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后宫叫德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种后宫叫德妃-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被安然送回,却是听说九阿哥十阿哥伤的不轻,岚琪唯恐太后不安,便让俩孩子歇着,自己往宁寿宫来安抚太后,而十阿哥左胳膊折了,小半年怕是不能动。

皇帝派梁公公来看望十阿哥,梁公公多心问太后是不是会改变主意不出门,没想到果然亲疏有别,太后却是道“一路都安排下去了,我若突然不去,这么大的变故不知百姓官员要怎么想,我不能给皇帝添麻烦,自然还是照日子出门,宫里的人会照顾好十阿哥。”

岚琪见太后这般态度,不再多言,安顿好十阿哥,又问了问太后行装是否打点齐全,太后反道十三十四阿哥也受了惊,让她早些回去,这才离了。

回来时,进门就瞧见温宸和敦恪在院子里踢毽子,心知是杏儿来了,径直往儿子们的屋子来,果然见敏常在在胤祥身边,母子俩对坐着,正听见她说“你们还小,不要总是骑在马上,比不得哥哥们有体力。要紧的是,你若坐车,好歹能劝十四阿哥也坐车,他还是头一回出远门,你要多照顾弟弟。”

岚琪含笑进门道“胤祥最最懂事,这些话他心里比我们还明白,胤禵跟着他出去,我很放心。”

里头的人忙离了座,岚琪挽着杏儿没要她行礼,一道坐下后,瞧见胤祥的行装都打点整齐了,夸赞他“我敦促胤禵收拾东西,他紧赶慢赶地才准备好,胤祥这里都不用我盯着,自己就会准备了。”

敏常在且笑“还是您教导的好。”

岚琪知道,杏儿必然是担心十三阿哥也被马踢了才会跑来看,这本也没什么,毕竟敏常在能随时出入永和宫,是向来有的事,只是如今岚琪自己有些心虚,至少这几天并不想见到她。此刻听孩子不高兴地问“为什么额娘们都不陪着皇阿玛出门,我在外头,会担心你们的。”

敏常在笑道“南巡不比东巡,路程更遥远日子更长,你妹妹的身体撑不住,上一回她回来就病了,两个多月了,现在夜里还咳嗽呢。”

岚琪不意地抬起头看敏常在,她正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着,眼眸中的笑容真挚诚恳,却叫岚琪心中一阵发紧,敏常在忽然抬头与她四目相对,温婉地笑着说“臣妾会多来陪陪您,咱们总不会闷的。”

岚琪心中一咯噔,果然变了心的人,是她自己吗?慌忙含笑答应“我们姐妹悠闲在家里呆着多好。”

这日直到傍晚时,因九阿哥十阿哥被马匹踢伤,他们俩不再随扈出巡,本以为宜妃会留在宫里照顾九阿哥,不想皇帝却点名要她继续随扈。乍一看都以为皇帝对翊坤宫恩宠有加,岚琪则明白,若是因为儿子受伤不能出巡,宜妃的怨气改把翊坤宫的顶都掀翻了,日后就该给她找麻烦,玄烨深知这道理,才宁愿留下受伤的儿子,也要把她带走。

而岚琪更明白,敏常在之所以不随扈出巡,就因为自己不去她才不去。自己若随扈,敏常在或去或不去,可若自己留在家里,她必定不会出门。这是岚琪不敢对皇帝说,也绝不会对任何一个人讲的,她这次不愿随玄烨出门的原因。

此番不愿随扈,仅仅是不希望杏儿也跟着一道出门,不知为何,她后悔当初硬是让胤祥去劝说不想出门的杏儿随驾东巡,若没有东巡,没有自己半途返回,杏儿那美好而幸福的笑容,一定不会出现。而往后,岚琪不愿再在她脸上看到这样的笑容。让她彷徨的是,敏常在对一切安之若素,让她原本硬起来的心肠,徒生出几分愧疚。

明明都到这个年纪,突然纠结起了这几段感情,当初都不见得这样矛盾挣扎,现在却怎么也放不下。岚琪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戳痛了她心里哪一处柔软懦弱的地方,从未在情感恩宠之上与任何人争夺的她,竟然头一回主动地做出自私的决定,她不希望再看到杏儿脸上露出那么幸福的笑容,她不希望皇帝对杏儿还有一丝半点的眷恋。

愧疚是难免的,可得知杏儿不随扈时,岚琪心里那一阵莫名的畅意,也实在痛快极了。而这既然是她心底深处的自私,自然没有旁人能察觉得到,玄烨更不会知道,且只要不对着敏常在,岚琪不会有任何愧疚不自在,那一晚和临出发前的一天,都能好好与玄烨在一起。

二月初三,圣驾如期出巡,一大早将太后和皇帝送走,宫中上下便似松了口气般,岚琪与荣妃先到翊坤宫探望了九阿哥,十阿哥是折了胳膊,九阿哥则是崴了脚踝,比起十阿哥要轻很多,但脚踝肿得馒头似的,出门是断不能了。孩子面对两位娘娘还十分客气,可是她们一走,就只剩下满腹怨怼,拿屋子里的太监宫女撒气,不想正发脾气时,外头通报八贝勒到了。

九阿哥十分意外,眼瞧着八哥脚步轻盈地进门来,睁大眼睛问“八哥怎么没跟皇阿玛走?”

