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辉煌之世-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隆美尔在部队遭到重创之后发现自己别说是什么南下夺取罗马了。就连中部防线都坚持不下去。对面的明军太多了,不但人多,坦克飞机大炮更多。铺天盖地的密集弹雨和一望无际不管怎么打都不见减少的装甲洪流让他彻底放弃了继续打下去的念头。

    因为补给困难,隆美尔亲自飞回柏林要求中止这次作战行动,将所有的部队全部撤回意大利北部地区进行休整。这下子可惹怒了德国总参谋部。一开始是你自己说要打的。现在打的这么惨烈了却又跑过来说不打了?真当堂堂总参谋部你隆美尔说了算了?

    这个时代的德国与意大利之间仅仅只有少数几处能够通行的地面道路。毕竟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脉可不是说笑的。

    一般情况下少量部队还好说,哪怕是机械化军团。但是,隆美尔指挥的可是一整个庞大的南方集团军群,数十万大军和众多各种重型装备每天需要的物资补给都是以千吨为单位来计算。尤其是在此刻这种前线激战的时候,那消耗更是海了去了。

    前线伤亡惨重,后方补给不利。再加上明军的力量不但没有因为激战而削弱,反倒是日渐加强。隆美尔感觉好像整个大明陆军都在自己对面一样。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是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德国总参谋部可不接受隆美尔的解释,他们强硬的要求隆美尔必须夺回罗马才能够结束这场战役。前线伤亡惨重缺乏补给没有关系,国内物资还算充足,给你补充就好了。

    隆美尔也是哭笑不得,现在的问题是补充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大明一个船队在靠近前线的港口上上岸就能够补充大量物资人员。可是德军却需要在阿尔卑斯山里面不停的钻山沟。这能一样吗?

    至于找法国人帮忙的事情提都不用提。法国和意大利交界的地方因为之前大明与法国的不对付压根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道路。虽然开战之后修了一些,可是根本就不够用。现在法国人与美国人派驻进意大利北部的部队有许多的物资还都需要德国人去支援,他们那边根本就无路可想。

    隆美尔要求结束战役,总参谋部不同意。隆美尔威胁要辞职,德国首相不得不出面调节。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前线却突然传来了重大的消息。大明陆军派出奇兵进行了强大的穿插反击!

    隆美尔接到前线战况通传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可是知道这段时间自己面对的明军如山似海,单单是各个师级部队的番号就高达数十个之多。现在这种按照道理来说双方都应该是筋疲力尽了才对。可是现在明军居然还能够抽出大量的部队进行强力反击?难道自己的面子这么大,真的是整个大明的陆军精锐都来对付自己不成?不就是晋升成了陆军元帅嘛?至于啊?

    等到他看到了明军的反击路线之后,面色大变的隆美尔再也顾不上与总参谋部扯皮了。匆匆忙忙的就赶飞机回到了意大利。

    大明的反击实际上也很简单。因为德军南下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在海岸线附近一线作战,所以这支从罗马附近出发的装甲部队在强大空中力量的支援下一路沿着特尔尼,佩鲁贾,阿雷佐,佛罗伦萨一线攻击。最终的目标是著名的意大利城市比萨。

    之所以选择比萨作为最终点,原因就是占领了比萨之后就算是将沿着西部海岸线进军的德军主力军团给装进了口袋里面,并且还切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一旦大明地中海舰队封锁了利古利亚海,那数十万德军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在意大利南部丢掉了数十万军队之后,德国人已经无法再承受这种集团军规模的战损了。(未完待续。)

    ps:  ps:感谢书友半夏灬夜微凉的月票支持。感谢所有为辉煌之世点击,投票,打赏,订阅,收藏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的支持。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四百零六章 鏖战亚平宁 (二十六)

    实际上在隆美尔发起反击之前,张诚就已经亲自出面干预了大明陆军总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政治和外交角度上来看,张诚都不可能在已经得手的情况下还将意大利给吐出去。那样对于他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原本准备施行的西班牙与巴尔干战役被张诚下令延后。为新的战役所准备的军队和物资投入到了意大利前线战场。从德国总参谋部批准隆美尔的作战计划开始,得到消息的张诚就加强了对意大利的兵力物资投送。平均每天上岸的部队都超过一个师的规模,更不用说那些海量的物资了。

    可以说,隆美尔之所以带着数十万大军南下作战却始终处于下风,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地形限制施展不开只能硬拼消耗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队被明军的钢铁狂潮给淹没了。

    拥有充足物资供应的明军基本上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全都是火炮覆盖开道。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的炮击过后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钢铁洪流席卷突击。

