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辉煌之世- 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国家的军队之中都普遍存在。这是很正常都是事情。

    明军也是等到张诚上台之后才逐渐好转起来,军队内部经过不断是调整以及数次大规模的整编。现在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得到出头的机会。这也是张诚在军队之中为什么会得到如此之多的支持的原因所在。

    因为张诚所推行的政策符合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毕竟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占据大多数的依旧是普通人。而张诚给了普通人出头的机会,作为普通人的代言者,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朱可夫在进驻萨罗瓦之后立刻就派出宪兵部队四处设置卡哨,封锁交通线,拦截所有从前线退下来的军队。无论其之前属于哪支部队。全都被送进补充营进行整编。除了伤员们被后送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逃避作战,哪怕是将军也毫不例外。

    朱可夫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重新整顿了溃退到萨罗瓦附近的俄军。极大的扩充了自己手中的实力。他所指挥的第一坦克集团军编有坦克第13和第28军、步兵第131和第399师、坦克第158旅以及若干炮兵、工程兵和其他部队。不过因为长时间的作战导致这些部队全都未能满员。虽然收编了溃兵以及接受了从其它地方接受了援军,但是其总兵力依旧不过只有十余万人。

    朱可夫将自己手中的部队沿着萨托河一线部署,前线大量构建铁丝网堑壕和雷区,手中的装甲部队则是被部署在了萨罗瓦后方用作机动力量。而炮兵们则是被安排在了萨罗瓦城内。

    至于为什么要把炮兵放置在城内,主要原因是盟军失去了制空权。面对着强大明军陆航的攻击,无论是将炮兵放在什么地方,只要开火必然会被发现。与其被消灭在野外。不如直接安置在城内。或许明军陆航会因为平民伤亡而有所估计。当然了,如果明军毫无顾虑的狂轰乱炸,他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处于劣势的军队的无奈。

    盟军虽然已经开始大规模调集空中力量前往前线作战,只是面对着强势的大明陆航,他们依旧无法将制空权从明军的手中给夺回来。

    大明陆航果然没有让朱可夫失望,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是不是城镇,只要发现目标立刻就是一通狂轰乱炸。在整个萨罗瓦防御战时期俄军的炮兵几乎都没有发挥出什么像样的作用。大部分的炮兵都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力量就已经被摧毁。现代化的立体作战在一方掌握着制空权的情况下另外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被动挨打。

    朱可夫并不是被动挨打的性格,他也知道消极防御在强大的明军面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面对着潮水一般的明军攻击。消极防御的下场就是被无穷无尽的压力消耗完所有的力量,然后全军覆没。

    在接到前线部队接触到明军的报告之后。朱可夫立刻派出了自己手中的坦克第13军下属第32坦克师。该师编有两个坦克团,一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摩托化炮兵团以及众多的后勤补充部队,总兵力一万余人。

    虽然俄军大部分的部队都是补给困难而且不满编的,但是对于精锐的坦克部队还是能够提供优先供给。毕竟在国破家亡的危机之下,哪怕是贵族们也知道要齐心协力抵抗敌人。一旦最终战败。那所谓的贵族或许下场比那些平民们还要凄惨。

    俄军第32坦克师拥有大约七十辆的kv坦克以及大约一百二十多辆的t34型号坦克。此外这个师还拥有包括bt系列在内的四十多辆轻型坦克。别的不说,第32坦克师至少在数量上面还是挺强大的。

    朱可夫将第32坦克师派过萨托河去准备对明军前锋侦查部队进行一场快速有效的反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趁着明军前锋部队刚刚抵达立足未稳的时候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获胜那就能够极大的提升此刻消沉的战斗意志。毕竟朱可夫手中有许多官兵都是从前线溃退下来的溃兵。他们的战斗意志不能仅仅依靠宪兵来提升。

    当然了,朱可夫可没有想过就此发起凶猛反击从而将明军打垮。经历了数年残酷战争的洗礼之后,朱可夫早就已经非常明白双方之间的差距。他给第32坦克师的命令也很简单。打败明军先头侦查部队之后立刻撤退。他会将这场对付一支侦查部队的战斗宣扬成打退了明军一个装甲师,从而极大的提升士气。

    而担任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前锋的是明军第29装甲师的部队。这支装甲部队从阿尔扎马斯出发之后就一直担任整个军团军的前锋先导任务。

    明军第29装甲师一路上因为战损以及机械故障失去了不少的车辆。当他们进抵萨罗瓦附近之后,手中还能够使用的坦克只剩下了大约一百七十辆左右。不过其中却拥有大量的虎式与豹式坦克。

