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顾委常委,政治地位等同于政治局委员,要知道现在中央政治局不过六位常委,其中一位军方代表还刚刚提出了辞职,也就是说中央政治局事实上仅仅五位常委,而且是三老二少的格局。
    三位老人,两位少壮派,而这三位老人中,其中有一位兼任中顾委主任,而且陆铮知道,三位老人中还有一位,将会在三年后换届时担任第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冀东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姓江,兼任省委第二书记,这里的第二书记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文革中和文革前很常见,不是后世理解的省委第二副书记,而是高出省长,隐隐和省委书记并驾齐驱的角色,而这位江主任,从影响力上,甚至要高过现任省委书记。
    而且按照相关文件,党的顾问委员会正副主任,可列席同级党委的常委会议。
    由此可见,现今党的顾问委员会权柄之重。
    按照中央在82年设立各级顾问委员会的文件,地方省、直辖市、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名额为30——40人。
    市一级有特殊情况,需要设立顾问委员会,报中央审批,委员人数在20…30人之间。
    乌山,便是为数不多的设顾问委员会的地级市之一。
    而现在,陆铮被暂时安置的新去处,便是乌山市顾问委员会办公室。
    陆铮虽然身在广宁,但乌山几套权力班子的架构还是有些了解的,顾委现在也算几套班子之一,地位比人大、政协甚至政斧还要高,就算和党委比,那也不遑多让,老干部们的影响力是极为恐怖的,只是退居二线之后,愿不愿意施加这种影响力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顾委也是二线机构,主要工作便是搞搞调研,对党委工作查缺补漏等等,没有实际的决策权,而且中央明文规定,顾委办事机构要精简,比如中顾委,便是由中央办公厅代行中顾委办公厅的秘书、信访和行政工作。
    乌山市顾委办公室倒听闻是读力编制,只是人数不多,听说更是苦差事,退居二线的老干部,想想也不好伺候,如果再有几个脾气特姓的,那可就有的人受了。
    是以在“齐叔叔”的电话挂了好一会儿后,陆铮还在愣神。
    其实也不难理解,自己现在能毫发无伤而且还被很快安排工作,齐叔叔定然很是费了些精神。
    若说被市纪委调查等等,陆铮倒不觉得,毕竟自己这般年轻刚刚被提升,接着就马上进监牢,那当初提携自己的市委领导也定然面目无光,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何况“越战战斗英雄”、“公安部一级英模”这些光环也不是白白戴在自己头上的,要处理自己,总要注意影响。
    所以便是没有家庭关系,这一关并不难熬过去,只是,要被闲置多久可就不知道了,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机缘巧合。
    现在安排自己进市顾委办公室,便是照顾方方面面的情绪,从表象上看,自己同样是被闲置了。
    但是,陆铮不由摇头苦笑,父亲赞同把自己扔进一堆老人精里,可想而知,便是希望自己能学会耐心,学些养气修身的功夫。
    如果自己是孙猴子的话,那这些老干部便都是深不可测的各路神仙,而顾问委员会,更是死气森森波澜不起的阎罗殿,年青人,在这种地方工作,和这些人打交道,首先便要耐得住寂寞。
    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又哪里不知道?
    只是父亲不了解的是,自己为什么要做孙悟空,若说姓子,实则自己,早已勘破了许多东西。
    不过,今天的电话,总算是个好消息。
    希望,自己能很快“复出”吧,陆铮自嘲的摇摇头,这辈子,可莫也弄个三起三落。



第二章 第一印象
    周一上午,正在党校上课的陆铮接到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室的电话,便跟班主任王青峰王科长请了假,开着他的“菲亚特”直奔市委大院。
    这辆五千多块钱的平民轿车是来乌山后买的,比原来的面包车便宜许多,但更为轻便,开起来比较舒适,面包车则送去了燕京大姐的公司。
    乌山市委大院和市政斧大院隔西山路相望,两个大院内均是排排苍松翠柏、肃穆宁静。
    在市委办公楼二楼组织部干部一室,一名姓曾的副主任接待了陆铮,曾副主任叫曾江,圆圆的脑袋,五短的身材,但说话办事,都有一股子强悍味道,想来,是常年在组织系统养成的强势。
    敲着桌子,曾江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你呀,组织关系挂靠在市顾委办,不过嘛,顾委办公室又没专门建档的部门,人事档案放在咱市委办人事科,嗯,你拿着这封介绍信,还有这些……”曾江敲了敲桌上几份材料,“去市委办人事科办组织手续,然后,这封,是室里的介绍证明信,你再带着它,去顾委找办公室裴主任……”
    干部一室权柄很重,负责考察乌山市委机关、市政斧机关、群众团体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出班子调整配备、干部职务任免和交流的建议;承担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免呈报的具体事项,参与市委、市顾委、市人大、市政斧、市政协、市纪委换届选举有关工作等等。
    一室主任由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炯兼任,所以同样是副处级干部,曾江显然并不太在乎这位刚刚被罢黜的年青人。
    陆铮微微点头,办这些手续已经驾轻就熟,反正,都在一个大院子里。
    ……
    等陆铮再返回干部一室的时候中午十二点左右,曾江正锁了门要出去,陆铮便笑道:“曾主任,一起吃个饭吧?去外面吃。”
    曾江摆摆手,“不用了,我有饭票。”
    陆铮笑着说:“是这样,我呢,不大认识顾委的院儿,吃过饭,您帮我指指道?”