    而德军炮没明军多,坦克也没有明军多,空中力量也无法打击到明军地面部队。再加上最为重要的物资补给差距巨大,明军一门火炮的炮弹配给数至少是德军的一倍以上,而且不在意火炮身管的磨损。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部队只要被发现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炮击。这种情况下再高明的战术也扛不住明军的弹雨攻势。一力降百会,说的就是这个。

    张诚的作战目的当然不是和德国人去拼消耗的。他从一开始就想着借助这次德军主动出击拉出了空档的好机会再次包围歼灭德军重兵集团,从而为整个意大利战役写下最重要的一段篇章。

    在隆美尔一开始进攻的时候,张诚命令前线部队稍稍抵抗之后主动后退,将德国人逐步吸引过来。等到隆美尔的部队比较顺利的进抵格罗塞托之后,明军的战斗力瞬间强大起来。不但死死挡住了德国人的攻势而且不断发起猛烈的反击。每一次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冲锋的装甲洪流都要德军付出惨烈的代价才能够阻挡下来。已经被缠住的德军就是想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装甲兵团的尾随追击杀伤力太大。

    残酷的消耗战打了半个多月之后,张诚开始图穷匕见。

    之前大明陆军总参谋部早早的就已经制定好了反击方案。等到德军锐气被消耗殆尽之后,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装甲军团,一支由三个装甲师和四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的钢铁洪流从罗马附近出发,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快速进军。在短短数天之内就通过了特尔尼,攻占了重要城镇佩鲁贾和阿雷佐。随后兵锋指向佛罗伦萨。

    一旦这支明军装甲部队南下佛罗伦萨。随后必然就是杀向海岸夺取比萨与里窝那。从而将比萨到锡耶纳,格罗塞托之间的数十万德**队装进口袋里面。

    一旦明军的作战计划成功,那德军部署在意大利的精华就将一战尽墨。以此时的运输能力而言,等到明军北上的时候德国人根本就无法恢复之前的力量,也就更加无法抵挡明军的攻击。

    直到这个时候,之前还一直都有些犹豫的德法等国才深切的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大明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虎。之前几年大明的势力被从欧洲赶了出去,而且主要战场不是在地中海对岸就是在俄国。对于发生在别人家里的战斗,欧洲各国一向都是用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

    从大明的手里夺取了许多的利益,而且大明还被远远的赶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诸国自然感觉日子好过了起来。可是等到大明军队逐渐逼近本土之后。他们才愕然从美丽的童话之中醒了过来,那只凶猛的老虎又回来了,而且带着血腥味道的血盆大口就在自己床边上张着!

    德国人与法国人开始竭尽所能的向意大利提供支援,可是最为重要的时间上面已经来不及了。在大明装甲部队的洪流席卷之下,这一路上的德**队根本就无力抵抗,很快就被打穿防线杀到佛罗伦萨附近。

    德军的主要力量和精锐部队全都被主战场上的明军牢牢牵制住。在侧翼方向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强的战斗力。面对明军的装甲兵团只能是一触即溃。但是他们不能真的放弃,一旦失去了佛罗伦萨和比萨,那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兵团就将被装进口袋里面。而这种后果是盟国所都无法接受的。

    盟国开始到处搜刮部队派出去抵挡那支装甲兵团的攻击。他们不需要击败那支部队,只要能够抵抗一段时间。也就是三五天的功夫就足够让隆美尔重新调整部署,将大部分的部队从包围圈内给带出来。但是这种部队却并不好找。

    沿着意大利两侧海岸线进攻的德军部队基本上都已经被缠住了,而北方倒是有着为数不少的法**队。但是那些法军基本上都是步兵。就算是不提步兵和装甲部队之间战斗力的事情,他们想要从米兰都灵等地顶着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的猛烈空袭抵达佛罗伦萨,那也是几天之后的事情。而几天之后,还要他们做什么?收尸吗?

    就在盟军焦头烂额的时候。另外一支军队很快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之中。美国远征军。

    美国远征军之前主要是在北非战场上与明军作战。不过随着北非战役的失败,大量的盟**队折损在了北非战场上。美国远征军同样也损失惨重,大部分的军队不是惨遭歼灭就是成为战俘。最终不得不全体北上撤往法国进行休整补充。

    不过因为前段时间大明海军在夏威夷海战之中重创了美国海军,导致太平洋方向国门大开。加上大明谍报人员的煽风点火,导致美国国内一片恐慌。很多人都认为明军即将在西海岸登陆。不但引发了大规模的逃难潮,而且深切的影响到了美国高层的决策。

    为了安稳民心,美国人不得不暂时中断了向欧洲大陆大规模派遣援军的计划。将大批部队毫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