胤禩笑若春风,温和地说“你和老十都留在宫里,我不放心,昨晚就跟皇阿玛请旨,还领了差事,宫里的关防照旧是我来盯着,也好时常进宫看看你们。”

九阿哥果然有些高兴,但也十分可惜“南巡不容易,江南风光百闻不如一见,八哥你为了我们留下,实在不值当。”

胤禩却笑“将来总还有机会,等我们再大些,为皇阿玛做钦差御史下去瞧瞧,也不是难事。你安心养伤,我们留在京城里,自然也有乐处可寻。”

兄弟俩说了几句话,胤禩便说要去宁寿宫看十阿哥,从翊坤宫过来,过东六宫时,不禁往延禧宫的方向望了一眼。

母亲是随驾出巡了,因过去在咸福宫住的关系,母亲与佟妃关系尚可,这次算是与佟妃一道出门,昨天他进宫探望受伤的弟弟,半程与额娘相遇,额娘问他一次南巡和再深刻巩固兄弟的心哪件事更重要,他想了半天后,便进宫向皇阿玛请旨,表示愿留在京中照应弟弟们。皇帝起先犹豫,但还是答应了。

不能南巡,的确可惜极了,他要比兄弟们少许多阅历,但想到九阿哥十阿哥都要自立门户,往后兄弟几个在宫外能互相扶持,二三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他觉得值了。

一眨眼,皇帝离京数日,外头传来的消息一路平安,宫内也没什么波澜,荣妃德妃都留守宫闱,自然是方方面面都十分妥帖。只是四贝勒府里的小阿哥不好,又一次传来消息时,再不能像上次那样乐观,岚琪苦等一夜,天未亮时就有消息传来,弘昐殁了。

犹豫再三,还是把消息送了出去,好歹要让胤禛知道才好,岚琪不能擅自出宫,便派人叮嘱毓溪好好善后,更给李侧福晋带了话抚恤她的丧子之痛,其他的,就再也做不了了。

胤禛获悉儿子殁了的消息时,刚刚一身泥泞地随父亲从河堤视察归来,不等他悲伤不等他换了衣裳,父亲就派人找他过去说话,胤禛愣是换了干净的衣裳才过来,如此慢了近一刻的时辰,皇帝自然要问他迟来的缘故。

四阿哥却是冷静地说“皇阿玛自幼教导儿臣,不可衣衫不整,人前失仪。”


666 惠妃复出(二更到



玄烨上下打量儿子,见他衣履整洁双目有神,站在那里笔直地挺着脊梁,周身皆是年轻人该有的蓬勃朝气,心中略喜,但未露在脸上,只是道“朕才听闻消息,弘昐殁了。”

胤禛垂首道“儿臣也得到消息了,是额娘派人送来的,儿臣正想向您禀告,还请皇阿玛暂不要让皇祖母知道,让皇祖母尽兴游历山水才好。”

玄烨点头“就这么定了。”顿一顿,又问,“心里难受吧,朕本以为你会要求留在京城陪伴妻儿,没想到你还是同行了。”

“额娘说,孩子和我们没有缘分,既然注定是熬日子的,让我不要太牵挂。他太小也不懂人事,就让他安安静静去。”胤禛说话间,难忍鼻尖发酸,“但到底是骨肉,儿臣很心痛。”

“这是人之常情,你便是要留下陪伴他们母子,朕也不会怪你。”玄烨淡然,示意儿子坐下,胤禛不敢,他轻轻一叹,没有再勉强,之后父子俩说的话再不与这悲伤的事相关,玄烨专注河工治理十数年,闲谈间将个中门道讲给儿子听,胤禛向来慧心善悟,听得认真更能举一反三地与父亲说上几句,让玄烨十分欣慰。

京城之中,四贝勒府里简单地给夭折的孩子办了身后事,李侧福晋悲凉落寞地坐在榻上,早已哭得眼泪干涸,可看似呆滞的她实则在想,没料到那么不巧,胤禛竟没能亲眼看到孩子没了,她处心积虑想要博得丈夫的怜悯同情,到头来他却根本不在家。

侍女巧珠进来,匆匆道“福晋过来了。”

李氏忙躺下了下去阖目假寐,但听得脚步声,福晋在问“睡下了?”

巧珠佯装应着“侧福晋早晨又哭了一场,累了才睡的,福晋请等一下,奴婢去请侧福晋起来。”说着便过来推了推自家小姐。

毓溪见李氏醒来神情憔悴,不免道“没拦得住,不该让她叫醒你,你接着睡吧,我们有话几时都能说。”

李氏却坐起来,挽着凌乱的发丝,垂首道“福晋有事,就吩咐妾身吧。”

巧珠搬来凳子请福晋坐,毓溪便不再客气,坐定了正道“这会儿功夫来跟你说那些话,有些无情了,可我觉得拖着也不是事儿,现在你痛惜弘昐,也没有别的事能让你更难过了。”

李氏不解,但听福晋道“你心里会惦记念佟吗?论人情,是该把念佟抱来让你照顾,好歹宽慰丧子之痛,你若是这样想我也觉得无可厚非。所以我先一步请示了德妃娘娘,但娘娘的意思,说念佟毕竟是长女,还是养在正房里好,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早些来告诉你,免得你心里惦记着,又误会我不体谅你。”

“福晋已很照顾妾身了。”李氏眸中含泪,楚楚可怜,哽咽着,“妾身未想过要抱回念佟,念佟自幼跟着您,突然回到妾身身边,孩子未必乐意。”

“倒也不必这么说,念佟知道你才是她亲额娘。”毓溪温和地说,“这些日子只管悲伤吧,过阵子兴许就好了,左右贝勒不在家里,你不必太拘束,想哭想笑尽着心来,宣泄透了也就好了,我不会怪你不懂事。你且安心养身体,缺什么让巧珠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