    陆铮说的是实话,乌山处于改革前沿,党政机构的划分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多,随着市政斧和市委分家,市顾委也同样在去年搬出了市委大院,陆铮只知道还在西山路上,可具体在哪还真有些蒙门。
    曾江皱皱眉,说:“西山路94号。”
    陆铮一摊手:“这我知道,可您不是不清楚,西山路上门牌多不显眼,我又开着车,更看不清。曾主任,帮帮忙?”
    在曾江看来,这年青人自然是想方设法请自己吃这顿饭了,而且,很是费心思找了托词,和自己同级别干部,又年轻,这也算很难得了。
    看来,这个陆铮,倒不是传闻中那么混。
    陆铮去年被任命为广宁县委常委,很是在市委组织部引起了轰动,曾江又怎会不知道他?想当初曾江和仨亲俩好喝酒时,还曾经讨论过陆铮背后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只是没想到,一年不到,这颗政治明星便成了流星,坠落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以前种种猜测现在想想真是荒诞不羁,看来只是运气好,和文革中窜起的一些红人异曲同工。
    现在虽然不知道怎么安排去了顾委办公室,但一个初中文凭的大老粗,在干部队伍中,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想来将来的造就,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但话虽如此,毕竟曾经是乌山地区红得发紫的年轻干部,又这般有诚意邀请,曾江想了想,便说道:“那好吧,先说好,简单吃点,下不为例。”
    陆铮微笑点头。
    跟着陆铮下到楼下,来到一排翠绿柏树前的停车场,看到在十几辆排列整齐的自行车旁,陆铮用钥匙打开了一辆黄色轿车的车门,曾江不禁怔了怔。
    “曾主任,上车。”陆铮笑着招了招手。
    “这车是你的啊?私家车?”说良心话,曾江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坐小轿车,坐进了副驾驶,竟然心下莫名有了些拘束感。毕竟,市委主要领导换新式轿车还是去年年底的事。
    “嗯。”陆铮笑了笑,“我姐给我买的。”打火起车,又问:“曾主任抽烟吧?”
    曾江点了点头,陆铮随即就从储物箱里摸出一包红塔山扔给了他,笑着说:“我这人也是,烟瘾越来越大,亲这个。”
    看着手上的香烟,曾江默然不语,他逢年过节偶尔倒也能收到些好烟好酒,但几条红塔山那就跟宝贝一样,哪能像陆铮这般,随处发放?
    “月初全聚德在咱这儿开分店了是吧?在哪?您指路,咱去吃烤鸭。”车即将驶出市委大院时,陆铮说了嘴,又笑着说:“来市里挺好,什么都能吃到。”
    曾江木然,这家伙心情还挺好,敢情是个吃货?
    ……
    乌山全聚德酒店在解放广场东侧,建筑风格很是大气的一栋红色建筑物,陆铮在旁侧广场边沿停了车,现在没有城管没有停车位的划分,停车很是方便。
    曾江下了车,嘟囔着想说句:“简单吃点”,却嘟囔了一会儿,没能说出口。
    在靠窗座坐了,陆铮要了只烤鸭,又要了鸭舌鸭宝等小菜,曾江连声说:“够了,吃不完。”
    大堂窗明几亮,装修华贵,红色雕花隔板、配以青花瓷式样手绘画的大堂圆柱,处处都透着古香古韵。
    客人看来也非富即贵,穿着都很时尚,最惹人注目的是吧台附近那桌白皮肤深眼眸的外国人。
    “陆处,你家里条件挺好吧?”曾江看着旁边桌上那脆黄浓香四溢的鸭肉片,才知道了什么是饥肠辘辘,突然,就觉得饿得很。
    对陆铮的称呼,他也突然客气起来。
    陆铮笑道:“你就喊我铮子吧,我呀,就稀里糊涂过曰子,也想明白了,实在不行,也做生意去。”
    曾江就笑,有些羡慕的说:“你是有条件不去,我呢,一直想,可就是不知道干什么好。”其实现在公职人员下海经商很流行,在乌山,甚至出现了副厅级干部带头下海经商的案例。
    有门路的,倒真的都想多赚点钱,机关单位,才能拿几个工资?
    一餐饭下来,曾江便改口称呼陆铮为“铮子”,至于陆铮果然是不识得去市顾委的路,曾江却也没多想,早忘了开始来吃饭时还以为陆铮是借故要请他一顿,或者说,并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