汇报各种会议的内容和安排。虽然她仅仅是个秘书,可她的权力似乎比斯科公司的几十位副总裁的权力还大。钱伯斯虽然是她的老板,也是她的工作伙伴和朋友,如果需要,她也可以请钱伯斯为她拿三明治……
人类的进步,不仅在彻底改变秘书的工作方式,也在彻底改变着秘书存在方式!
三人行,必有我师。记得上次陪孙总到上海出差时,接待我们的是神户贸易株式会社,公司秘书是位日本小姐,她见开车的司机连我手上的手提包也“抢”了过去,马上把自己的手提包也递给了我,怕我感到难为情。就这么一件小事,让我感到我们的秘书水平与发达国家职业秘书之间的差距。差距不仅表现在技能上,更大的差距是在素质上。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
下班回家,妈又做了她拿手的四喜丸子,真好吃。


第四部分十二月第68节秘书如雪

二月某日
公司今年再招聘两个秘书,在北京的一家青年报上登载了招聘启事。今天招聘启事出来了。在我们的招聘启事旁边,还有一条同样大版面的招聘启事。那是一个IT企业,它的招聘启事是这样的:
“本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网上资讯服务电子商务的综合性公司。现欲聘文秘两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形象气质俱佳,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懂数据库管理,打字速度每分钟不低于100字,英语六级以上,沟通能力强,适应团队工作,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熟悉市场经营与管理,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于雪,你看这个招聘广告。”玛丽把报纸递给我说,“这哪是招文秘,简直就是招CEO。”
小石把报纸也拿过来看,看完感叹:“IT企业的文秘就是这样!”
“小石,你知道IT是什么意思吗?”玛丽问小石。
“不就是InformationTechnology吗?”
“No,”玛丽装着洋腔洋腔说,“ITisI’mTied.”
艾丽丝见她俩这么热闹,也把报纸拿过去看,一边看,一边对我说:“小于,我倒想起一件事来,前天美国AT公司兰妮小姐给了我一张名片,她实际就是个Secretary,可名片上却印着AdministrativeAssistant,我当时没有太在意,看来是有些区别。”
“我还见过印着OfficeCoordinator的名片,这有什么稀奇的,人家想怎么印就怎么印!”玛丽总觉得艾丽丝喜欢大惊小怪。
“我也想起来了。”小石说着,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名片来,“这是我上个星期收到的一张名片,人家是ExecutiveAssistant,我当时琢磨了好久,猜不出到底是个什么职务。”
我觉得,人家在名片上印的职务,并不像玛丽说的那样,在企业管理制度相当规范和严格的公司里,员工的职务和头衔是不能随便叫的,更不能随便乱印,所以,无论是AdministrativeAssistant,还是OfficeCoordinator和ExecutiveAssistant,都有确切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应该说,这些头衔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Secretary的范畴,但是,她们与传统的Secretary相比,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职责上,又都有了一定的区别;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这种区别也很明显了,只不过是我们在名称上未加区分,都笼统地叫“文秘”或者“秘书”罢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秘书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也相应发生变化,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则广告里,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首先,对秘书文秘知识的要求,已由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