    俄军第32坦克师很快就通过浮桥渡过了萨托河,稍稍休整之后就向着不远处的克列缅基村开过去。在那里,已经接到侦察机通知的明军第29装甲师早已经准备就绪。

    为了配合第32坦克师的反击,朱可夫将附近区域划归他指挥的飞机部队全都给派了出去,竭尽全力的为第32坦克师提供空中支援。虽然实力依旧不足,但是短时间内的空中掩护还是能够做到的。双方之间的坦克对决都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成为了一场短促的纯坦克决战。

    双方在坦克数量上是俄军占据优势,不过说到质量的话,明军却是完胜俄国人。

    此时的俄军已经从数年的战争之中用鲜血和生命作为学费学到了许多经验。俄军的装甲部队从美国盟友那里得到了大量的无线电设备,已经不再是开战之初那支坦克兵们还要用旗帜来进行交流的部队。

    七月四号下午一点半,俄军第32坦克师以kv坦克为核心,t34为辅助组成了装甲集团向着克列缅基村附近开了过去。

    克列缅基村在萨托河东岸,距离萨罗瓦大约十五公里的路程。这点距离对于装甲部队来说不算什么。第32坦克师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杀到了克列缅基村附近。而已经整装待发的明军第29装甲师也在此时对俄军部署好了致命的陷阱。

    相对于俄国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并且经验丰富的明军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在克列缅基村附近部署师部直属的反坦克炮营和防空营用来缠住俄军装甲部队,同时将自己的装甲力量隐蔽集中在克列缅基村以南的一座小树林里,准备在俄军深陷村庄的时候从侧翼向着俄军装甲部队发起侧击从而包围歼灭敌军部队。

    实际上俄国人接到的情报是在克列缅基村只有少部分的明军先头部队,坦克装甲车不过才区区数十辆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朱可夫会迅速下令发起反击的原因所在。(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书友邂逅的人、clh5021780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半面君的ufo、我爱我姐我弟、半夏灬夜微凉、zhouyu1976的打赏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四百三十四章 燃烧的莫斯科 (四)

    只是,让俄军没有想到的是,之前在昨天夜里的确是只有一个威力搜索营和部分坦克营的官兵攻占了克列缅基村,但是仅仅一个晚上和半个上午的时间,几乎整个第29装甲师的部队都已经抵达了这边。等到俄军发起攻击的时候,第29装甲师已经集结起来了自己全部的力量。这就是装甲部队的一大优势,他们的机动能力非常强大。

    大明陆军装甲部队的反坦克营与步兵们不同,他们使用的可不是牵引式的反坦克炮,而是使用了坦克底盘的反坦克歼击车。这种专门用来对抗坦克的歼击车其机动能力非常强大,足以跟得上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而且统一装备有88毫米口径长身管火炮,威力惊人。

    同样的,防空营配备的12门88毫米口径的高平两用放空炮在放平炮管,将整个炮位都安置在一米多深的炮位上时,其强大的攻击力足以摧毁俄军的任何一款坦克。

    俄军第32坦克师的指挥官并不知道明军的主力部队已经抵达附近,认为明军的部队都已经收缩到了克列缅基村里固守待援。他很快就下达了全力攻击的命令。

    这种事情在战场上很正常,毕竟这个时代的信息通讯能力以及情报传递能力远远无法和后世卫星时代相提并论。只要想想现在许多国家的坦克部队还在使用旗帜作为交流手段就能够知道想要在没有确切的情报支持下想要在战场上正确判断局势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现代时空的历史上,德**队为什么一直被人所推崇。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军前线指挥官们能够根据一切能够掌握的情报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德军在这一方面冠绝天下。

    像是那种事后放大炮的说法根本就行不通。没有确切的身处于战场至上,谁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是否正确!

    俄军第32坦克师的指挥官将自己的轻型坦克派了出去绕道克列缅基村后面断绝明军的退路。而其它的坦克装甲车则是在大批步兵的支援下向着克列缅基村冲去。

    经验丰富的明军官兵们充分的利用了他们的各种优势熟练的运用各个兵种之间的兵力兵器进行着紧密的协同作战。其久经训练而得来的熟练配合令人叹为观止。至少俄军第32坦克师的官兵们对此就深有感触。

    在张诚的推动下,所有配属有88毫米放空炮的部队都接受过专业的反坦克训练。这些摩托化重型高炮营的官兵们操作着炮口射击初速高达近九百米每秒的高射炮,将重达九公斤。能够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穿九十毫米厚度装甲以及在一千米的距离上击穿八十毫米厚度装甲的穿甲弹准确的打在俄军坦克的车身上,将一辆接一辆的俄军坦克摧毁。

    俄军指挥官非常震惊,他之前也与明军交过手,但是此时明军所展示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